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熟人
大英博物馆,你好!我们又见面了。
那天在深圳的英国使馆代办处签证时,要求很详细的填写,“去过英国没有?”“去过。”“具体时间P”噢,真有些记不起来了,留在脑海中最深的记忆是一一见过你。翻了翻手边厚厚的3本过期护照,文字清晰地告诉记忆,是10年前冬季去的。
一晃10年,当时的许多细节已记不清了,记忆如同被水浸泡的一页纸,字迹退尽,只留下影子般的渍迹。但同去旅友间的友谊,却在每年节日信息的问候中,相互的牵挂中叠加,我们之间情感,随日月逝去而增长。
与你的友谊对我来说,光阴留下的不仅仅是在你门前的合影,更是和你后来的缘分。从那年起,我开始关注收藏,博物馆和人类遗产。
十年,我们共同神往的岁月,真正弥为珍贵!
什么叫“弹指一挥间”,今天,再赴英国与你见面,我体会到了人类生命的柔弱。
而你,200多年了,依然容颜不老。岁月的流逝使你更添睿智,风雨中你凝固不动,傲然从容地敞开大门,免票向全世界开放。将人类几千年来以情感筑就的珍贵遗产,包容在你这座庞大辉煌的穹弓之下。
大英博物馆,我们是第二次相见,应该算是熟人了。当然,只能凑合着自称熟人,你是万人仰慕的地方,是世界最古老,也是最大的博物馆之一。你若作为朋友,当然是最值得深交的,你拥有大约l OO个展室,你拥有将近600万件藏品!
10年前看过的你,只是冰山一角。
源起
这天,英国皇家人类学学会的主席约翰·格勒希尔带着我们一行徒步10分钟,从学会的小楼到大英
图1:这是大英博物馆的后门,我们一行正在人类学学会主席的带领下进入馆内。
图2:这本厚厚的书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完全用手写、手绘的方式来描写世界上的人类印迹,这幅上面手绘了中国的长城。
图3:罗伊·艾伦教授正在向我们介绍上面这本书的内容。
图4:中间是大英博物馆亚洲馆馆长司美菌女士,左边是在大英博物馆工作的人类学学会的老会员。博物馆去了解它的人类学分馆,这是访问的最后一项活动。沿途的路边到处开满了郁金香花。四月的伦敦整个城市都在默默地为庆祝这个月底英国皇子的世纪婚礼大典准备着。记得早晨,我们经过白金汉宫广场附近的伦敦詹姆士公园也是这样美轮美奂。今天皇家与平民血液相融繁衍,是古老的封建君主制再度创新?或仅仅是对现代人类发展进程的无奈之举?然而将来这皇室的传承之花,仍能保持像今日这样灿烂盛艳吗?
这个源起4世纪的“日不落帝国”,曾经是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凭借工业革命而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全球占有50多块殖民地,面积是英国本土的130多倍,因而也拥有了这世界一流的博物馆。
是维系1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造就了今天这一切吗?它是源起?
我们从大英博物馆的后门进入,门口很清静,没有什么游人,进大门右转便是它的人类学分馆。
看来,我们到的晚了些。大英博物馆亚洲馆和人类学馆的两位分馆馆长等,已在门口等候。英国人的严谨、礼节和绅士风度,充分地显示在他们的迎送之间。让我有些尴尬不安。
大家步入分馆,在进门右边的阅览室桌面上,早已顺着桌边整齐地摆好了十几本古旧的书,围成一圈的椅子没有人坐,特意空等着我们。
这些书是数百年来,英国学者对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一些相关著作。这次很荣幸,因经过皇家学会认真的筛选,所以我们能集中看到一些对中国人类学发展特别重要的资料。人类学馆的馆长罗伊。艾伦教授也是皇家学会几十年的老会员,她客气而认真地为我们解答提问并介绍着相关情况。
英国是世界人类学研究的源起之地,我们这次访问的皇家人类学学会的资料馆成立于1886年,它有许多珍贵的档案都代存在大英博物馆里。而这么多难得见到的资料却因为英语不行而看不懂,书到用时方恨少!真是遗憾。
我问艾伦教授:“当年英国的卡尔波特发明了卡罗摄影术后,有一批传教士和学者到中国来拍摄了很多图像。它们部分已在我们国内转印出版,咱们馆有这些资料吗?”急欲想看到这些照片。若在我们的《焦点》杂志上,通过直接的影像,让读者了解当年的英国人,如何从人类学的角度,去看、去讲我们百年前的中国。应该能为我们今天的中国人一些启迪和感触吧。
“我们这个馆的藏品以手写文字及手绘图为主,影像是在另一个馆。”馆长热情解释着,并要带我们过去。大英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它和大英图书馆几乎将所有涉及英国出版的资料都收集齐了。
博物馆关门时间为下午5:30,只剩下两个多小时了。看着大家站立不安,频繁看表的着急样子。虽然心里特别想去,也只能谢绝。
顾不得礼节了。我们向英方解释了想去别馆看看的愿望。
双方匆匆告别。
尽管是第二次见面,而在这么短的时间要想与它再深交,仿佛不大可能。唯一能做的是浏览重点,快速摄影留待回去再补课消化。大家抱着相机,走马观花地小跑着。
气度
全世界大量珍贵的遗产都被当年的大不列颠帝国“殖民”到这里。
特别是中国。
内心有些别扭,有些耿耿于怀。“殖民”也是英国式的“绅士”风度?
