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DIY实验室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ng_h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实验,既是贯彻《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课程理念的教学内容,也是落实课程理念的教学手段。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在新课程理念的涤荡和冲击下已经或正在被赋予新的形式和内涵。新课程理念以物质资源保证的物理实验室,是否也应当在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做到与时俱进,从而为落实课程标准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作用呢?
  一、解读课程标准,把握“二期教材”
  课程标准和“二期教材”既是指导学科教学行为的纲领,也是评价学科教学行为的准则。在进行分析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之前,应先将研究的目光再一次聚焦于课程标准和与之配套的“二期教材”。
  1.课程标准
  物理课程必须倡导物理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激发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课程标准为改变传统实验教学行为、提升实验室教育功能提供了政策保证。
  2.“二期教材”
  与传统教材相比,高中“二期教材”改变的不仅是外在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图文并茂,更本质的变化是其内在知识的呈现方式。
  (1)开辟探索研究、STS(科学—技术—社会)、学习包等栏目素材,其目的在于丰富学科学习内容、实施综合性学习方式、开阔学科知识视野。
  (2)变传统的验证性学生实验为探究性学生实验。传统学生实验是学生在已知相关知识和规律的前提下,利用教材告知的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的情况下,按部就班进行实验数据采集、实验数据处理等程序化操作并得到预期的实验结论;“二期教材”的探究性学生实验则充满了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如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包括最终的实验结论。
  (3)与“二期教材”配套的《练习部分》一改练习册的旧有模式,增添了供学生课后自主动手小实验、小制作的文本资料和照片,使学生课后学习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二期教材”的诸多变化,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实施科学创新素质教育提供舞台,当然也为改变传统实验室格局、开拓实验教学的多元化渠道提供了契机和资源的保证。
  二、反思实验室现状,创建自主探究实验平台
  1.传统实验室功能缺失
  长久以来,物理实验室一直被视为教学辅助机构,工作职责主要是提供实验仪器的储存和保管、教师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的安装调试和组织活动等场所。一般学生一学年乃至整个高中阶段有机会进入实验室的机会可谓屈指可数;即便进入实验室,也只能操作教材指定的器材,而学生感兴趣的教师演示实验器材,如手摇感应起电机、高强度钕磁铁、激光发射器等,学生一般只能在课堂上作为旁观者,观看教师的“表演”而无法满足内心一试身手、一探究竟的愿望和好奇心。这种现象使得学生物理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主动参与学习,体验和感悟的机会缺失,从而造成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无法得到满足,课程理念往往难以有效落实。
  2.赋予实验室新的形式和内涵
  普通高中既有的实验室资源配置可以完成教材规定的实验教学任务,然而教师应当自觉主动地发挥教学智慧,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实验的机会。早在2008年秋,我们针对新教材使用一年来的困惑和思考,通过校本教学研讨,提出了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和体验平台的目标。为了凸现这一全新的实验室在组织形式、项目内容与功能定位上的特殊性,也考虑到易于为学生所接受,我们将其命名为“物理DIY实验室”。DIY的英文字母取自 “Do it yourself”,即“自己动手做”,并赋予物理DIY实验室以下形式和内涵。
  (1)目标。物理DIY实验室以适应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学科实验教学新模式。物理DIY实验室一方面可以为学生的实验、制作提供物质条件的保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开放物理DIY实验室,为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研究方法、感悟科学精神提供实践的平台和空间,引导学生物理学科的学习从课本走向实验、从课内走向课外、从理论走向实践,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2)功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学生自己动手为特征的实践平台;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经历,崇尚学生独特的创意以及自己动手、团队合作的体验;追求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的教育价值。
  (3)内容。经过5年的实践和发展,迄今已拥有物理DIY实验室和制作室各1间,面积共约150平方米。物理DIY实验室设置了包括自创类、项目革新类、传统类以及展示类物理DIY校本实验项目约50余件(套),涵盖了力、热、光、电磁等物理各大分支学科领域;物理DIY制作室配置了台虎钳、电烙铁、各种测量仪表等常规制作工具。
  (4)特色。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有效的工具,扩大科学探究的范畴,我们改变常规物理实验室格局,在物理DIY实验室中引入DIS数字信息实验技术,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现代实验技术手段的支持,使信息实验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从而在内容与形式上改变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方式,实现了传统和现代实验资源并存、设备和功能优势互补的新格局。
  三、整合实验资源,构建学科实验教学校本课程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学校的一切行为都属于大课程范畴。物理DIY实验室只有与三类课程进行有机结合,才可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其特殊的教育教学功能和价值才可能得以实现。5年的教学实践,物理DIY实验室与三类课程进行有机渗透和整合,所涵盖的科学素养创新教育的校本课程框架基本构建完成,初步形成了以物理DIY实验室为基地的校本课程体系。
  1.基础型校本课程
  (1)全新模式的课堂活动和课后作业。根据学科教学需要,结合“二期教材”中自主活动、STS、探索研究、学习包等栏目,为学生自主活动提供物理DIY实验室独特的实验资源和实践机会,学科知识便在学生动手作的过程中得到理解、感悟和升华。
  (2)科技小作品制作。根据学科学习内容,适时提供实验器材零配件,利用物理DIY实验室平台,让学生设计组装科技小玩具、科技小作品,学生也在不一样的学习方式中感受成功的体验和快乐。
  2.拓展型校本课程
  (1)体验之旅。每年高一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便是在学校统一组织下参观物理DIY实验室,接受科学普及教育。神奇的科学实验现象给每一位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唤起了他们对科学真理的向往。
  (2)观摩之旅。全校同学可以在学校一年一度的科技节及常态开放时间来到物理DIY实验室,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在科学的世界里遨游,亲身体验科学的真善美。
