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有一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可见“读通课文”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读通课文?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读错”处的救失
在初读课文时,学生经常会读错字或停顿不合理。或许有些老师认为学生读错字是“小菜一碟”,当时口头纠正就算了,而忽略了背后暗藏的知识缺陷。其实学生读错之处不可小看,因为它常常暴露出学生某方面知识的欠缺,这是他们最需要得到教师精心指导的地方。如教《观潮》一课,有些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其中的一句,错读成“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de)涌来”。经过与学生的一番交流,我明白了学生之所以会读错,是因为他们存在两个方面的知识缺陷:一是对“×天×地”这一固定词组较生疏,没有形成相应的语感;二是对结构助词“×××地(de)”也没有形成相应的语感。“×××地”表示它前面的词或词组是状语。显然,在学生读错之处,“漫天卷”地(de)是无法充当状语的。“漫天卷地”是一个固定词组,而且“×天×地”的这类词组,学生并不是第一次见。事不宜迟,我立刻引导学生思考:“地”的读音有哪些?“漫天卷地”是一个独立成语吗?然后让学生观察它构词的特点,再拓展学过的“×天×地”这类词语,如“欢天喜地”、“冰天雪地”……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对这类短语的认识,还起到了积累词语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再追问:“如果读成‘漫天卷/地(de)’[把‘地’(dì)错当成了结构助词‘地’”(de)]涌来,意思通顺吗?‘漫天卷地’这样的词语能单独用在这里吗? ”经这样的诱导,学生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我把这一错读作了深入浅出的循循善诱,不但对读错的学生是一次“一针见血”的“救失”,而且对全班学生来说也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探究,对学生“读错”也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二、“读倒”处的质疑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读倒的现象比比皆是,适时引领学生在语海中畅游一番,就能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我教《朱德的扁担》一课,一些学生把“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 中的“来回”错读为“回来”。我抓住了学生这一“读倒”,紧扣这一语言细节,作了一番触类旁通的指导:“哪儿读错了呢?”学生指出他把“来回”读成了“回来”。我紧接着问:“这两个词语意思相同吗?”学生经过对比,很快就明白它们的意思不同:“来回”是说从井冈山去了茅坪然后再从茅坪回到井冈山来,在一段距离内走了两次,包括了“去”和“回”,而“回来”是说从茅坪回到井冈山来,只走了一次。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这两个词的不同,我在黑板上画了示意图:“来回”就是“井冈山?茅坪”;“回来”就是“井冈山←茅坪”。这样不仅指导学生把书读正确了,还把书读透了,并且引领学生理解了语言文字的精妙,可谓是一箭三雕。
三、“读破”处的探究
在指导学生读通课文的过程中,教学机遇真是无所不在。如教《语言的魅力》时,学生朗读“那些衣着(zhuó)华丽的绅士、贵妇人……”这句时读破了,读成了“那些衣着(zhe)/华丽的绅士、贵妇人……”他读完这句后,我示意他停下来,问:“他哪里读得不对?”有学生指出:“他把‘那些衣着(zhuó)华丽的绅士’读成了‘那些衣着(zhe)/华丽的绅士’,把这个句子读破了。”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探究: “为什么‘衣着(zhuó)华丽’要连在一起读呢?而‘那个穿着西装的绅士’,这‘穿着’又应该是‘chuānzhuó’还是‘chuānzhe’?”学生经过讨论和比较,明白了前一句的“衣着”是指衣裳、服饰,读音是“yīzhuó”,后一句的 “穿着”是指穿的动作,读音是“chuānzhe”。我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他把‘衣着’(‘yīzhuó’)错读成了‘衣着’(‘yīzhe’),意思可不一样,在不该停顿的地方断开来了,就把这个句子读破了。”
学生把句子读破了,就因为它本身就隐含着一个难点,有内在的教育价值。本课中的“衣着(zhuó)华丽”和“穿着(zhe)西装”,不仅有词性、读音和词义的区别,还有着朗读时停顿的区别。我以此为契机进行词语和正句的教学,也正抓住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最佳时机,这是关注学生“读通课文”的收益。
四、“读漏”处的扣问
在教学中,学生常会有“读漏”的现象,表面上看似乎读漏一字无关紧要。其实,在读漏的背后却大有文章。教师以此进行“重锤敲打”,很有必要。如教学《海上英魂》时,一学生读 “邓世昌落水之后,仍不停地大喊杀敌。”这句时,读漏了一个“大”字,读成“邓世昌落水之后,仍不停地喊杀敌。”我问:“同学们,是‘大喊杀敌’还是‘喊杀敌’”?学生说是“大喊杀敌”。我顺水推舟,让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大’字能漏掉吗?”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普遍认为问题不大,意思基本是一样,只是不够具体地说明邓世昌喊的声音是大还是小。我抓住这一“漏读”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让他们抓住描写邓世昌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进行品味,感受邓世昌和將士们那种顽强作战、宁死不屈的奋斗精神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一个小小的“大”字形象地展现了英雄的伟大形象:即使面临生死,也谨记自己的使命:杀敌报国,视死如归;即使战败了,也要做到虽败犹荣。也正是一个不起眼的词“大喊”,与课题“海上英魂”相照应,更好地诠释了邓世昌这一民族英雄舍身报国的光辉形象。
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及时抓住学生“漏读”的教学时机,因势利导,学生不仅能轻而易举地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主旨,了解主人公的崇高精神品质,久而久之,还能养成读书不漏读的良好习惯。
总而言之,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初读阶段经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之后,达到不读错、不读漏、不读倒和不读破,学生才算读通课文。
