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也是国家民族精神发育、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但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数据,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阅读4.6本纸质书,同期这一指标在日本则是19.2本、俄罗斯18.2本、韩国9.3本、法国8.3本、美国4本(但美国电子书市场较为发达,如果将数字阅读纳入计算口径,其国民人均阅读量仍高于中国),我们的阅读量与之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要提高国民整体阅读水平,就应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孩子阅读兴趣。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应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课外读物,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②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那么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去践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喜欢阅读,坚持有效阅读?
一、营造良好氛围,强化阅读意识
英雄需要培养英雄的土壤。想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自主阅读,就需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在班上建立图书角,让学生处于随时有书读,随时在读书的环境中。首先发动班上同学捐赠书籍。为了鼓励学生踊跃捐书,将捐赠数目、名单进行公布表扬,并登记管理。其次就是通过家委会购买符合初中学生年龄阶段、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的课外读物,建立班级图书角。学生课余时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借阅,让学生觉得读书是件简单自然的事情。有的家长觉得这个方法有效,在家里也进行图书角布置,在学生的床头柜或者容易看到、拿到的地方放些书籍,方便学生阅读。
阅读不是盲目的,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想让学生爱上阅读,并不是有课外书籍学生就会阅读,所以老师要加以引导,要添些“催化剂”。首先要做一个爱阅读的老师,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教学大纲里的必读书目,以及参考一些名家推荐的书籍,给学生按时间段安排阅读书目。这些必读的课外书,是语文作业中的一项,需要定时进行检查。这样的强制让学生静下心来接触名著。同时要及时和学生一起分享自己读书故事或感悟心得,或设计一些介绍名著的精美课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或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的主题,让同学们互相了解同龄人读书情况以之产生兴趣。这样有机会让学生多接触那些内容健康、思想性强的书籍。
这样,整个班级,包括老师,他们都有共同的话题,同样的目标,一致的行动,在整个班级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一部分不能自主阅读的同学也会有意识地向经典靠拢。
二、检验阅读过程,保持阅读兴趣
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情,并且保持一定的热情,这是很难做到的,会产生 “审美疲劳”,即表现为对审美对象的兴奋减弱,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甚至对对象表示厌弃。③学生的阅读也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要在他们的阅读过程中加入新的元素,让他们阅读过程得以体现,阅读结果得到肯定。徐特立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在原著上做批注,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做记号,也可以进行文字书写,进行点评。在每周的检查中,对批注认真的版面进行拍照展示,在家长群和班上表扬。定期召开读书报告会,对本阶段的读书情况进行检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进行名著相关知识检测(学生轮流出题),小组经典阅读抢答赛,读书心得分享会等。保持学生阅读兴趣,让下阶段阅读能够有效进行。开展读书手抄报活动,把自己阅读内容呈现在手抄报中。在丰富的内容,美丽的绘画,漂亮的书写中看到孩子阅读进程和效果。
三、融入课堂教学,感受阅读乐趣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是语文课堂的延伸。如学习余秋雨的《信客》,就提前布置学生和我一起读余秋雨的散文。《信客》一文的学习,需了解信客的精神品格,掌握余秋雨语言的典雅。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延伸到余秋雨的作品。教学中,“感知秋雨”环节把课堂与课外相融合,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有了用武之地。学生顺理成章感知到需要进行大量阅读,才能紧跟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步伐。在初三学习课文《智取生辰纲》时,我设计了一个专题课——《<智取生辰纲>之读“水浒”人物》,三年的课外阅读积累,让学生们不负所望。课堂中,三国内容,三国人物,心得感悟,信手拈来,得心应手。这就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坚持脚踏实地的有效阅读,不仅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开阔了思维,这就是阅读带来的乐趣。比如我们在学习《杨修之死》这篇课文时,问“杨修为什么会死?”我们有的学生就会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分析,涉及到曹操的为人,杨修的家庭历史、政治理想,以及他们的素怨和历史遗留问题。不管答案是否标准,但他们能够不被定式思维束缚,有自己得到的见解,并诉诸于语言这是难能可贵的。
