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珍藏清帝御用兵器(下)

来源 :收藏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y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太宗皇太极鸭嘴哨箭(图18)

全长101.8、镞长5厘米,鸭嘴形骸,即响箭之高4厘米。镞为铁制,镞脊明显,镞翼夹角大,镞锋微凸弧形,镞薄而阔,八棱三角鸭嘴形,箭头与箭杄之间,有一角质飽头,在箭杄上,绘有纹饰。角制中空,微扁,有4穿孔,在骸的上部,有嵌铜丝花纹。鸭嘴箭的箭杆材料为杨木杆,通长96.7厘米,通体涂油。箭羽为花雕翎,箭括,即末端髹朱漆,裹白桦皮,鸭嘴箭和铲形水箭是用来射鸭子的。后金天聪至清崇德时制,清太宗皇太极御用,为其亲自行围射猎所使用的哨箭。

清小骨头哨箭(图19)

全长110厘米,骨木质。朱漆桦木杆尾镶大鹏花羽翎,骨箭头作空腔4孔,发射出有声响。箭拴系黄棉纸,其上楷书“世祖章皇帝御用哨箭陆拾枝,呈览一枝”,系盛京皇宫原藏。据《大清会典》《皇朝礼器图编》载,清廷用箭有30余种。以外形分,为鱿箭、梅针箭、飽箭、哨箭;以用途论,为作战箭、狩猎箭、教阅箭、信号箭。此箭为清世祖福临行围狩猎时用。

清皇帝大阅鈚箭(图20)

清帝御用箭有大阅鈚箭、大阅骲箭、大礼鈚箭、吉礼随侍骲箭、随侍兔叉箭、御用射鹄骲头哨箭等。齐骲箭的箭镞为角骲,长6.3厘米,有一半起棱,环穿4孔,顶部齐平,宽3.6厘米。箭杆为杨木制成,长94.6厘米。箭羽为黑雕翎,括部髹朱漆,裹白桦皮。铁兔叉箭的箭镞长8.1厘米,镞锋为四棱云叶,中部为圆椎,圆椎后有4根倒钩向外的铁齿。箭杆为杨木制成,长94.6厘米,杆首包黑桃皮。箭羽为黑雕翎,括部髹朱漆。

清镀金大礼箭(图21)

镞长10、宽5.8厘米。铁质箭镞,镀金,杨木箭杆,外裹桦树皮。清代的箭矢种类非常丰富。其以弓马立国,对于清朝皇帝来说,弓箭不仅是射猎的武器,还是不可或缺的礼仪用具。在《皇朝礼器图式》中,记载有三种清代皇帝专用的礼用弓箭,分别为皇帝大阅弓箭、皇帝大礼随侍弓箭、皇帝吉礼随侍弓箭。皇帝大阅时候使用的,即清廷按惯例三年一次举行的大型阅兵活动,与皇帝大阅弓搭配。大阅礼箭为12支箭,分别为5支皇帝大阅鈚箭、5支皇帝大阅梅针箭、2支皇帝大阅骲箭。三种箭均使用杨木箭杆。皇帝随侍大礼箭的使用场景是祭祀活动和朝会。皇帝穿戴吉服的时候,使用的是吉礼随侍弓箭。清代的吉礼指的是祭祀活动。其中的部分流程中,皇帝需要穿戴吉服,如在祭祀开始之前的准备活动上,皇帝便身穿吉服,但在祭祀当场,皇帝所穿的服装并非吉服,而是朝服。除了祭祀中身穿吉服,皇帝在大型节日时也会穿戴吉服。其时盛箭10支,分别为吉礼随侍鈚箭7支,吉礼随侍骲箭1支,吉礼随侍哨箭2支。

清木头哨箭(图22)

骲箭,全长99、头长5.5、宽3.5厘米。镞为木质或骨质,如方骲头哨箭,木质方镞,4孔。清代八旗官兵用箭,如木头哨箭。墩子箭,木镞,长2、宽1.5厘米。哨箭,铁镞骨骹,如镀金哨箭,骹为球形,中空,3孔。

