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刊理由: 柯德明背井离乡,以3万元起家,创办马龙县首锋矿山配件有限公司,该企业已跻身曲靖市60户重点企业行列,排名第24位。这是云南第一家矿山配件生产企业。该企业不仅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还为马龙县企业节能减排做出了表率,同时积极投身当地的社会公益事业,而他堪称当代扎根曲靖的闽商典范。
闽商被称为国际商界的劲旅,有“海外第一大商帮”之称。世界华商500强中,闽商占了十分之一之多。历经千年的演变,如果说第一代闽商是为生计而远走他乡,现在的闽商则是为了发展而向外扩张。“开放、拓展”等意识早已融入他们的血液,并成为了闽商文化特有的内质。福建人的世纪宣言“当商业成为文化”,浓缩了闽商的奋斗史,正以“一种新的历史表达,激励着后人努力进取、开拓创新。
在福建,《爱拼才会赢》这首歌几乎家喻户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首歌正是闽商“爱拼敢赢”的真实写照。走进云南曲靖马龙,探寻马龙县首锋矿山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锋)董事长柯德明的商旅足迹,记者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善观时变、顺势而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爽义气;恋祖爱乡、回馈桑梓”的闽商精神。
初见柯德明,记者只觉这位中等个头的中年人彬彬有礼,谦和质朴。福建有“少年不打拼,老来无名声”“输人不输阵,输阵番薯面”的说法,在经商传统的影响下,“办企业当老板”成为众多福建人的价值取向之一。和许多在外创业打拼的福建人一样,柯德明在1995年时怀揣着奋斗目标,携带着创业激情,不远千里来到云南,在这里奋斗拼搏。19年的创业历程,让当年的热血青年被市场历练为“投资曲靖风云人物”之一。本次记者有幸采访到这位在红土高原上造福一方的闽商豪杰,让各位读者更进一步领略他的风采。
首战告捷 善观时变
有人这样评价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经济,“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重点是解决原材料、基础设施等的“瓶颈”问题;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重点是解决经济结构的矛盾和优化问题。”分界点就是柯德明离开福建老家,远赴昆明白手起家闯市场的1995年。
那一年,柯德明带着仅有的三万多块钱,只身一人来到云南,在昆明做起了饮料批发的生意。上天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柯德明的生意很好,一方面是当时的昆明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很大,更重要的是他十分努力。在积蓄了一定的资本、得到了客户的认可、累积了一定的人脉、开拓了一定的市场之后,他又成立了柯氏发商贸公司,每天风里来、雨里去,跑客户、送产品,这样辛苦了8年,他终于从一个下线批发商逐步发展成为了多个国内知名饮料品牌的云南总代理和云南省内的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连锁超市的供货商。
就在商贸公司生意顺风顺水时,善于观察的柯德明敏锐地发现云南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但是却缺乏相应的矿产开采技术和矿山设备配件生产企业,大部分煤矿所需的矿工钢材配件都是从省外购买的。作为一个精明的福建商人,他的直觉告诉他,煤矿配件的发展前景会非常好,如果能把省外的技术引进到云南,就可以填补云南开采设备市场上的空白,他觉得这门生意有利润。获悉这一商机后,他多次奔赴湖北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
面对浩瀚的大海,为了生存,福建人在长期的海洋文化生活中形成了勇猛、敢于冒险的性格特征。在考察了一段时间之后,柯德明于2003年用柯氏发商贸公司赚来的资金,在昆明成立了首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这是云南第一家矿山配件生产企业。如果柯德明之前的考察和学习可以用“勇猛”来形容,那么,用“敢于冒险”来形容柯德明创办首锋金属的举动就再确切不过了。
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但是柯德明心里底气十足,他立志要在云南创出一番事业。这样的信念支持着柯德明,让作为企业负责人的他领着仅有的十几个人和几台小轧机的团队,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凭借着一股敢拼敢闯的精神,事事身临一线。他没有把自己当老板,每天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由于人手不足,柯德明又当总经理又做业务员。十年过去了,但是当时的一切柯明德仍记得一清二楚。柯德明说,当时首锋金属刚起步,自已又缺乏相应的经验和技术,一个月只能回家两三次,恨不得一秒钟都能掰开了用,睡办公室更是家常便饭。夜间设备坏了,参加维修的身影中总少不了他的,“机器响的时候还能睡得着,机器不响反而睡不着”。虽然眼前的道路充满坎坷、密布荆棘,但是倔强的柯德明用闽商特有的“排除万难、冒险拼搏”的精神,经营着辛苦打拼的首锋金属。
无论事业的打拼多么艰辛、漫长和辛苦,柯德明坚信“成功总在风雨后”。经过几年的努力,首锋金属的产品逐步占领了云南的市场,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可,公司的效益也在逐年增加,并发展成为服务全省各大煤矿,主要生产轻轨、U型钢、矿工钢三个品种的知名企业。可以说,柯德明做到了在挑战中把握机遇,在逆境中谋求发展。
柯德明把闽商“艰苦奋斗干事业,敢为人先走前头,注重运作求实效,齐心协力共发展”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也为他之后在云南闯荡拼搏,再创实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锋不可当 以信立商