通过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學的结合,增加课堂容量,提升教学内涵,增添读书乐趣,坚定了他们在阅读之路走下去。
四、享受可视成果,养成阅读习惯
其实作为学生,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是期望得到肯定的,而这种被认同感就需要看得见的成果来体现,否则就会觉得是无视,是白费力气。作为阅读的提倡者和督促者,老师就应该给学生提供这样的平台。陈师道说“胸中历历著千年,笔下源源赴百川”, 表明阅读有助于写作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符合法度,显然跟吸收密切相关。”学生读后感的写作就是阅读能力更高层次的体现。写读后感不仅能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学鉴赏水平,还能体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每学年制作的优秀作品集,发现学生通过阅读积累,写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有位同学的读后感叫《念英雄——读<三国演义>有感》,在此文中,用诗的形式对书中人物进行评价。开头结尾巧妙,前后照应,“狼烟纷起,战鼓擂响。箭在弦上,男儿为何不发?塞北秋风,江南杏雨。江山如画,英雄为何不争?佳人乱世,笑靥如花。倾城倾国,你却为何不得?”结尾是“爱无痕,情无边。欢笑泪眼共床眠。人已去,情犹在。一寸离肠千万结。时已逝,间无隙。一缕英魂到永久。”从这样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学生阅读认真及写作时的用心。所以我经常把这样惊喜分享给学生、老师、家长,懂得阅读是美好的。灵动的文字是阅读的升华,也是持之以恒进行课外阅读的最好见证。
如果说提高写作能力是阅读带来成就感的体现,而能够获得这种成就感的人毕竟只有一部分,那么需要团队活动来展示阅读成果,让学生爱阅读并能坚持下去。我们一般在学期末分小组进行课本剧排演,剧本就来源于平时的课外阅读内容。每个学生都有任务,都参与期中:编剧,导演,演员,道具制作,后勤服务,各司其职,团结协作。表演后进行点评和制作美篇学生热忱高涨,对每次的表演充满期待,从而促使课外阅读得以坚持,成为习惯。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所以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把阅读当成“悦读”,使其终身受益。
要提高国民整体阅读水平,就应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孩子阅读兴趣。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应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课外读物,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②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那么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去践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喜欢阅读,坚持有效阅读?
一、营造良好氛围,强化阅读意识
英雄需要培养英雄的土壤。想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自主阅读,就需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在班上建立图书角,让学生处于随时有书读,随时在读书的环境中。首先发动班上同学捐赠书籍。为了鼓励学生踊跃捐书,将捐赠数目、名单进行公布表扬,并登记管理。其次就是通过家委会购买符合初中学生年龄阶段、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的课外读物,建立班级图书角。学生课余时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借阅,让学生觉得读书是件简单自然的事情。有的家长觉得这个方法有效,在家里也进行图书角布置,在学生的床头柜或者容易看到、拿到的地方放些书籍,方便学生阅读。
阅读不是盲目的,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想让学生爱上阅读,并不是有课外书籍学生就会阅读,所以老师要加以引导,要添些“催化剂”。首先要做一个爱阅读的老师,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教学大纲里的必读书目,以及参考一些名家推荐的书籍,给学生按时间段安排阅读书目。这些必读的课外书,是语文作业中的一项,需要定时进行检查。这样的强制让学生静下心来接触名著。同时要及时和学生一起分享自己读书故事或感悟心得,或设计一些介绍名著的精美课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或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的主题,让同学们互相了解同龄人读书情况以之产生兴趣。这样有机会让学生多接触那些内容健康、思想性强的书籍。
