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结合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s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讨对西坪民歌进行生产性保护的紧迫性,然后从文旅结合的角度,分析西峡县西坪民歌生产性保护的外部形势,并探讨西坪民歌具有开发成旅游产品的特性,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坪民歌的传承和生产性保护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关键词:西坪民歌;文旅结合;生产性保护
  西坪民歌作为河南省西峡县西坪镇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资质,怎样与文化旅游相融合,以文促旅,按照国家《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对西坪民歌进行生产性保护,是本文探讨的重点。为更好地深入研究西坪民歌,笔者多次深入西坪镇开展社会调研,以下内容是课题研究的一部分。
  1 对西坪民歌进行生产性保护的紧迫性
  和大多数的传统艺术形式一样,西坪民歌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原有的生存土壤已不复存在,保护和传承形势紧迫。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1 人
  原有的表演者去世或者年事已高,年青一代受各种因素影响,传承热情不够、传承能力有限、传承水准较低。例如被定为西坪民歌主要代表性传承第一人的袁香华已去世;第三人包训刚因患病行动不便,且已失声;第六人孙建中患老年痴呆,已不能正常交流与演唱;只剩下魏秀菊、李香兰、姚书成3个人,3个人中且最年轻的传承人姚书成已69岁,李香兰手术后身体状况欠佳,仅有魏秀菊身体状况尚可。西坪民歌传承人的情况基本上可以总结为“人少,年老,严重匮乏”。西坪民歌是具有表演性的,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原有的观众老去,或欣赏西坪民歌的热情和愿望不在,年轻观众的关注点受现代娱乐传媒的影响,已不在西坪民歌上,这对西坪民歌的传承和发展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总之,当前从人的角度来看,整个西坪民歌的参与者及观众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中年人数量极少,断层严重,所以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众,都存在消亡的危机。
  1.2 活动
  原有的西坪民歌活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春灯节期间,属于一种民间自发组织的活动,群众参与的热情很高,活动时间相对固定,气氛热烈,全民参与。现有的西坪民歌活动主要分两种,一种属于由政府主导的艺术活动,主要是西坪民歌传承人及有一定演唱和表演能力的爱好者参与。另一种属于群众自发的娱乐或者健身性质的文艺活动,主要参加人是普通老百姓。相对原有的西坪民歌活动,在现代社会中,西坪民歌已经不是老百姓唯一的,或者有强烈欣赏愿望和参与愿望的艺术形式。从目前的两种活动形式来看,西坪民歌的社会功能已经产生了变异。政府指派的具体工作多是有一定的政治任务,只能作为西坪民歌的其中一种形式存在,不能成为西坪民歌的全部。而群众自发的西坪民歌活动,从功能上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原来的庆祝、祝福功能演变成了当前的老年人养生、健身功能,活动人数骤减,且活动场次不稳定。
  2 文旅结合,对西坪民歌进行生产性保护的思考
  西坪民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亟须生产性保护,而且重点在“生产”上,“生产”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在深入研究西坪民歌及当前形势政策的基础上,我们发现,西坪民歌具有开发成旅游产品进行生产性保护的特性,如果把西坪民歌的“文”与当地旅游融合起来,将更加有利于西坪民歌的传承和保护,也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2.1 文旅结合是方向
  文旅结合是旅游发展重要方向。对旅游和文化,国家总的发展方向强调“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要求文化和旅游相融合。郎富平在《非遗保护与传统——旅游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新方向》提到,“非遗是激活传统旅游的排头兵”。确实,从旅游传统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到旅游新兴六要素“商、养、学、闲、情、奇”,我们可以看出,当前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旅游传统六要素带来的感官享受,这时候必须有新的要素来填补,从旅游新兴六要素来看,“养、学、闲、情、奇”无不与人的精神诉求紧密相关,而非遗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正好可以填补这一新的社会需求。因此,对旅游业来说,文旅结合是旅游发展重要方向。
  对西坪民歌隶属的西峡县来说,旅游是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但是纵观当前旅游业的变化,高级别(景区级别)的旅游选择、远距离游(交通快捷原因)、海外游、特色体验游是当前的旅游大势,而西峡县内的旅游点显然不属于前三类旅游范畴,只有特色体验游是其唯一具有代表性和竞争力的卖点。近年来,西峡县的旅游产业进入了发展瓶颈期,因此西峡县政府提出了“打造绿色生态文化品牌,打造以非遗为主导的民俗文化品牌”。很显然,西坪民歌就属于标准的“以非遗为主导的绿色生态民俗文化品牌”。怎么把这种非遗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打造西坪民歌为主体的西峡县近郊的特色体验游,打造自己的民俗文化品牌,对西峡县的旅游业来说是一个新的机遇和重要发展方向。西坪民歌属于民俗音乐文化,有两个重要的特性:音乐性和表演性。其最方便结合的市场有两个,一个是演艺市场,一个是旅游市场,或者两者之间的融合。在流行音乐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还未开发成熟的西坪民歌要想进入主流演艺市场显然是不可能的,从当前来看,我们的市场定位应该是与旅游、民俗融合的地方特色演艺市场,或者特色体验游。因此,无论是从西峡县旅游发展的角度来说,还是从西峡县西坪民歌的传承和保护角度来说,文旅结合是方向。
