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校园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对策初探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junjun_1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安全作为一种人类个体与其存在环境和谐共处的状态,对于时刻在进行各项社会活动的作为社会动物的人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作为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重要的新生力量,安全也是他们进行自我建设与专业技能、本领提升的必要保障,是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乃至最终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作为承担“立德树人”这一我国现阶段高校教育事业根本目标的载体,如何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抵抗各种安全风险的能力,一直是全国各高校及相关育人单位的重点研究命题。大学生是否具有这样的能力,不仅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稳定发展与教学、工作秩序维护,同时也关系到大学生是否能够顺利面对各种安全危机,从而保护自我,最终成长成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与安全意识,掌握良好的安全技能尤为重要。然而,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安全教育存在诸多不足。为研究探讨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现状,笔者对黑龙江省某高校的大学生安全意识状况展开调研,通过分析找出在学生安全教育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为新时代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供新的经验。
  关键词:高校安全教育;安全防范意识;大学生
  安全作为一种人类个体与其存在环境和谐共处的状态,对于时刻在进行各项社会活动的作为社会动物的人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作为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重要的新生力量,安全也是他们进行自我建设与专业技能、本领提升的必要保障,是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乃至最终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尤其我国社会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社会变革日益加剧,各种各样的社会风险层出不穷。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① 作为承担“立德树人”这一我国现阶段高校教育事业根本目标的载体,如何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抵抗各种安全风险的能力,一直是全国各高校及相关育人单位的重点研究命题。随着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高校育人工作的推进,高校校园早已与我国社会相接轨,高校的育人工作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处境与更新的挑战。为研究探讨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现状,笔者对黑龙江省某高校的大学生安全意识状况展开调研,通过调研和分析研究学生目前在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为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高校安全教育的现状
  为探讨新时代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对策,了解当下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高校安全教育现状,我们通过对黑龙江省某高校的在校大學生进行不同方式的调查与采访,从而对大学生关于校园安全防范意识、交通安全防范意识、个人信息安全防范意识、食品安全卫生防范意识以及心理安全防范意识、消防安全防范意识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其中问卷设置了不定项选择题,对大学生日常校园学习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安全防范意识的多个方面进行调查,问卷共发出 310 份,回收有效问卷 30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达 99.7%。随后,采用数据交叉统计法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以下是调研的内容及结果分析。
  在接受问卷的 309 人中,有167人认为自己安全意识认知程度非常强,然而数据显示,仍然有大部分人觉得自身的安全意识认知程度为一般,这部分所占人数有68人,此外,认为自己仅有点安全意识的人有20人,安全意识非常薄弱的人有54人。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到结论:在接受问卷调查的这部分大学生群体中,个人安全意识认知程度一般,也就是说个人安全意识认知程度还不够,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在此基础上,我们再通过交叉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可以更为清晰地发现学生的安全意识还不够强,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信息与网络安全以及人身与财产安全这两方面的安全防范意识的认知缺失这一数据反映的基本情况。
  二、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教育缺失原因分析
  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教育缺失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就其主要方面作以下阐述:
  (一)高校未给予安全教育以足够重视的程度
  安全教育是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必不可少的项目与环节之一。目前,高校安全教育的相关课程及教育活动设置欠佳,绝大多数高等学校没有将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对待,甚至根本没有将之列为现阶段大学生们的必修课程。“成人有意识地控制未成熟者所受教育的唯一办法是控制他们的环境。”② 虽然有的高校已经开设了相关的安全教育课程, 但依旧没有采取保质保量的教学课程内容,甚至没有相关的、系统化的教材, 亟待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教育教学程序与内容。
  (二)高等学校安全教育内容形式单一,教育机制不完善
  从调查的情况看,高校并没有对安全教育进行知识广度及相关专业技能的拓展, 或仅仅局限于几个最基础的诸如人身安全、国防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而对于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方面以及安全教育的其他内容涉及太少或根本没有安排。再者,高校的安全教育并未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及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不能够让学生很好地用在安全教育活动中学到的理论结合其个人生活;并且未形成系统的安全教育机制,故教学效果达不到最佳。
  (三)辅导员队伍自身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青年师生是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渗透分化的重点人群。”③ 在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实施工作,对于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安全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其自身的实践性与特殊性要求高校必须有专人来进行安全防范实践指导。而对于我国大部分高校来说,辅导员则是担任此项工作的良好人选。但在日常的工作中,辅导员往往更加重视学生学业方面的教育,且自身安全知识专业程度较弱,他们往往忽视了提升自身以及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故很难起到示范作用。
  (四)大学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欠缺
  虽然现如今大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途径有多种,可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手段自己学习,但对于安全教育学习却缺乏主动性,普遍存在着不重视安全教育的现象。现在这个时代,网络讯息太过发达,大部分学生在很小的时候便接触到了互联网;然而由于互联网、网络世界及其讯息环境的复杂性及多样性,其“三观”的安全性也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因此,在意识形态及精神领域的安全教育工作必须协同进行,与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步调相配套。   三、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如何更加有效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将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从而完善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基于对调查问卷中调查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得出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有以下四种方法:
  (一)把高校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常规化,注重安全防范意识教育理念的科学性
  1.以“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必须牢牢把握新时代我国高校育人工作的根本任务,从而确保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开展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教育,也离不开“立德树人”的指导理念。一方面,要加强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建设,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安全防范观,进而更好地进行安全知识与自我保护的学习与实践;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于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有足够能力和本领处理突发情况下的安全危机。
  2.加强对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安全教育关乎每一位学生的人身安全,是一切育人工作的基础;也可以说,确保高校大学生安全是一切其他工作开展的基础。
  3.必须抓紧建立符合新时代特点和当前育人形势的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教育责任机制,这是新时代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行之有效的必要保证。
  4.实现安全防范意识教育的常规化。安全的特有属性就是没有危险,所以必须让学生更为清晰、全面地了解身边存在的危险源,包括精神上的危险源和物质上的危险源,从而杜绝之。
  (二)实现新时代高校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多样化,完善优化其内容、方法与机制
  1.根据新时代我国高校育人事业发展的特点和特色,来更新安全防御意识教育内容。“学生在一个个鲜活的个案的分析中,形成基本理念,构建认知结构,实现能力素质的提高,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典型教学方法之一。”④ 这段话也进一步向我们提出,必须更好地把握新时代我国高校育人事业发展的特点和特色,从而更好地开展新时代高校安全教育工作。
  2.进一步创新高校安全意识教育新方法。例如:个别化教育法是指根据被教育者自身需要的差别与其个人情况的特异性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工作;网络教育法既可以以网络教育教学为主,也可以其为辅助。主要包括以网络为主和网络为辅两种教育,将网络作为安全防范意识教学活动的主要辅助手段的教学称为网络辅助教学,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⑤ 混合式教育法。所谓混合式安全防御意識教育,传统教学模式和新兴多媒体技术相结合,运用在课内和课外的教育方法。
  3.建立健全安全防范意识教育管理和评估机制。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当前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发现教育尚存不足之处加以修正和进一步弥补,更有助于加强对新时代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监督,强化新时代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实现性,防止教育教学过程仅仅流于形式。
  (三)重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努力推进安全防范意识教育专业化
  1.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提升我校教学能力。安全防范意识,更新利用多媒体、多种第二课堂等教育手段,增加熏陶的教育方法,改良过去采用纸质书本、照本宣科的教育模式,为施教者改善教育条件。
  2.加强辅导员整体队伍的自身安全防范意识。
  辅导员须具备正确的安全防范意识的理念,对于安全教育方法应该是:预防大于解决、影响大于灌输,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发挥通过教育的影响手段,更要正确的处理各种安全问题;辅导员须具备及时察觉安全隐患的敏感度,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及时的发现安全隐患和问题;辅导员须保持不断提升自我的学习能力,安全问题是多变的、动态的、是永远没有完全解决的一天的。辅导员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树立持续学习的正确理念。
  3.借助第三方多元力量,使安全素质教育的专业性有所增加。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不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环境、老师的影响灌输,增强安全素质教育的专业性也是必不可少。所以,邀请社会各界的相关人士参与大学生的安全防御意识教育工作,可以更加专业和系统的提升大学生的安全防患意识。
  (四)构建教育平台,实现立体化的新时代安全防范意识教育
  1.充分重视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一切安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并且高校也要将其摆在举足轻重的位置上。对于此,就必须更好地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主观能动性,这是中国古人所提出的“教学相长”的核心要义之一。
  2.构建“社会-学校-家庭联合”的共同教育模式。新时代高校安全意识教育必须保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三方联动,而学校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学校是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最常出现的地域,学校有责任把社会与家庭双方同自身建立进一步的紧密联系,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学生健康成长、在安全的环境之下成才的有效呵护。此外,“社会-学校-家庭联合”的共同教育模式还需要有良好的反馈机制,三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应该要及时并且有效地接收到来自另外两方的信息反馈,从而对其行为作出进一步调整。其中,高校方需要依据这样的反馈信息来确定个性化的、具体到学生个人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和内容。
  3.更加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从而实现全方位地新时代高校安全防范意识教育。一方面高校需要通过了解大学生现阶段的身心发展状况来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则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和手段来增加大学生的实践经验。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我们可以采取通过进一步了解学生档案的方式,来实现更加全面地了解现阶段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这一目标。
  4.充分利用网络新时代、媒体多元化及自主化的时代特色,进一步发挥新时代的网络和信息优势。在新时代高校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可以从新媒体的角度入手。一方面,教育教学可以利用的工具进一步扩大,小到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微博、知乎公众号等,大到学校官网、政府网站等等,都可以成为新时代高校安全教育的阵地和主战场;另一方面,运用新媒体进行教育教学,受众更广,也更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喜好与兴趣。这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   四、结语
  作为承担“立德树人”这一我国现阶段高校教育事业根本目标的载体,如何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抵抗各种安全风险的能力,一直是全国各高校及相关育人单位的重点研究命题。大学生是否具有这样的能力,不仅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稳定发展与教学、工作秩序维护,同时也关系到大学生是否能够顺利面对各种安全危机,从而保护自我,最终成长成才。要更加有效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就必须将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从而完善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总的来说,在新时代我国高校育人事业的发展中,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依然任重道远,而我国各高校也必将负重前行,不忘初心,为实现新时代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新的发展高潮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觀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N].人民日报,2014.
