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种子是农业科技的载体,品种展示示范是加快新品种推广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措施。通过品种展示示范,可以让农民直接了解到品种的真实性、抗病性,充分发挥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核心作用。筛选适合郓城县生态环境种植的优良品种,确定全县区域布局规划,以发挥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核心作用。本文分析了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问题;对策;山东郓城
中图分类号 S322;S33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1-0068-01
种子是农业科技的载体,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1-2]。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渠道进一步扩大,在原有国家和省2级审定的基础上,增加了“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自行开展品种试验”“联合体试验”和“同一生态区引种备案”等渠道,每年获得合法推广资质的品种数量将大幅增加,农民选种、用种更加困难。要充分认识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力度,通过品种展示示范让农民直接了解到品种的真实性、抗病性,充分发挥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核心作用。筛选适合郓城县生态环境种植的优良品种,确定全县区域布局规划,发挥优良品种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粮食增产中的核心作用。
1 存在的问题
1.1 自交作物种源流失严重
由于参加试验的自交作物种子多为原种级以上,纯度很高,在进行新品种区域试验的同时,也为试验点提供了大量的繁殖材料,部分试验点对一些田间表现优异的品种进行扩繁,并进行违法推广,严重侵害了育种者的合法權益。
1.2 农作物品种查询系统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目前,种子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十分猖獗,加之品种审定与品种权保护脱节,育种环节的抄袭现象十分严重,对农业育种水平的提高也形成了不利的影响。
1.3 品种造假现象严重
由于目前鉴定测试手段还不够完善,各地区的农作物新品种管理机构无法有效核查虚假试验数据,缺少打击各种违法行为的有力证据。
1.4 品种审定的效率
由于申请参试的品种越来越多,增加了预备试验面积及工作量,同时增加了审定程序的工作量,通过审定的品种也随之增多。这样自然增加了市场品种数量,使农民选种更加困难。
2 对策
优良品种是种业竞争的核心,品种管理是新品种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新品种的展示示范就显得格外重要,应正确引导农民发挥新品种的增产潜力。
2.1 加大标准化品种展示示范站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优良品种展示体系
进一步完善县级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标准化展示示范站建设,尤其是建立展示质量评价体系和品种评价体系,加强区域试验技术人员素质培训,提高试验质量,改善展示手段,改进试验方法,不断完善区试网络,逐步将品种展示示范站建成系统化、信息化、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品种试验区[3-4]。
2.2 及时召开品种展示田间现场观摩会
郓城县及时组织现场观摩,举行玉米现场观摩3次,参观人数达3 500人以上;举行小麦现场观摩2次,参观人数达到1 400人以上。向农民朋友介绍了品种田间管理和表现情况;介绍了展示品种的特征特性、各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表现以及品种的产量。特别注意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工作,以争积温、促早熟为中心,通过有效的田间管理措施,加速玉米生育进程,确保安全成熟;对一次性施肥地块,因地制宜、适时应用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促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促进作物生长。召开现场会的主要目的是使农民直观地看到不同的品种在田间的不同表现,直接了解植株高矮、籽粒色泽、籽粒深浅、抗倒伏能力、抗病性,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购买优质良种。通过召开现场会,使农民亲身了解不同品种的优良性,选择适合自己种植的品种,同时讲解了生育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发放技术材料2万余份,开展技术讲座25次,为指导农民选种用种、加快优新品种推广应用起到良好作用。
2.3 充分发挥跟踪问效制度
在加强新品种示范展示工作的同时,也要把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表现情况做进一步跟踪调查,一旦出现品种不适应气候条件、不适合市场,对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具有潜在危害的情况,应及时提出意见,制订相关管理和补救措施[5-7]。
3 参考文献
[1] 阮晓亮,石建尧,俞琦英,等.浙江省农作物品种管理实践与思考[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7):1097-1100.
[2] 杨忠锋.洛南县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的实践与思考[J].基层农技推广,2016,4(2):53-55.
[3] 张春慧,曲红彤,李晓丽.农作物新品种示范展示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5(12):88.
[4] 金成兵,王蓉.金华市农作物品种更新现状及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5):602-604.
[5] 燕环宇,陈丽云.包头市农作物新品种展示效应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4(6):76.