马龙县资源储备丰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较快。2007年的时候,柯德明抓住了马龙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的有利时机,趁着首锋金属刚刚起步,将其从昆明市搬迁至马龙县工业园区小寨循环经济片区,并投入了2.2亿元,在关停原小型机焦企业的厂址上改造建设,盘活闲置资产,成立了注册资本为1500万元的马龙县首锋矿山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锋矿配)。首锋矿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恰好见证了柯德明在云南的奋斗历程。
柯德明还向记者谈起了初到马龙建厂的时候,由于企业资金有限,一个占地十几亩的小厂要快速扭亏为盈、发展壮大、跻身“名厂”行列,压力大不说,资金链是当时亟待解决的大问题。“2007年刚到马龙的时候,因为公司规模小,要申请贷款非常困难,但在县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和帮助下,我们先后得到共计4000万元的贷款,解决了企业发展的燃眉之急,如果没有当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柯德明激动地说。 柯明德一直以科技为先导,他总是说“科技人员是企业的财富”。在节能降耗的管理工作中,他发挥了带头人的作用,作为公司节能降耗工作的领路人和执行者,在推广节能技术、推动能源经营机制等工作中成绩突出,为公司的节能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首锋矿配创立之初,作为董事长的柯德明带领着自己一手创建的企业着手建设了年产30万吨的矿山配件搬迁改造项目,该项目在搬迁技改建设过程中由原来的燃煤工艺改为用当地富余的焦炉煤气作为燃料,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这一技改积极响应了政府节能减排的号召,带头探索循环经济模式,有效拓展了循环产业链,为更有效地利用燃烧方式产生的能源,为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虽然在燃烧方式技改上资金、人员、精力投入较大,但从长远考虑,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排放,真正做到了社会、环保及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2011年6月,柯明德又开始进行了首锋矿配第二期工程建设。其间他吃在厂里,睡在厂里,跑市场、购设备、搞管理,既做销售、又做采购,还要做管理,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上。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很多企业都以裁员的方式来开源节流,保证企业度过“非常时期”,但是柯德明秉承着“职工是企业的主人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广大职工的辛勤劳动”这一理念,不断在企业管理上狠下功夫,他积极调整班次和营销模式,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来引导企业走出困境。在多番的努力下,他既保留了公司的员工,也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声誉,同时还提升了公司内部职工的凝聚力。他常说,不把职工当主人看的企业不会长久生存下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凌驾于职工之上的企业领导不仅驾驭不了职工,反而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
柯德明对职工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在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中,他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狠抓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惩措施,按规定发放劳保用品,并定期检查其使用情况。柯德明在每一次的董事会和职工大会上,总是反复强调要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为了切实保障职工的利益,他还要求企业为每一位员工购买工伤保险。
2013年,柯德明凭借着福建人骨子里倔强和不服输的精神,带领首锋矿配以势不可挡的劲头一跃成为曲靖市60户重点企业之一,现排名第24位。如今的首锋矿配已成为年产近 20万吨矿产品,实现产值近 10亿元的规模以上企业。自建成投产以来,首锋矿配累计完成产品产量480578.5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77910.8万元,销售产值183102.06万元,工业增加值29110.39万元,实现利税总额2084万元。首锋矿配现占地 70亩,有员工 300余人;具有较为雄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有高级工程师、技师、机械和电气等技术管理人员 80余名;帮助当地解决了就业岗位400余个,对马龙县的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首锋矿配成立以来,柯德明一直以 “以信立商、追求卓越、以诚为本、回报社会”的企业精神,带领首锋矿配坚持“信誉第一,薄利多销”的原则,以“用户的需求是我们的追求”为服务标准,以“钢的信誉,铁的承诺”为经营之首,以灵活的经营模式,雄厚的实力,在当地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首锋矿配连续四年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2010 年被评为消费者最信赖的“中国质量放心企业”和消费者信赖的“中国行业十大质量品牌”企业,2010年被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定为“云南省成长型中小企业”。2011年被马龙县人民政府授予“纳税先进企业”。
多年来,柯德明没有忘记社会对他的帮助,更没有忘记回报社会,他始终履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言,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受到了曲靖市、马龙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赞扬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以前做饮料批发是为了赚钱,现在做企业更要承担起社会责任。”柯德明如是说。
