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住宅小区居住环境的优劣,首先取决于规划方案的好坏,因此对于居住小区的设计要高度重视。本文介绍了居住小区规划的概念,探讨了设计过程中的控制要点。
【关键词】规划 小区 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功能分区、等级化的组织结构所带来的生活、就业、文化、娱乐、心理等方面的问题逐步出现, 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从满足基本功能要求向居住的舒适性转变。在这一背景下, 邻里单位模式逐步被社区理论所代替。社区理论把人与所居住的环境视为一个整体, 并强调人的主体性, 重视人的生活与物质环境的对应, 追求多层次的物质环境与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复合, 激发居住者对所居住环境的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同。在这一理论基础上, 以小学的服务半径设定规模、以交通干道划分空间范围的方式被人的认知范围和规模所代替。居住空间在组织结构上不再继续沿袭邻里单位的树形结构, 并试图使居住空间与丰富多样的具有网络结构的邻里生活相适应, 向多功能复合的空间回归, 对居住空间中人的认知、参与、创造能力及居住空间的秩序、意义的认识也在不断具体和深入。
今天的居住小区规划因此具有双层的含义: 既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作为城市其中的一个地段或者一个点, 它又要满足整个城市赋予它的意义, 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协调。
二、对居住小区环境规划的要求
任何一个居住小区建成投入使用后, 便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环境, 同时还是一个社会环境。所以,在规划设计居住小区时首先必须考虑居住小区的环境规划,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将环境美融合在一起考虑, 为居民着想, 并从使用、卫生、安全、经济、美观、适用几个方面满足要求。
1、规划要满足使用要求
居住小区各项用地布局要合理, 要有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系统及公共绿地合理配置, 合理组织小区居民室外休息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 创造宜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在住宅类型的选择上, 居住小区规划要选择适合当地特点, 使住宅设计合理、造型多样、舒适美观。在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的规划中, 规模、分布方式做到项目齐全, 设备先进, 布点适当, 与住宅联系方便。为适应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规划中应合理确定小区道路走向及道路断面形式, 合理布置步行与车行系统, 做到互不干扰, 并且还应根据小区居民的需求,合理确定地下、地上停车场的数量及布局, 从使用上满足需要。
2、规划要满足卫生要求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要满足居民对卫生方面的要求, 即为居民创造有良好的日照、通风条件, 无空气污染、水污染及噪声污染的生活环境。
(1)、居住小区内要有规划设计完善的给水和排水设施, 有煤气及集中供热系统(北方地区), 保证居民小区内空气新鲜, 水质清洁, 无有害气体及烟尘污染。
(2)、小区内住宅布局要保持合理的间距及走向, 以利于获得充足的日照和良好的通风或防风条件, 并能有效地防止噪声污染。
(3)、居住小区规划中要有较大面积的公共绿地, 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以达到改善小气候, 净化空气, 减少污染, 防止噪声等要求。
3、规划要满足安全要求
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安全与否, 是小区居民极其关心的问题, 要创建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有科学的小区管理制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小区规划的安全性, 这其中涉及到居民的生理安全、心理安全和社会安全等因素。在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居民的有效防范行为, 通过控制小区和组团入口、明确划分空间领域等措施来提高小区的安全防卫能力。
(1)、在小区和组团的入口处设置明显标志, 使住宅小区具有较强的领域性和归属性。
(2)、注重院落空间的强化, 使居民之间既有充分了解和相互熟悉的机会, 又可以使住户视线能够触及到住宅入口, 便于对陌生人进行观察、监视。
4、规划要力求经济
居住小区的规划与建设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相适应。在满足居住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建设造价并节约城市用地, 按照國家节能减排的要求, 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 降低小区的能源消耗。
5、规划要尽可能的美观
居住小区规划要满足居民对居住环境美观的要求。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广大居民在解决了住房问题之后对住区环境美观的要求愈加强烈。因而居民小区应结合地形地势特点及小区外围城市环境, 创造富于特色的城市景观。小区规划中除了要求设计者注重住宅与公共建筑单体的设计外, 更应充分考虑建筑群体空间的组合, 与周围环境的结合, 各类绿化的配置设计以及小区外观色彩的和谐统一, 从而塑造优美的居住小区整体形象。同时防灾、地震、人防等方面应有较周密的考虑, 创造安全的小区居住环境, 以合理的住宅院落空间布局为居民提供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6、交通布置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在小区道路交通的规划设计上要做到顺而不穿, 通而不畅。 合理组织, 减少交通环境的混乱交杂, 提高交通安全系数。特别是在小区级道路的规划上应尽量作曲形设计, 限制车辆穿行的速度, 达到安全与降低噪声的目的。同时, 规划时应尽量减少组团的出入口, 以便有效控制外来行人任意穿行, 从而起到安全防卫的作用。