然而它的另种气度将我折服。
大英博物馆的大阅览室,在人类学分馆的旁边。这里是原大英图书馆的旧址。很自然地,我们顺人流进入了这个宏大辉煌的阅览大厅。
在这个大英图书馆里,曾有位我们都熟悉的熟人,他就是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在将近30年的时间中,每天来到这里。影响世界的《资本论》当年就是在这里孕育而出。他固定坐在一个座位上,数年下来,桌子下面竟然留下了磨出的脚印。当我走进这个阅览大厅时,头脑中自然也有这一故事的背景。
随行的博物馆工作人员说:啊,当年前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来这里参观时,也问过同样的问题,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我们只好告诉戈尔巴乔夫说,马克思当年就坐在某某排某某号,因为那是离参考书比较近的一个座位。结果戈尔巴乔夫听了之后非常高兴。不过,这位工作人员又补充说,在那么多年里,至少马克思应该在那个位置上坐过一次吧,所以我们回答戈尔巴乔夫的话也不能算完全骗人。
在一圈的说明牌中,果然有一块牌子是介绍马克思的。这块以“阅览室与革命”为题的牌子上写道:“这间阅览室以及在它之前的建筑,为众多的政治流亡者和学生提供了避难所和精神的源泉……”
为不同政见,不同思想提供自由和精神的源泉。
这种“气度”让人敬佩!
文明的记录
在人类学馆时,当拿到亚洲馆馆长司美茵女士递给我的中文名片时,便能体会中国古代文物的收藏在大英亚洲馆中的独特,感受到曾有5000年辉煌文明史的中国,今天在这里的地位。
这里是中国的遗产及藏品在欧洲最丰富的收藏之地,它与印度等东南亚各国的藏品同在亚洲馆的大展室中展出,由刚才接待我们的馆长负责管理。
这次在这里特别吸引我注意的是:我们一直在讲的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人类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大英博物馆的文字介绍中,他们只是着重提及了中国古代的“三大发明”,即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介绍的原文先是引用了培根在新工具中的说法:“印刷、火药和磁石。第一项发明在文献方面,第二项发明在战争方面,第三项发明在航海方面,这三项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全部面貌和事态,并带来了无数的变革等。”接下来的介绍中,还提到了在中国水稻的培育,铁器铸造的早期发明使中国农民比欧洲早2000多年用上了铁制工具,高温烧窑技术使得瓷器的发展成为可能,以及中国丝绸的生产依赖于劳动力的高度有组织和织机的发明……
尽管时间不多,我还是看了史前英国与罗马帝国时期的收藏、古代木乃尹等展览。它们都让我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那尊近8米高的中国隋代汉白玉佛像,被逼挤在大英博物馆北门边的一个大楼梯的拐角。因太高大了,占了近3楼层,很难有一个角度能看到全貌,它孤傲地耸立在那里,闭目沉默着,已没有了双手。
这位故人,当年他们是如何将它从遥远的中国运到这里的?
在闭馆的最后10分钟,我与中国社科院的小敏教授,急跑到大英博物馆的正大门外。和10年前一样,在这座豪华的穹弓门前,留下了新的友谊。
大英博物馆,你好!
博大的你,永远让我神往!