  (3)主题之旅。在物理DIY实验室的体验,给同学们此后的高中学习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使他们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中不断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新知识与物理DIY实验室的实验项目产生联想,产生探究的愿望。于是,一些学有专长的学生通过自主拓展课的方式再次带着问题来到物理DIY实验室,进行专项实验的自主拓展学习。除此以外,部分有志于进一步深入学习物理学学科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各年级科技社团的形式,进入物理DIY实验室进行有组织的拓展实验。
  3.研究型校本课程
  物理DIY实验室实验项目既立足于物理教材,又对教材做了进一步的延伸和补充。在带给每一位参与者新奇感受和体验的同时,新的问题和创意便会接踵而至,于是,一个个富有想像力的科学研究课题的萌芽油然而成。在教师组织下,师生共同整理、评价并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创意,或提升到课题层面进行科学实验的研究和探索;或修改后作为中学生发明创意进行专利申报;或制作成科技作品充实到物理DIY实验室中,促进了物理DIY实验室研究型课程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如今,走进物理DIY实验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频频出现在“二期教材”、同学们耳熟能详的著名科学家的画像。科学家们潜心于研究、专注于实验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使每一位进入物理DIY实验室的参与者都会经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情感的教育;而悬挂在另一侧墙壁上我校科技精英走出物理DIY实验室、走向各类科技竞赛现场的照片又时时激励着新的一批又一批科技爱好者走进充满乐趣的物理DIY实验室,走向神圣而庄严的科学殿堂。
  (责任编辑 刘 颖)
其他文献
学校发展规划是指导学校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重塑学校发展力的重要路径,将会把学校引向一个更高的目标。而充分彰显文化和谐是学校规划的本质要求,也是学校发展目标之根本。下面结合江苏省镇江市石桥中心小学五年发展规划,略陈管见。  一、精准分析校情  客观、全面、准确地分析校情是做好学校规划的第一步。石桥小学是一所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的典型的小规模乡村学校,现代化先进学校的创建给学校带来了发展契机,淳朴的民
学校制度建设是指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法规,依据学校工作任务和内部管理要求,构建有效的制度管理机制,将学校各项工作纳入科学规范的轨道,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办学效益,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制度建设既包括相对稳定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程的建立,又包括确保这些规章制度能够全面实施,使学校各项工作正常有序运转的管理机制。笔者认为,良好的制度建设既能起到激励约束的作用,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
前不久,以省教育厅机关党委书记、党组成员张澜涛为组长的检查组,到泸州对2015年度教育相关重点工作进行专项检查。  检查组重点检查了学校开学条件保障情况、规范办学行为和教育收费情况、开学教育工作情况、“9 3”学生新学期工作安排情况等。  检查组对泸州春季开学工作予以充分肯定:认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教育局工作扎实有效。新学期工作做到了早筹划、早安排、早督查;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运转正常;学校办
诗歌,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往往容易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鸡肋。一则教无定法,方法老套;二则很多时候,因为对很美的诗句过度解读反而失去了其原有的味道。诗歌总会留有艺术空白,供读者去想象,去回味,而解读就像嚼甘蔗,嚼过之后,反而毫无味道可言,诗歌艺术的美荡然无存。怎样突破诗歌教学的困境?笔者将结合具体的课例谈谈诗歌教学的五个抓点。  一、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指阅读文学作品时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
一、大学的本质与创新人才培养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面临新的挑战。第一,我们处在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研究型大学将与其他的社会组织共同塑造知识型社会及明确知识经济的形态和性质。正是因为此,研究型大学在21世纪已经从国家竞争的后台走向了前沿:研究型大学从经济活动的边缘走向了核心:研究型大学的创新活动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  第二,我们处在全球化的时代,这个时代期待大学为解决那些世界性的难题提供智
重庆市云阳县云硐初级中学是一所三峡库区移民学校,学校坐落在道教圣地栖霞宫下。作为年轻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在短时间内整合师生资源,理顺发展思路,顶住压力,敢于吃苦,勇于拼搏,狠抓跳绳训练,走出了一条以跳绳项目建设为主的特色发展之路。  一、准确定位,高效行动  在云阳县教委“一校一品,打造重庆市教育强县”的发展要求下,云硐初级中学结合学校实际,充分挖掘师生潜力,大力开展跳绳特色项目建设的探索工作。 
早在1997年,广东省珠海市第一中学就已成为全国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之一。多年来,学校积极致力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获评全国百所“智慧校园”之一。在此,将围绕人、技术、教学三个要素,从基础建设、科研纽带、应用实践、根本核心四个维度,介绍学校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的探索经验。  一、教育信息生态观与智慧校园体系框架  教育信息生态观认为,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近年来,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全国上下都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切实提升了教育质量,促进了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推动了教育均衡发展。但是,在教育公平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补齐的短板。在此,以特殊教育为例,分享笔者在美国访学研修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应该如何管理好班级、教育好学生呢?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与大家分享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沟通,用爱浇灌  每一个班级,都会有一些让班主任“头疼”的“特殊”学生。其实,只要了解了他们的成长背景,就不难发现其“特殊”的原因。一方面,他们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导致各方面的习惯不好、性情不好;另一方面,他们缺
“有意思”即有生活情趣,“有意义”即有思想高度。小学生习作应该是“有意义”还是“有意思”?对此,广大教师莫衷一是。有的教师主张,一篇习作,如果没有思想意义,就不能算作一篇好作文。但很多教师提出了与之不同的主张,认为在小学阶段写有意思的作文比写有意义的作文更加重要,也更符合小学生的天性。两种观点此消彼长、相持不下。  事实上,《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的“课程性质”部分已经表述得很明确:“语文课程是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