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装业的智多星
叶(以下简称叶):“美特斯·邦威”(以下简称美特斯邦威)品牌,虽然听上去很洋气,但实际上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一个本土品牌,那么在起这个名字的时候,是不是也是煞费了一番苦心呢?
周(以下简称周):当时的想法,就是我们的服装如何来更好地去体现和塑造美丽独特的一种个性,扬故邦之威,扬国邦之威。可以说“美特斯邦威”晶牌具有中国文化的渊源,也是为我们迈进全球市场做准备,这是我们的目标。
叶:“美特斯邦威”成功并不是完全因为它取了一个好名字,而是因为它有一套独特的经营模式,你把它称之为虚拟经营。您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叫虚拟经营?
周:什么是虚拟经营,要通过理论去解释的话,确实我一下子也没有这个高度。只是说“美特斯邦威”从最初开始,只是一种简单地借用外部的力量,通过自己生产和OEM的方式,再通过特许经营的拓展方式慢慢把市场做大,“美特斯邦威”过去的成功来自于业务模式的创新。刚好吻合现代经济发展,或者说吻合国际一些优势企业的一种业务模式,使得这个企业发展起来。我也经常说,“美特斯邦威”用一种落后的管理和先进的业务模式抓住了市场发展的契机,使业务能够迅速发展起来。
叶:我们知道你来自于温州,我们知道很多温州的加工行业,他们大多采用的是“前店后作坊”的生产方式,就是我后面的作坊里面生产什么,我店里就卖什么,别人来采购就到我的店里面就行了,你为什么会有一个这样有别于传统的思路出现呢?
周:最初做“美特斯邦威”之前,我本人也是为很多人做加工,但在我脑子里面又想做一个品牌。可是如果大环境小环境都自己去建设的话,我自身的能力、实力不具备,所以当时我们只有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就是我把有限的资本或者自己的力量聚焦到一个核心,如何去塑造晶牌,把相关的交到社会来完成。也就是我从原来我自己做工厂,帮人家去做,到我去做品牌让其他人帮我做加工。
叶:也就是说当时如果说资本有限的话,就去做核心的。
周:对。
叶:前店后作坊,有一个好处,就是说我的产品的质量可以保证,如果说我让人家做生产,贴牌的话,不同厂家生产的东西,很难质量上能够达到整齐划一。
周:这个不一定,因为我们现在比如说全国有200多家OEM的工厂,每家工厂都有它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有质量保障监控体系在那里,再加上我们公司也有个质量保障监控体系,整个队伍对口的一个,从各个层级的一种管理,从面料进料开始,从裁减到缝制过程、整烫过程、包装过程是一个全方面的监控,其实形成了一个双层的质量控制系统,那么这样的话,我们的产品质量还是得到一个很好的保证的。
叶:可是从行政上你对它没有约束力,比如说找了很多经销商,但是我今天的生产厂家有几家跟我终止合同了,他不给我生产了,我这个时候可能供需就不能达到平衡,或者说我的经销商我生产出来了,没有人跟我续约了,我销售也会碰到问题,这两头都不是你所掌控的,你只有品牌,你怎么去控制两头呢?
周:我们说不掌控也许会给你带来更好的掌控,虽然我们“美特斯邦威”今天只有200多家合作工厂,但是中国可能不止200多家能为“美特斯邦威”生产的工厂,有可能是2000家,甚至有可能是10000家,本身我们是在这么多的生产家里面择优录取,我们通过生产考察论证考核合格了,可以为我们生产,同样包括市场,包括经销商,当时是经销商,现在是属于代理商,有区域代理。从区域代理来说,我们现在在全国有1500多家专卖店,那么我们经销商是600多人,代理商就有600多名,现在这600多名代理商与企业的默契也应该说是很好的,可以说,有可能有一万人或者两万人有能力或者有这个需求来经营“美特斯邦威”的晶牌。
叶:比如说有一个老板,他说周成建那个模式很好,我也来投一点资,于是他也打造了一个品牌,然后他可以去找你的加工厂,贴上另外的牌子,同时请经销商代理,或者说我用更高的利润分成吸引周成建的两个队伍来经营我的牌子。
周:业务模式当然是很容易拷贝的。其实这也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怎么去理解自己的企业,到底是一种纯粹业务模式的优势,还是有业务模式之外的优势。现在中国很多企业,需要从内质上细化上去挖掘,也许才有可能保持这个企业的持续增长和发展,所以我经常在企业里面包括给自己,给员工说: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同时要有足够的自信去做事情。很多人间我竞争对手是谁,我的回答一直不令人满意,我认为我说外部的是暂时的,自己才是持久的,要持久地战胜自己才有可能满足市场的持续发展,否则的话都是短暂的。就是说我今天把其他对手打败,后天有新的对手又起来了,只有不断地战胜自己,才有可能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让消费者满意,这是我一直在追求,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想的事情。
品牌打造与明星代言
叶:刚才我们谈到您采用虚拟经营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投入的成本,但是我们知道要做品牌的话,宣传费用一定是省不掉的。我们也注意到“美特斯邦威”接二连三地请了很多大牌明星来做形象代言人,从最初开始的郭富城到最近的周杰伦,我在想请他们这样的一线明星的费用该是多少?