清皇帝随侍兔又箭(图23)

全长99.7、镞长15、齿宽6厘米。木兔叉箭的箭镞长23.3厘米,为桦木和象牙合制,镞后的铁齿分两层,每层两根,上层铁齿长4.3、下层长6.3厘米;箭杆为杨木制成,长96.7厘米,杆首包黑桃皮。箭羽为黑雕翎,括部髹朱漆,裹白桦皮。兔叉箭用来射兔和雉鸡,铁齿的目的在于不让箭矢穿透动物的身体,易于拔取。实心飽箭以桦木骲代替箭镞,骲长5.7、顶端直径3.3厘米,起棱不穿孔,骲顶蒙大象的皮。箭杆为杨木制成,长96.7厘米。箭羽为花雕翎,括,即尾部髹朱漆,裹白桦皮。实心骲箭用来射飞鸟和鹌鹑。快箭的箭镞长3.7、宽1.3厘米,镞的前半截与鈚箭类似,后半截与梅针箭类似。箭杆为杨木制成,长96.7厘米,杆首包黑桃皮。箭羽为雉翎,括,即尾部髹朱漆,缠绿色丝线。清代围猎时,常见的狩猎对象就有野兔,在一天内,清圣祖玄烨曾经射杀了318只兔子。在《皇朝礼器图式》中记载的箭矢中,用于专门射杀兔子的箭就有尖骲箭、方骲箭、齐骲箭、铁兔叉箭、木兔叉箭。在这些箭里面,除了铁兔叉箭使用铁镞之外,其余几种箭都没有安装铁镞。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箭镞的箭,也能射杀比较脆弱的兔子身体。

清尖鈚箭(图24)

铁镞,镞长5.5、宽3.2厘米。清代八旗官兵用箭有水箭、索伦长鈚箭、方骲头哨箭、鸭嘴哨箭、齐鈚箭、五齿鱼叉箭、梅针箭、快箭等。尖骲箭的箭镞为狭长的尖骲,长11厘米。前部为骨质,后部为角质,外部起棱5条,环穿10孔。箭杆为杨木制成,长96.7厘米。箭羽为斑纹雕翎,括,即尾部,髹朱漆。尖骲箭的镞,虽然是骨、角合制,但已足以射穿野兔的皮毛。方骲箭的箭镞为外形方正的桦木骲,长6.3厘米,外部起棱4条,有穿孔。箭杆为杨木制成,长96.7厘米,箭羽为黑雕翎。括,即末端部,髹朱漆,用绿丝线纏紧。方骲箭被用来射石头上的兔子,也可以用于马射。由于骲的前端较平,即便没有射中兔子,而是射中岩石的话。由于的前端较平,也不会损坏。如果使用尖骲箭的话,在同等情况下,必然会造成骲的损坏。

清齐梅针箭(图25)

全长107、镞长10、宽1.5厘米。箭为清代军事及狩猎的必备之物,是重要的武器之一。清代箭的种类名目繁多。梅针箭,镞体细而尖,如齐针梅箭,箭镞铁质,头部平,镞狭长,端橫平,箭杄杨木质,杆首饰黑桃皮,箭羽以雕羽为之,栝,即箭末扣弦处染朱。此种箭为清代皇帝围猎时所使用。

清雕羽箭(图26)

全长96、镞长5.5、宽3.2厘米。鈚箭,镞体宽而薄,如齐鈚箭,铁质,平头。鈚箭适合射鹿和狍子,射中后创口大,并且不易脱落。箭杆为杨木制成,长93.3厘米箭羽为黑雕翎,括即未端部,裹红桦皮。在《庭训格言》中,清世宗胤禛曾言道:自古以来,各种兵器能如我朝之弓矢者,断未之有也。常备盔甲、腰刀与武职差不多,所不同的也是箭支。都统、副都统、参领、佐领、骁骑校、领催、马甲在400支到50支之间。每个人所拥有兵器的数量,同顶戴、补服和俸银、禄米一样,标识着地位、爵位和官位的大小高低。各省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箭数各400支,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外委由350到70支不等。