大英博物馆,你好!我们又见面了。
那天在深圳的英国使馆代办处签证时,要求很详细的填写,“去过英国没有?”“去过。”“具体时间P”噢,真有些记不起来了,留在脑海中最深的记忆是一一见过你。翻了翻手边厚厚的3本过期护照,文字清晰地告诉记忆,是10年前冬季去的。
一晃10年,当时的许多细节已记不清了,记忆如同被水浸泡的一页纸,字迹退尽,只留下影子般的渍迹。但同去旅友间的友谊,却在每年节日信息的问候中,相互的牵挂中叠加,我们之间情感,随日月逝去而增长。
与你的友谊对我来说,光阴留下的不仅仅是在你门前的合影,更是和你后来的缘分。从那年起,我开始关注收藏,博物馆和人类遗产。
十年,我们共同神往的岁月,真正弥为珍贵!
什么叫“弹指一挥间”,今天,再赴英国与你见面,我体会到了人类生命的柔弱。
而你,200多年了,依然容颜不老。岁月的流逝使你更添睿智,风雨中你凝固不动,傲然从容地敞开大门,免票向全世界开放。将人类几千年来以情感筑就的珍贵遗产,包容在你这座庞大辉煌的穹弓之下。
大英博物馆,我们是第二次相见,应该算是熟人了。当然,只能凑合着自称熟人,你是万人仰慕的地方,是世界最古老,也是最大的博物馆之一。你若作为朋友,当然是最值得深交的,你拥有大约l OO个展室,你拥有将近600万件藏品!
10年前看过的你,只是冰山一角。
源起
这天,英国皇家人类学学会的主席约翰·格勒希尔带着我们一行徒步10分钟,从学会的小楼到大英
图1:这是大英博物馆的后门,我们一行正在人类学学会主席的带领下进入馆内。
图2:这本厚厚的书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完全用手写、手绘的方式来描写世界上的人类印迹,这幅上面手绘了中国的长城。
图3:罗伊·艾伦教授正在向我们介绍上面这本书的内容。
图4:中间是大英博物馆亚洲馆馆长司美菌女士,左边是在大英博物馆工作的人类学学会的老会员。博物馆去了解它的人类学分馆,这是访问的最后一项活动。沿途的路边到处开满了郁金香花。四月的伦敦整个城市都在默默地为庆祝这个月底英国皇子的世纪婚礼大典准备着。记得早晨,我们经过白金汉宫广场附近的伦敦詹姆士公园也是这样美轮美奂。今天皇家与平民血液相融繁衍,是古老的封建君主制再度创新?或仅仅是对现代人类发展进程的无奈之举?然而将来这皇室的传承之花,仍能保持像今日这样灿烂盛艳吗?
这个源起4世纪的“日不落帝国”,曾经是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凭借工业革命而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全球占有50多块殖民地,面积是英国本土的130多倍,因而也拥有了这世界一流的博物馆。
是维系1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造就了今天这一切吗?它是源起?
我们从大英博物馆的后门进入,门口很清静,没有什么游人,进大门右转便是它的人类学分馆。
看来,我们到的晚了些。大英博物馆亚洲馆和人类学馆的两位分馆馆长等,已在门口等候。英国人的严谨、礼节和绅士风度,充分地显示在他们的迎送之间。让我有些尴尬不安。
大家步入分馆,在进门右边的阅览室桌面上,早已顺着桌边整齐地摆好了十几本古旧的书,围成一圈的椅子没有人坐,特意空等着我们。
这些书是数百年来,英国学者对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一些相关著作。这次很荣幸,因经过皇家学会认真的筛选,所以我们能集中看到一些对中国人类学发展特别重要的资料。人类学馆的馆长罗伊。艾伦教授也是皇家学会几十年的老会员,她客气而认真地为我们解答提问并介绍着相关情况。
英国是世界人类学研究的源起之地,我们这次访问的皇家人类学学会的资料馆成立于1886年,它有许多珍贵的档案都代存在大英博物馆里。而这么多难得见到的资料却因为英语不行而看不懂,书到用时方恨少!真是遗憾。
我问艾伦教授:“当年英国的卡尔波特发明了卡罗摄影术后,有一批传教士和学者到中国来拍摄了很多图像。它们部分已在我们国内转印出版,咱们馆有这些资料吗?”急欲想看到这些照片。若在我们的《焦点》杂志上,通过直接的影像,让读者了解当年的英国人,如何从人类学的角度,去看、去讲我们百年前的中国。应该能为我们今天的中国人一些启迪和感触吧。
“我们这个馆的藏品以手写文字及手绘图为主,影像是在另一个馆。”馆长热情解释着,并要带我们过去。大英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它和大英图书馆几乎将所有涉及英国出版的资料都收集齐了。
博物馆关门时间为下午5:30,只剩下两个多小时了。看着大家站立不安,频繁看表的着急样子。虽然心里特别想去,也只能谢绝。
顾不得礼节了。我们向英方解释了想去别馆看看的愿望。
双方匆匆告别。
尽管是第二次见面,而在这么短的时间要想与它再深交,仿佛不大可能。唯一能做的是浏览重点,快速摄影留待回去再补课消化。大家抱着相机,走马观花地小跑着。
气度
全世界大量珍贵的遗产都被当年的大不列颠帝国“殖民”到这里。
特别是中国。
内心有些别扭,有些耿耿于怀。“殖民”也是英国式的“绅士”风度?