周:应该说我们请周杰伦、郭富城,当然是一个不小的代言费用,但从我们每年对品牌的提升的整个投入的成本来看,只占到了2%~3%左右。
叶:在请明星代言人的时候,看起来市场的反应还是比较热烈的,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现在很多品牌都流行用大牌明星来代言自己的品牌,结果变成:大家记住了这个明星又代言了一个广告,可代言的是什么品牌?忘了。
周:我反复强调借明星代言到底是借他做什么用,是借他的知名度,还是想借他告诉消费者什么?比如说我们在1995年的时候,请郭富城或者请周杰伦未必能产生作用。
叶:我知道那会儿“美特斯邦威”第一任的形象代言人是你自己。
周:对,最初用我自己的形象,是要体现一种我非常的自信。
叶:当时有一句广告词,叫自信就是力量。
周:是的,当时我们什么都没有,就是有自信,因为首先要自己自信,别人才有可能相信你,如果你自己都不自信,别人怎么相信你。可作为今天来说它不是简单地给自信就可以了,或者简单地说给知名度就可以了。“美特斯邦威”想体现的是一个有年轻活力的领导品牌,同时又想给更多的消费群体一种互动,或者一种体验、一种感受,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如何借用明星,我认为我们过去借用郭富城也好,今天借用周杰伦也好,与后面的品牌定位是非常吻合的,我们共同来诠释我们内在的想说的话。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把品牌的内涵告诉消费者,我想表达什么,我 想实现什么目标,所以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说只是简单地找一个明星来提高知名度的话,有可能和晶牌内在的东西形成一种差异性,那这样的结果未必是正确的,或者未必是有回报的,我是这样理解。
在古典中发现时尚
叶:休闲服实际上在20年前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随着大家生活方式的改变,休闲服的市场是越来越大,当然参与到其中的竞争者也是越来越多,有跟“美特斯邦威”同时出现的刚才我们谈到的像真维斯、班尼路等等,后来者又有森马、还有像唐狮等等,所以也有人就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把这些服装的品牌都摘掉,请问周总,你自己能够迅速从当中挑出自己“美特斯邦威”生产的那件吗?
周:如果让我们公司内部的人去挑肯定挑得出来,但关键是只有我们自己挑得出来那是不够的,如果说把这个品牌塑造成让消费者也能挑得出来,这是我们的目的,这是我们的追求,这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但目前“美特斯邦威”没有做到这点,只做到我们自己可以挑出来,你把所有的商标摘掉,可以挑出这个是“美特斯邦威”的,那个是谁的,所以我们如何在这之上,让自己挑出来之上,让消费者让市场可以直接感受到,可能我们还要花很大很大的力气做下去。
为人与用人
叶:周总,你的品牌的诉求和其他的品牌的差异性在那里?您能告诉我吗?
周:这可能不是用简单的一句话可以告诉你的,比如说我们目前在用“美特斯邦威”在做一个服饰博物馆。其实做这个博物馆的目的就是来塑造“美特斯邦威”自己独特的一种东西。
叶:你刚才讲你们的品牌是时尚、年轻、活力,为什么会去做一个博物馆?
