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正确“拥抱”网络公开课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ofj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以MOOC“慕课”形式为主的多种网络公开课程被迅速传播、引介,成为人们热衷探讨的话题,“微课”、“翻转课堂”等一系列多种开放性课程的关注度也在逐渐上升。可以说,网络公开课程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一直充满新鲜力量的生力军,正以几乎不可逆转的态势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发起某种“颠覆式”的改革。
  任何时代中,在大势所趋之下顺应潮流都应该是人们最明智、也往往是比较“保险”的选择。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承认,教育教学有其自身的属性与规律需要遵循——特别是对于音乐艺术类教学活动而言,其特殊性、规律属性尤为明顯,因此如何有效地将网络公开课程的先天优势与音乐艺术教学活动自身属性、教育规律相结合,使双方各取所长、优势互补,并最终最大化地发挥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成为摆在每一位音乐教育从业者面前的问题。这也引发我对音乐艺术在线公开课程适用性、实用性及相关边界的思考。
  1.适用性:网络公开课适用音乐教学的所有类型吗?
  我们应该不会忘记,几年前出现在微信中的那篇名为“杀死大学”的文章,在音乐教育领域引发的热议。的确,从最初引人注目的进入,到如今理性思考的逐渐增多,我们也开始更客观冷静地看到网络公开课在音乐教育领域的“适用性”问题。我的看法是,在音乐教育领域、特别是专业音乐教育领域,网络公开课程的适用性应该是有所限定的。
  例如,在音乐表演类的专业课程(既目前国内很多音乐学院中所说的“专业小课”)中,网络公开课程目前的适用性还需要存疑。首要原因就是表演音乐专业学习,有极高的个人化、个性化特征,即便面对同一个学习个体,每一节课的学习状态也不尽相同(这一点在声乐表演类专业中尤为明显,学生的嗓音状态往往直接决定了一节专业课质量的好坏),这显然与公开课程“一刀切”式的通识性相违背。此外,除了教学活动中的主客二元关系(即学习者与教授者之间)存在着极强的个性化特征之外,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随着学习过程的开展而出现的随机、互动性,也成为阻碍网络公开课程进入音乐表演专业课领域的一个障碍。“教学相长”是一个古老、本质性的话题:学生的某些随机表现,往往会促发教师的教学灵感,这一点无法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做到充分的预设和准备。因此,就适用性方面,目前网络公开课程,其最主要的应用面应该仍旧在“音乐史论”、“音乐教育学基础理论”等偏向通识类的基础课,也包括目前国内高等教育中的公共基础课程,如“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及相关政论方面的课程中。
  2.实用性:是取代还是补充?
  与上述“适用性”相关联的,是网络公开课程的“实用性”问题,对此问题的探讨,更需结合教育教学的现实语境。
  例如,既然网络公开课程有诸多先天优势及技术亮点,那么在音乐专业教学领域中,是否可以在那些被认为“适用”的课程中(如音乐史论类课程或大学公共基础课程),让网络公开课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呢?我的个人观点仍旧存在一定的“保守”性。相对地,我更倾向让网络公开课作为“有效补充”而非“完全取代”。
  仍然拿例子说话,音乐专业院校中,当前的艺术实践所占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大,例如学生会进行国内外大师班学习交流、参加国际专业比赛,还有日常各类排练、演出任务。在此情况下,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常常与上述艺术实践相冲突,造成学生大面积请假、旷课的情况。这时如果利用网络公开课程自由、灵活,几乎不受传统课堂教学时间、地域限制的优势,可以有效弥补由于艺术实践等活动与课堂教学相冲突而对学生学习活动造成的损失。
  3.“边界”思考: 课堂教学效果不佳,转为网络教学就会好吗?
  此边界,即与互联网精神中的共享与开放这一基本特质有关。简言之,在现阶段音乐艺术教育领域中(特别是国内现状这一基本前提下),网络公开课程的基本属性,应该属于“共享性”而非“创造性”,就是说,网络公开课程应该将原本零散的、荒废的、固化的学习资源,有效组合并灵活使用,使其发挥最大效果;而非抛弃已有的教学活动,重新创造一个“新”的教学形式。
  这个道理显而易见——当下高校学风堪忧,在如今现场教学往往都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我们又如何有充分理由期待运用网络公开课程就能提高教学质量呢?同样,对于教师而言,如果某位原本教学能力不好、教学水平平庸的教师,不真正从自身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入手,而仅是将原本的课堂教授转换为网络授课,其教学质量就会有突飞猛进的提高吗?
