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精神是当前小学生最需要的爱国教育。中国精神的传承需要基于小学生的视角,以主动建构的方式进行深度浸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我们以项目学习的方式,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活动空间,在情境体验、角色对话、思辨追问中激发小学生的情感,从而搭建起个体小学生的德性与宏观的精神传承之间的桥梁,引领他们在深度浸润中传承精神,涵养德性,铸就品格。
关键词 项目学习 道德与法治 中国精神 小学生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对于小学生而言,“中国共产党”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从小就知道要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陌生的是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理解难以具体可感,很宏大,也很遥远,不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共鸣。因此,对于小学生进行爱党教育,需要蹲下身子,从小学生的视角入手,用更为鲜活的资源打开小学生的视线,用小学生可以理解的人、事、情来拓展和丰富他们的认知体验,引发他们内心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自豪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在自觉传承中践行中国精神。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固然重要,但是传承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如何实现精神传承的目标呢?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第三课时“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长征精神”为例,谈谈如何在深度浸润中传承中国精神。
一、基于小学生的主动建构,让精神传承历久弥新
價值观的形成需要经历复杂的认知、情感、习惯等一系列过程,小学生的主动建构会使道德品格的形成更具积极性、稳定性。项目学习是当下达成深度学习的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让学生的学习活动由个体的独立行动趋于小组的合作学习,由课堂内的四十分钟转向课内加课外的无限生活,拓展了小学生德育的时空,让学习的方式从传统被动地参与到由学生选择喜欢的内容和方式去展开积极主动的探究、建构,这样的学习样态让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德育有了更多的延展和可能。
“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课时中,感受长征之“难”,理解并努力践行长征精神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但长征以及长征精神离当下学生的认知、生活、心理都很遥远,学生学习的困难很大。因此,需要在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架构主动对话的桥梁,让长征和长征精神以小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入心。在教学中,我们选择了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主动走向课外,学生学习的路径、方式和资源都得以拓宽,在聚焦“远征难”的项目研究中,长征这一伟大事件从被动的告知变为主动的探寻和对话,从单一的图片、数据到具体丰满的人和事。在寻找、浏览、筛选、过滤、整合资料的过程中,长征成为了眼前的、生动的、丰富的、真实的、触动心灵的……各小组对“远征难”的成果展示让学习从输入转向输出,此时输出的“长征”是学生自主建构、合作呈现的学习成果,既提升了他们课堂学习的起点,又为课堂中学生深入理解长征精神充分蓄势。
除了项目学习,我们还设置了《丰碑》的故事情境,通过自然切换的角色追问让小学生与战士间有了对话的可能,也让情感的表达由衷迸发。对于新长征精神的体悟、思辨和追问更是始终与小学生发生关联。项目学习、情境体验、角色对话、思辨导行,让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角,求知是一种从内而发的需要和主动,获得的是在丰富多样的学习中的理性甄别,情感的激发、意志品质的形成自然却深刻。这样基于小学生的德育建构,能够让精神的传承深入童心,历久弥新。
二、超越知识性的理解,让精神传承情动心动
精神的传承离不开对历史的认知。以长征精神为例,五次反围剿是怎样的?遵义会议意味着什么?长征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上有什么样的意义?这些认知教育是小学生了解长征、理解长征精神必备的。但不能止于此,精神的传承要超越知识性的理解,还需要以小学生的方式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进行引导,这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程性质所决定的。情动才会心动,心动才有可能行动,而情动的前提是所传承的中国精神与小学生个体之间形成关联、发生关系,有了情感的体验、激发、涌动,才能让德育在个体身上发生作用,涵养出精神,铸就出优秀的品格。
