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从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到二十六日。每逢节日,彝族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打(杀的意思)牲畜祭献灵牌,唱歌跳舞、赛马、摔跤、斗牛、斗羊、斗鸡,尽情狂欢。
当夜幕降临,人们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过田,火把汇成一条条“长龙”。人们一路抛着火把,抛了捡,捡了抛(意在哄撵驱赶一切邪恶精灵)。口中大声念道:烧掉害虫,烧掉贫穷,烧掉饥寒,烧掉瘟神,五谷丰登,六畜发展,人丁安康。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到处是火的世界,歌舞的海洋。人们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着松香粉,按照彝族的习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腾起一团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股香气,表示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长辈撒,是尊敬,祝福长寿;长辈对晚辈撒,是爱抚,祝愿吉利;同辈互撒,是亲密友爱;青年男女互撒,则是爱慕的信号。
游行的火龙最后都来到举行盛会的大草坝──火把场。人们燃成一堆堆篝火,围着火载歌载舞;把鸡毛扔进熊熊大火之中,象征一切邪恶的精灵也随之被焚烧;用蒿枝架起一排排象征喂牲畜的木槽和喂猪的石槽,再拾些小石头放在槽型的蒿杆上,在每个槽上放九个小石头,表示无数,口中不停地呼唤着牛羊牲畜,祈祷着神灵保佑,祈求家人安居乐业,吉祥如意。
一条条火把长龙,一堆堆篝火遍地,就像天上繁星撒落人间。明代文人杨升庵路过当时凉山西昌时,恰逢火把节,叹为观止,留下诗句:“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谁把天空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
彝族火把节里有不少很有意思的习俗。
宰杀牲畜时,彝族人习惯把牛杀死后,先取牛胆观察胆汁多少,汁多为丰年,汁少为歉收;同样,宰羊杀猪时,会先观其胰腺;把鸡杀了煮熟后,要看其舌头弯曲的方向,以此判断吉凶福祸,这些统称为祭节“看财喜”。
在火把节,不论天晴或下雨,姑娘们都撑着一把黄色油布伞。这伞的妙用,不在于遮阳避雨,而是让脸在光线的映衬下呈微黄色。彝族人以黄色为美,姑娘们以黄脸蛋为美,故自古就有以荞粉调糊状擦脸的习俗,衣裙也突出黄色调。这漫山遍野的黄伞,不仅壮观,而且在无处不透绿的夏季,黄色点缀于蓝天、青山、绿水之间,冷暖色相互调节,能产生一种和谐的自然之美。可以说,彝族姑娘们不自觉地完成了一件出色的“行为艺术”作品。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尤以动作欢快、节奏感强的集体舞最富特色,如跳歌、跳乐、跳月、打歌舞、锅庄舞、朵洛荷舞及达体舞等,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
斗牛,彝族人叫“牛顶”,与西班牙“斗牛”不同。西班牙斗牛是人跟牛斗,而彝族斗牛是牛跟牛斗。从斗牛的形式也能看出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性格差异──东方人内敛,珍惜自己的生命,而西方人喜欢玩命。火把节斗牛是方圆几百里较有名的公黄牛之间的较量。通常,人们会用一头正值发情期的母牛相诱,两头将要对阵的公牛就会因“争风吃醋”而“大打出手”。优秀的斗牛还会使用扑、撞、闪、让等“武艺”。谁的牛获胜,就意味着放牛人是勤劳强干的畜牧能手。可见,斗牛还是一种选择优良牛种,鼓励勤劳致富的好方式,对畜牧业和农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彝族人赛马也有讲究,不仅要赛马力和速度,还要赛骑术、姿势和智慧。赛马跑道,彝语叫“九甘”,“九”意为“转”、“跑”,“甘”意为“路”、“道”。“九甘”不设在平地上,而是在房前屋后寻一圆形小山包,绕着山腰开一条大圆圈跑道。赛马的方法有两种:一种叫赛大踪,强调速度,以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另一种叫赛小踪,是彝族最为传统的赛法,被称为“真正的彝人赛马”。小踪主要是赛骑术、骑姿和基本功,难度较大。它要求骏马奔跑时不能扬蹄狂奔,而是用碎步有节奏地快速前行,只见马蹄翻飞而不见马身有大幅度摆动,骑手在马背稳如泰山,手端一碗水都能做到滴水不泼,在这个前提下,还要求速度。因此赛小踪被视为高水平、高层次的比赛,此项目的胜者也会备受敬重。
正因为如此,彝族人自来喜欢善跑“小踪”的中等个子的马,这马叫“建昌马”。多山多谷的彝区,不同于茫茫大草原,可以纵横驰骋。彝族山区的羊肠小道相当凶险,一不小心失足则跌下万丈深渊,“建昌马”小巧玲珑,行动敏捷,跑起山路来又快又稳。假如让身材高大的蒙古马或者西洋马在这种山路上奔跑那绝对凶多吉少。
火把节有何来历呢?