清五齿鱼叉箭(图27)

全长97.5、镞长6、宽4.5厘米。箭,又称矢,或镞。清代箭支的种类很多,因战争、教阅、传信等用途不用,箭的镞形和质材也不同。五齿鱼叉箭,为渔猎所用。铁质,五叉形镞。还有三齿鱼叉箭,铁质三叉形镞。快箭能射的比较远,用来射飞禽。墩箭以桦木为箭杆,杆首略大,顶端齐平,无箭镞,以雉翎为箭羽,括髹朱漆,用来射石头上停驻的禽鸟,也可以用于习射。墩箭前端齐平,是为了射中石头时箭矢不致损伤,便于回收,与方骲箭类似,由于禽鸟身体单薄,墩箭虽然没有箭镞,但射中时的冲击力也足以对其造成杀伤。鱼叉箭,清代皇帝有时候还会射鱼,射鱼用的箭之箭镞为带有倒刺的鱼叉形状,有三齿也有五齿。在《皇朝礼器图式》中记载,即有鱼叉箭,其箭镞为五齿铁叉,长6.3、横4.7厘米,叉锋有倒钩;箭杆为杨木制成,长96.7厘米,杆首包黑桃皮;箭羽黑为雁翎,羽间涂黄油,括即末端扣弦处,旁饰黑桃皮。鱼叉箭用来射鱼,倒钩的目的在于,避免中箭的鱼儿逃逸。

清镶铜嵌料石带环白海螺(图28)

长23.8厘米,海螺,亦称法螺。清代八旗部队所用鸣吹用具。清入关前,作为战时指挥鸣笛用具。清入关后,广泛使用,多用于军队操练,检阅之时。为螺、铜、宝石、料石复合制。其由白色天然海螺壳制成,吹口,把手及螺边,均镶铜。在铜表面上,还錾镌刻缠枝花纹,并镶嵌各色宝石、料石,把手端部有一铜环也用于佛教仪式活动中,是佛教中的法器和供品,为佛八宝之一。在皇帝大阅时,按制也常以螺声发布号令。此件海螺装饰华贵,乾隆年间所制,为宫中陈设之物。

清鸟枪(图29)

全长122、筒长83.5、口径1.7厘米。清军轻型管状射击火器。由木、金属复合制成,枪之双管为铁质制造,带准星,背带,六道铜箍。下附搠杖,枪床木质,扳机呈卷草纹样。火枪,俗称鸟枪,即一种旧式火枪,一般用来打鸟,或为贮以铁砂的猎枪,为其装备的一種单兵火绳枪,发射铁制弹丸,每枚弹丸重1钱。发射1枚弹丸,须装填3钱火药。枪管安于用坚木制造的枪托上,枪托前端下安33.3厘米长的叉架。清入关前,在八旗官兵中大规模装备鸟枪,是受到限制的,因此,数量比较少。其鸟枪兵,则附属于弓箭步兵类,多配备给八旗汉军。清入关后,京师八旗除火炮外,八旗汉军每人鸟枪1杆。驻防八旗混合编营,其汉军皆持鸟枪。雍正5年(1727)8月,驻防德州的八旗甲兵还保有12名鸟枪领催与188名鸟枪甲兵。雍正7年(1729),清廷设定驻防青州八旗额数,其中有45名鸟枪马甲领催和80名炮手马甲。嘉庆时期,在《钦定军器则例》中,清仁宗顒琰曾规定各省地方八旗驻防军之鸟枪不许存留,但又特准湖北、甘肃广西、河南等地应留鸟枪捍卫者,准照营兵鸟枪式制造又在天理教起义军打入紫禁城后,其总结道:国家修明武备,器械坚利,足称干之用。但因承平日久,渐就废弛,致军器弊坏,备御全不足。军事装备逐渐落后,维修日渐废弛。

清西式砸机火枪(图30)