然而它的另种气度将我折服。
大英博物馆的大阅览室,在人类学分馆的旁边。这里是原大英图书馆的旧址。很自然地,我们顺人流进入了这个宏大辉煌的阅览大厅。
在这个大英图书馆里,曾有位我们都熟悉的熟人,他就是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在将近30年的时间中,每天来到这里。影响世界的《资本论》当年就是在这里孕育而出。他固定坐在一个座位上,数年下来,桌子下面竟然留下了磨出的脚印。当我走进这个阅览大厅时,头脑中自然也有这一故事的背景。
随行的博物馆工作人员说:啊,当年前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来这里参观时,也问过同样的问题,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我们只好告诉戈尔巴乔夫说,马克思当年就坐在某某排某某号,因为那是离参考书比较近的一个座位。结果戈尔巴乔夫听了之后非常高兴。不过,这位工作人员又补充说,在那么多年里,至少马克思应该在那个位置上坐过一次吧,所以我们回答戈尔巴乔夫的话也不能算完全骗人。
在一圈的说明牌中,果然有一块牌子是介绍马克思的。这块以“阅览室与革命”为题的牌子上写道:“这间阅览室以及在它之前的建筑,为众多的政治流亡者和学生提供了避难所和精神的源泉……”
为不同政见,不同思想提供自由和精神的源泉。
这种“气度”让人敬佩!
文明的记录
在人类学馆时,当拿到亚洲馆馆长司美茵女士递给我的中文名片时,便能体会中国古代文物的收藏在大英亚洲馆中的独特,感受到曾有5000年辉煌文明史的中国,今天在这里的地位。
这里是中国的遗产及藏品在欧洲最丰富的收藏之地,它与印度等东南亚各国的藏品同在亚洲馆的大展室中展出,由刚才接待我们的馆长负责管理。
这次在这里特别吸引我注意的是:我们一直在讲的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人类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大英博物馆的文字介绍中,他们只是着重提及了中国古代的“三大发明”,即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介绍的原文先是引用了培根在新工具中的说法:“印刷、火药和磁石。第一项发明在文献方面,第二项发明在战争方面,第三项发明在航海方面,这三项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全部面貌和事态,并带来了无数的变革等。”接下来的介绍中,还提到了在中国水稻的培育,铁器铸造的早期发明使中国农民比欧洲早2000多年用上了铁制工具,高温烧窑技术使得瓷器的发展成为可能,以及中国丝绸的生产依赖于劳动力的高度有组织和织机的发明……
尽管时间不多,我还是看了史前英国与罗马帝国时期的收藏、古代木乃尹等展览。它们都让我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那尊近8米高的中国隋代汉白玉佛像,被逼挤在大英博物馆北门边的一个大楼梯的拐角。因太高大了,占了近3楼层,很难有一个角度能看到全貌,它孤傲地耸立在那里,闭目沉默着,已没有了双手。
这位故人,当年他们是如何将它从遥远的中国运到这里的?
在闭馆的最后10分钟,我与中国社科院的小敏教授,急跑到大英博物馆的正大门外。和10年前一样,在这座豪华的穹弓门前,留下了新的友谊。
大英博物馆,你好!
博大的你,永远让我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