相传很早以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体拉叭,两人都有拔山的力气。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同阿体拉叭摔跤,可是阿体拉叭有急事要外出,临走时,他请母亲用一盘铁饼款待斯惹阿比。斯惹阿比认为阿体拉叭既然以铁饼为饭食,力气一定很大,便赶紧离开了。阿体拉叭回来后,听母亲说斯惹阿比刚刚离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进行摔跤比赛,结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此事,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阿体拉叭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从此,彝族人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的众多习俗,尽管包含有一些所谓封建迷信的成分,但主要功能还是以火“熏田除祟,逐疫去灾,灭虫保苗、催苗出穗、祈求丰年、招引光明、迎接福瑞”,其间的民俗心理和信仰观念是趋吉避凶,文化内核是火崇拜───一种没有宗教教化的自然原始崇拜。
火是人类进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把人类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生存状态中“解救”出来。人类祖先在几次偶然捡拾到森林火灾留下的动物尸体后,发现熟食比生食味道可口,于是开始寻找火种,经历了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钻木取火”是人类取得的一个阶段性的成果。火种以及寻求火种的艰难历程自然也就成了一切“火崇拜”的历史渊源与现实依据。
与火把节齐名的还有一个“泼水节”。
泼水节是云南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时间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因为泼水节极具特色的“泼水”活动,参加的人数很多,影响也最大。
傣族人其实跟缅甸泰国等南亚人种同根同源,不仅因为他们地域相连,而且从傣族的“傣”与泰国的“泰”字也能看出一二。泼水节源于泰国,在泰国叫宋干节,是泰国的新年佳节。在傣文历法中,新的一年是从傣历六月开始计算的。因此泼水节实际上是傣历的元旦,如同农历的春节。节日一般持续三至七天。
泼水最初只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刚开始,斯文的人用竹叶、树枝蘸着盆里的水轻轻地向别人身上抖洒。到了后来,人们用铜钵、脸盆、水桶盛水,或者干脆拿水管尽情地泼撒,一时间,只觉得前后左右都是水,大街小巷,追逐嬉戏,欢声笑语,银花怒放,到最后,几乎人人都从头到脚湿透。傣家人常说:“一年一度泼水节,看得起谁就泼谁。”在泼水节,人们被泼得越多越高兴,因为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可以消灾除病,象征着幸福。不过,泼水不能搞错时间,泼水节之外的日子给人泼,可能会招来拳脚。
一段水的洗礼过后,人们便围成圈,合着芒锣和象脚鼓点翩翩起舞。跳到兴高采烈时,还爆发出“水、水、水”的欢呼,或以“玉腊呵、玉腊呵”的歌声结尾。
泼水节期间,人们还放高升、孔明灯,在澜沧江上赛龙舟,斗鸡,跳象脚鼓舞、孔雀舞等。放高升就是发射自制的土火箭,飞得越高越远,越觉得光彩吉祥。孔明灯就是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气球”内,利用热空气的浮力,把灯放飞天空,原理和现代的热气球一样。
关于泼水节,当地流传着“七公主杀火魔“的传说。话说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姑娘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头,其他六位姑娘轮流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乡亲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从此,便有了逢年泼水的习俗。现在,泼水的习俗实际上已成为人们相互祝福和娱乐休闲的形式。
在傣族人看来,水是生命之源,是圣洁、光明、美好的象征。“水花放,傣家狂”,傣族人借与水共融共乐的狂欢表达对水的热爱。
水与火,是两种至冷至热、至阴至阳、互不相容的自然之物,是人生存之本。对人类来说,它们是双刃剑,就象一对善良又无知的魔鬼,在带来无穷福祉的同时也带来无穷的灾难。从远古的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到现代的太阳能与水利工程,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水”“火”的理解与认识。泼水节与火把节里,人们传递着对水火的复杂情感──敬与爱,感恩与憧憬。“自然之物,知之善用,则久。”人,只有对水火认识透彻,善加利用,才能让它们造福人间。