  2.2 西坪民歌具有開发成旅游产品进行生产性保护的特性
  西坪民歌产生于河南省西峡县西坪镇及周边地区,是一种伴随当地传统“故事儿”(西峡县一种民俗表演的称谓)表演而歌唱的一种民歌形式,包含“玩旱船”“骑走马”“抬花轿”“踩高跷”“剪子鼓儿”“舞花棍”等,在歌唱的同时有很强的舞台表演性,地方特色明显。西坪民歌具有开发成旅游产品进行生产性保护的特性:
  第一,西坪民歌有品牌效益。周边老百姓对西坪民歌其实并不熟悉,而国家非物质遗产的名号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商业价值的。   第二,西坪民歌的艺术特点为产品的输出增光添彩。丰富多彩的西坪民歌表演形式对现代人来说属于陌生的艺术形态范畴,这种艺术表达的距离感对观众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而西坪民歌本身的祝福、娱乐、交流功能和其特有的诙谐色彩将为产品的较好输出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唱、演合一的特点使西坪民歌具有做成体验性旅游产品的可能。西坪民歌是伴随民俗表演活动而演唱的民间歌曲,游客在游园中可以学唱西坪民歌,而这些民俗表演道具可以设计成游客能体验的产品,如花轿”“竹马”“旱船”“荷花”“小车”等,让老百姓一次感受这么多特色民俗文化产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时也符合当前的特色体验游大趋势。
  第四,寓教于乐特色游园具有一定的消费市场。挖掘西坪民歌的文化性和音乐性特点,把西坪民歌游园区打造成寓教于乐性质的游园产品,让孩子和家长既可以游览园区,又能接触民歌或者了解民俗,无论对家长还是孩子都是一次有意义的出行,这将对家长和孩子产生一定的吸引力。
  第五,西坪地理位置优越。西坪地处两省四县的交界地带,境内交通便利,三淅高速与沪陕高速、209国道与312国道在西坪镇内均呈双“十”字形交汇,这为西坪民歌近郊游提供了极大便利。
  3 文旅结合传承保护西坪民歌的意义
  文旅结合是非遗文化发展传播的重要路径。非遗需要保护和传承,当原有生存土壤不复存在的时候即面临消亡,只有找到新的发展路径,才可以得到重生、发展、传承。与旅游相结合,是非遗文化发展传播的一个重要路径。陈勤建在《非遗保护利用创意重构的原则和路径》中提到创意重构,建议应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产基因同现代的文化事业联系起来,熔古筑今,以新扬旧,打造融合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烙印和现代产业尖端技术的创意产品。显然,文旅结合是非遗文化发展传播的重要路径,若能把西坪民歌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发展,对其进行生产性的保护,这将为西坪民歌找到新的发展土壤。通过文旅结合,对西坪民歌进行生产性保护,是另一种形式的传承,意义重大。
  第一,西坪民歌思想文化价值意义重大。西坪民歌在一定程度上是西坪地区人类生活历史的见证,也是当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一个重要的载体,蕴含着豫西南地区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传承和保护西坪民歌,对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增强西坪及其周围地区人民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促进当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第二,西坪民歌蕴含独特的音乐文化价值。西坪地处豫、鄂、陕三省五县结合部,古时西接秦壤、东联吴楚,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所形成的西坪民歌影响豫、鄂、陕三边百公里的区域范围,具有典型的融合特点,是河南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传承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也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刘晓春、冷剑波在“‘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实践与思考”中谈到,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在制作传统题材作品的同时创作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作品,推动传统产品功能转型和审美价值提升。与旅游业结合的西坪民歌是一种新的传承方式,是现代意义上的“活态性”传承。西坪民歌与旅游融合,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结合,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对西坪民歌进行生产性保护,是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需要进一步实践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打造充满人文价值的旅游业,从而服务大众,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价值,保护人类珍贵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 刘晓春,冷剑波.“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04):64-71.
  [2] 陈勤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生态场的恢复、整合和重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02):52-56.
  [3] 赵军.西坪民歌初探[J].東方艺术,2010(A1):22-25.
  [4] 郎富平.非遗保护与传统——旅游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新方向[DB/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luntan_details/19315.html,2019-11-13.
