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课程名称已经从“品德与生活”转变为“道德与法治”,贯彻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育部门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活动提出的要求,以期达到三维教学的目标,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得到全面提升。面对小学生在心理方面的缺失,作者以绵阳市为调查范围,了解当前小学学生的心理情况,分析心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研究报告;心理教育
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小学一年级思想道德课程名称由“品格与生活”改为“道德与法治”,并正式进入小学课堂。然而,新课程实施一年多以来,我发现小学生在心理教育中还存在着较大的欠缺。
一、学生心理教育现状
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以学校为基础的心理教育误导发展等因素影响了小学生,趋势问题依然存在。首先,这个概念很薄弱。一方面,由于教育理念,一些学校和一些家长正在大力推行“考试教育”。此外,大多数小学都存在严重的教师短缺问题。80%的人非常重视应试课程。这导致小学生缺乏心理教育,一些小学生缺乏民族自尊和爱心。第二是理想的变化。从对情况的了解来看,与以前的同龄人相比,少数小学生改不了理想。十多年前,小学生的大部分理想都是科学家和警察。另一方面,一些小学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明星的梦想对小学生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三是精神逃离。小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市场经济,错误思维和西方生活发式的影响,这会导致言行上的轻微偏见,甚至态度的根本改变。
二、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导致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或是社会氛围的影响,或是家庭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或是低俗影视产品和文化的影响。
一是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一方面,社会多元化是影响小学生心理教育一个主要问题,如在一些偏远的乡村,封建意识形态依然存在残余。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一种文化交流的便捷方式,网络信息中充斥着“拜金”“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使小学心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影响着小学的健康成长。许多电视广告的内容不文明,不健康,无形中给小学生灌输着一些错误的观念。
二是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改变,严重的重智轻心理的问题仍然存在,但由于传统压力,据报道尽管在很多学校里已经建立了这方面的教育机构,但由于各种因为,学校和家长对这一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大多数学校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工作,对心理教育的忽视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是心理教师人才储备不多,优秀的心理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受教师资源有限等影响,大部分学校在开设心理课时都没有专业的心理教师,通常以班主任代课为主。然后,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以及担负的课程上可能都很优秀,但在开展心理教育时却不一定能够胜任。从调查和了解情况看,小学教师在开展心理教育中,普遍采用课堂讲道的方式进行小学生心理工作。只教导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讲清、讲透为什么,导致学生在心理教育教育上的缺失。也使原本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失去活力,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是家庭开展心理教育欠缺较大,从调查情况看,家庭教育欠缺问题普遍存在,有的是家长不重视,没有意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有的家长过分依赖学校,将教育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和教师,认为把子女送进了学校,教育学生就属于学校的事;有的是家庭情况特殊,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等,这些也导致了学生心理教育的缺失。
三、提升小学生心理教育质量措施
学生良好心理的发展取决于家庭、学生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中,任何一方都会对中小学生的道德素质产生不利影响。
一是净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小学生心理教育的问题,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多需要依靠校园、家庭和社会共同体来解决。社会环境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各界要努力给小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社会环境。第一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制定相关法规,对于在公共场所、网络平台的不健康的信息进行清除和净化,引导公民认识到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第二学校要在校园这个小社会做好防微杜渐工作,不让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进入校园,加大排查和进入校园审核力度。第三家长要做好学生的保护伞。采取一定措施避免学生接触不良信息,少带学生去一些杂乱场所,在家里的电脑、收集等网络媒介上装上信息保护程序。家长也要做好学生心理教育的榜样,注意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是提高心理教育质量的创新教育方法,教师应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心理教育引入学生生活中,讓他们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同时要通过理论学习加强小学生的法治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第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对知识的渴望,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并积极学习。心理教育教学情境应立足于社会生活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思维,以解决学生知识与无知之间的矛盾,并引导学生形成与问题相关的情境。可以使用讲故事、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并创造一种接近生活的教学情境。第二发挥学生民主意识。学生的创造力是无止境的,教师可以结合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把相对抽象的知识和戏剧联系起来,增强角色意识,唤起学生的责任感。
三是加强校园沟通,提高心理教育质量。面对着家庭存在的众多心理教育问题,单单依靠家庭或者学校任何一方都难以提升效果。当前,我国的心理教育正处于一个充满着变化改革和发展的时代。以前那种单一、封闭的传统教育体系正逐渐被多元、开放的现代教育体系所代替。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化教育理论正日渐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我们不能把心理教育理解为单一的学校教育,应该把心理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学校、社会和家庭就是这个整体中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有机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只有共同努力,才能给予学生最好的心理教育。学生家长如果能够经常与教师沟通和交流,保持与学校的高效合作,一方面能及时掌握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另一方面也能得到更好的指导,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效果往往更好、更全面。
参考文献:
[1]琼玛.小学生心理教育方式探讨[J].品牌(下半月),2014(10).