周: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就要更深层次地去理解我们如何来塑造这个品牌内涵的问题,现在我们都在讲,比如我们从欧洲的一些品牌,你可以看到,不管什么牌子,它都会带有一种欧洲的文明烙印在里面,那比如说美国的一些牌子,它也有带有一种美国的烙印在里面,往往我们中国这么多的品牌,它已经注入了什么,的确我们没看到,但是我们谁要去做,谁要去实现,这可能需要很多人去努力,作为“美特斯邦威”未必最终能实现,但目前我做,目前有这个责任,同时也有耐心、有决心把这个事情去做,我想让我们更多的人,在做好这个博物馆,在征集年代悠久的、历代的;有各民族的、有近代的,从这个过程中把几千件藏晶,逐渐地发现它的工艺质量,或者它的设计感、它的协调感,的确是让我很冲动的,让我们这批人近距离触摸这些精神,同时又能更好地去捕捉全球的时尚前沿,不是说简单去抄袭历代的藏晶,或者说是抄袭民族的衣服,是从中挖掘一些什么东西,知道一些东西,来更好地使“美特斯邦威”这个品牌在市场上表现出来,这是非常关键的。我经常在说,我们中国是什么,那么中国人是亚洲黄皮肤的代表,我们如何更好地诠释黄皮肤背后的内涵,这个内涵是什么,我们不能用一句话简单地去理解,我们要更好地把这个方面描述出来,这是我在追求、在努力,但也许我最终没有实现,可是我一直抱着这种信念去做这个“美特斯邦威”的。
叶:我们在回顾“美特斯邦威”这十年走过路的时候,一方面我们感受到它的企业文化逐渐丰满,但同时我们也知道,实际上在人事上也是发生过数次振荡的,比如在1997年,那时候基本上创业之初的合作伙伴基本上是纷纷离开你了,当时只留下你一个人,你自己后来也说那段时间是你走过的最艰难的时刻。
周:我们可以这样去说,其实作为“美特斯邦威”到今天为止,关于人的问题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那么从我这个层面出发,可以看到“美特斯邦威”现有的团队,管理层的平均工龄已经超过7年了。所以我可以说企业到现在为止只走过10年多的时间,队伍是非常稳定的。
叶:曾经和你搭档过的一些亲密的合作伙伴,在评价你个人的时候,往往会说跟你相处,性格上会发生很大的冲突,说你并不是一个很好合作的人。
周:我只能这样去理解:我对我自己,或者对工作的要求的确是非常严格的。的确有很多人说我太追求完美了,这我承认。可是我说,我自己的人生格言叫“要认认真真做事,才有可能自由自在地做人”,因为如果你不能认认真真做事的话就无法自由自在地做人。
叶:你有一句话让我一直觉得很难理解,你说“疑人要用,用人要疑”?
周:其实我非常同意古人说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没有不同意这个理念,这个理念是贯彻了我们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但关键是我们企业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刚创立的前面几年里,是没有机会让你了解清楚一个人,然后再去用他,否则,很多机会就失去了。所以我的观点是不管你对他已经了解还是不了解,大致看看可以先让他上来工作,但上来工作不能说不管,让他自由发挥,只不过我们需要一个规程、一个标准。所以我们公司从最初开始到现在为止,大家也在说我用人是非常大胆的,只要我感觉大致符合企业的要求,我就会给他机会,我们企业一直是处在这样一种状况,我一直到现在都没改过。
叶:我在想这些年你也在不断地提升、改变、总结,你觉得现在的你跟创业之初的你哪些方面已经做了很大的调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周:作为我本人经常也在说,出生在农村,从农村到城里去是一次机会的挑战,同时在做“美特斯邦威”之前,从一个个体经销商变成一个法人企业,是一个转变是一个挑战,在做这个法人企业之前,对管理、对做企业、对如何形成组织化地去管理,理解是很浅层的,甚至可以说是不理解,所以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去理解,逐渐地来提升自己,逐渐地来满足企业的需求来改变,所以,我认为从整个过程中对我本人来说,学到了很多东西。应该说,昨天温州一个报纸上叫我写十年的感言,我说我比昨天成长了不少,当然也只是成熟了一点点,也理性了一点点,这的确是。我认为自己到今天为止还有很高的热情去做这个“美特斯邦威”企业,我觉得回顾自己在过程当中学到了少不少东西,它超越了物质,用物质是无法去衡量的一种东西,这是我自己最大的一种收获,或者说是一种财富的积累。
叶:“美特斯邦威”是一个民营企业,但是在你的管理层当中却很难看到你们家的亲戚,这好像是有别于其他的一些民营企业的,你为什么没有用自己的一些亲朋好友在身边呢?