全长132、枪筒长95、口径2.5厘米。清中期制,铁、木复合,安有铁制扳机和砸机,其枪下部为木托,为俄式射击火器样式,并在砸机铁片外,刻有俄文。其外型与现代步枪形状相似,枪筒较粗,为八棱形,其时为清宫贵族所使用。清圣祖玄烨设立的火器营,可谓装备精良。其总率八旗鸟枪军参领,护军校、骁骑校等,统辖鸟枪护军,鸟枪骁骑和炮骁骑。其成立之初,总计拥有5230杆鸟枪。清圣祖玄烨、清高宗弘历等每年都举行木兰秋猎,文武大臣必行习射。至17世纪中叶,欧洲主要国家最后淘汰冷兵器进入火器进代。火枪为营伍利器,在历次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清交枪(图31)

全长166.5、枪管长120、口径2.5厘米。清中期制,铁、木复合材料。此枪呈瘦长形状,枪管为铁制,在管面上,有3组花纹,原有鎏金。枪口下部为木制,枪下前部枪筒下安有双脚木叉,以支撑枪身,增加枪身稳定性。长55厘米,枪床为木质,刻有“蒙古花大交枪,长三尺七寸重七斤十三两药重二钱籽重三钱九分。”枪把底部玉顶,最长处6、宽6、厚2厘米,刻有如意纹。为皇帝、王公贵族围猎时使用的宫廷火器,八旗官兵作战中亦有使用。交枪为鸟枪的一种,属轻型管状射击火器,虽然发射速度较慢,但毕竟要优越于传统的冷兵器。

清冲天铜炮(图32)

全长73、外口径37.4、内口径21厘米。清代所铸短筒前膛火炮。全部为铜铸造,制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炮身前广后敛筒形,形如仰钟,双耳身有隆起箍5道,尾如覆笠。炮身铸有“大清康煕二十九年,景山内御制,威远将军,总管监造,御前等侍卫海青,监造官员外郎勒里,笔帖式巴格,匠役伊邦正,李文德”,并铸有满文8行。欧洲火炮的制做技术,是由传教士的东来而传人中国,对中国火炮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出现了一次仿制的高潮。火炮创制在我国始于宋代,元至明正德年问,主要发展铳类火炮,明嘉靖初年至崇祯末年,开始引进和仿制外来火炮,即西洋大炮,明称红夷炮,清时大量仿制,并改称红衣炮。16世纪70年代,率先来华的是耶稣会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并同明朝詹事府少詹事徐光启、光禄寺少卿李之藻相结识。传教士龙华民还应明廷之聘,率炮师和工匠帮助制造红夷炮和训练炮手。德意志传教士汤若望与焦勖合作撰写了《火功挈要》。传教士为红夷炮的传人起了积极作用。但红夷炮引进的直接原因是后金与明的战争。红衣大炮在中国的发展顶峰是在康煕朝,此时所造的905门火炮中,重量在250公斤以上者有201门,其余为250公斤以下的轻炮。尾部较厚,有尾珠,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调整射角,配合火药量,改变射程。在炮身上,装有准星、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红衣大炮由车运载,可以任意奔驰。

清康熙款御制威远将军铜炮(图33)

全长108.5、内口径5.5厘米。为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监制。清代所铸中型前膛火炮。铜质,筒体,前弇后丰,炮体铸4道隆起箍,类似红衣大炮形,炮尾铸桃形球冠。近中部有双耳,炮耳各刻有“九”“玖”2字,炮身铸有“大清康煕五十七年,景山内御制,威远将军,总管景山照办火炮、鸟枪监造赵昌,监造官员外郎张强祖,笔帖式张秉义,工部员外郎阿兰泰,笔帖式杨天禄,匠役李文德”等署款,另有对题记铸有满文8行题字,内容相同。从康熙29年至57年间所铸造的都是以明未红衣炮为模式的仿制品。康熙一朝,制有900多门红衣炮。这些红衣炮装备清军炮兵和火器营后,在平定三藩叛乱,收复雅克萨,平定噶尔丹叛乱等重要战争中,为巩固清朝的统一和国家领土的完整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康熙后期起,国内局势较为稳定,红衣炮的需要量日趋减少。因而,使红衣炮的制造开始出现由兴旺趋向缓慢发展的转折。从康煕晚年始,红衣炮制作减少。

