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食品咋来的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bbccdd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超市,经常看到一些“风味食品”,“蔬菜味饼干”“海苔味薯片”“菠萝味冰棍”……有些人购物时,看到标有这类字眼的食品,认为“这种是比较健康的”。
  印象里,风味食品常是不同地区按照当地特殊烹饪方式制作的特色食品,拥有不同口味,比如北京烤鸭、狗不理包子、麻婆豆腐。但不知从何时起,风味食品更多地被认为是超市中带有特殊味道的产品。
  记者在超市买了一袋蔬菜味的饼干,打开之后发现,饼干上确实有星星点点的蔬菜,但总体来说并不多。记者仔细阅读食品配料表后发现,其中确实含有蔬菜干、蔬菜汁。对比了多种蔬菜味食品后,记者发现,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蔬菜含量各不相同,有的高達14%,有的并未标识,它们的共同点是大多数含有食用香精。
  山东营养学会理事、济南大学营养学副教授綦翠华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带有独特风味的食品,除了添加一定量的天然食品,其风味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食品添加剂——香精。香精能改善食品的口感,赋予食品更丰富的味道。常用香精有5种。
  油溶性香精:香味较强,稳定性好,多用于耐高温操作的一些产品,如硬糖、饼干、蛋糕、年糕等。
  水溶性香精:香味浓度较低,一般用于冰棍、果汁饮料、汽水及酒类。
  乳化香精:白色乳状,比较黏稠,也可以用于雪糕、冰淇淋等,或者果汁。目前一些乳化香精含有色素,使用较方便。
  粉末香精:主要用于固体饮料的生产,比如豆奶粉、速溶咖啡。
  天然香精:这是从自然界的动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天然芳香物质,广泛用于酒、糖果。
  不少人认为,添加了香精的食品对人体有害。其实,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香精含量通常在国家标准的控制范围之内,适量吃,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但大量吃含香精的食品会对味蕾造成刺激,可能导致不愿意接受天然食品。
  选购食品,一定要去正规超市,以免买到劣质产品。需要提醒的是,有些风味食品在储存过程中容易氧化变质。购买饼干、蛋糕等食品前,注意闻一闻是否有哈喇味,有异味就不要买了,以免危害健康。
其他文献
新店开业,有没有好的开业营销方案?  开业营销,首先要聚人气,其次要少花钱!  在讲十大营销方式之前,小编先把采访到的四家餐厅开业实战营销案例送给大家!  四大开业营销案例  案例一,大打“孝顺”牌  代表餐厅:魅力厨娘餐厅  魅力厨娘餐厅是开在北京天通苑小区的社区店,开业立马生意火爆,平均每天翻台三次以上。老板王利军说,针对小区居民特点,把握小区老年群体多的情况,我们做了有针对性的开业营销!  
本文发展了文献⑴的排序算法并提出了加班算法,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调度。
说起食物中毒,大家并不陌生,但具体什么是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由什么引起的?遇到食物中毒该怎么办?  一、食物中毒分类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是指食物在加工、运输、销售、贮存过程中受到某些致病微生物污染,并在食品中急剧繁殖,从而使食品中存在大量细菌或产生大量的细菌毒素,人食后发生中毒。  1. 沙门菌食物中毒。沙门菌主要污染动物性食品,人吃了这种食物后,一般12~24 h发生呕吐、腹痛、腹泻。腹
本文对各种模式的现代制造系统的分布化趋向作了分析,表明:尽管这些系统的定义范围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但它们结构都有明显的分布化趋向,即增加各系统的独立自主性。本
本文介绍了三种用于大点阵汉字库的不失真压缩技术及其应用,通过结合应用三种技术,形成有实用价值的高倍率字库压缩方法。
逢年过节,人们的餐桌上总少不了鱼。除了图喜庆、吉利外,鱼还有很多健康优势。美国《赫芬顿邮报》给出了立刻吃鱼的九个理由,并建议每周吃一两次更好。  保护视力。中央视网膜退化是老年人视力下降的常见原因。而法国大规模研究发现,富含Ω-3脂肪酸的鱼可以降低因衰老导致眼睛黄斑变性的风险。  降低心脏病风险。在美国,心脏病仍是导致成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不过,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通过观察发现,每周通过吃一两次鱼
期刊
在SZⅡ群机系统软件研制任务中,我们在UNIX系统V/386 3.2版目标代码系统上增加设备驱动程序已经取得了成功.本文主要围绕着在UNIX系统V/386上增加设备驱动程序,介始了设备驱
本文介绍一个单板机实时时钟软件。它可以在正常计时情况下动态地调时、分、秒;可以显示计时、也可以隐含计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对TP801单板机监控程序的改进建议。
我们设计了一个主要支持知识程序设计的“函数+逻辑”语言。它利用LISP丰富的语言环境,以LISP的S—表达式形式把LISP和Prolog有机统一起来,兼备函数和逻辑混合的或独立的编程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MCS—96系列单片微机的高可靠多微机调节器。在系统设计中,将提高可靠性、改善性能与扩展功能紧密结合;在可靠性设计中采用容错技术、避错技术与诊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