周:我认为每个人的追求,如果按一种完美的追求,最好是既是合作伙伴同时又是很好的朋友,无话不谈,但这两者结合未必是容易做到的,比如说我的兄弟姐妹也好,他们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目标,我有我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标。我前面也说到,我自己个人的观点,人家说,家族成员未必不好,非家族成员未必不行,所以我从1995年“美特斯邦威”第一天创业开始,我在人才的使用方面是非常大胆的,非常开放的。从第一天企业成立,我 们去招了几十个人,就各自分工,你干什么,他干什么;你就独立去工作,你该去广东去负责采购的就去,你该去跑市场的就要跑出去,你该去做财务的就把财务账立起来。所以这是我的一种特点,同时也由于这个过程就像你刚才说的,因为人在事前没有很严格地筛选,就会带来随意性地离开,这个是我很深地去总结的,所以我今天在人才的引进过程中要严格地筛选,更要慎重地让人才在每个岗位上发挥好。
叶:这也是跟着企业的发展在逐步成熟的一个思想。
周:对,这非常非常重要。
昔日的小裁缝
叶:我们这次编导采访你,想从你那里拿到您小时候童年时候的一些照片,但你说了一句话,让他半天没回过神来,你说20岁以前没照片,这怎么会啊?
周:因为我20岁之前还是在农村生活,离温州有70多公里,我是浙江丽水青田人,当时在农村里面可能大家这种对照片的意识,没有像今天这样,每次出去还叫人家拍一张照片留下来,我没有这个意识。
叶:据说你父亲很了不起,为什么呢?因为他发现你很小的时候就有裁缝天赋。
周:是的,当时我们大人都出去种田了,我一个人在家里,就拿着工具,把给姐姐做嫁妆的缝纫机拆下来。拆完了以后,就搭不回去了。结果我爸爸打了我一顿。不过,他也发现了我在这方面的兴趣。从今天来看我对这个行业,或者说对服装特别感兴趣,对它有一种堕入情网的情结,可能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叶:然后,你就找机会去学裁缝了?
周:对,就是跟着师傅给人家做衣服。一般村庄里面,人们每年都要做新衣服,我们一家家地去做。做完以后人家是不给钱的,就是给番薯干或是给大米,当工钱。不过没有关系,只要跟着师傅学裁缝,有吃就可以了。
叶:这样的学徒工你当了多少时间?
周:当了不到一年,我后来到了温州,开始找专业的老师学。
叶:温州是你事业起步的地方,是吗?
周:对。我在温州的发展,包括自己继续做服装品牌和这里都有很连贯的关系。在这里,一个是我对服装的品牌意识更浓了,还有就是,我发现了其中的乐趣。记得一次我在加工过程中,因为天天加班,太困了,在裁剪的时候把衣服裁错了,第二天老板就过来叫我赔他钱。
叶:那你的做法是……
周:后来我在琢磨,这个赔,几十万块钱我咋赔,我说赔不出来,他说你自己想办法吧。最后我就想把袖子改一改,原来是西装袖子,我把它改成夹克袖子。没想到改成以后,这批服装非常非常地畅销,老板也发了财。就是这样一个举动让我自己有了启发,原来我不单是懂技术我还懂创造设计,所以一直到2002年我做“美特斯邦威”之前,在公司设计部门里面的总的把关还是我自己在抓的。曾经我在跟一些学生交流的时候,他们说你生活在农村,那做时尚产业的灵感从哪来的呢?我说这个我也不知道,可能我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以退为进
叶:前不久你说5年之后就准备退休了,这让我们看起来觉得很难想象,因为你还很年轻啊。
周:其实退休是给自己一种提醒和激励。事实来说,当时我在5年之前把企业从温州搬到上海,就觉得面对企业的挑战会更大。当时我在考虑我会努力,可我是否能为这个企业持续发展做好管理,这是给自己提出了一个挑战的。我说如果我在5年之内不能有很好地为提升企业去改变自己,为企业找到更高的发展平台,可能我就要把这个企业交给其他有能力的人去管理。我这个想法说了以后,记者就归纳说我要退休了。因为我认为未来企业的发展不是我个人的事情,它面对的是整个社会。虽然我不能忧国忧民,但事实是:这个企业是一个社会的团体,我们现在有1500多家专卖店,专卖店员工加起来就有上万人,再加上我们上游的生产工厂应该有几万人。
叶: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企业家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周:所以一直有人间我做企业最终的责任是什么,我说当然是更多地关心社会慈善事业,这是作为企业家最基本的要去做的事。但我认为除此之外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把这个企业做好,如何使这个企业能持续地成长,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做企业家的责任。因为就算今天你把很多钱捐给慈善事业,可如果这个企业明天不能持续,那你的今天就是暂时的。我坚信把企业做好,才有机会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这是我的努力,也是我自己的一种责任要求。
叶(以下简称叶):“美特斯·邦威”(以下简称美特斯邦威)品牌,虽然听上去很洋气,但实际上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一个本土品牌,那么在起这个名字的时候,是不是也是煞费了一番苦心呢?