[2]王明辉.浅谈小学生心理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7(19).
(责编 侯芳)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研究报告;心理教育
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小学一年级思想道德课程名称由“品格与生活”改为“道德与法治”,并正式进入小学课堂。然而,新课程实施一年多以来,我发现小学生在心理教育中还存在着较大的欠缺。
一、学生心理教育现状
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以学校为基础的心理教育误导发展等因素影响了小学生,趋势问题依然存在。首先,这个概念很薄弱。一方面,由于教育理念,一些学校和一些家长正在大力推行“考试教育”。此外,大多数小学都存在严重的教师短缺问题。80%的人非常重视应试课程。这导致小学生缺乏心理教育,一些小学生缺乏民族自尊和爱心。第二是理想的变化。从对情况的了解来看,与以前的同龄人相比,少数小学生改不了理想。十多年前,小学生的大部分理想都是科学家和警察。另一方面,一些小学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明星的梦想对小学生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三是精神逃离。小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市场经济,错误思维和西方生活发式的影响,这会导致言行上的轻微偏见,甚至态度的根本改变。
二、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导致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或是社会氛围的影响,或是家庭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或是低俗影视产品和文化的影响。
一是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一方面,社会多元化是影响小学生心理教育一个主要问题,如在一些偏远的乡村,封建意识形态依然存在残余。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一种文化交流的便捷方式,网络信息中充斥着“拜金”“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使小学心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影响着小学的健康成长。许多电视广告的内容不文明,不健康,无形中给小学生灌输着一些错误的观念。
二是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改变,严重的重智轻心理的问题仍然存在,但由于传统压力,据报道尽管在很多学校里已经建立了这方面的教育机构,但由于各种因为,学校和家长对这一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大多数学校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工作,对心理教育的忽视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是心理教师人才储备不多,优秀的心理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受教师资源有限等影响,大部分学校在开设心理课时都没有专业的心理教师,通常以班主任代课为主。然后,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以及担负的课程上可能都很优秀,但在开展心理教育时却不一定能够胜任。从调查和了解情况看,小学教师在开展心理教育中,普遍采用课堂讲道的方式进行小学生心理工作。只教导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讲清、讲透为什么,导致学生在心理教育教育上的缺失。也使原本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失去活力,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是家庭开展心理教育欠缺较大,从调查情况看,家庭教育欠缺问题普遍存在,有的是家长不重视,没有意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有的家长过分依赖学校,将教育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和教师,认为把子女送进了学校,教育学生就属于学校的事;有的是家庭情况特殊,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等,这些也导致了学生心理教育的缺失。
三、提升小学生心理教育质量措施
学生良好心理的发展取决于家庭、学生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中,任何一方都会对中小学生的道德素质产生不利影响。
一是净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小学生心理教育的问题,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多需要依靠校园、家庭和社会共同体来解决。社会环境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各界要努力给小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社会环境。第一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制定相关法规,对于在公共场所、网络平台的不健康的信息进行清除和净化,引导公民认识到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第二学校要在校园这个小社会做好防微杜渐工作,不让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进入校园,加大排查和进入校园审核力度。第三家长要做好学生的保护伞。采取一定措施避免学生接触不良信息,少带学生去一些杂乱场所,在家里的电脑、收集等网络媒介上装上信息保护程序。家长也要做好学生心理教育的榜样,注意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是提高心理教育质量的创新教育方法,教师应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心理教育引入学生生活中,讓他们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同时要通过理论学习加强小学生的法治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第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对知识的渴望,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并积极学习。心理教育教学情境应立足于社会生活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思维,以解决学生知识与无知之间的矛盾,并引导学生形成与问题相关的情境。可以使用讲故事、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并创造一种接近生活的教学情境。第二发挥学生民主意识。学生的创造力是无止境的,教师可以结合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把相对抽象的知识和戏剧联系起来,增强角色意识,唤起学生的责任感。
三是加强校园沟通,提高心理教育质量。面对着家庭存在的众多心理教育问题,单单依靠家庭或者学校任何一方都难以提升效果。当前,我国的心理教育正处于一个充满着变化改革和发展的时代。以前那种单一、封闭的传统教育体系正逐渐被多元、开放的现代教育体系所代替。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化教育理论正日渐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我们不能把心理教育理解为单一的学校教育,应该把心理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学校、社会和家庭就是这个整体中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有机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只有共同努力,才能给予学生最好的心理教育。学生家长如果能够经常与教师沟通和交流,保持与学校的高效合作,一方面能及时掌握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另一方面也能得到更好的指导,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效果往往更好、更全面。
参考文献:
[1]琼玛.小学生心理教育方式探讨[J].品牌(下半月),2014(10).
[2]王明辉.浅谈小学生心理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7(19).
(责编 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