三、小区规划应注重功能分区的组合
居住小区的空间按其功能要求一般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四级。公共空间即居住小区的公共干道和集中的绿地或游园,供居民共同使用。在公共空间的规划上应与文化建筑、水面、曲桥、草坪、树木、雕塑小品或城市公园、河流水系等结合在一起考虑,营造出一种舒适、幽雅的空间氛围。半公共空间,是指其公共性具有一定的限度的空间,作为居住组团内的半公共空间是供居民共同使用的,它是居民增加相互接触、熟悉、交流的地方,是邻里交往、游乐、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防灾避难的疏散的有效空间,通过较完整的绿地和开阔的视野作为居民接近自然的场所。在这部分的空间规划上应着重根据各居住组团的不同组合方式来考虑,并保证其交通畅通、功能齐全。半私用空间是住宅楼幢之间的院落空间,是居民就近休息、活动和健身的场地,在设计上应注重其设施的多样化和完备性,把它规划成小区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居民活动空间。私用空间即住宅底层庭院、楼层阳台与室外露台。底层庭院的设置使居民可以自由种植,增加组团内的景观,又使居民有安全感。楼层上阳台可以眺望、休息、种植花卉,营造垂直绿化的景色。
四、功能配置要有新内容
21世纪住宅小区规模建设要敢于突破传统, 追求新时尚。除配套建设要符合国家规定的项目要求外,还要积极探索新世纪赋予新家园的新内容,营造优美的生活环境;为适应私家车进户的需要, 必须开辟停车场地; 设立品牌幼儿园、中小学校和医院,开辟家庭病床,努力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要拓展老年公寓新空间,以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到来;要大力发展智能住宅,推广轻型、节能建筑的墙体、门窗,提高住宅建筑的保温隔热性和气密性,营造环保型居住小区; 要构架有利于邻里交往、沟通和儿童活动的空间载体,营造社区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体现多样、安全、优质服务等内容。
结论
住宅是住区的主体,环境是住区的基础。 高水准生态小区既是一种小区规划新理念,又是未来城市追求的远景目标,将成为可持续城市理想休憩乐园和未来住宅小区发展的必然趋势。高品位生态住宅小区必须是居住环境好、生态环境优、景观环境美的住宅,能够表现它的文化性、舒适性、陶冶性、祥和性,能够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安全要求、健康需求。
【参考文献】
[1] 陈凯.城镇生活小区规划设计要点[J]. 民营科技. 2011(06)
[2] 宋欣刚.城市规划中的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9)
【关键词】规划 小区 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功能分区、等级化的组织结构所带来的生活、就业、文化、娱乐、心理等方面的问题逐步出现, 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从满足基本功能要求向居住的舒适性转变。在这一背景下, 邻里单位模式逐步被社区理论所代替。社区理论把人与所居住的环境视为一个整体, 并强调人的主体性, 重视人的生活与物质环境的对应, 追求多层次的物质环境与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复合, 激发居住者对所居住环境的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同。在这一理论基础上, 以小学的服务半径设定规模、以交通干道划分空间范围的方式被人的认知范围和规模所代替。居住空间在组织结构上不再继续沿袭邻里单位的树形结构, 并试图使居住空间与丰富多样的具有网络结构的邻里生活相适应, 向多功能复合的空间回归, 对居住空间中人的认知、参与、创造能力及居住空间的秩序、意义的认识也在不断具体和深入。
今天的居住小区规划因此具有双层的含义: 既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作为城市其中的一个地段或者一个点, 它又要满足整个城市赋予它的意义, 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协调。
二、对居住小区环境规划的要求
任何一个居住小区建成投入使用后, 便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环境, 同时还是一个社会环境。所以,在规划设计居住小区时首先必须考虑居住小区的环境规划,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将环境美融合在一起考虑, 为居民着想, 并从使用、卫生、安全、经济、美观、适用几个方面满足要求。
1、规划要满足使用要求
居住小区各项用地布局要合理, 要有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系统及公共绿地合理配置, 合理组织小区居民室外休息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 创造宜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在住宅类型的选择上, 居住小区规划要选择适合当地特点, 使住宅设计合理、造型多样、舒适美观。在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的规划中, 规模、分布方式做到项目齐全, 设备先进, 布点适当, 与住宅联系方便。为适应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规划中应合理确定小区道路走向及道路断面形式, 合理布置步行与车行系统, 做到互不干扰, 并且还应根据小区居民的需求,合理确定地下、地上停车场的数量及布局, 从使用上满足需要。