周(以下简称周):当时的想法,就是我们的服装如何来更好地去体现和塑造美丽独特的一种个性,扬故邦之威,扬国邦之威。可以说“美特斯邦威”晶牌具有中国文化的渊源,也是为我们迈进全球市场做准备,这是我们的目标。
叶:“美特斯邦威”成功并不是完全因为它取了一个好名字,而是因为它有一套独特的经营模式,你把它称之为虚拟经营。您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叫虚拟经营?
周:什么是虚拟经营,要通过理论去解释的话,确实我一下子也没有这个高度。只是说“美特斯邦威”从最初开始,只是一种简单地借用外部的力量,通过自己生产和OEM的方式,再通过特许经营的拓展方式慢慢把市场做大,“美特斯邦威”过去的成功来自于业务模式的创新。刚好吻合现代经济发展,或者说吻合国际一些优势企业的一种业务模式,使得这个企业发展起来。我也经常说,“美特斯邦威”用一种落后的管理和先进的业务模式抓住了市场发展的契机,使业务能够迅速发展起来。
叶:我们知道你来自于温州,我们知道很多温州的加工行业,他们大多采用的是“前店后作坊”的生产方式,就是我后面的作坊里面生产什么,我店里就卖什么,别人来采购就到我的店里面就行了,你为什么会有一个这样有别于传统的思路出现呢?
周:最初做“美特斯邦威”之前,我本人也是为很多人做加工,但在我脑子里面又想做一个品牌。可是如果大环境小环境都自己去建设的话,我自身的能力、实力不具备,所以当时我们只有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就是我把有限的资本或者自己的力量聚焦到一个核心,如何去塑造晶牌,把相关的交到社会来完成。也就是我从原来我自己做工厂,帮人家去做,到我去做品牌让其他人帮我做加工。
叶:也就是说当时如果说资本有限的话,就去做核心的。
周:对。
叶:前店后作坊,有一个好处,就是说我的产品的质量可以保证,如果说我让人家做生产,贴牌的话,不同厂家生产的东西,很难质量上能够达到整齐划一。
周:这个不一定,因为我们现在比如说全国有200多家OEM的工厂,每家工厂都有它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有质量保障监控体系在那里,再加上我们公司也有个质量保障监控体系,整个队伍对口的一个,从各个层级的一种管理,从面料进料开始,从裁减到缝制过程、整烫过程、包装过程是一个全方面的监控,其实形成了一个双层的质量控制系统,那么这样的话,我们的产品质量还是得到一个很好的保证的。
叶:可是从行政上你对它没有约束力,比如说找了很多经销商,但是我今天的生产厂家有几家跟我终止合同了,他不给我生产了,我这个时候可能供需就不能达到平衡,或者说我的经销商我生产出来了,没有人跟我续约了,我销售也会碰到问题,这两头都不是你所掌控的,你只有品牌,你怎么去控制两头呢?
周:我们说不掌控也许会给你带来更好的掌控,虽然我们“美特斯邦威”今天只有200多家合作工厂,但是中国可能不止200多家能为“美特斯邦威”生产的工厂,有可能是2000家,甚至有可能是10000家,本身我们是在这么多的生产家里面择优录取,我们通过生产考察论证考核合格了,可以为我们生产,同样包括市场,包括经销商,当时是经销商,现在是属于代理商,有区域代理。从区域代理来说,我们现在在全国有1500多家专卖店,那么我们经销商是600多人,代理商就有600多名,现在这600多名代理商与企业的默契也应该说是很好的,可以说,有可能有一万人或者两万人有能力或者有这个需求来经营“美特斯邦威”的晶牌。
叶:比如说有一个老板,他说周成建那个模式很好,我也来投一点资,于是他也打造了一个品牌,然后他可以去找你的加工厂,贴上另外的牌子,同时请经销商代理,或者说我用更高的利润分成吸引周成建的两个队伍来经营我的牌子。
周:业务模式当然是很容易拷贝的。其实这也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怎么去理解自己的企业,到底是一种纯粹业务模式的优势,还是有业务模式之外的优势。现在中国很多企业,需要从内质上细化上去挖掘,也许才有可能保持这个企业的持续增长和发展,所以我经常在企业里面包括给自己,给员工说: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同时要有足够的自信去做事情。很多人间我竞争对手是谁,我的回答一直不令人满意,我认为我说外部的是暂时的,自己才是持久的,要持久地战胜自己才有可能满足市场的持续发展,否则的话都是短暂的。就是说我今天把其他对手打败,后天有新的对手又起来了,只有不断地战胜自己,才有可能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让消费者满意,这是我一直在追求,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想的事情。
品牌打造与明星代言
叶:刚才我们谈到您采用虚拟经营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投入的成本,但是我们知道要做品牌的话,宣传费用一定是省不掉的。我们也注意到“美特斯邦威”接二连三地请了很多大牌明星来做形象代言人,从最初开始的郭富城到最近的周杰伦,我在想请他们这样的一线明星的费用该是多少?