几年来,柯明德先后为马龙县地方的城建、卫生、教育、环保、残疾人公益等事业无偿捐资200多万元,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受到了马龙县各级党政机关、当地群众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他所获得的“情系灾区献爱心”先进个人表彰、“扶困助学、功在千秋”表彰、“节能降耗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不下20个,对此他却总是付之一笑,“荣誉是对成绩的肯定,而成绩却不是我一个人做的,而且它也仅代表过去;我要做的是开拓进取,创造未来,为振兴地方经济再作新贡献。”
回顾首锋矿配的发展历程,从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厂发展成为曲靖市60户重点企业之一,柯德明在曲靖、在马龙县实现了他的创业梦想。如今,柯德明感谢一路陪伴的朋友、更感谢他的竞争对手们,因为是他们给了他坚持的勇气。他说,无论是从创业初期还是到拥有现在的成绩,自己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始终以“把公司做大做强”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公司的董事长,他始终凭借特有的严谨和坚韧的精神感染身边的每一位员工,带领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迈进。
柯德明简历
柯德明,男,汉族,1966年7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马龙县首锋矿山配件有限公司董事长。
个人简历:
1975年至1980年,在福建长乐漳港小学上学;
1981年至1986年,在福建长乐读初中和高中;
1989年至1993年,在福建长乐创办经编厂;
1995年至2002年,在昆明官渡区成立柯氏发商贸公司,任总经理;
2003年至2007年,创办昆明首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2007年12月,将该公司搬迁至马龙县工业园区小寨循环经济片区;
2008年至今,任马龙县首锋矿山配件有限公司董事长。
个人及公司所获荣誉:
2008年12月21日,获得“情系灾区献爱心”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8年10月,被马龙县第一中学授予“扶困助学、功在千秋”
荣誉称号;
2010年,被马龙县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评为“节能降耗先进个人”;
2010年至今,担任昆明市长乐商会常务副会长。
2010 年,被评为消费者最信赖的“中国质量放心企业”和消费者信赖的“中国行业十大质量品牌”企业;
2010年,被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确定为“云南省成长型中小企业”;被马龙县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评为“节能降耗先进先进企业”;
2011年,被马龙县人民政府授予“纳税先进企业”荣誉称号。
闽商被称为国际商界的劲旅,有“海外第一大商帮”之称。世界华商500强中,闽商占了十分之一之多。历经千年的演变,如果说第一代闽商是为生计而远走他乡,现在的闽商则是为了发展而向外扩张。“开放、拓展”等意识早已融入他们的血液,并成为了闽商文化特有的内质。福建人的世纪宣言“当商业成为文化”,浓缩了闽商的奋斗史,正以“一种新的历史表达,激励着后人努力进取、开拓创新。
在福建,《爱拼才会赢》这首歌几乎家喻户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首歌正是闽商“爱拼敢赢”的真实写照。走进云南曲靖马龙,探寻马龙县首锋矿山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锋)董事长柯德明的商旅足迹,记者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善观时变、顺势而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爽义气;恋祖爱乡、回馈桑梓”的闽商精神。
初见柯德明,记者只觉这位中等个头的中年人彬彬有礼,谦和质朴。福建有“少年不打拼,老来无名声”“输人不输阵,输阵番薯面”的说法,在经商传统的影响下,“办企业当老板”成为众多福建人的价值取向之一。和许多在外创业打拼的福建人一样,柯德明在1995年时怀揣着奋斗目标,携带着创业激情,不远千里来到云南,在这里奋斗拼搏。19年的创业历程,让当年的热血青年被市场历练为“投资曲靖风云人物”之一。本次记者有幸采访到这位在红土高原上造福一方的闽商豪杰,让各位读者更进一步领略他的风采。
首战告捷 善观时变
有人这样评价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经济,“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重点是解决原材料、基础设施等的“瓶颈”问题;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重点是解决经济结构的矛盾和优化问题。”分界点就是柯德明离开福建老家,远赴昆明白手起家闯市场的1995年。
那一年,柯德明带着仅有的三万多块钱,只身一人来到云南,在昆明做起了饮料批发的生意。上天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柯德明的生意很好,一方面是当时的昆明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很大,更重要的是他十分努力。在积蓄了一定的资本、得到了客户的认可、累积了一定的人脉、开拓了一定的市场之后,他又成立了柯氏发商贸公司,每天风里来、雨里去,跑客户、送产品,这样辛苦了8年,他终于从一个下线批发商逐步发展成为了多个国内知名饮料品牌的云南总代理和云南省内的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连锁超市的供货商。