清子母炮(图34)

全长184.3、外径7.5、内径3.6厘米。为轻型后装式火炮。清宫武备库收藏大批当时世界上的各种火枪,如子母炮,它配备子炮5枚,可连续发射,以四轮炮车运载。后人一度称其为清代“机关枪”。铁质,炮身隆起5道箍,旁有双耳,炮面开孔,可填充子炮,固以铁钮。在子炮内,可填充火药和铁子,还有药筒。子炮从母炮后部装入,由螺丝固定,一炮发射完毕,可再更换一枚子炮。与其他火炮相比,节省了装药填药等环节。清入关后,八旗官兵的武器装备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重视火器,设立火器营。火枪为营伍利器,在历次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八旗官军陆续别设炮兵,子母炮为其专用。清圣祖玄烨在《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中曾言子母炮系八旗火器,各省概造,断乎不可。清代八旗军远征,首重军需后勤之筹划。玄烨曾派察哈尔蒙古八旗远征噶尔丹,曾令汉军每旗中,选章京一员,领行炮八门及炮手前往。在《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中,清世宗胤禛曾言子母炮为军中最紧要利器。雍正5年(1726),清世宗胤禛降旨八旗在原来每旗6位的基础上,再增设4位。从此,确立了每旗配备子母炮10位的标准。乾隆年间,汉军八旗约有铜铁火炮600位左右。嘉庆朝,镶黄旗69位,正黄旗79位,正白旗69位,正红旗74位,镶白旗62位,镶红旗68位,正蓝旗65位,镶蓝旗72位。

清红衣大炮(图35~图38)

从16世纪中叶始,以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太阳中心论”为标志,欧洲开始了科学革命。英法以之为契机,建立了火炮工场,欲与西班牙、葡萄牙争夺海上霸权。西班牙、葡萄牙为了维持强国地位,也应之而建,瑞典、俄国相继仿效而行。后期,英国火炮经过改革后,制做有前装重型滑膛长管加农火炮。天启年间,明廷向澳门葡萄牙当局购买的第一批西洋火炮,正是英國制造的这类火炮。沈阳故宫所藏巩定将军炮也正是仿制此种火炮,以耆英所处时代已是19世纪20年代,但仍然保留英国16世纪后期的制炮水平。萨尔浒大战后,明廷大震。徐光启上疏:为收复辽东,建议使用红夷大炮与后金远距离交战。他称红夷炮“精密紧致,锋利猛烈”。·李之藻也上书介绍了红夷炮的作用,称之具有“折巨木、透坚城,攻无不摧”的威力。明泰昌元年(1620),徐光启联络李之藻,私人捐资,向葡萄牙澳门当局试购火炮。李之藻的学生加衔守备张焘响应老师的号召,亲赴澳门,最初购进4门红夷炮,后滞留广信府(江西上饶)。天启7年(1621)2月,李之藻上书将之调至京师,试炮后,明廷又派张焘至澳门续购。天启3年(1623)购进22门,并聘23名葡籍炮师和一名翻译,后又购进4门,从而实现了30门红夷炮的引进。天启6年(1626),兵部主事孙元化的奏疏记载了此事:“澳商闻徐光启练兵,先进四门,迨李之藻督造,又进26门。调往山海关者11门,炸者1门,则都城当有18门,足以守矣。”孙元化是徐光启的学生,曾在上海师事徐光启,接受西学,精通火器,明天启二年(1622)9月间,他以兵部司务身份在山海关协助辽东经略孙承宗修筑城防,天启三年(1623),随宁前兵备道袁崇焕守宁远,并负责调运山海关的11门红夷炮于宁远大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北京炸毁1门,即天启4年(1624),葡籍炮师在试炮中发生。其余18门用于京城守卫。但这30门红夷炮,并非荷兰人所制。因荷兰人头发为红色,被明人称之为“红夷”。《明史》作者张廷玉在《和兰传》中也误认为和兰人“所恃惟舟大炮”,发之可洞裂石城,震数十里,世所谓:“红夷炮”,即其制也。当时,明廷在引进时,误认为此炮是其制造。故而,称为红夷大炮然而,天启年间,明廷至澳门所购红夷炮,其炮身铸有盾形框徽,图案下部有3艘4桅风帆船,上部有两顶皇冠和两只雄师,这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徽记,这些炮是该公司船上装备的舰炮。此乃是澳门政府于明泰昌元年从一支在澳门附近搁浅的英国船上拆下来的舰炮,并于天启元年买给张焘。这30门大炮属于英国16世纪后期经过火炮改革后的一种早期加农炮。在当时其设计是比较先进的。它具有炮管长,管壁很厚、弹道低伸、射程远、命中精度高威力大、安全可靠等优越性,是击杀密集进攻之敌的锐利火炮,英国当时处于各国领先地位。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炮管长度3米左右,呈前细后粗型,口径大多在100~130毫米,倍径(指火门至炮口之距离与内径的比例)之比多在20-40之间。重量在2吨以上。红夷大炮最突出的优点是射程,对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环节,即使现今也不例外。依据当时西方同类型炮数据,宁远之战所用最早的这一批红夷大炮,有效射程为500米左右,最大射程不到1.5公里。后又不断改进,使有效射程达到1500米,最大射程到2.5公里。弹药较重,可达数公斤乃至10公斤不等。弹丸是由石、铁、铅等材料制成的球形实心弹,射程较远,杀伤力较大。其铸造极为复杂,采用整体泥模铸法,有科学的工序和法式要求,并有新型设备、仪器等辅助设施的配合。各部比例合适,炸膛的几率低,所铸之炮的质量提高。多系重型铁炮,也有铜制,自重数百斤至万斤不等。明廷购买此炮后,把它做为同后金军做战的主要凭借。

