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缘起法则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规范

来源 :宗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ggy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以牺牲相关群体的利益来攫取最大利润的经营方式直接造成了大规模裁员、直接排污、圈地毁林、血汗工厂、两极分化等社会问题,将原本应由企业完全或部分承担的就业、环保、劳工、三农、慈善等社会责任推给了政府和社会。即使是完善的政府法规、强大的舆论压力也只能从外界限制企业的这些行为,并不能使企业自愿、自觉地承担其社会责任。本文旨在通过将佛学缘起法则及其衍生的相关原理与具体案例相结合,尝试说明企业的发展、企业家的命运与其相关群体的利益是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
其他文献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基督教历史上形成了以高等教育机构青年学生为基础、鼓励他们志愿到国外进行传教事业的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运动将这些学生的三分之一都派到了中国,直接影响到中国的传教事业。受其工作理念和方式的直接影响,中华基督教学生立志传道团于1910年成立,促使许多学生接受基督教并成为神职人员,是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的主要力量之一,但在30年代以后消失于无形之中。它是20世纪初期中国基督教史上产生于学生界和知识分子界,面向学生和知识分子布道,劝导他们成为教会神职人员的团体。
笔者高中遭逢三年困难时期,体质大亏,大学时乃特别注重体育锻炼,留心养生知识。壮年翻到道藏中的养生资料,就有一种邂逅老朋友的感觉。全国气功热期间,我也曾按图索骥,试着放松、入静,也似乎找到一点气感,以及某种虚化感,但说不上有什么明显的锻炼效果,似不如作作操、打打拳、跑跑步的痛快。最扫兴的是,参加过一些“带功”的报告会,当大师的话音震荡,引得大群虔诚的听众如醉如痴,都承认有异常感觉的时候,我却微澜不兴,甚至有不甘心的气功师把手贴近我的身体反复试探,我也毫无感应,只好自认鲁钝,永作门外汉。其后再研究道教,不免要
期刊
鹤鸣山是道教的发源地。它与昆仑山一脉相通,是道教神圣的祖山镇佑之山,地位尊圣。清晨,站在鹤鸣山老君顶向四周眺望,红日从地平线升起,烟波云海,缠绕在群山之中,形如巨龙穿越万水千山,降伏众山而臣之。掀天揭地,襟江带海,极具万山来朝的磅礴之势;又严若太极图,像是地球的轴心;若怀万宝而藏,幽奇远秀,幽然而止,最后停顿于左右二江汇合之处,锁住龙头,形成三面环水之势。又形如生殖部,孕育子孙。左青龙的妙高峰与右白虎的留仙峰,就像天地间的两大门柱,将巨龙与仙鹤挡在鹤鸣山;山前的斜江河形如一弯明月,将龟峰、剑峰、琴峰倒映在
期刊
何道全为元末明初北派全真教道士,是当时为数不多的高道之一。本文拟就其养炼思想及方法作一阐述。认为其继承了全真教养炼思想及方法,并就佛教禅宗思想多有发挥。
陶弘景撰《许长史旧馆坛碑》,保存了关于许谧父子的一些原始资料,应引起重视。本文对该碑的立碑时间、撰者与书者、拓本与钩本以及《道藏》本《华阳陶隐居集》所收本等诸情况作了一些基本的考证。
《焦氏易林》是研究汉代宗教文化构建、演变发展的重要史料。本文从"天人感应"的神学观念、神灵的世俗化与英雄的神格化、神仙体系的无序化、长生不老的成仙追求、西王母民间信仰的兴盛发展五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易林》所体现出的汉代宗教文化思想特征。
印顺和熊十力于1948—1950年之间围绕《新唯识论》相关问题展开的争论,是一场以儒、佛之争为载体,触及到基本哲学立场、价值取向、治学方法等问题的学术论争。如果将这一争议置于与内学院吕澂等人从唯识立场出发对《新论》的评价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批判佛教"的语境中考察,对问题的实质将会有更清楚地了解。
正理学派以十六句义为论理学的中心。其最后的十四项目被包含在最初的两项,即认识方法(量)与认识对象(所量)中。此学派认为:作为对象存在的事物是可以认识;不存在的事物是无法认识。如果主体与客体不存在,则认识其本身无法成立,也只能成为"无"的世界,而任何的事物也将不能成立。《回诤论》中主要论争的是"一切法无自性"命题,其重点是"自性"(svabhava)的否定。对于正理学派而言,否定词"无自性"之所以能有意义,在于唯有作为指涉的自性存在,自性一词才有意义。问题是,如果自性存在,则势必造成"一切
本文对如何看待伊斯兰传统中的神性与人性,如何理解伊斯兰文明的开放性、创造性和宽容精神,如何评价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关系史等问题作了探讨。
异熟概念之意指与果报不同,而有强烈的道德哲学意蕴。通过异熟概念的建立,唯识学认为道德善恶不同于价值而有绝对的意义,同时将道德善恶评判的范围严格限定在有记业上边,并阐明了道德对于现实生存状况的决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