就在商贸公司生意顺风顺水时,善于观察的柯德明敏锐地发现云南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但是却缺乏相应的矿产开采技术和矿山设备配件生产企业,大部分煤矿所需的矿工钢材配件都是从省外购买的。作为一个精明的福建商人,他的直觉告诉他,煤矿配件的发展前景会非常好,如果能把省外的技术引进到云南,就可以填补云南开采设备市场上的空白,他觉得这门生意有利润。获悉这一商机后,他多次奔赴湖北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
面对浩瀚的大海,为了生存,福建人在长期的海洋文化生活中形成了勇猛、敢于冒险的性格特征。在考察了一段时间之后,柯德明于2003年用柯氏发商贸公司赚来的资金,在昆明成立了首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这是云南第一家矿山配件生产企业。如果柯德明之前的考察和学习可以用“勇猛”来形容,那么,用“敢于冒险”来形容柯德明创办首锋金属的举动就再确切不过了。
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但是柯德明心里底气十足,他立志要在云南创出一番事业。这样的信念支持着柯德明,让作为企业负责人的他领着仅有的十几个人和几台小轧机的团队,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凭借着一股敢拼敢闯的精神,事事身临一线。他没有把自己当老板,每天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由于人手不足,柯德明又当总经理又做业务员。十年过去了,但是当时的一切柯明德仍记得一清二楚。柯德明说,当时首锋金属刚起步,自已又缺乏相应的经验和技术,一个月只能回家两三次,恨不得一秒钟都能掰开了用,睡办公室更是家常便饭。夜间设备坏了,参加维修的身影中总少不了他的,“机器响的时候还能睡得着,机器不响反而睡不着”。虽然眼前的道路充满坎坷、密布荆棘,但是倔强的柯德明用闽商特有的“排除万难、冒险拼搏”的精神,经营着辛苦打拼的首锋金属。
无论事业的打拼多么艰辛、漫长和辛苦,柯德明坚信“成功总在风雨后”。经过几年的努力,首锋金属的产品逐步占领了云南的市场,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可,公司的效益也在逐年增加,并发展成为服务全省各大煤矿,主要生产轻轨、U型钢、矿工钢三个品种的知名企业。可以说,柯德明做到了在挑战中把握机遇,在逆境中谋求发展。
柯德明把闽商“艰苦奋斗干事业,敢为人先走前头,注重运作求实效,齐心协力共发展”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也为他之后在云南闯荡拼搏,再创实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锋不可当 以信立商
马龙县资源储备丰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较快。2007年的时候,柯德明抓住了马龙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的有利时机,趁着首锋金属刚刚起步,将其从昆明市搬迁至马龙县工业园区小寨循环经济片区,并投入了2.2亿元,在关停原小型机焦企业的厂址上改造建设,盘活闲置资产,成立了注册资本为1500万元的马龙县首锋矿山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锋矿配)。首锋矿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恰好见证了柯德明在云南的奋斗历程。
柯德明还向记者谈起了初到马龙建厂的时候,由于企业资金有限,一个占地十几亩的小厂要快速扭亏为盈、发展壮大、跻身“名厂”行列,压力大不说,资金链是当时亟待解决的大问题。“2007年刚到马龙的时候,因为公司规模小,要申请贷款非常困难,但在县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和帮助下,我们先后得到共计4000万元的贷款,解决了企业发展的燃眉之急,如果没有当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柯德明激动地说。 柯明德一直以科技为先导,他总是说“科技人员是企业的财富”。在节能降耗的管理工作中,他发挥了带头人的作用,作为公司节能降耗工作的领路人和执行者,在推广节能技术、推动能源经营机制等工作中成绩突出,为公司的节能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首锋矿配创立之初,作为董事长的柯德明带领着自己一手创建的企业着手建设了年产30万吨的矿山配件搬迁改造项目,该项目在搬迁技改建设过程中由原来的燃煤工艺改为用当地富余的焦炉煤气作为燃料,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这一技改积极响应了政府节能减排的号召,带头探索循环经济模式,有效拓展了循环产业链,为更有效地利用燃烧方式产生的能源,为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虽然在燃烧方式技改上资金、人员、精力投入较大,但从长远考虑,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排放,真正做到了社会、环保及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2011年6月,柯明德又开始进行了首锋矿配第二期工程建设。其间他吃在厂里,睡在厂里,跑市场、购设备、搞管理,既做销售、又做采购,还要做管理,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上。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很多企业都以裁员的方式来开源节流,保证企业度过“非常时期”,但是柯德明秉承着“职工是企业的主人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广大职工的辛勤劳动”这一理念,不断在企业管理上狠下功夫,他积极调整班次和营销模式,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来引导企业走出困境。在多番的努力下,他既保留了公司的员工,也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声誉,同时还提升了公司内部职工的凝聚力。他常说,不把职工当主人看的企业不会长久生存下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凌驾于职工之上的企业领导不仅驾驭不了职工,反而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