  说到底,网络公开课的本质,在于激活与整合已有的、但缺乏活力与灵活性的教学资源,而非搭上“在线”这条列车就脱胎换骨。这就好比,我们将原本个人闲置的汽车有机利用,形成“拼车”以缓解交通压力或环境资源浪费,而不是凭空制造出数以万计以“共享”之名的“单车”,最终却形成新的城市工业垃圾。也只有在这个“边界”的思考前提下,网络公开课程才会有更美好与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11月5日到13日,世界两大大提琴音乐节之一的“荷兰国际大提琴音乐节”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亚洲只有中国“朱亦兵大提琴室内乐团”受邀并被特别邀请替代柏林爱乐12人室内乐团在开幕式开弓。“朱亦兵大提琴室内乐团”夜以继日地排练,11月9日终于要演出了。多给点排练时间该多好,相信朱亦兵一定是这么想。是的,乐队很多地方还不成熟,很多地方还需要磨合、很多地方还需要润滑。但,大幕即将拉开,现在该上阵了!  乐
期刊
“龚冬健!你唱得这么好我怎么不认识你!”这是1996年谭盾第一次听到龚东健的演唱时对他的评价,直到今天,似乎这句话依然适用于他。作为上世纪80年代最早一批出国发展的歌唱家,龚冬健过着像大多数外国歌唱家一样到处面试演出的生活,至今他已饰演过50多部歌剧和角色,唱遍了威尔第所有歌剧的主角,拿过10项国际重量级奖项。前不久的第十三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他受邀出演《白蛇传》中的“法海”,还真就成了“外来的和
期刊
没有繁星的夜晚,薄薄的雨水沾湿了衣杉。  路边一个年轻的母亲,对着初蹬着粉藕般小腿的孩子伸出了臂膀,那爱怜,在眼眸里飞溅。  长长的路面反射着清醒的玻璃般的光泽,音乐在隔壁的屋子里一阵阵的闪烁。一个老去的人和一个成长的孩子争夺着电视机,却创造了生活。  透过窗口,那个十二岁的女孩子对着电视机里的歌,忘我的舞着,短短的飘飞的裙子,眼神中飞扬的青葱岁月,像娇艳的红彩带。  青藏高原的孩子们,手上拿着未
期刊
提起马友友,乐迷们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第一印象:一套风情万种的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录音,和近年持续进行中对音乐新表现形式的探索。若是这两者合二为一呢?  笔者几乎是带着微笑听完这张专辑第一曲的:一首巴赫的BWV 530,它既是管风琴独奏作品,也因为其三重奏鸣曲的形制而被后世当作自由配器的绝好素材。曼陀林惊艳的拨奏一改管风琴的缓慢和深沉,让人眼前一亮,两位弦乐演奏家奏出的主题进入也比管风琴多了一分戏谑
期刊
近几年来,“音乐治疗”这个新鲜词儿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相信大家对于音乐治疗已不再那么陌生,大量的学术文献也无一不在向大家证明了音乐治疗的疗效和魅力所在。大大小小的实验案例和量表的测量数据给予了音乐治疗的肯定,能够通过音乐治疗的干预让更多的患者从中得到帮助进而过上幸福的正常生活是治疗师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这次在高天音乐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实习,有幸跟随我的督导老师李冰多次参与了特殊儿童的治疗过程,此
期刊
中国的乐器市场目前呈现出相对比较稳定、成熟的态势。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的乐器市场新的增长点在哪里?整个音乐行业都在进行思考。在音乐行业的产业链中,琴行作为销售者处于整个链条的最前端,直接对接消费者,拥有最新鲜的信息和对市场最敏感的嗅觉。在他们的眼里,乐器市场未来的“潜力股”又有哪些?面对这些潜在的市场,乐器行业的从业者们又该怎样才能从这些金矿中掘出财富呢?    潜在市场1 二、三线城市方兴未艾 
期刊
阿什肯纳齐还是要听的  许渌洋    老阿什的技术底子确实好,除了个别和弦听着不够和谐外,只有在拉威尔“圆舞曲”的结尾稍微有一些吃力,我特别观察了一下他的有病的那只手,我觉得基本没有大碍,只要不频繁演出,偶尔和儿子出来其乐融融一下,还是没有问题的。小阿什虽然已经四十多了,但在他老爹面前就跟小孩子一样青涩,今天他是自己爸的一件好乐器,既让父亲容光焕发,又让自己抛头露面,何乐不为呢?    最后一次听
期刊
看到标题有的人不理解:学院派怎么了?学院派很正统,很严谨啊,非学院派都是野路子。那么好,我今天就来说说学院派的那些学院病。  学院病主要有两大方面。  第一点,缺乏反思能力:“我看到的世界,就是世界的全部。你和我不一样,你就该下地狱。”如:  “我從小学拜厄车尔尼长大的,所以不学拜厄车尔尼就会‘死’(你怎么不说学拜厄车尔尼废掉的人更多呢)。”  “我的基本功就是靠练习曲练出来的,你居然敢不弹练习曲
期刊
原创 2017-05-09 王纪宴 音乐周报  俄罗斯圣彼得堡交响乐团再度莅临国家大剧院,又一次契合了国家大剧院听众不止一次遇到因而备感亲切的“候鸟”风格:日期上几乎是不可思议的相同和相近——2015年的两场音乐会是在4月29日和30日;2017年则是在4月28日和29日!此次指挥圣彼得堡交响乐团的,依然是自1977年起担任首席指挥整整40载、年逾八旬的亚历山大·德米特里耶夫。更让人恍若穿越到两年
期刊
原创 2017-05-07 唐若甫 音乐周报  从陶尔米纳看到的埃特纳火山  作为1848年欧洲大革命的余音,瓦格纳因为参加了1849年德累斯顿的革命后成为萨克逊州的通缉犯,踏上长达12年的逃亡之路。他先是在瑞士的苏黎世和琉森浪迹10年,随后在威尼斯和巴黎度过。这12年给瓦格纳的职业生涯造成巨大影响,加之火车和轮船的普及,他开始习惯于到各处旅游,有的是学术性质的出访,有的是闲暇度假。就度假而言,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