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母爱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pone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牛在城里打工,不慎摔伤了腿,落下了残疾。他一时找不着合适的工作,再加上已经好几年没回过家了,心里就萌发了回老家看看母亲的念头。
  谁知,到了家才听说,母亲病得很严重,是食道癌晚期,住在县医院里。大牛急忙赶到医院,母亲已被病魔折磨得瘦骨嶙峋。她一看到儿子回来,立刻高兴起来,口中却埋怨道:“孩子,你回来干啥?妈没事的。”见儿子走路有点跛,又心痛地问,“孩子,你的腿怎么了?你怎么瘦成这样?”
  大牛放声痛哭,把自己摔伤腿的事说了一遍。母亲心痛地看着大牛,说:“孩子啊,妈这病反正看不好,咱明天就出院回家吧。趁我还能动弹,给你做几天饭,好好养养你的身子。”
  大牛拗不过母亲,只好让她出了院,骑自行车载她回家。快到村头的时候,大牛看见路边有一处新坟,他随口问了一声:“这是谁的坟呀?”母亲说:“这是我们村李簸箕的坟,死了有两个月了。埋他的时候,可……”母亲说到这里,突然不說了。大牛想,可能是这个话题引起了母亲的忧伤,在心里直骂自己混蛋。
  母子二人回到了家中。母亲不顾绝症在身,坚持把屋子打扫了一遍,又给墙壁上的旧挂钟上紧了发条,家里顿时有了温馨的气息。没过几天,母亲的病就急速恶化,很快就吃不进一点东西了。
  这天,母亲把大牛叫到床头问:“孩子,咱家东边责任田里那个窝棚,你还记得吗?”大牛点点头,说:“记得。那是爹生前看瓜搭的。”母亲说:“你爹为人木讷,我跟他过了几十年,他跟我说的话不超过一箩筐。妈这身子,眼看就不行了,妈想去窝棚那里看看,和你爹说说话。”
  大牛听了,红着眼把母亲搀扶到那间破旧的窝棚里。母亲躺在地上的干草上,说:“大牛,你爹当年最爱吃我烙的葱油饼。你回家把油壶拿来,再带点面和水,还有那个小煤球炉子、小铁锅以及和面的盆子都拿来。我想再给你爹烙几张葱油饼。”
  大牛知道,这是母亲最后的愿望了。他来回跑了两趟,把母亲要的东西都拿了过来。母亲挣扎着身子烙葱油饼,烙好一张,让大牛先尝尝。大牛含泪咬了一口。母亲问:“好吃吗?”大牛说好吃。母亲笑了,说:“后山你大姑也爱吃葱油饼。锅里这一张也烙好了。你给你大姑送去吧,让她也尝尝。这些日子,多亏了她跑前跑后照应我。”大牛不忍心离开母亲,但又不想让母亲的愿望落空,只好带着葱油饼往大姑家走去。
  到了大姑家,大牛把母亲病情危重的消息告诉了大姑,大姑急忙和大牛一同回去。刚走到半路,大姑突然停住脚步,指着前方说:“快看!那边是不是正在冒烟?”大牛定睛一看,不由得惊叫一声:“糟糕,好像是窝棚的位置在冒烟!”两人急忙往冒烟的地方跑去。
  山路崎岖,等他们赶到时,窝棚已经烧成了灰烬。闻讯赶来的邻居和警察把大牛母亲的尸体从灰烬里扒了出来,可惜已经烧焦了,场面十分凄惨。
  好端端的窝棚,怎么会失火呢?警察仔细勘察了现场,认定大牛母亲是把油壶里的油浇在身上后,躺在窝棚里的干草上点火自焚。至于自焚的原因,警察推测,可能是她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才寻了短见。
  大牛悲痛之余,总觉得母亲的自杀有点不对劲。母亲一向乐观,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痛苦惨烈的自焚方式呢?他冥思苦想,也找不出合适的理由来解释。人死不能复生,他只好和大姑张罗着给母亲办丧事。
  村里一向民风淳朴,谁家有了婚丧嫁娶的大事,乡亲们都会不请自到,前来帮忙。不料,到了出殡的日子,零零散散竟然只来了十来个中老年男人,显得冷冷清清。
  张二叔佝偻着腰,点了一下人数说:“再等下去也就这些人了。大牛啊,这几年,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咱村里就剩这点老弱男丁了。没几个壮劳力,恐怕抬不动这棺材。埋李簸箕时,三个村子才凑齐了两班抬棺手。我看,你也得去别的村里请些人来。”