在沈阳故宫的大政殿、十王亭中的亭子之间有4尊露尘巨炮。炮身前细后粗,为筒形,外壁留有明显的模铸痕,围绕炮身有六道凸棱,即隆起,也称六道箍,炮口与底部各有瞄准用的“斟”和“斗”,即准星,火门为长方形,炮尾渐系如冠,形如覆笠,顶端有球珠,炮管中部两侧各横出一个炮耳,为设炮架、炮车之用。西南起第一门,炮尾至火门44厘米,炮尾最大箍周嵌50厘米,炮口内径13.5、炮耳长15厘米,炮身第一箍间铸有铭文“大清道光二十一年七月吉日”“承铸大臣盛京将军耆英”。第二门炮耳处有一大箍两个小箍,火门下凹,为铜制,炮长105、炮口内径13.5厘米。第三门炮炮长90厘米,铜火门。第四门炮长105厘米,其之铭文较为清晰。第一箍间凸铸:“承铸大臣盛京将军镇国公副都统宗室耆英”,第二箍问凸铸:“监铸官协领恒升协领乌尔滚协领荣琪”。原辅助工具即装填火药用的药锹,压紧火药用的药撞,点放火绳用的箍火绳杖,清除内膛用的炮帚,照明内膛用的炮照,刮除膛锈用的镟刀,垫于炮尾、调整射击角度的炮垫等现均无存。关于这些炮的制造,《奉天通志》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为加强辽东海防,道光21年(1841),由盛京将军宗室耆英奏请,清宣宗旻宁于“闰三月,命盛京添铸火炮”。渝日:“克敌制胜,军火为先,该将军采办铁料26万斤,为铸造炮位、炮子之用。现已饬内务府令造办处炮匠前赴盛京听候铸用。”同时做了具体的规定:“惟所请铸造8000斤炮20尊恐斤两过重,运用不能便捷,著即铸8000大炮四五尊,其余铁料的量分铸二、二千斤,二、三千斤炮位数10尊。”并要求耆英实地考察“复州金州各海口情形,妥为安设以资捍卫。所需鼓铸银两,准其在于徵存船规项下动支,事竣覆实报销。”。12月,耆英奏盛京鼓铸炮位工竣,请旨命名,清宣宗旻宁谕内阁,盛京新铸炮位其2500斤、3000斤、4000斤、5000斤、8000斤者,著命名巩定将军。1000斤、1500斤者,著命名振武。还赏赐监铸官协领恒升、乌尔滚花翎,佐领荣琪蓝翎。又分析盛京所辖39处大小海口,多“水浅滩薄,大船断难进口”。而“海外岛屿甚多,若处处驻兵安炮,不但不能得力,且亦无此办法”。只有“金州所属海口”和“复州所属”无论大小船支皆可逼近口岸。因此,指示耆英“身系重任”,“务当实心实力,审度机宜。”°然而,未待安放,道光22年(1842)春正月,耆英被调任广州将军。巩定将军炮的承铸大臣,由铭文所记和《奉天通志》所载可知4门巩定将军炮的承铸大臣为盛京将军、宗室耆英。

