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的榜样治学的楷模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廷亮先生曾经是我的老同事,也是我的老朋友了。他在我国近代文学和敦煌学研究中可说是硕果累累。《黄世仲革命生涯和小说生涯考论》这部刚刚问世的80多万字的巨著,则是他花了40a年心血写成的学术新著,在深化、开拓我国近代文学研究,尤其在我国近代小说研究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我认真阅读完了这部书,被廷亮同志的治学精神所深深感动。在这里,我就我个人感受最深的地方谈三点看法。
  一、思想解放是学术研究获得成果的重要前提
  廷亮先生的成功,与他敢于解放思想、冲破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是分不开的。黄世仲的研究,长期以来之所以并不景气,既与当年孙中山先生对黄有“多方煽惑,结党营私”的不准确的评价有关,也与鲁迅、胡适等“名家”以及学术界对晚清文学的许多偏见有关。廷亮先生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严肃认真的态度,以敢于长期坐冷板凳的决心,不受权威和名家观点的约束,通过具体材料的大量引用和论证,就黄世仲在晚清文学中的地位和贡献,得出了极有说服力的结论。如认为黄世仲是一位杰出的“民主革命活动家和文学家”,是“晚清民主革命派小说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无论从数量方面还是质量方面来看,黄世仲是晚清最杰出的小说家”这些结论,有大量材料为基础,有深刻的考论为前提,因而是水到渠成的不刊之论,也可以说是黄世仲冤案得以彻底昭雪的得力申辩书!学术研究中的解放思想,要有面对事实的勇气、坚持真理的决心和迎接挑战的胆量。廷亮先生做到了,我们应当向他学习。
  二、搜求第一手资料不遗余力
  廷亮先生是一位严格要求自己的正统学者,深知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对研究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尽管现代文坛如阿英、冯自由、杨世骥诸先生曾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发表过有关研究黄世仲小说的文章或著作,但都因资料不足而显得过于单薄。新中国建立以来,苏兴先生曾把研究黄世仲的初步成果编成讲义,带到东北师范大学的课堂,固然是值得载入史册的创举,但却如凤毛麟角,太少太少了。1997以后,黄世仲的外孙陈坚先生以全部精力投入黄世仲博物馆的建立、学术研讨会的组织和其他纪念活动的召集以来,黄世仲的研究工作才在全国大张旗鼓的开展起来。而这时,已辛苦耕耘了30余年的廷亮先生,更借这股东风,把自己的研究工作推向了最高境界。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利用一切机会抓紧对新资料的搜求。从这部专著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他不但泡过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兰州等内地的图书馆,还专门多次到香港各大学的图书馆、博物馆查找有关材料,尤其是对清末民初广州、香港和新加坡的报刊资料的搜求更是不遗余力。除了亲自搜求第一手资料外,他对其他学者有根有据的新发现也立即采用,并详述同行们的发现过程,共享发现的喜悦,如对杨国雄、胡志伟两先生发现《吴三桂演义》确凿证据的文字描述,就充分体现了廷亮先生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谦逊态度和科学的治学精神。廷亮先生提倡严肃谨慎、求真求实、尊重前贤、勇于创新的学风,坚决反对学术研究中的浮躁、失范和失德行为,我认为是完全正确的。从新中国成立前发现的黄世仲的四部小说,到最近的新发现,前后已达22部之多,再加上新发现了不少记录详实的报刊资料,这可以说是廷亮先生的研究工作在近年来能够有新的收获和重大突破的根本原因之一。
  三、学术研究永无止境
  任何一门学问,包括对一位作家作品的研究,也不可能通过一次或一段时间的研究而一劳永逸,不可能得出所谓“终结的理论”。任何研究成果,都是阶段性的,都会受到时代和人们自身认识能力的局限。廷亮先生对此有着深刻的认知和感受。他说:“这并不是说黄世仲研究已经十全十美了。不仅不能说十全十美,而且不能说已经很好了。事实上,存在的问题还很多。”“黄世仲研究目前所达到的水准还没有达到学术界习称的晚清四大小说家研究已达到的标准,和黄世仲研究本身所应达到的水平相比差距就更大了。”这些话不但表达了廷亮先生谦虚治学的科学态度,还表达了他对中青年研究家的殷切期望。因为,黄世仲生平的有些环节现在仍然还不清楚,他的作品到目前仍未全部挖掘出来,即使已发现的作品,有的尚未刊印,有的也未能得到真正的研究。包括黄世仲在内的近代作家研究,任重而道远,有待青年学子们的不断努力。