  原来,当地有风俗,丧事如需请外村人帮忙,必须丧家亲自上门磕头,一不能打电话,二不能让别人代劳。但山区交通不便,到邻村得在崎岖山路上走大半天,大牛的腿脚又不便,要请满抬棺手得花多长时间啊。
  这时,李大爷说话了:“张老头,你就别难为大牛了。你说的问题,我也考虑过。但这一回,大家不用为抬不动棺材发愁,这里面嫂子的身体都烧焦了,肯定没有李簸箕的棺材重。咱们老哥几个分两班,咬咬牙就可以了。”
  听到这里,大牛感激地看了一眼李大爷。本来按照村里的风俗,出殡时,丧家的长子得先抬起棺材的一角递给帮忙的人,可大牛这几天累得伤腿隐隐作痛,正担心自己无法把棺材抬起来呢。经李大爷这么一提醒,大牛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到了快出殡的时候,大牛往家里的挂钟上扫了一眼。透过钟摆前的玻璃,他隐约看见里面有一张纸。大牛忙好奇地打开钟门,拿出纸一看,只见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一行字:妈不会成为你的负担。上面的日期正是母亲在窝棚里自焚的那一天。
  顿时,大牛一切都明白了。母亲肯定是自知来日不多,怜惜他腿上有伤,怕他抬不动棺材,也怕他为四处磕头请抬棺手而犯难,就想法子把自己给“火化”了。母亲的选择,无疑是减轻棺材重量的最好办法。怪不得那天经过李簸箕坟墓的时候,母亲欲言又止。现在看来,从那时起,母亲心里就有了自焚的念头。
  “出殡了——”李大爷长长地吆喝了一声。八个抬棺手一齐弯下腰来,把手搭在了棺材上。此时,大牛已是泪流满面,他大叫了一声“妈”,猛地一挺腰板,没用多大力气,就把棺材的一角先抬了起来。
其他文献
有关专家指出,老年人因为年龄的原因,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反应也渐显迟钝,因此对以下一些家电应该尽量少用。  家电已成为家庭生活的必备之物,但家电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舒适的同时,由于选择不慎和使用不当,也会使其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祸源,尤其是对老年人,如果经常不科学地使用某些家电产品,危害更大。那么,对老年人来说,日常生活中究竟该对哪些家电敬而远之呢?  1.甩脂机类产品  因为年龄的原因,再加
期刊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电影观众印象中,于洋这个响亮的名字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他主演的电影《英雄虎胆》、《青春之歌》、《水上春秋》、《革命家庭》、《暴风骤雨》、《大浪淘沙》、《火红的年代》、《戴手铐的旅客》等多部作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的夫人杨静,同样在演艺圈大名鼎鼎,周总理看过她主演的莎士比亚话剧《第十二夜》后,还清楚地叫出了杨静的蒙古族名字“德勒格尔玛”。她从1949年进入电影界,《
期刊
中国老龄办在北京发布《十城市万名老年人居家養老状况调查报告》称,托老所、长期照料、社区小型养老机构、健康与医疗卫生、心理咨询等是急需开展的居家养老服务。  社区医生亲自到老人家中为其服务。  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介绍,调查选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个城市,调查对象以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主。  调查显示,十城市被访者整体文化程度较高、经济和健康状况较好。89.2%的被访者及其配偶