那么,传承长征精神这样宏大的目标如何在小学生个体身上实现呢?教学中,需要深挖教材及相关资源,并始终让学生浸润在此情此境之中,使德育内涵更趋丰富和深刻。
首先,扣“远征难”,让思维从低阶向高阶提升。课前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胡爷爷讲故事”带学生走进那个时代,为课堂学习营造浸润的氛围。为什么一定要远征?这是一场怎样的远征?远征到底有多难?不妨把这部分知识的探寻交给学生,课前的项目学习让学生更加自信、主动,有了自主建构的认知。此时,各小组聚焦“远征难”,从行军之难、生活之难、战斗之难等不同的角度,用图片、故事、数据、视频等不同的方式呈现并表达,在各小组的交流和碰撞中,孩子们对“远征难”有了更加完整和丰富的感知,这个过程实现了从传统的认知性低阶学习走向构建式的高阶学习,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助推的深度学习课堂生态,而长征也通过小学生的演绎成为可亲、可敬、可爱的故事、人物、事件,有力地推动着小学生情感的自然发酵。
然后,悟“不怕”,助推品格在情境对话中形成。远征如此之难,红军为什么不怕?答案便是长征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学生情感理解和升华的重点和难点,更是学生形成“不怕困难”的意志品格的重要助推。还是以小学生的方式继续推进:以视频故事《丰碑》创设生动的情境,自然打开学生情感的对话通道,点燃课堂中学生与战火中的战士间情感的共情及深度对话。这样的情感高潮助推了对长征和长征精神的理解,情动且心动,为小学生形成“不怕困难”的意志品格夯实了基础。
接着,品“红军”,让精神在追问捶思中植入童心。到此时,“长征精神”便呼之即出了,以“现在你知道为什么长征如此之难,却依旧能取得胜利的原因吗?”“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推动学生更加深入和全面地积极思考,一切胜利背后是因为人——“红军”,这是一支有着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队伍,是一支拥有钢铁般意志可以创造奇迹的队伍……红军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精神就是 ?就是 ?”红军形象、长征精神便成为小学生自然而然的意会与表达,用童言童语表达出的长征精神是从学生的内心生长出来的,这样的德性素养更深植童心。 整个教学过程从“远征难”的项目学习开始,让小学生以学习者身份参与到“长征”中,在历史的数据、图片、视频、故事中深切感受远征之难;在小组展示项目成果的过程中,以学生之口表达所学所感,这样的内化及表达是一种走向纵深的主动建构、思维碰撞;《丰碑》的情境对话,挖掘出小学生从心而发的情感,让情动、意坚自然而然;带他们来看看这美好世界的隔空对话勾联起长征与我们的生活,从而深刻体验到传承“长征精神”的意义深远。这样的过程超越了知识的藩篱,让小学生真正实现了由内而外的身动、情动、心动,遵循着小学生道德品格发展的规律,让品格的铸就成为可能。
三、对德育的深度追求,让精神传承铸就品格
德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回归小学生的实践及生活。长征精神并非只是用来铭记,还需要传承和发扬。我们需要在过去和今天甚至明天之间架构起一座以小学生为枢纽的桥,通过沟通,真正推动小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习惯向纵深发展。只有当长征精神中的有理想、坚韧不拔、不怕困难……成为小学生应对日常生活时的自觉行动力时,学生的品格才真正铸就,也才真正达成了德育目标。因此,课的第三阶段又分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庆幸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过去的长征和今天的生活之间只有形成紧密的关联,才能使精神传承的意义更深入童心,而形成关联的最佳方式便是与小学生的真诚对话:同学们,烽火年代离我们远去了,我们可以生活在和平年代是一件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啊!如果有机会你可以带他们来看看这新世界,你想带他们看什么?为什么?这样的场境穿越自然地勾连起过去和今天,给予了学生思考与表达情感的机会,也在一次次的表达中更坚定了长征精神的意义,它从未远去,革命先辈的付出是值得的,无数的后辈在传承和接力长征精神中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人民更加幸福,生活更加美好。这样的认同是学生行动与实践的情感基础和精神支撑。
第二层次,接力走好我们的新长征之路。道德意志品格的最终目标是落实到小学生的践行:红军历经千难万险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如今,85年过去了,我们的祖辈、父辈让中国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梦想,我们还需要传承长征精神吗?我们每个人的新长征之路是什么呢?如今我们依然会像长征一样遇到无数的艰难险阻,我们又该怎么走?这样的追问使长征精神与个体的“我”之间形成真正的关联,让精神的传承和接力成为可能。只有有了行动的意愿、目标和方向,德行才有了延展深入的可能,也才能让新长征精神在代代相传中永远熠熠生辉。
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精神既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动力之源,也是当下小学生需要学习、传承和接力的精神瑰宝。作为德育人,要用小学生的方式,如“长征精神”这般陪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深度浸润中传承中国精神,涵养德性,铸就优秀品格。