这样,整个班级,包括老师,他们都有共同的话题,同样的目标,一致的行动,在整个班级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一部分不能自主阅读的同学也会有意识地向经典靠拢。
二、检验阅读过程,保持阅读兴趣
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情,并且保持一定的热情,这是很难做到的,会产生 “审美疲劳”,即表现为对审美对象的兴奋减弱,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甚至对对象表示厌弃。③学生的阅读也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要在他们的阅读过程中加入新的元素,让他们阅读过程得以体现,阅读结果得到肯定。徐特立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在原著上做批注,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做记号,也可以进行文字书写,进行点评。在每周的检查中,对批注认真的版面进行拍照展示,在家长群和班上表扬。定期召开读书报告会,对本阶段的读书情况进行检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进行名著相关知识检测(学生轮流出题),小组经典阅读抢答赛,读书心得分享会等。保持学生阅读兴趣,让下阶段阅读能够有效进行。开展读书手抄报活动,把自己阅读内容呈现在手抄报中。在丰富的内容,美丽的绘画,漂亮的书写中看到孩子阅读进程和效果。
三、融入课堂教学,感受阅读乐趣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是语文课堂的延伸。如学习余秋雨的《信客》,就提前布置学生和我一起读余秋雨的散文。《信客》一文的学习,需了解信客的精神品格,掌握余秋雨语言的典雅。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延伸到余秋雨的作品。教学中,“感知秋雨”环节把课堂与课外相融合,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有了用武之地。学生顺理成章感知到需要进行大量阅读,才能紧跟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步伐。在初三学习课文《智取生辰纲》时,我设计了一个专题课——《<智取生辰纲>之读“水浒”人物》,三年的课外阅读积累,让学生们不负所望。课堂中,三国内容,三国人物,心得感悟,信手拈来,得心应手。这就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坚持脚踏实地的有效阅读,不仅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开阔了思维,这就是阅读带来的乐趣。比如我们在学习《杨修之死》这篇课文时,问“杨修为什么会死?”我们有的学生就会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分析,涉及到曹操的为人,杨修的家庭历史、政治理想,以及他们的素怨和历史遗留问题。不管答案是否标准,但他们能够不被定式思维束缚,有自己得到的见解,并诉诸于语言这是难能可贵的。
通过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學的结合,增加课堂容量,提升教学内涵,增添读书乐趣,坚定了他们在阅读之路走下去。
四、享受可视成果,养成阅读习惯
其实作为学生,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是期望得到肯定的,而这种被认同感就需要看得见的成果来体现,否则就会觉得是无视,是白费力气。作为阅读的提倡者和督促者,老师就应该给学生提供这样的平台。陈师道说“胸中历历著千年,笔下源源赴百川”, 表明阅读有助于写作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符合法度,显然跟吸收密切相关。”学生读后感的写作就是阅读能力更高层次的体现。写读后感不仅能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学鉴赏水平,还能体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每学年制作的优秀作品集,发现学生通过阅读积累,写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有位同学的读后感叫《念英雄——读<三国演义>有感》,在此文中,用诗的形式对书中人物进行评价。开头结尾巧妙,前后照应,“狼烟纷起,战鼓擂响。箭在弦上,男儿为何不发?塞北秋风,江南杏雨。江山如画,英雄为何不争?佳人乱世,笑靥如花。倾城倾国,你却为何不得?”结尾是“爱无痕,情无边。欢笑泪眼共床眠。人已去,情犹在。一寸离肠千万结。时已逝,间无隙。一缕英魂到永久。”从这样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学生阅读认真及写作时的用心。所以我经常把这样惊喜分享给学生、老师、家长,懂得阅读是美好的。灵动的文字是阅读的升华,也是持之以恒进行课外阅读的最好见证。
如果说提高写作能力是阅读带来成就感的体现,而能够获得这种成就感的人毕竟只有一部分,那么需要团队活动来展示阅读成果,让学生爱阅读并能坚持下去。我们一般在学期末分小组进行课本剧排演,剧本就来源于平时的课外阅读内容。每个学生都有任务,都参与期中:编剧,导演,演员,道具制作,后勤服务,各司其职,团结协作。表演后进行点评和制作美篇学生热忱高涨,对每次的表演充满期待,从而促使课外阅读得以坚持,成为习惯。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所以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把阅读当成“悦读”,使其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