周:应该说我们请周杰伦、郭富城,当然是一个不小的代言费用,但从我们每年对品牌的提升的整个投入的成本来看,只占到了2%~3%左右。
叶:在请明星代言人的时候,看起来市场的反应还是比较热烈的,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现在很多品牌都流行用大牌明星来代言自己的品牌,结果变成:大家记住了这个明星又代言了一个广告,可代言的是什么品牌?忘了。
周:我反复强调借明星代言到底是借他做什么用,是借他的知名度,还是想借他告诉消费者什么?比如说我们在1995年的时候,请郭富城或者请周杰伦未必能产生作用。
叶:我知道那会儿“美特斯邦威”第一任的形象代言人是你自己。
周:对,最初用我自己的形象,是要体现一种我非常的自信。
叶:当时有一句广告词,叫自信就是力量。
周:是的,当时我们什么都没有,就是有自信,因为首先要自己自信,别人才有可能相信你,如果你自己都不自信,别人怎么相信你。可作为今天来说它不是简单地给自信就可以了,或者简单地说给知名度就可以了。“美特斯邦威”想体现的是一个有年轻活力的领导品牌,同时又想给更多的消费群体一种互动,或者一种体验、一种感受,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如何借用明星,我认为我们过去借用郭富城也好,今天借用周杰伦也好,与后面的品牌定位是非常吻合的,我们共同来诠释我们内在的想说的话。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把品牌的内涵告诉消费者,我想表达什么,我 想实现什么目标,所以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说只是简单地找一个明星来提高知名度的话,有可能和晶牌内在的东西形成一种差异性,那这样的结果未必是正确的,或者未必是有回报的,我是这样理解。
在古典中发现时尚
叶:休闲服实际上在20年前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随着大家生活方式的改变,休闲服的市场是越来越大,当然参与到其中的竞争者也是越来越多,有跟“美特斯邦威”同时出现的刚才我们谈到的像真维斯、班尼路等等,后来者又有森马、还有像唐狮等等,所以也有人就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把这些服装的品牌都摘掉,请问周总,你自己能够迅速从当中挑出自己“美特斯邦威”生产的那件吗?
周:如果让我们公司内部的人去挑肯定挑得出来,但关键是只有我们自己挑得出来那是不够的,如果说把这个品牌塑造成让消费者也能挑得出来,这是我们的目的,这是我们的追求,这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但目前“美特斯邦威”没有做到这点,只做到我们自己可以挑出来,你把所有的商标摘掉,可以挑出这个是“美特斯邦威”的,那个是谁的,所以我们如何在这之上,让自己挑出来之上,让消费者让市场可以直接感受到,可能我们还要花很大很大的力气做下去。
为人与用人
叶:周总,你的品牌的诉求和其他的品牌的差异性在那里?您能告诉我吗?
周:这可能不是用简单的一句话可以告诉你的,比如说我们目前在用“美特斯邦威”在做一个服饰博物馆。其实做这个博物馆的目的就是来塑造“美特斯邦威”自己独特的一种东西。
叶:你刚才讲你们的品牌是时尚、年轻、活力,为什么会去做一个博物馆?