(作者单位:茂名市茂南区羊角镇南华小学,广东 茂名 525000)
一、“读错”处的救失
在初读课文时,学生经常会读错字或停顿不合理。或许有些老师认为学生读错字是“小菜一碟”,当时口头纠正就算了,而忽略了背后暗藏的知识缺陷。其实学生读错之处不可小看,因为它常常暴露出学生某方面知识的欠缺,这是他们最需要得到教师精心指导的地方。如教《观潮》一课,有些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其中的一句,错读成“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de)涌来”。经过与学生的一番交流,我明白了学生之所以会读错,是因为他们存在两个方面的知识缺陷:一是对“×天×地”这一固定词组较生疏,没有形成相应的语感;二是对结构助词“×××地(de)”也没有形成相应的语感。“×××地”表示它前面的词或词组是状语。显然,在学生读错之处,“漫天卷”地(de)是无法充当状语的。“漫天卷地”是一个固定词组,而且“×天×地”的这类词组,学生并不是第一次见。事不宜迟,我立刻引导学生思考:“地”的读音有哪些?“漫天卷地”是一个独立成语吗?然后让学生观察它构词的特点,再拓展学过的“×天×地”这类词语,如“欢天喜地”、“冰天雪地”……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对这类短语的认识,还起到了积累词语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再追问:“如果读成‘漫天卷/地(de)’[把‘地’(dì)错当成了结构助词‘地’”(de)]涌来,意思通顺吗?‘漫天卷地’这样的词语能单独用在这里吗? ”经这样的诱导,学生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我把这一错读作了深入浅出的循循善诱,不但对读错的学生是一次“一针见血”的“救失”,而且对全班学生来说也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探究,对学生“读错”也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二、“读倒”处的质疑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读倒的现象比比皆是,适时引领学生在语海中畅游一番,就能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我教《朱德的扁担》一课,一些学生把“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 中的“来回”错读为“回来”。我抓住了学生这一“读倒”,紧扣这一语言细节,作了一番触类旁通的指导:“哪儿读错了呢?”学生指出他把“来回”读成了“回来”。我紧接着问:“这两个词语意思相同吗?”学生经过对比,很快就明白它们的意思不同:“来回”是说从井冈山去了茅坪然后再从茅坪回到井冈山来,在一段距离内走了两次,包括了“去”和“回”,而“回来”是说从茅坪回到井冈山来,只走了一次。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这两个词的不同,我在黑板上画了示意图:“来回”就是“井冈山?茅坪”;“回来”就是“井冈山←茅坪”。这样不仅指导学生把书读正确了,还把书读透了,并且引领学生理解了语言文字的精妙,可谓是一箭三雕。
三、“读破”处的探究
在指导学生读通课文的过程中,教学机遇真是无所不在。如教《语言的魅力》时,学生朗读“那些衣着(zhuó)华丽的绅士、贵妇人……”这句时读破了,读成了“那些衣着(zhe)/华丽的绅士、贵妇人……”他读完这句后,我示意他停下来,问:“他哪里读得不对?”有学生指出:“他把‘那些衣着(zhuó)华丽的绅士’读成了‘那些衣着(zhe)/华丽的绅士’,把这个句子读破了。”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探究: “为什么‘衣着(zhuó)华丽’要连在一起读呢?而‘那个穿着西装的绅士’,这‘穿着’又应该是‘chuānzhuó’还是‘chuānzhe’?”学生经过讨论和比较,明白了前一句的“衣着”是指衣裳、服饰,读音是“yīzhuó”,后一句的 “穿着”是指穿的动作,读音是“chuānzhe”。我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他把‘衣着’(‘yīzhuó’)错读成了‘衣着’(‘yīzhe’),意思可不一样,在不该停顿的地方断开来了,就把这个句子读破了。”
学生把句子读破了,就因为它本身就隐含着一个难点,有内在的教育价值。本课中的“衣着(zhuó)华丽”和“穿着(zhe)西装”,不仅有词性、读音和词义的区别,还有着朗读时停顿的区别。我以此为契机进行词语和正句的教学,也正抓住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最佳时机,这是关注学生“读通课文”的收益。
四、“读漏”处的扣问
在教学中,学生常会有“读漏”的现象,表面上看似乎读漏一字无关紧要。其实,在读漏的背后却大有文章。教师以此进行“重锤敲打”,很有必要。如教学《海上英魂》时,一学生读 “邓世昌落水之后,仍不停地大喊杀敌。”这句时,读漏了一个“大”字,读成“邓世昌落水之后,仍不停地喊杀敌。”我问:“同学们,是‘大喊杀敌’还是‘喊杀敌’”?学生说是“大喊杀敌”。我顺水推舟,让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大’字能漏掉吗?”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普遍认为问题不大,意思基本是一样,只是不够具体地说明邓世昌喊的声音是大还是小。我抓住这一“漏读”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让他们抓住描写邓世昌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进行品味,感受邓世昌和將士们那种顽强作战、宁死不屈的奋斗精神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一个小小的“大”字形象地展现了英雄的伟大形象:即使面临生死,也谨记自己的使命:杀敌报国,视死如归;即使战败了,也要做到虽败犹荣。也正是一个不起眼的词“大喊”,与课题“海上英魂”相照应,更好地诠释了邓世昌这一民族英雄舍身报国的光辉形象。
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及时抓住学生“漏读”的教学时机,因势利导,学生不仅能轻而易举地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主旨,了解主人公的崇高精神品质,久而久之,还能养成读书不漏读的良好习惯。
总而言之,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初读阶段经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之后,达到不读错、不读漏、不读倒和不读破,学生才算读通课文。
(作者单位:茂名市茂南区羊角镇南华小学,广东 茂名 5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