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在岁月里的温暖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5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有一床被褥把你与整天的疲惫隔绝;曾有一个拥抱赠给你勇气和力量;曾有一句话语将你从冰冷的沼泽中打捞上岸;曾有一本书紧贴你的胸膛,情怀流淌于心上……仿佛周围的空气都升温了,又不知从哪儿散发出静谧的气息。或许,那些依稀熟识的感觉可称之为“温暖”吧。①。。。。。。。。。。
  。。。。。。。一。。。。。。。
  。。某个冬日的下午,窗外白雪纷飞,从室内看去,一切尽是阴冷萧瑟的景象,连眼前的光也仿佛是灰色的。②不过,屋里的确暖和,台灯也投射出显暖的橙黄色,我就着温暖的灯光,取一本喜爱的小说,细细品读,这样的日子让人感到温暖。不过,在我看来,当身体上的温暖与精神上的温暖不谋而合时,温暖,或许才会显现出更加明晰的轮廓。。。。。。。。。。。。。
  。。。。。。。二。。。。。。。
  。。原本普普通通的一件事,却让我印象深刻——。。。。。。。。
  。。多年以前,我在结冰的路面上不小心跌倒,被路过的大姐姐扶起后,还听到几句关怀的话语。这事发生在冬天,背景理应换成冰冷的白,那一刻,却让我感受到了温暖明亮的黄。寒冷中,原本只有一份式微的暖意,也在此刻被无限地放大,至少填充了我关于那时的全部回忆。我想,“雪中送炭”这个词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三。。。。。。。
  。。由“雪中送炭”③而始,让我不由得想起了那件事——。。。。
  。。也是一個大雪纷飞的夜晚,放学的时候,老师叫住了我,用责备的口吻询问我为什么这次作业错得那么多。我虽没有环顾四周,却依稀能感受到身边的同学的注视,只是一瞬间,眼泪便稀里哗啦地打湿了衣襟。本想说自己是感冒发烧时做的作业,可由于紧张,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老师看出我的窘迫,暂时放过了我,让我把作业修改好再交他一份,顺便解释一下出错的原因。老师前脚刚走,我后脚逃也似的飞奔到操场上,放声大哭。但令我没想到的是,跟随我的人有很多,她们一路小跑着,拿纸巾的拿纸巾,拿书包的拿书包,竟然还有一名同学把回家的车都打好了。尽管外面大雪纷飞,但我的心中却涌动着滚滚热浪,因为,我被温暖包围着!④。。。。。。。。。。。
  。。。。。。。四。。。。。。。
  。。生活中细小琐碎的温暖平凡却美好。它就藏在温暖的文字里,藏在陌生人不经意的关怀里,也藏在同学们的友爱里。⑤。。。。。。
  。。温暖大概是内心的幸福和满足感吧。万物蓬勃生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然而其中又蕴含着复杂的规律,各种因素彼此交错、反应,最终生成了奇妙的新物质——温暖。。。。
  。。流淌在岁月里的温暖,不会随着岁月的消逝而变得寒冷,它会永远融在你的心里,让你随时都有幸福的感觉!⑥。。。。。。。。。
  。。。。。。。。。。。。。。。
  。。。。。。。。。。。。。。。
  。。。。。。。。。。。。。。。
  。。。。。。。。。。。。。。。
  ①开篇即用一组排比句,历数生活中的种种温暖,引出对“温暖”的叙述与描写,自然而然地切入正题。
  ②为了凸显“温暖”给人带来的感受,小作者从冬天的“寒冷”写起,更容易让人有一种切身的体验。
  ③这里的“雪中送炭”并不重复,而是由上文自己对“温暖”的感受所引出的下文的内容。这样写,上下文衔接得更加自然。
  ④ 生活中不是没有“温暖”,只是我们不善于体会。小作者就是为了让读者有这种共识,才详写了生活中常常被我们忽略的“温暖”。
  ⑤这一段针对上文叙述的温暖细节进行总结,告诉我们,生活中的美好都是“琐碎”的、“平凡”的,我们只需用心体会即可。
  ⑥结尾点题,升华主题,读后,让人有暖暖的幸福感。
  总评
  习作语言清新流畅,质朴到几近没有多余的雕琢,但自己对“温暖”的感受却是真切的、动人的。小作者选取生活中三个“温暖”的片段作为写作素材,由于都是生活中真实且美好的经历,因而读来会感到生活中并不缺乏温暖,只是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罢了。结尾升华主题,令人回味无穷。
  (王廷义)
其他文献
【课文导入】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 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
期刊
昏黄的灯光下,外祖母头上的几缕银丝格外显眼。在我心里,这不是苍老的标志,而是一朵美丽的花。  前段时间,母亲外出学习一周,临走前,把乡下的外祖母接来照顾我。我有些不耐烦,我又不是小孩子,自己难道还不会照顾自己吗?本以为外祖母因家里忙会拒绝的,没想到,她竟愉快地答应了。  那晚,我背着书包,伴着清冷的月光回到家。推开门,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外祖母立马笑着迎了上来:“放学啦,妮儿?”边说边接过我肩头的书