[责任编辑:白文军]
关键词 项目学习 道德与法治 中国精神 小学生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对于小学生而言,“中国共产党”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从小就知道要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陌生的是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理解难以具体可感,很宏大,也很遥远,不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共鸣。因此,对于小学生进行爱党教育,需要蹲下身子,从小学生的视角入手,用更为鲜活的资源打开小学生的视线,用小学生可以理解的人、事、情来拓展和丰富他们的认知体验,引发他们内心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自豪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在自觉传承中践行中国精神。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固然重要,但是传承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如何实现精神传承的目标呢?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第三课时“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长征精神”为例,谈谈如何在深度浸润中传承中国精神。
一、基于小学生的主动建构,让精神传承历久弥新
價值观的形成需要经历复杂的认知、情感、习惯等一系列过程,小学生的主动建构会使道德品格的形成更具积极性、稳定性。项目学习是当下达成深度学习的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让学生的学习活动由个体的独立行动趋于小组的合作学习,由课堂内的四十分钟转向课内加课外的无限生活,拓展了小学生德育的时空,让学习的方式从传统被动地参与到由学生选择喜欢的内容和方式去展开积极主动的探究、建构,这样的学习样态让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德育有了更多的延展和可能。
“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课时中,感受长征之“难”,理解并努力践行长征精神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但长征以及长征精神离当下学生的认知、生活、心理都很遥远,学生学习的困难很大。因此,需要在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架构主动对话的桥梁,让长征和长征精神以小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入心。在教学中,我们选择了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主动走向课外,学生学习的路径、方式和资源都得以拓宽,在聚焦“远征难”的项目研究中,长征这一伟大事件从被动的告知变为主动的探寻和对话,从单一的图片、数据到具体丰满的人和事。在寻找、浏览、筛选、过滤、整合资料的过程中,长征成为了眼前的、生动的、丰富的、真实的、触动心灵的……各小组对“远征难”的成果展示让学习从输入转向输出,此时输出的“长征”是学生自主建构、合作呈现的学习成果,既提升了他们课堂学习的起点,又为课堂中学生深入理解长征精神充分蓄势。
除了项目学习,我们还设置了《丰碑》的故事情境,通过自然切换的角色追问让小学生与战士间有了对话的可能,也让情感的表达由衷迸发。对于新长征精神的体悟、思辨和追问更是始终与小学生发生关联。项目学习、情境体验、角色对话、思辨导行,让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角,求知是一种从内而发的需要和主动,获得的是在丰富多样的学习中的理性甄别,情感的激发、意志品质的形成自然却深刻。这样基于小学生的德育建构,能够让精神的传承深入童心,历久弥新。
二、超越知识性的理解,让精神传承情动心动
精神的传承离不开对历史的认知。以长征精神为例,五次反围剿是怎样的?遵义会议意味着什么?长征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上有什么样的意义?这些认知教育是小学生了解长征、理解长征精神必备的。但不能止于此,精神的传承要超越知识性的理解,还需要以小学生的方式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进行引导,这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程性质所决定的。情动才会心动,心动才有可能行动,而情动的前提是所传承的中国精神与小学生个体之间形成关联、发生关系,有了情感的体验、激发、涌动,才能让德育在个体身上发生作用,涵养出精神,铸就出优秀的品格。
那么,传承长征精神这样宏大的目标如何在小学生个体身上实现呢?教学中,需要深挖教材及相关资源,并始终让学生浸润在此情此境之中,使德育内涵更趋丰富和深刻。