其他文献
都市住习惯了的原因吧,初到敦煌写生还有点不适应,茫茫戈壁的浩瀚、荒凉,看一切的一切都有立不起来的感觉。在都市每天穿梭在丛林般的建筑中,好像忘记了抬头看看天空。在这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站在电线杆下都觉不出它的高度,所有的画面都有压缩之感。第一张写生就被曹兄戏曰“通渭莫高窟”,一句戏说点出了我对这种地域性的把握不准。在这里写生使我的心灵充满了恬静之感,对曹兄之言才会有更深的体会,绝不能浮光掠影地
期刊
[摘要]本文从李清照“春愁”里的闺音原唱,勾勒出青年、中年、老年三个不同时期的人生境遇与情感轨迹,揭示她的人生情怀、生命意识之演变。李清照的伤春词在表现女性的爱情悲喜、角色苦闷、精神风范、家国之情等方面其有积极的开拓与超越,其蕴涵的美好词性高贵而朴实。  [关键词]李清照;伤春词;女性视角; 生命情怀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6
期刊
本不是为了艺术,但现在是为了艺术。这么浩浩荡荡的工程,492个洞窟,1400身完整的塑像和4.5万平方米的壁画,这就是莫高窟,可不是得称为世界艺术博物馆吗?这是来自宗教的力量。  看到北魏、北周的壁画。当时那些画工不懂得什么叫现代,谁是毕加索,更不懂似与不似之间,但是却能为了表现某一个佛教故事,画面运用自如、潇洒大气、现代;再看看唐代的壁画、彩塑又是那样的完美,严谨自如、栩栩如生、应有尽有,这是意
期刊
敦煌,一个曾经繁华的边陲要塞。  敦煌,一个繁华依旧的西部城市。  敦煌,因为千佛洞的壁画独立风行,风格迥异,举世无双,以它独有的壁画形式傲立在人类文明世界的艺术之林,而成为圣地。  斜阳洒金三危山,佛光普照九层楼。漫步在大泉河堤,钻天的白杨见证了莫高窟的沧桑,裸露的河床见证了千佛洞的流沙岁月。一时间感慨万千,浮想联翩。  如今的敦煌,凸显昔日的繁华,到这里的游人来自世界各地,他们有着不同的肤色和
期刊
之前,我曾两次去过敦煌,但都是走马灯式的旅游观光。跟着导游的指引,参观几个洞窟,随着导游晃动的手电筒灯光,朦胧间看到漫漶不清的一些壁画,在一些前厅或过道的光亮处才能一睹壁画真容,但也只能匆匆而过。参观下来,面对着莫高窟的崖壁,望着一个个紧闭的窟门,遗憾地离开。敦煌莫高窟保存了大量的北凉至宋元的重彩壁画,对于学习、创作现代重彩绘画的我,无疑是学习传统重彩技法领会西部文化艺术精神,滋养艺术创作的最佳殿
期刊
在莫高窟“朝圣”的20多天里,我从大家对于壁画近乎教徒般虔诚的拜谒中,隐约感受到了一丝的困惑和疑虑,那是我们大家都不愿触及但又无法回避的一个越来越清晰的问题:我们是来“朝圣”的,但“圣”在哪里?又怎样“朝”呢?如果就是每天看壁画,作写生,那好像缺乏了点神圣感。我知道大家都很苦闷,但也都不愿去触碰别人的感受,只是在默想。也许画家们会在辛勤的创作中破解这其中的要义。  苦中求乐也是一种消解苦闷的方式吧
期刊
经过了多天的参观,先后观摩了包括安西榆林窟在内的70多个洞窟,感受比前几天更为强烈:敦煌有着一种别样的残破美。远观千佛洞,大大小小的洞窟,高高低低,参差不齐,透着强烈的沧桑感。近观洞窟,由于岁月久远,风雨侵蚀,使得壁画、雕塑自然破损,形成的斑驳效果,透着沧桑与厚重。  从壁画所呈现的现实效果看,经过了上千年的风化,形成了一种极近于现代审美的肌理感。浓艳的矿物石色随着岁月变灰变暗,以及部分墙面底色的
期刊
每个人都可以在敦煌找回自己,在4.5万平方米的壁画中找一个点去幻入。绘制壁画的人太多了,以至于我根本记不全他们的名字,我只记住了史小玉、平咄子、汜定全几个名字,他们用一生的心血和才学应出资人之请开窟、塑像、彩绘,在常人无法想象的黑暗狭小的空间中创作出饱满华美、境界宏大、活力沛然、浪漫自由的壁画。在这里,我们看到世界各地的文化在汇集、艺术成果在展现,画工们挑战着自己身体和精力的极限,毫不吝惜自己的时
期刊
贵清山,在甘肃漳县。听说,贵清山的风景很美,所以,我一直渴望能一睹它的风采。壬辰年深秋的一天,听朋友要去,便迫不及待地跟随她们乘坐大巴从秦州出发,去漳县贵清山观光旅游。  大约两个多小时的路程,车子已出了武山鸳鸯镇,延着乡级公路缓缓前进。行至距离贵清山50多公里的半山时,一股寒风隔着紧闭的车窗迎面袭来,不及遮挡,映入眼帘的已是一个洁白的世界。面对眼前的雪景,搞摄影的朋友兴奋地举起镜头抓拍下这美妙的
期刊
伴随着隆隆的火车声,我们踏上了西去“朝圣敦煌”的行程,经过一夜的颠簸,终于由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来到寂静的莫高窟。虽然归向一个省会管辖,但觉得非常遥远。可以想象,它因美丽而矜持,它因富有而远藏,它执意让一个朝圣者用长途艰辛来换取回报。  第一天忙于开幕式,晚上夜幕降临,游客也差不多走完,我沿着莫高窟的山脚来回徘徊,试想着把白天的感受整理一下,很难,只得一次次面对着石窟瞎想,思绪纷飞,杂乱无章,也理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