[6] 张旭,苟珠绪.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22):294-295.
[7] 齐志伟,闫嵩,王轩,等.天津市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与推广现状[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6):74-76.
关键词 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问题;对策;山东郓城
中图分类号 S322;S33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1-0068-01
种子是农业科技的载体,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1-2]。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渠道进一步扩大,在原有国家和省2级审定的基础上,增加了“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自行开展品种试验”“联合体试验”和“同一生态区引种备案”等渠道,每年获得合法推广资质的品种数量将大幅增加,农民选种、用种更加困难。要充分认识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力度,通过品种展示示范让农民直接了解到品种的真实性、抗病性,充分发挥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核心作用。筛选适合郓城县生态环境种植的优良品种,确定全县区域布局规划,发挥优良品种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粮食增产中的核心作用。
1 存在的问题
1.1 自交作物种源流失严重
由于参加试验的自交作物种子多为原种级以上,纯度很高,在进行新品种区域试验的同时,也为试验点提供了大量的繁殖材料,部分试验点对一些田间表现优异的品种进行扩繁,并进行违法推广,严重侵害了育种者的合法權益。
1.2 农作物品种查询系统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目前,种子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十分猖獗,加之品种审定与品种权保护脱节,育种环节的抄袭现象十分严重,对农业育种水平的提高也形成了不利的影响。
1.3 品种造假现象严重
由于目前鉴定测试手段还不够完善,各地区的农作物新品种管理机构无法有效核查虚假试验数据,缺少打击各种违法行为的有力证据。
1.4 品种审定的效率
由于申请参试的品种越来越多,增加了预备试验面积及工作量,同时增加了审定程序的工作量,通过审定的品种也随之增多。这样自然增加了市场品种数量,使农民选种更加困难。
2 对策
优良品种是种业竞争的核心,品种管理是新品种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新品种的展示示范就显得格外重要,应正确引导农民发挥新品种的增产潜力。
2.1 加大标准化品种展示示范站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优良品种展示体系
进一步完善县级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标准化展示示范站建设,尤其是建立展示质量评价体系和品种评价体系,加强区域试验技术人员素质培训,提高试验质量,改善展示手段,改进试验方法,不断完善区试网络,逐步将品种展示示范站建成系统化、信息化、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品种试验区[3-4]。
2.2 及时召开品种展示田间现场观摩会
郓城县及时组织现场观摩,举行玉米现场观摩3次,参观人数达3 500人以上;举行小麦现场观摩2次,参观人数达到1 400人以上。向农民朋友介绍了品种田间管理和表现情况;介绍了展示品种的特征特性、各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表现以及品种的产量。特别注意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工作,以争积温、促早熟为中心,通过有效的田间管理措施,加速玉米生育进程,确保安全成熟;对一次性施肥地块,因地制宜、适时应用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促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促进作物生长。召开现场会的主要目的是使农民直观地看到不同的品种在田间的不同表现,直接了解植株高矮、籽粒色泽、籽粒深浅、抗倒伏能力、抗病性,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购买优质良种。通过召开现场会,使农民亲身了解不同品种的优良性,选择适合自己种植的品种,同时讲解了生育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发放技术材料2万余份,开展技术讲座25次,为指导农民选种用种、加快优新品种推广应用起到良好作用。
2.3 充分发挥跟踪问效制度
在加强新品种示范展示工作的同时,也要把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表现情况做进一步跟踪调查,一旦出现品种不适应气候条件、不适合市场,对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具有潜在危害的情况,应及时提出意见,制订相关管理和补救措施[5-7]。
3 参考文献
[1] 阮晓亮,石建尧,俞琦英,等.浙江省农作物品种管理实践与思考[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7):1097-1100.
[2] 杨忠锋.洛南县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的实践与思考[J].基层农技推广,2016,4(2):53-55.
[3] 张春慧,曲红彤,李晓丽.农作物新品种示范展示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5(12):88.
[4] 金成兵,王蓉.金华市农作物品种更新现状及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5):602-604.
[5] 燕环宇,陈丽云.包头市农作物新品种展示效应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4(6):76.
[6] 张旭,苟珠绪.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22):294-295.
[7] 齐志伟,闫嵩,王轩,等.天津市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与推广现状[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6):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