  [3]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袁贵仁.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J].求是,2015(03).
  [5]张斌.我国反校园欺凌立法问题检视 [J]. 当代教育科学,2018(02).
  [6]席嘉.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1994(03).
  注释:
  ①习近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N].人民日报,2014-4-16(01).
  ②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③袁贵仁.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J].求是,2015(03):17-19.
  ④温兆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162.
  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
  作者简介:杨芳,1972年5月出生,硕士,副教授,从事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题目:新时代大学生安全防御意识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编号:2017A002。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宿舍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对于学生的思想导向、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具有重要影响,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网络化、信息化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创新育人模式,丰富育人载体,发挥宿舍育人功能,运用互联网建立线下线上的宿舍协同育人机制,在细处用心,从实处发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让宿舍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大学生;互联网+宿舍;育人  
期刊
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党员数量的迅速增加,给大学生党员发展和入党后的教育与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目前,高校各级党组织在发展大学生党员和对大学生党员的后续培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问题。要确保大学生党员发展“入口”质量和入党后培养教育和成长质量,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规范、科学水平,构建、实施科学、规范的大学生党员发展与管理教育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是解决以上种种问题的重要途径,也能给大学生党员毕业后
期刊
摘要:高校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法治观念及素养决定了整个国家的法治水平。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培育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法治观,从而实现依法治国的宏伟目标。高校思政教育中法治观念培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大学生的培养和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中法治观念培育存在一些问题,如培育实效性不强、培育师资力量不强、培育合
期刊
摘要: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对青年学生聚集的高等学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对新媒体、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概念、特征及聯系作出探讨,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学院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新媒体时代下我院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机制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管理机制  一、概念界定及特征  1、新媒体  新媒体是指继报刊、广播、电
期刊
摘要:探讨不同运动项目对女大学生的减肥效果。方法:采用实验法对23名肥胖女大学生进行为期8周的长时间中低强度的运动干预,同时调整其膳食结构,比较减肥前、中、后体重、BMI、腰臀比、腹部皮褶厚度等身体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8周的运动干预结合膳食调控后,肥胖女大学生的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结论:8周的长时间中低强度的运动干预,结合其膳食调控对肥胖女大学生的肥胖程度有所改善。  关键词:运动减肥;膳食
期刊
摘要:以经验主义哲学为基础,认知语言学认为概念系统和结构系统共存,其基本类范畴、意象—图式和隐喻模式原理给我们以启发。本文以经验观为指导,分析翻译过程,逐步建立起翻译过程模式,展示了翻译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并进一步验证了译者只有理解翻译过程,才能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与技巧指导翻译实践,提高译作水平。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经验观;翻译過程;模式  一、引言  长期以来,翻译研究主要有两条路径——翻译产品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课程改革的成效,针对一学期的时间实施情况总结了课改的经验及困惑。  关键词:基本情况;成效;经验;困惑  一、《數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改革基本情况  1.《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简介  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一门研究机械典型零件数控车床与铣床编程与操作的学科,具有与实践结合紧密、应用性强、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学生对该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俄两国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我国教育部门及相关院校已经充分认识到商务俄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希望培养更多合格的商务俄语应用型人才,为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架构桥梁,促进中国与俄罗斯的交流與发展。本论文主要是对河北省商务俄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达到培养更多合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以及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学生是高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他们的健康状况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前途,因此必须得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于大学生学习焦虑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学习焦虑对于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减少大学生学习焦虑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焦虑
期刊
摘要:网络流行语契合了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情感价值诉求,广受欢迎并在大学校园内泛化传播。大学生创造和使用流行语,流行语反过来也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价值判断。各高校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话语表达,广泛开展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教育,打造一支强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全力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挑战与启示  网络流行语是网络上流行的一种语言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