当夜幕降临,人们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过田,火把汇成一条条“长龙”。人们一路抛着火把,抛了捡,捡了抛(意在哄撵驱赶一切邪恶精灵)。口中大声念道:烧掉害虫,烧掉贫穷,烧掉饥寒,烧掉瘟神,五谷丰登,六畜发展,人丁安康。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到处是火的世界,歌舞的海洋。人们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着松香粉,按照彝族的习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腾起一团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股香气,表示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长辈撒,是尊敬,祝福长寿;长辈对晚辈撒,是爱抚,祝愿吉利;同辈互撒,是亲密友爱;青年男女互撒,则是爱慕的信号。
游行的火龙最后都来到举行盛会的大草坝──火把场。人们燃成一堆堆篝火,围着火载歌载舞;把鸡毛扔进熊熊大火之中,象征一切邪恶的精灵也随之被焚烧;用蒿枝架起一排排象征喂牲畜的木槽和喂猪的石槽,再拾些小石头放在槽型的蒿杆上,在每个槽上放九个小石头,表示无数,口中不停地呼唤着牛羊牲畜,祈祷着神灵保佑,祈求家人安居乐业,吉祥如意。
一条条火把长龙,一堆堆篝火遍地,就像天上繁星撒落人间。明代文人杨升庵路过当时凉山西昌时,恰逢火把节,叹为观止,留下诗句:“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谁把天空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
彝族火把节里有不少很有意思的习俗。
宰杀牲畜时,彝族人习惯把牛杀死后,先取牛胆观察胆汁多少,汁多为丰年,汁少为歉收;同样,宰羊杀猪时,会先观其胰腺;把鸡杀了煮熟后,要看其舌头弯曲的方向,以此判断吉凶福祸,这些统称为祭节“看财喜”。
在火把节,不论天晴或下雨,姑娘们都撑着一把黄色油布伞。这伞的妙用,不在于遮阳避雨,而是让脸在光线的映衬下呈微黄色。彝族人以黄色为美,姑娘们以黄脸蛋为美,故自古就有以荞粉调糊状擦脸的习俗,衣裙也突出黄色调。这漫山遍野的黄伞,不仅壮观,而且在无处不透绿的夏季,黄色点缀于蓝天、青山、绿水之间,冷暖色相互调节,能产生一种和谐的自然之美。可以说,彝族姑娘们不自觉地完成了一件出色的“行为艺术”作品。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尤以动作欢快、节奏感强的集体舞最富特色,如跳歌、跳乐、跳月、打歌舞、锅庄舞、朵洛荷舞及达体舞等,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
斗牛,彝族人叫“牛顶”,与西班牙“斗牛”不同。西班牙斗牛是人跟牛斗,而彝族斗牛是牛跟牛斗。从斗牛的形式也能看出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性格差异──东方人内敛,珍惜自己的生命,而西方人喜欢玩命。火把节斗牛是方圆几百里较有名的公黄牛之间的较量。通常,人们会用一头正值发情期的母牛相诱,两头将要对阵的公牛就会因“争风吃醋”而“大打出手”。优秀的斗牛还会使用扑、撞、闪、让等“武艺”。谁的牛获胜,就意味着放牛人是勤劳强干的畜牧能手。可见,斗牛还是一种选择优良牛种,鼓励勤劳致富的好方式,对畜牧业和农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彝族人赛马也有讲究,不仅要赛马力和速度,还要赛骑术、姿势和智慧。赛马跑道,彝语叫“九甘”,“九”意为“转”、“跑”,“甘”意为“路”、“道”。“九甘”不设在平地上,而是在房前屋后寻一圆形小山包,绕着山腰开一条大圆圈跑道。赛马的方法有两种:一种叫赛大踪,强调速度,以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另一种叫赛小踪,是彝族最为传统的赛法,被称为“真正的彝人赛马”。小踪主要是赛骑术、骑姿和基本功,难度较大。它要求骏马奔跑时不能扬蹄狂奔,而是用碎步有节奏地快速前行,只见马蹄翻飞而不见马身有大幅度摆动,骑手在马背稳如泰山,手端一碗水都能做到滴水不泼,在这个前提下,还要求速度。因此赛小踪被视为高水平、高层次的比赛,此项目的胜者也会备受敬重。
正因为如此,彝族人自来喜欢善跑“小踪”的中等个子的马,这马叫“建昌马”。多山多谷的彝区,不同于茫茫大草原,可以纵横驰骋。彝族山区的羊肠小道相当凶险,一不小心失足则跌下万丈深渊,“建昌马”小巧玲珑,行动敏捷,跑起山路来又快又稳。假如让身材高大的蒙古马或者西洋马在这种山路上奔跑那绝对凶多吉少。
火把节有何来历呢?