周: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就要更深层次地去理解我们如何来塑造这个品牌内涵的问题,现在我们都在讲,比如我们从欧洲的一些品牌,你可以看到,不管什么牌子,它都会带有一种欧洲的文明烙印在里面,那比如说美国的一些牌子,它也有带有一种美国的烙印在里面,往往我们中国这么多的品牌,它已经注入了什么,的确我们没看到,但是我们谁要去做,谁要去实现,这可能需要很多人去努力,作为“美特斯邦威”未必最终能实现,但目前我做,目前有这个责任,同时也有耐心、有决心把这个事情去做,我想让我们更多的人,在做好这个博物馆,在征集年代悠久的、历代的;有各民族的、有近代的,从这个过程中把几千件藏晶,逐渐地发现它的工艺质量,或者它的设计感、它的协调感,的确是让我很冲动的,让我们这批人近距离触摸这些精神,同时又能更好地去捕捉全球的时尚前沿,不是说简单去抄袭历代的藏晶,或者说是抄袭民族的衣服,是从中挖掘一些什么东西,知道一些东西,来更好地使“美特斯邦威”这个品牌在市场上表现出来,这是非常关键的。我经常在说,我们中国是什么,那么中国人是亚洲黄皮肤的代表,我们如何更好地诠释黄皮肤背后的内涵,这个内涵是什么,我们不能用一句话简单地去理解,我们要更好地把这个方面描述出来,这是我在追求、在努力,但也许我最终没有实现,可是我一直抱着这种信念去做这个“美特斯邦威”的。
叶:我们在回顾“美特斯邦威”这十年走过路的时候,一方面我们感受到它的企业文化逐渐丰满,但同时我们也知道,实际上在人事上也是发生过数次振荡的,比如在1997年,那时候基本上创业之初的合作伙伴基本上是纷纷离开你了,当时只留下你一个人,你自己后来也说那段时间是你走过的最艰难的时刻。
周:我们可以这样去说,其实作为“美特斯邦威”到今天为止,关于人的问题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那么从我这个层面出发,可以看到“美特斯邦威”现有的团队,管理层的平均工龄已经超过7年了。所以我可以说企业到现在为止只走过10年多的时间,队伍是非常稳定的。
叶:曾经和你搭档过的一些亲密的合作伙伴,在评价你个人的时候,往往会说跟你相处,性格上会发生很大的冲突,说你并不是一个很好合作的人。
周:我只能这样去理解:我对我自己,或者对工作的要求的确是非常严格的。的确有很多人说我太追求完美了,这我承认。可是我说,我自己的人生格言叫“要认认真真做事,才有可能自由自在地做人”,因为如果你不能认认真真做事的话就无法自由自在地做人。
叶:你有一句话让我一直觉得很难理解,你说“疑人要用,用人要疑”?
周:其实我非常同意古人说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没有不同意这个理念,这个理念是贯彻了我们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但关键是我们企业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刚创立的前面几年里,是没有机会让你了解清楚一个人,然后再去用他,否则,很多机会就失去了。所以我的观点是不管你对他已经了解还是不了解,大致看看可以先让他上来工作,但上来工作不能说不管,让他自由发挥,只不过我们需要一个规程、一个标准。所以我们公司从最初开始到现在为止,大家也在说我用人是非常大胆的,只要我感觉大致符合企业的要求,我就会给他机会,我们企业一直是处在这样一种状况,我一直到现在都没改过。
叶:我在想这些年你也在不断地提升、改变、总结,你觉得现在的你跟创业之初的你哪些方面已经做了很大的调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周:作为我本人经常也在说,出生在农村,从农村到城里去是一次机会的挑战,同时在做“美特斯邦威”之前,从一个个体经销商变成一个法人企业,是一个转变是一个挑战,在做这个法人企业之前,对管理、对做企业、对如何形成组织化地去管理,理解是很浅层的,甚至可以说是不理解,所以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去理解,逐渐地来提升自己,逐渐地来满足企业的需求来改变,所以,我认为从整个过程中对我本人来说,学到了很多东西。应该说,昨天温州一个报纸上叫我写十年的感言,我说我比昨天成长了不少,当然也只是成熟了一点点,也理性了一点点,这的确是。我认为自己到今天为止还有很高的热情去做这个“美特斯邦威”企业,我觉得回顾自己在过程当中学到了少不少东西,它超越了物质,用物质是无法去衡量的一种东西,这是我自己最大的一种收获,或者说是一种财富的积累。
叶:“美特斯邦威”是一个民营企业,但是在你的管理层当中却很难看到你们家的亲戚,这好像是有别于其他的一些民营企业的,你为什么没有用自己的一些亲朋好友在身边呢?