道光22年(1842)正月,琦善被黜,“扬威将军”奕经主持浙东战事遭到惨败。道光皇帝调耆英为广州将军,督办浙江洋务。道光23年(1843),授钦差大臣,赴广东议通商章程。道光24年(1844),调授两广总督兼办通商事宜。道光25年(1845),署协办大学士,留总督任。道光26年(1846),以“殚心竭虑,坐镇海疆,被议叙”。道光28年(1848),请“人觐”,留京供职,获赐双眼花翎,管理礼部、兵部,兼都统。不久,授文渊阁大学士,“命赴山东查办盐务,校阅浙江营伍”。

道光30年(1850),清文宗奕詝即位,耆英“不自安,屢称病”。是年10月,清文宗奕詝诏示耆英罪状,斥其在广东“抑民奉夷”,但又念其“迫于时势”

从宽降为部属。不久,又补工部员外郎。咸丰3年

(1853),耆英子马兰镇总兵庆锡,奏请父子兄弟同赴军前。清文宗奕詝命耆英随巡防五大臣效力,“以捐饷”予四品顶戴。咸丰5年(1855),庆锡向属员借贷被劾,耆英“坐私告”被革职圈禁。咸丰8年(1858),英法美俄违犯天津“争议条约”,巡防五大臣推荐耆英熟悉情形,他也“自陈愿力任其难”。清文宗奕詝,遂“予侍郎衔,赴天津协议”。然而由于耆英在广州办理通商事宜的档案被英人所得,被译出后,认为耆英所奏不实,“深恶之”,待耆英至天津时,英人“拒不见”,耆英也“惶恐而去”,“未待候旨”即私回通州,“为五大臣所劾”。清文宗奕詝“严诏逮治”赐自尽。