相传很早以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体拉叭,两人都有拔山的力气。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同阿体拉叭摔跤,可是阿体拉叭有急事要外出,临走时,他请母亲用一盘铁饼款待斯惹阿比。斯惹阿比认为阿体拉叭既然以铁饼为饭食,力气一定很大,便赶紧离开了。阿体拉叭回来后,听母亲说斯惹阿比刚刚离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进行摔跤比赛,结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此事,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阿体拉叭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从此,彝族人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的众多习俗,尽管包含有一些所谓封建迷信的成分,但主要功能还是以火“熏田除祟,逐疫去灾,灭虫保苗、催苗出穗、祈求丰年、招引光明、迎接福瑞”,其间的民俗心理和信仰观念是趋吉避凶,文化内核是火崇拜───一种没有宗教教化的自然原始崇拜。
火是人类进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把人类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生存状态中“解救”出来。人类祖先在几次偶然捡拾到森林火灾留下的动物尸体后,发现熟食比生食味道可口,于是开始寻找火种,经历了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钻木取火”是人类取得的一个阶段性的成果。火种以及寻求火种的艰难历程自然也就成了一切“火崇拜”的历史渊源与现实依据。
与火把节齐名的还有一个“泼水节”。
泼水节是云南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时间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因为泼水节极具特色的“泼水”活动,参加的人数很多,影响也最大。
傣族人其实跟缅甸泰国等南亚人种同根同源,不仅因为他们地域相连,而且从傣族的“傣”与泰国的“泰”字也能看出一二。泼水节源于泰国,在泰国叫宋干节,是泰国的新年佳节。在傣文历法中,新的一年是从傣历六月开始计算的。因此泼水节实际上是傣历的元旦,如同农历的春节。节日一般持续三至七天。
泼水最初只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刚开始,斯文的人用竹叶、树枝蘸着盆里的水轻轻地向别人身上抖洒。到了后来,人们用铜钵、脸盆、水桶盛水,或者干脆拿水管尽情地泼撒,一时间,只觉得前后左右都是水,大街小巷,追逐嬉戏,欢声笑语,银花怒放,到最后,几乎人人都从头到脚湿透。傣家人常说:“一年一度泼水节,看得起谁就泼谁。”在泼水节,人们被泼得越多越高兴,因为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可以消灾除病,象征着幸福。不过,泼水不能搞错时间,泼水节之外的日子给人泼,可能会招来拳脚。
一段水的洗礼过后,人们便围成圈,合着芒锣和象脚鼓点翩翩起舞。跳到兴高采烈时,还爆发出“水、水、水”的欢呼,或以“玉腊呵、玉腊呵”的歌声结尾。
泼水节期间,人们还放高升、孔明灯,在澜沧江上赛龙舟,斗鸡,跳象脚鼓舞、孔雀舞等。放高升就是发射自制的土火箭,飞得越高越远,越觉得光彩吉祥。孔明灯就是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气球”内,利用热空气的浮力,把灯放飞天空,原理和现代的热气球一样。
关于泼水节,当地流传着“七公主杀火魔“的传说。话说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姑娘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头,其他六位姑娘轮流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乡亲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从此,便有了逢年泼水的习俗。现在,泼水的习俗实际上已成为人们相互祝福和娱乐休闲的形式。
在傣族人看来,水是生命之源,是圣洁、光明、美好的象征。“水花放,傣家狂”,傣族人借与水共融共乐的狂欢表达对水的热爱。
水与火,是两种至冷至热、至阴至阳、互不相容的自然之物,是人生存之本。对人类来说,它们是双刃剑,就象一对善良又无知的魔鬼,在带来无穷福祉的同时也带来无穷的灾难。从远古的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到现代的太阳能与水利工程,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水”“火”的理解与认识。泼水节与火把节里,人们传递着对水火的复杂情感──敬与爱,感恩与憧憬。“自然之物,知之善用,则久。”人,只有对水火认识透彻,善加利用,才能让它们造福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