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要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做准备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razho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要上初中了,平日里家长们交流起来,总觉得“小升初”不仅是对孩子的一个挑战,也是对家长的一个挑战。大部分家长都会不由自主焦虑起来,孩子上了初中能适应吗?成绩会不会下滑?太多的疑问让家长们坐立不安。
  “小升初”改变的是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如果孩子从小就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心理素质,那么就能平稳过渡。
  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
  一二年级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好时机
  儿子上了小学后,每天都有任务,那就是课外作业。起初,每天放学回家,他都会磨蹭一会,吃点水果、看会电视,这些习惯都是在幼儿园形成的,没什么压力,也没什么任务感。
  两周后,班主任找到我,对我说:“你孩子的作业总是完不成,完成的部分错误太多。”


  回家的路上,儿子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小心地问我:“妈妈,老师找你干什么啊?”
  我说:“老师说,上了小学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
  儿子开始沉默了,一路没有说话。
  回到家,我继续说:“如果先把作业写完了,那么就可以尽情地玩了;如果先玩,那玩完了还是需要写作业的,你说呢?”
  儿子点了点头,拿出作业本,开始写作业。
  整个过程,我并没有批评儿子。其实,这一切都在我的预料之中,儿子的这种行为也是我故意放任的。我想,等他吃了亏,就会主动学乖了。小学生对于班主任找家长,还是很忌惮的哦。
  从那以后,儿子一放学就写作业,我也一直遵循着只要他完成了作业,就可以玩的约定。对于玩,对他没有太多的限制。
  有一天,儿子写完作业,突然搂着我,说:“妈妈,你真好。我同学他妈妈让他每天写完作业后,还要练习书法、读书,一点玩的时间也没有。”
  我微微一笑。儿子的“玩”,是自己有选择地看一些自己喜爱的书、拼图、组装机器人,有时会和爸爸下楼去打羽毛球,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也锻炼了身体,最主要的是,这些“玩”的项目充分调动了儿子的积极性。
  一二年级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好时机,如果像有些家长那样一下子给孩子布置那么多任务,就会造成他们对学习的反感,产生逆反心理。这个时期,如果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初中,功课增加到七门,学习强度突然猛涨,才不至于慌神,才有能力慢慢地去适应。
  三四年级要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和心理素质
  三年级一开始,我就和孩子爸爸商量,要不要让他自己独立上、下学。爸爸有些犹豫,虽然学校和家只有三条马路,但是人多车多。我说:儿子长大了,我们应该让他独立地完成一些事情了。最终,我们决定让儿子试试。
  为了解除孩子爸爸的担心,我给孩子买了一个电话手表,可以在手机上对孩子进行定位,也可以直接用手机对话。我们详细地给儿子讲解了电话手表的操作方法,儿子很高兴。
  那一天,我们把儿子送到学校,叮嘱他说:“放学要自己回家了,记得过马路要看红绿灯,坐公交车的时候不要抢。”
  儿子兴奋地说:“放心吧!”
  下午放学的点一到,我就忍不住打开手机定位,定位显示儿子还在学校里。孩子爸爸给我打来电话,说:“还是我去接他吧。”
  我说:“我们要相信孩子。”说话的同时,我心里也很忐忑。
  一会儿,儿子打来了电话,说自己出了校门了;不一会又打来电话,说已经坐上公交车了;儿子不停地用电话手表给我打电话,堵车了,在路上遇见什么样的人了……
  我虽然心里也很担心,但还是假装镇定地跟儿子说:“不要着急,妈妈在家等着你。”其实我知道,第一次自己放学回家,他心里一定很害怕。我不能再向他传递紧张的情绪了。
  最终,孩子爸爸还是没忍住,下楼去了车站,等儿子一下车,就激动地抱住他。儿子也很兴奋,说:“爸爸,我回来了。”
  随后的日子,儿子就一直自己上、下学,我们也慢慢放松下来。虽然也出现过一些小插曲,忘了书包、丢了钥匙,但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任何不安全的事故。慢慢地,儿子的“自由行”路线开始扩大,自己去图书馆、自己来我单位……
  有一回,我在儿子的书桌上发现了一个日记本,里面记录了他路上遇见的事情,还有自己的想法。
  那一刻,我终于意识到:孩子离开了你,不在你眼前了,照样能把事情做好,适应能力超乎你想象;而不像你想的那样,孩子什么都不行,其实到了这个年龄阶段,孩子是能够自己独立地去完成一些事情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相信他,支持他。这样,孩子的自理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心理素质也会越来越好。
  五六年级夯实基础知识,选择适合的辅导班和衔接班
  有一天,儿子放学回家对我说:“妈妈,我想报个辅导班,班里只有我没报了。要不然你也给我报一个吧?”