其他文献
安徽博物院收藏了一套休宁县南宋墓出土的御仙花金带銙,墓主人为南宋名臣朱晞颜及其夫人洪氏。这套金带銙时代明确、纹饰精致、做工考究,可被视作判断南宋中期金银器断代研究的标准器。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依据考古出土实物、文献等资源,在讨论其形制结构、种类、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试图复原与阐释这套金带銙的使用方法及使用人群。  一、灼灼重现  1952年7月,安徽省休宁县发现一座古墓,业务人员赶到现场时,墓
期刊
北京翰海2019秋季拍卖会于12月14日在北京嘉里大酒店落下帷幕,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法书楹联、紫瓯凝香-紫砂艺术、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当代书画、古董珍玩8个专场1950件拍品总成交1.92亿元,成交率77%,从拍卖现场竞价情况以及成交结果来看,整体表现稳健,达到预期。  根据对当下艺术品市场的了解,翰海在本届秋季拍卖会中,中国书画、古董珍玩等常规板块均以中档价位拍品为主体,门类涵盖丰富,紧跟主
期刊
一、烟云过眼  潘奕隽祖孙几代人收藏的趣味,仍是明清传统一路,以书画、碑帖、古籍为主。因潘奕隽晚年名重江南,南北收藏家自四面八方来苏州,无不系舟花桥头,携古物上岸,登三松堂,访潘奕隽、潘世璜父子,入西圃,赏书画于须静斋。  与古为徒的生活,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潘奕隽退隐之后,日渐增多,尽管《三松老人自订年谱》并未逐一详记,却也有一鳞半爪存焉。《潘氏三松堂书画记》《须静斋云烟过眼录》虽说只提供
期刊
宋辽金元时期的玉器由于出土数量相对少而分散,国内各博物馆与研究所收藏数量少且难成体系,相关研究在学术界一直是一个难点,传世玉器的判断缺乏标准。历史上北宋与辽、南宋与金处于长期并存的局面,相互之间既有战争和对峙,也有贸易往来。人口流动,技术互通,使得这一时期的物质文化遗存经历了中原传统文化与北方游牧民族文明渐融相生的过程。从风格上分析,宋代玉器追求自然、内敛、清尚,制作讲求细腻纯真、意境深邃的人文格
期刊
民间美术作品不同于一般的艺术作品,它们形态各异,规格大的能长达十几米,小的则只有一两公分;而其材质也是千差万别,有纸、竹、土、木、布、丝、陶瓷、皮革、金属、玻璃,等等,品种繁多;民间美术作品的观赏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平面展示的,有立体陈列的,有以透光形式观看的,还有通过动态方式展现的。这种复杂性使得在作品拍摄工作中经常需要使用特定的设备,比如微距镜头、透光台等。而且,拍攝民间美术作品的摄影室相较于
期刊
1985年春天,潍坊市坊子区农民在院上水库取土时,发现青铜器3件,青铜提梁卣为其中之一。院上遗址位于坊子区眉村乡院上村西,文化层厚1~2米,地表散见较多商周时期陶片,还有簋、豆、罐等商周器物残片。发现青铜器的墓葬位于遗址西北断崖上。这3件青铜器的出土,为研究潍坊地区夏商以来的古史面貌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一、文物的基本情况  青铜提梁卣(图1),口径11.5、底径12.3、通高16.4厘米,重量
期刊
青铜镜是青铜器物群中自成体系的瑰宝,肇始于齐家文化,经历了战国、汉代、唐代的三次发展高峰,直至明清时期逐渐衰落,绵延4000余年。在历史的长河中,青铜镜与世人的生活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社会功用。在汉代,铜镜迎来了第二次的发展高峰,铜镜纹饰可谓是蔚为大观,草叶纹、星辰纹、连弧纹、博局纹、龙虎纹、神兽纹以及神仙人物纹等形成了独特风格的汉代铜镜纹饰风格。  龙虎镜是中国古代
期刊
编者按:赖少其一生藏印161方,有很多是其常用印。这些常用印中不乏明清篆刻流派大家之作,而其中现当代印人的篆刻作品,可以说是新中国篆刻发展史的缩影。这些常用印不仅能与赖少其的书画作品相辅相成,而且见证了赖少其与现当代篆刻名家的深情厚谊,也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代书画大师不断进取、创新风格、反映新时代精神面貌的决心与努力,对于当代艺坛来说,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赖少其(1915~2000),著名的
期刊
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记载了由他设计或归整的“二十四器”,这便是组合茶具之始。此后,历代茶人对茶具在形式及功能上不断创新发展,并融入人文精神,出现了许多融实用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组合茶具。  一个时代的茶具往往是当时饮茶方式的直观体现之一。如唐宋时期饮茶需要将茶饼碾末,故而成套出现的唐宋茶具文物里,除了碗、盏等,往往还会有碾茶器。又如在“唐煮宋点”饮茶方式的影响下,唐代的茶具组合里常常会有“
期刊
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手工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金属铸造工艺不断进步。汉代铜镜作为常见的铜铸造品,不仅在数量上比战国时期多,而且在制作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了很大发展,在我国铜镜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一页。芜湖市博物馆收藏数十枚汉代铜镜,多为本地区汉墓中出土,制作优良,纹饰精美。现选取馆藏制作优良、纹饰精美、保存完好的14枚不同类型铜镜介绍如下:  1.星云纹镜(图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