柯德明对职工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在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中,他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狠抓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惩措施,按规定发放劳保用品,并定期检查其使用情况。柯德明在每一次的董事会和职工大会上,总是反复强调要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为了切实保障职工的利益,他还要求企业为每一位员工购买工伤保险。
2013年,柯德明凭借着福建人骨子里倔强和不服输的精神,带领首锋矿配以势不可挡的劲头一跃成为曲靖市60户重点企业之一,现排名第24位。如今的首锋矿配已成为年产近 20万吨矿产品,实现产值近 10亿元的规模以上企业。自建成投产以来,首锋矿配累计完成产品产量480578.5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77910.8万元,销售产值183102.06万元,工业增加值29110.39万元,实现利税总额2084万元。首锋矿配现占地 70亩,有员工 300余人;具有较为雄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有高级工程师、技师、机械和电气等技术管理人员 80余名;帮助当地解决了就业岗位400余个,对马龙县的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首锋矿配成立以来,柯德明一直以 “以信立商、追求卓越、以诚为本、回报社会”的企业精神,带领首锋矿配坚持“信誉第一,薄利多销”的原则,以“用户的需求是我们的追求”为服务标准,以“钢的信誉,铁的承诺”为经营之首,以灵活的经营模式,雄厚的实力,在当地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首锋矿配连续四年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2010 年被评为消费者最信赖的“中国质量放心企业”和消费者信赖的“中国行业十大质量品牌”企业,2010年被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定为“云南省成长型中小企业”。2011年被马龙县人民政府授予“纳税先进企业”。
多年来,柯德明没有忘记社会对他的帮助,更没有忘记回报社会,他始终履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言,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受到了曲靖市、马龙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赞扬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以前做饮料批发是为了赚钱,现在做企业更要承担起社会责任。”柯德明如是说。
几年来,柯明德先后为马龙县地方的城建、卫生、教育、环保、残疾人公益等事业无偿捐资200多万元,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受到了马龙县各级党政机关、当地群众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他所获得的“情系灾区献爱心”先进个人表彰、“扶困助学、功在千秋”表彰、“节能降耗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不下20个,对此他却总是付之一笑,“荣誉是对成绩的肯定,而成绩却不是我一个人做的,而且它也仅代表过去;我要做的是开拓进取,创造未来,为振兴地方经济再作新贡献。”
回顾首锋矿配的发展历程,从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厂发展成为曲靖市60户重点企业之一,柯德明在曲靖、在马龙县实现了他的创业梦想。如今,柯德明感谢一路陪伴的朋友、更感谢他的竞争对手们,因为是他们给了他坚持的勇气。他说,无论是从创业初期还是到拥有现在的成绩,自己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始终以“把公司做大做强”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公司的董事长,他始终凭借特有的严谨和坚韧的精神感染身边的每一位员工,带领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迈进。
柯德明简历
柯德明,男,汉族,1966年7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马龙县首锋矿山配件有限公司董事长。
个人简历:
1975年至1980年,在福建长乐漳港小学上学;
1981年至1986年,在福建长乐读初中和高中;
1989年至1993年,在福建长乐创办经编厂;
1995年至2002年,在昆明官渡区成立柯氏发商贸公司,任总经理;
2003年至2007年,创办昆明首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2007年12月,将该公司搬迁至马龙县工业园区小寨循环经济片区;
2008年至今,任马龙县首锋矿山配件有限公司董事长。
个人及公司所获荣誉:
2008年12月21日,获得“情系灾区献爱心”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8年10月,被马龙县第一中学授予“扶困助学、功在千秋”
荣誉称号;
2010年,被马龙县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评为“节能降耗先进个人”;
2010年至今,担任昆明市长乐商会常务副会长。
2010 年,被评为消费者最信赖的“中国质量放心企业”和消费者信赖的“中国行业十大质量品牌”企业;
2010年,被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确定为“云南省成长型中小企业”;被马龙县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评为“节能降耗先进先进企业”;
2011年,被马龙县人民政府授予“纳税先进企业”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