  我说:“行。”
  儿子主动提出报辅导班,我心里挺高兴的,这说明他有了主动学习的动力。报辅导班不能太盲目,要有所选择,不是人家报什么,什么就好,首先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定位。分享一下我给儿子挑选辅导班的小妙招吧!
  ·咨询家长,看看其他孩子都报了什么样的辅导班,口碑如何。
  ·上网搜搜,看看论坛里一些辅导班的回馈和评价。
  ·登陆中意的辅导班网站,对课程和教学理念进行深一步地了解。
  选好了辅导班,我给儿子报了英语和数学两门。语文这门学科,需要日积月累的功夫,突击性的辅导效果并不是那么好,所以也就没给儿子报。
  儿子上了两年辅导班,小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十分扎实了。
  六年级的暑假,我又用相同的办法,给儿子选择了“小升初”的衔接班。很多家长纠结要不要给孩子报衔接班,其实我觉得小学刚毕业的孩子,大多数系统性归纳学习的能力很差。一上初中,七门功课一同扑面而来,每门功课大概都有一个小时的作业量,这就对孩子接受新知识的速度有一定的要求。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位老师督促性、系统性地把衔接知识进行系统归纳,然后讲述给他们。衔接班的功能就是如此,事半功倍。
  “小升初”不要临时抱佛脚
  小学六年一路走来,儿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用我们特别去要求他,他就会主动去学习,养成了思想上和行动上独立的个性习惯,可以轻松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小升初”,我们和儿子都做好了准备,其实,我们一直在准备着。那些之所以面临“小升初”会焦虑的家长,是因为之前没有做好准备。“小升初”,是根据孩子的成长一步一步来的,并不是说到了六年级才开始考虑这事。从孩子一上小学开始,就有意识地让他做好准备,一二年级是什么状态,三四年级需要锻炼什么,五六年级该干什么,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做好各方面的发展。
  “小升初”的适应力,是长期不断积累而来的能力,千万不要临时抱佛脚哦。(通讯员:何友猛)
其他文献
临沂女孩徐玉玉,因被诈骗电话骗走9900元的学费,不幸离世。有人在惋惜的同时,也有些不解:9900元,至于吗?当然。  这9900元,对于徐玉玉来说,就是一笔巨款,这是父母辛苦攒下的血汗钱,这钱的失去,这件事的发生,对她来说,就是人生一个重大的挫折。  说“不至于”的人,不理解这种挫折,不理解对一个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人群的意义。  比如,在讨论这个话题时,有的编辑说,小时候数学第一次考70分,就写了
期刊
小学老师和初中老师快打起来了  又送走了一届毕业生,虽不是自己的第一届毕业班,但每当这个时候,看到学生们放飞梦想、重新起航,心中充满喜悦和期盼的同时又不免有些许担忧。  每个孩子的基础是不同的,他们到了中学要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更是不同。成绩优异的孩子我从不担心,那些成绩平平甚至有些吃力、不善表达的孩子,始终揪着我的心,他们能适应初中的生活吗?成绩不理想,老师会多关注他们吗?他们会不会因为成绩不好,而
期刊
几千块钱,对于不同阶层跟不同阶段的人来说,是一笔不可比较的数目。  我们这些外人没有资格去评价,这是一笔大钱,或者不过是一笔小钱,以及过渡到“钱没了可以再挣”的逻辑里。  小孩的世界里,没有那么多的角度想得开。更何况是青春期里的少女。  女生的心疼跟愧疚,不仅仅在于看到父母的挣钱不易,更是对这笔钱之于此刻自己的重要性,以及背后所要承担的代价。  代价,是一个很沉重的词语。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班上