  [5] 西峡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西坪民歌[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现代景观设计中,空间的营造手法对于展现园林中景观要素的合理布局、游览路线以及景观层次都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空间上的合理安排为园林景观带来了灵魂,向游人传达了造景时的主从关系,是提升景观内涵的点睛之笔。本文以南京汤山矿坑公园为例,从公园的空间营造出发,探究现代景观设计中空间营造的手法和表现方式。  关键词:现代景观;空间营造;表现方式  1 项目概况  汤山矿坑公园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
期刊
摘 要:泉州梨园戏是泉州地区特有的地方戏样式,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显示出非凡的文化价值。近年来,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梨园戏发展日渐式微。本文基于舞蹈视觉,以梨园戏进华侨大学课堂为例,以科研创新、舞蹈编排等形式传承和发展梨园戏文化,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播,以焕发传统地方戏的活力,为其他地方戏传承提供可参照的模式。  关键词:非遗;梨园戏;舞蹈;华侨大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
期刊
摘 要: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是教育部在职业教育领域举办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赛事。教学能力大赛在推动广大教师探索运用适合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能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互联网+教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网络表情设计”这一工作项目为例,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实施和教学反思与改进3个方面分享备赛策略。  关键词:教学能力大赛;教学设计;“网络表情设计”  1 教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我国电影票房成绩走高,“票房论”话题热度不减。振奋人心的同时,也不禁在思考票房是否等同于高质量。2016年上映的《罗曼蒂克消亡史》票房虽不尽如人意,但其视觉上的精巧设计和特色美学,值得学习和借鉴。本文以“凝视”的视觉风格和“悬念”的视觉造型两个方面为重点,解读影片独特的视听风格和美学呈现。  关键词:《罗曼蒂克消亡史》;视觉;凝视;悬念  2016年末上映的《罗曼蒂克消亡史》,票房
期刊
摘 要:作为好莱坞炙手可热的电影大师,诺兰以其独特的视听风格、敏锐的社会观察,不断收获艺术和商业两方面的好评。在他的作品中,《蝙蝠侠》系列是较为特殊的一环。本文以《蝙蝠侠:侠影之谜》为切入点,解读诺兰影片独特的视听风格,继而剖析其英雄人物塑造和影片内涵表达的独到之处。  关键词:诺兰;《蝙蝠侠:侠影之谜》;英雄;道德  1 好莱坞语境中的诺兰  1996年,出生于英国伦敦的诺兰以极低的成本制作出带
期刊
摘 要:公园城市的具体概念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澳门半岛绿地的调查研究,结合案例分析,得出人口高密度城市中公园城市推行及城市绿地改善策略。  关键词:公园城市;人口高密度城市;景观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04-0-05  1 公园城市理念阐述  2018年2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府新区考察时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
期刊
摘 要:奥地利音乐家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是19世纪德奥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善于采用丰富的和声色彩变化,用不同的体裁形式抒发个人情感,并将世间万物赋予音乐生命,造就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本文以第5首《菩提树》、第24首《老艺人》为主要分析对象,试图找出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中的特性与共性。  关键词:舒伯特;《冬之旅》;音乐特征  舒伯特在短暫的一生
期刊
摘 要:文物是中华文化之瑰宝,记载着历史的兴衰与成败,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科学研究价值。然而,传统的文物修复方式大多需要直接接触文物,且效率低,质地脆弱,不适用大面积缺损的文物,不利于文物的保护与科学研究。三维扫描与3D打印技术凭借精度高、不破坏、效率高等优势应用于博物馆展品复制、文物保护修复等方面。介于三维扫描与3D打印的种种优势,笔者结合实例,进一步探索将现代数字技术运用于文物修复工作中的可能
期刊
摘 要:在绘画创作上,笔者崇尚“道法自然”的美学思想,将“以道入画”的思想贯穿于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从写生、用墨、用色到笔墨结构,无不透露出精简冲和、淡然天真的意蕴。  关键词:道法自然;以道入画;精简冲和;与道合真  在绘画创作上,笔者非常崇尚道家文化的精神,在上承宋元花鸟画传统的基础上,追求以精简冲和的笔致传达出生命的自然本真状态。所谓精简冲和,既是一种对蓝田日暖、良玉生烟的自然意境的追求,更是
期刊
摘 要:在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纷纷加入了互联网的潮流,即使是医学当中的临床试验领域也开始大力研发各类移动医疗APP来加速其进程,手机新媒体正在成为临床试验一大支柱。当前文献主要研究的是医疗APP功能的分析评价及效果,较少涉及临床试验APP的具体应用。本文梳理通过手机新媒体开展Ⅲ期药物临床试验的必要性及其特点,并以国内首款患者自诉APP——ePData为例,分享其相关实践及患者数据处理优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