2、规划要满足卫生要求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要满足居民对卫生方面的要求, 即为居民创造有良好的日照、通风条件, 无空气污染、水污染及噪声污染的生活环境。
(1)、居住小区内要有规划设计完善的给水和排水设施, 有煤气及集中供热系统(北方地区), 保证居民小区内空气新鲜, 水质清洁, 无有害气体及烟尘污染。
(2)、小区内住宅布局要保持合理的间距及走向, 以利于获得充足的日照和良好的通风或防风条件, 并能有效地防止噪声污染。
(3)、居住小区规划中要有较大面积的公共绿地, 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以达到改善小气候, 净化空气, 减少污染, 防止噪声等要求。
3、规划要满足安全要求
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安全与否, 是小区居民极其关心的问题, 要创建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有科学的小区管理制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小区规划的安全性, 这其中涉及到居民的生理安全、心理安全和社会安全等因素。在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居民的有效防范行为, 通过控制小区和组团入口、明确划分空间领域等措施来提高小区的安全防卫能力。
(1)、在小区和组团的入口处设置明显标志, 使住宅小区具有较强的领域性和归属性。
(2)、注重院落空间的强化, 使居民之间既有充分了解和相互熟悉的机会, 又可以使住户视线能够触及到住宅入口, 便于对陌生人进行观察、监视。
4、规划要力求经济
居住小区的规划与建设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相适应。在满足居住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建设造价并节约城市用地, 按照國家节能减排的要求, 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 降低小区的能源消耗。
5、规划要尽可能的美观
居住小区规划要满足居民对居住环境美观的要求。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广大居民在解决了住房问题之后对住区环境美观的要求愈加强烈。因而居民小区应结合地形地势特点及小区外围城市环境, 创造富于特色的城市景观。小区规划中除了要求设计者注重住宅与公共建筑单体的设计外, 更应充分考虑建筑群体空间的组合, 与周围环境的结合, 各类绿化的配置设计以及小区外观色彩的和谐统一, 从而塑造优美的居住小区整体形象。同时防灾、地震、人防等方面应有较周密的考虑, 创造安全的小区居住环境, 以合理的住宅院落空间布局为居民提供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6、交通布置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在小区道路交通的规划设计上要做到顺而不穿, 通而不畅。 合理组织, 减少交通环境的混乱交杂, 提高交通安全系数。特别是在小区级道路的规划上应尽量作曲形设计, 限制车辆穿行的速度, 达到安全与降低噪声的目的。同时, 规划时应尽量减少组团的出入口, 以便有效控制外来行人任意穿行, 从而起到安全防卫的作用。
三、小区规划应注重功能分区的组合
居住小区的空间按其功能要求一般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四级。公共空间即居住小区的公共干道和集中的绿地或游园,供居民共同使用。在公共空间的规划上应与文化建筑、水面、曲桥、草坪、树木、雕塑小品或城市公园、河流水系等结合在一起考虑,营造出一种舒适、幽雅的空间氛围。半公共空间,是指其公共性具有一定的限度的空间,作为居住组团内的半公共空间是供居民共同使用的,它是居民增加相互接触、熟悉、交流的地方,是邻里交往、游乐、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防灾避难的疏散的有效空间,通过较完整的绿地和开阔的视野作为居民接近自然的场所。在这部分的空间规划上应着重根据各居住组团的不同组合方式来考虑,并保证其交通畅通、功能齐全。半私用空间是住宅楼幢之间的院落空间,是居民就近休息、活动和健身的场地,在设计上应注重其设施的多样化和完备性,把它规划成小区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居民活动空间。私用空间即住宅底层庭院、楼层阳台与室外露台。底层庭院的设置使居民可以自由种植,增加组团内的景观,又使居民有安全感。楼层上阳台可以眺望、休息、种植花卉,营造垂直绿化的景色。
四、功能配置要有新内容
21世纪住宅小区规模建设要敢于突破传统, 追求新时尚。除配套建设要符合国家规定的项目要求外,还要积极探索新世纪赋予新家园的新内容,营造优美的生活环境;为适应私家车进户的需要, 必须开辟停车场地; 设立品牌幼儿园、中小学校和医院,开辟家庭病床,努力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要拓展老年公寓新空间,以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到来;要大力发展智能住宅,推广轻型、节能建筑的墙体、门窗,提高住宅建筑的保温隔热性和气密性,营造环保型居住小区; 要构架有利于邻里交往、沟通和儿童活动的空间载体,营造社区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体现多样、安全、优质服务等内容。
结论
住宅是住区的主体,环境是住区的基础。 高水准生态小区既是一种小区规划新理念,又是未来城市追求的远景目标,将成为可持续城市理想休憩乐园和未来住宅小区发展的必然趋势。高品位生态住宅小区必须是居住环境好、生态环境优、景观环境美的住宅,能够表现它的文化性、舒适性、陶冶性、祥和性,能够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安全要求、健康需求。
【参考文献】
[1] 陈凯.城镇生活小区规划设计要点[J]. 民营科技. 2011(06)
[2] 宋欣刚.城市规划中的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