周:我认为每个人的追求,如果按一种完美的追求,最好是既是合作伙伴同时又是很好的朋友,无话不谈,但这两者结合未必是容易做到的,比如说我的兄弟姐妹也好,他们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目标,我有我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标。我前面也说到,我自己个人的观点,人家说,家族成员未必不好,非家族成员未必不行,所以我从1995年“美特斯邦威”第一天创业开始,我在人才的使用方面是非常大胆的,非常开放的。从第一天企业成立,我 们去招了几十个人,就各自分工,你干什么,他干什么;你就独立去工作,你该去广东去负责采购的就去,你该去跑市场的就要跑出去,你该去做财务的就把财务账立起来。所以这是我的一种特点,同时也由于这个过程就像你刚才说的,因为人在事前没有很严格地筛选,就会带来随意性地离开,这个是我很深地去总结的,所以我今天在人才的引进过程中要严格地筛选,更要慎重地让人才在每个岗位上发挥好。
叶:这也是跟着企业的发展在逐步成熟的一个思想。
周:对,这非常非常重要。
昔日的小裁缝
叶:我们这次编导采访你,想从你那里拿到您小时候童年时候的一些照片,但你说了一句话,让他半天没回过神来,你说20岁以前没照片,这怎么会啊?
周:因为我20岁之前还是在农村生活,离温州有70多公里,我是浙江丽水青田人,当时在农村里面可能大家这种对照片的意识,没有像今天这样,每次出去还叫人家拍一张照片留下来,我没有这个意识。
叶:据说你父亲很了不起,为什么呢?因为他发现你很小的时候就有裁缝天赋。
周:是的,当时我们大人都出去种田了,我一个人在家里,就拿着工具,把给姐姐做嫁妆的缝纫机拆下来。拆完了以后,就搭不回去了。结果我爸爸打了我一顿。不过,他也发现了我在这方面的兴趣。从今天来看我对这个行业,或者说对服装特别感兴趣,对它有一种堕入情网的情结,可能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叶:然后,你就找机会去学裁缝了?
周:对,就是跟着师傅给人家做衣服。一般村庄里面,人们每年都要做新衣服,我们一家家地去做。做完以后人家是不给钱的,就是给番薯干或是给大米,当工钱。不过没有关系,只要跟着师傅学裁缝,有吃就可以了。
叶:这样的学徒工你当了多少时间?
周:当了不到一年,我后来到了温州,开始找专业的老师学。
叶:温州是你事业起步的地方,是吗?
周:对。我在温州的发展,包括自己继续做服装品牌和这里都有很连贯的关系。在这里,一个是我对服装的品牌意识更浓了,还有就是,我发现了其中的乐趣。记得一次我在加工过程中,因为天天加班,太困了,在裁剪的时候把衣服裁错了,第二天老板就过来叫我赔他钱。
叶:那你的做法是……
周:后来我在琢磨,这个赔,几十万块钱我咋赔,我说赔不出来,他说你自己想办法吧。最后我就想把袖子改一改,原来是西装袖子,我把它改成夹克袖子。没想到改成以后,这批服装非常非常地畅销,老板也发了财。就是这样一个举动让我自己有了启发,原来我不单是懂技术我还懂创造设计,所以一直到2002年我做“美特斯邦威”之前,在公司设计部门里面的总的把关还是我自己在抓的。曾经我在跟一些学生交流的时候,他们说你生活在农村,那做时尚产业的灵感从哪来的呢?我说这个我也不知道,可能我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以退为进
叶:前不久你说5年之后就准备退休了,这让我们看起来觉得很难想象,因为你还很年轻啊。
周:其实退休是给自己一种提醒和激励。事实来说,当时我在5年之前把企业从温州搬到上海,就觉得面对企业的挑战会更大。当时我在考虑我会努力,可我是否能为这个企业持续发展做好管理,这是给自己提出了一个挑战的。我说如果我在5年之内不能有很好地为提升企业去改变自己,为企业找到更高的发展平台,可能我就要把这个企业交给其他有能力的人去管理。我这个想法说了以后,记者就归纳说我要退休了。因为我认为未来企业的发展不是我个人的事情,它面对的是整个社会。虽然我不能忧国忧民,但事实是:这个企业是一个社会的团体,我们现在有1500多家专卖店,专卖店员工加起来就有上万人,再加上我们上游的生产工厂应该有几万人。
叶: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企业家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周:所以一直有人间我做企业最终的责任是什么,我说当然是更多地关心社会慈善事业,这是作为企业家最基本的要去做的事。但我认为除此之外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把这个企业做好,如何使这个企业能持续地成长,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做企业家的责任。因为就算今天你把很多钱捐给慈善事业,可如果这个企业明天不能持续,那你的今天就是暂时的。我坚信把企业做好,才有机会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这是我的努力,也是我自己的一种责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