期刊
情绪的过程包括“产生冲动”和“平复下来”两组活动,分别由不同的神经路径完成,我们简称为“冲动路径”和“平复路径”。  产生情绪后,如果能够及时平静下来,那么“平复路径”就会得到加强;反之,如果无法及时平静,那么“冲动路径”就会得到加强。  童年时期,由于脑部发育尚未成熟,因此孩子在产生本能情绪后,从生理能力上还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来缓解压力、恢复平静。  专门研究情绪自控的舒尔博士明确指出:父母要当好
期刊
“小升初”是一个不用解释人们就心领神会的词,也就是在近几年。至少在70后、80后的字典里,小学升初中“那都不叫事儿”,可是,现在,这个关口要是搞不好,那会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一位小学刚毕业的男孩说,他最喜欢打篮球,现在却不可能了,马上要上初中了,小伙伴们都在上衔接班。  孩子忙,家长急。给孩子报各种衔接班,买各种辅导教材,请家教……越忙心里越没底,心情越焦虑,估计每个面临小学升初中的家长都会
期刊
常坐的这趟公交车上有一站是“特教学校”,还有一站是“康复中心”,所以,经常有一些不太一样的孩子乘车。  第一次见到他们,也是一下子有些奇奇怪怪的感觉,比如,有些智力障碍的孩子,会在车上大喊大叫,会呕吐,会抽自己妈妈的耳光;还有“唐氏”孩子,他们的身体挺大了,但举止还是小孩子;还有一些脑瘫的腿部撑着支架的孱弱婴儿,躺在手推车里哭闹。  第一次看到这些孩子的时候,我也是心里一紧,会奇怪,也会好奇。但是
期刊
毫无疑问,孩子由小学升入初中,是他们一个人生重要阶段的开始。期间,他们既要面对生理上的发育成熟,也要面对心理上的变化,更要面对全新的学习内容和更高的学习要求,还要尽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融入一个新的集体。而此时,他们正处于或即将进入风云激荡的青春期,这使得孩子们面前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在这样的时候,家长和孩子有一些焦虑和困惑,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越是应该不忘初心,不
期刊
我们总希望孩子在遇到挫折时,能扛得住压力。如果找个比喻,抗压能力更像“举重表演”,还是更像“抗洪工程”?  如果只看眼前,那么抗压更像举重:一次性举起越多,说明能力越强。但是我们能一直举着吗?这次举起来了,就证明下次和下下次都能举起来吗?  抗压,不是单次性短期表演,而是持续一生的任务,因此抗压能力更像是抗洪工程的长期抗洪能力。那么长期抗洪能力的关键是什么?  假如我们穿越回到远古,遇到正在治水的
期刊
同样失眠的夜晚,我和朋友D聊了起来,当话题转到孩子最近的种种淘气和任性,我俩就再也停不下来。  D说今天孩子不好好吃饭,没吃几口就吵着要爬下餐椅去玩玩具,她好好说也没用。最后孩子爸实在忍不住要打他,D上前阻止,却被孩他爸一句话噎回来,他说:“我不打,那你来?你有办法吗?”  D信奉科学育儿,但也只能认怂。她跟我说:“当时的场景,除了不让他吃饭,我的确没有更好的办法,而不吃饭不正好随了孩子的意。” 
期刊
荷包唯一的叔叔和唯一的舅舅都在北京。叔叔和舅舅家里各有一个弟弟,分别是点点,六岁;王小宝,三岁。八岁的荷包自然成了大哥。你们知道,小孩子都喜欢大孩子的,所以荷包每次去北京,两家都是要抢的。  这一次我们先在王小宝家里住了几天。王小宝头大腿短,我量了一下,腿正好是两大拃,所以,他就变成了“王二拃”。  王二拃和荷包玩得特别好,尤其到了晚上,两个人洗好澡在床上乱跳,荷包还让他“骑大马”。王二拃太快乐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