首先,扣“远征难”,让思维从低阶向高阶提升。课前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胡爷爷讲故事”带学生走进那个时代,为课堂学习营造浸润的氛围。为什么一定要远征?这是一场怎样的远征?远征到底有多难?不妨把这部分知识的探寻交给学生,课前的项目学习让学生更加自信、主动,有了自主建构的认知。此时,各小组聚焦“远征难”,从行军之难、生活之难、战斗之难等不同的角度,用图片、故事、数据、视频等不同的方式呈现并表达,在各小组的交流和碰撞中,孩子们对“远征难”有了更加完整和丰富的感知,这个过程实现了从传统的认知性低阶学习走向构建式的高阶学习,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助推的深度学习课堂生态,而长征也通过小学生的演绎成为可亲、可敬、可爱的故事、人物、事件,有力地推动着小学生情感的自然发酵。
然后,悟“不怕”,助推品格在情境对话中形成。远征如此之难,红军为什么不怕?答案便是长征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学生情感理解和升华的重点和难点,更是学生形成“不怕困难”的意志品格的重要助推。还是以小学生的方式继续推进:以视频故事《丰碑》创设生动的情境,自然打开学生情感的对话通道,点燃课堂中学生与战火中的战士间情感的共情及深度对话。这样的情感高潮助推了对长征和长征精神的理解,情动且心动,为小学生形成“不怕困难”的意志品格夯实了基础。
接着,品“红军”,让精神在追问捶思中植入童心。到此时,“长征精神”便呼之即出了,以“现在你知道为什么长征如此之难,却依旧能取得胜利的原因吗?”“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推动学生更加深入和全面地积极思考,一切胜利背后是因为人——“红军”,这是一支有着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队伍,是一支拥有钢铁般意志可以创造奇迹的队伍……红军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精神就是 ?就是 ?”红军形象、长征精神便成为小学生自然而然的意会与表达,用童言童语表达出的长征精神是从学生的内心生长出来的,这样的德性素养更深植童心。 整个教学过程从“远征难”的项目学习开始,让小学生以学习者身份参与到“长征”中,在历史的数据、图片、视频、故事中深切感受远征之难;在小组展示项目成果的过程中,以学生之口表达所学所感,这样的内化及表达是一种走向纵深的主动建构、思维碰撞;《丰碑》的情境对话,挖掘出小学生从心而发的情感,让情动、意坚自然而然;带他们来看看这美好世界的隔空对话勾联起长征与我们的生活,从而深刻体验到传承“长征精神”的意义深远。这样的过程超越了知识的藩篱,让小学生真正实现了由内而外的身动、情动、心动,遵循着小学生道德品格发展的规律,让品格的铸就成为可能。
三、对德育的深度追求,让精神传承铸就品格
德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回归小学生的实践及生活。长征精神并非只是用来铭记,还需要传承和发扬。我们需要在过去和今天甚至明天之间架构起一座以小学生为枢纽的桥,通过沟通,真正推动小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习惯向纵深发展。只有当长征精神中的有理想、坚韧不拔、不怕困难……成为小学生应对日常生活时的自觉行动力时,学生的品格才真正铸就,也才真正达成了德育目标。因此,课的第三阶段又分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庆幸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过去的长征和今天的生活之间只有形成紧密的关联,才能使精神传承的意义更深入童心,而形成关联的最佳方式便是与小学生的真诚对话:同学们,烽火年代离我们远去了,我们可以生活在和平年代是一件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啊!如果有机会你可以带他们来看看这新世界,你想带他们看什么?为什么?这样的场境穿越自然地勾连起过去和今天,给予了学生思考与表达情感的机会,也在一次次的表达中更坚定了长征精神的意义,它从未远去,革命先辈的付出是值得的,无数的后辈在传承和接力长征精神中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人民更加幸福,生活更加美好。这样的认同是学生行动与实践的情感基础和精神支撑。
第二层次,接力走好我们的新长征之路。道德意志品格的最终目标是落实到小学生的践行:红军历经千难万险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如今,85年过去了,我们的祖辈、父辈让中国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梦想,我们还需要传承长征精神吗?我们每个人的新长征之路是什么呢?如今我们依然会像长征一样遇到无数的艰难险阻,我们又该怎么走?这样的追问使长征精神与个体的“我”之间形成真正的关联,让精神的传承和接力成为可能。只有有了行动的意愿、目标和方向,德行才有了延展深入的可能,也才能让新长征精神在代代相传中永远熠熠生辉。
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精神既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动力之源,也是当下小学生需要学习、传承和接力的精神瑰宝。作为德育人,要用小学生的方式,如“长征精神”这般陪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深度浸润中传承中国精神,涵养德性,铸就优秀品格。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