期刊
再过几天,就是太原市“文明市民学校”成立整整18年的日子。  为了这个学校,80岁的老校长卫中奇,一年时间住了7次医院,大家都劝他赶快退休,老人扶着受伤后刚刚好了一点的腿说:“干了58年教育工作,舍不得,放不下,但不服老不行了,希望找个接班人接替自己,也希望有更多的公益组织能参与到市民学校的建设中来,让学校变得丰富多彩,让更多市民能高高兴兴地走进课堂。”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山西首家“市民学校”,
期刊
从降生的那一刻起,杨天意注定着不幸,因患有脊髓栓系综合征,脊膜、脊髓膨出,出生刚两天就被亲生父母遗弃。也许是缘分,也许是老天垂怜,让他遇到了现在的养母杨中云。虽然经历了婚变与身体的多次伤痛,杨中云仍将患病无法行走的杨天意视如掌中宝,给他起小名“小宝儿”,随母姓,大名叫“杨天意”。  时间一晃12年,如今的小天意已经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小学生,但他无法像其他同学一样蹦蹦跳跳,除了躺下睡觉,永远都只能保持
期刊
年轻人坐过山车是寻找刺激,如果一位70岁高龄的老奶奶去坐过山车呢?近日,在美国真就出现了一位78岁女汉子奶奶坐过山车,听到这年龄去坐如此刺激的项目,要是你在现场也会替她捏把汗吧!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事,通过安装在过山车上的视频可以看出,这位女汉子奶奶坐过山车不但不紧张,还狂笑不止。当女汉子奶奶坐过山车的这段视频上传网络后火速走红。  据了解,老人家是为了消除坐飞机恐惧,特意先体验一把过山车的感觉,女
期刊
在老北京大街小巷的名称中,作为最具京味特色的称谓——胡同,占有很大比例,但也不乏叫街、路、条、道、里、巷和大院的。称街的如府右街、象来街,叫路的有二龙路、虎坊路,称道的有同福夾道、北海夹道,叫条的有东四六条、草厂十条,称大院、里、巷的胡同分别有后局大院、平安里、锣鼓巷等。在元代,对元大都街制的建设曾有严格规定,据元代熊梦祥著的《析津志》记载,元代规定大街宽24步,约合36.96米;小街宽10步,约
期刊
一般的老人退休后,喜欢出去散散心、伺弄个花草什么的,可广州天河南一路有一位七旬老汉却闲不住,竟想着飞上天!这个怀揣飞行梦的七旬老翁叫彭孝平,他要自己制造一架无动力飞行器。  今年70岁的彭叔是一位退休电子工程师,他是重庆人,在成都国营九一三厂当过高级工程师,1991年调来广州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无动力飞行。他想,这样的飞行器,我自己也能做出来。此后,他开始有了自己的“飞行梦”。他说:“一
期刊
林微润是谦虚的,他从事文艺创作六十多年,从他少年时代就开始在文学杂志上发表作者,包括《人民文学》、《诗刊》、《解放军文艺》、《散文》、《福建文学》、《福建日报》等报刊都有他發表的文章。而且他的作品还入选过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等编印的作品选集。尽管小说和诗歌方面都有不俗的成绩,可是,本次收录进他个人文集《军中岁月》(时代文化出版社个人出书网2010年
期刊
“为促进家庭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好下一代……特办此家庭不定期小刊,望每个家庭及时提供信息,为办好这个小刊物献计献策。”1991年6月30日,伴随着这份创刊词,冯树凭和妻子罗巧珍创办的《家报》正式亮相。23年来,已经刊出1343期的《家报》。  办报始自1991年  记者近日来到了秦淮区月牙湖街道石门坎社区,热情的冯树凭、罗巧珍夫妇早已等候在了家门口。步入馮树凭家的客厅,最醒目的就是一摞摞已经装订成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