期刊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小桃树,长得枝繁叶茂。听妈妈说,我出生那年,她亲手栽下了这棵桃树。  春天,一朵朵粉色的桃花在叶间招摇,让人眼花缭乱,这一朵傲立在枝头,那一朵又好像在和身旁的蝴蝶聊着天。桃花们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好似形影不离的朋友。我望着满树桃花,笑着、叫着:桃树呀桃树,我们一起照张相,把春天留住吧。”桃花落到我的头上,仿佛在应和着:“好呀,好呀。”  夏天,桃树上挂满了青色的小毛桃。我家养的小猫
期刊
不知怎的,每一次回乡下老家探望已近古稀的爷爷奶奶时,总能瞧见一位浓眉大眼的壮汉坐在村口那棵老桑树下的青石板上,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群山出神,见到我们便“嘿嘿”直笑。每到这时,奶奶便攥紧眉头,快步走过。时间一久,我便心生好奇。后来才从奶奶口中得知,他是邻居王爷爷的儿子,是个傻子,没事儿就喜欢坐在桑树下,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  从那以后,每次从他身旁走过,我都特意装出一副趾高气扬、大摇大摆的样子。他却像
期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大部分中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手机。不过,让学校管理者煞费苦心的,并不是手机,而是某些学生利用手机玩微信、刷微博、听音乐、打游戏、查答案,反倒耽误了自己的学业。  为了加强对手机的管理,新学年开学之际,各中学都会发布手机禁令,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或在校内使用手机。由此,中学生该不该带手机上学的话题便引发了多方讨论……  《北京晚报》(2018.6.22) 孩子出门上学步行时会
期刊
采一个倭瓜花心,捉一个大绿豆青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也许把蚂蚱腿就绑掉了,线头上只拴了一只腿,而不见蚂蚱了。  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奇怪的就是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
期刊
【情境回溯】  一对父子坐在公交车上,往家的方向走。没过多时,那位父亲耐不住寂寞,张嘴要和儿子聊天。没想到那名少年却轻轻地“嘘”了一下,然后轻声说:“到家再说吧。”这时,那位父亲好像意會到什么,马上闭了嘴。事后,那位父亲逢人就说:“我家儿子懂事了,我也要注意自己的文明素养了。”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那名少年的文明素养,他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并且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  尊重他人,信守约定
期刊
夜晚,我坐在书桌前,翻阅着编辑老师寄来的《作文周刊》。橘黄色的灯光温柔地落在书桌上,笼罩着我,周围一片静谧,只有《作文周刊》上的文字悄悄地流淌着,流进我记忆的河里……  读小学时,当教师的父亲便给我订了一份《作文周刊》。那时的《作文周刊》长什么样子,我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但我仍清楚地记得,一看到穿绿制服的邮递员叔叔,骑着绿色的自行车驶向我们学校,我就欢天喜地——邮递员叔叔又给我送《作文周刊》来啦!
期刊
鲁迅的文章用词精彩,少有人及。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作者为了体现百草园之美,便借鸣蝉“长吟”的动作突出其声音之洪亮;写黄蜂用“伏”,突出其“肥胖”之状;写叫天子用“窜”,突出其速度之快;写油蛉、蟋蟀的鸣叫分别以“低唱”与“弹琴”修饰。在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蟋蟀们给泥墙根一带所带来的无限生机与乐趣,充满了童真童趣,表达出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与欣赏之情。而在写三味
期刊
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拥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地留在我们的心中。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去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  【课文导入】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