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的浅析

来源 :建筑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7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建筑工程中易出现通病的模板、钢筋、混凝土、砌体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程现场实际,做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 ;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defects and prevention
  Meng Bo
  (Shanghai Bao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Shanghai 201900)
  【Abstract】Construction of four common problem in prone templates, steel, concrete, masonry analyzed, an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project site, made the appropriate control measures.
  【Key words】Construction;Quality defects;Cause analysis;Prevention measures
  1. 前言
  当前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重要行业之一,其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建筑工程一旦在施工中质量控制不好,则会留下质量隐患,因此会给人们的正常使用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结构整体性安全的破坏,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加以重视,从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因施工质量问题而带来的危害。
  2. 模板工程通病
  2.1 现象一。
  模板内残留木屑、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砼中有空隙,砼表面有麻面等缺陷。
  2.1.1 原因分析。
  (1)钢筋绑扎完以后,部分废弃的材料及杂物未进行清除。
  (2)在封模以前,未对模板进行清扫。
  (3)墙柱根部、梁柱接头最低处及交汇处未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不当造成无法清扫。
  2.1.2 防治措施。
  (1)拆模后,必须及时清除模板上遗留的砼残浆,以免造成砼表面的麻面。
  (2)在封模前,应派专人将模内垃圾清除干净。
  (3)墙柱根部、梁柱接头最低处及交汇处应留清扫孔,预留孔尺寸大小 100mm×100mm为宜 ,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将清扫口处封严。
  2.2 现象二。
  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梁下口胀模,上口偏歪;粱中部下挠,梁侧模爆模(模板崩坍);拆模后发现梁身侧面鼓出有水平裂缝、掉角、上口尺寸过大、表面毛糙;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
  2.2.1 原因分析。
  (1)模板支设未校直撑牢,支撑整体稳定性不够。
  (2)梁底模未按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起拱。
  (3)木模板采用易变形的木材制作,砼浇筑后变形较大,易使砼产生裂缝、掉角和表面毛糙。
  (4)梁的下口围檩未夹紧或木模板夹木未钉牢,在砼侧压力作用下,侧模下口向外歪移。
  (5)斜撑角度大于60°,支撑不牢造成局部偏歪。
  (6)支撑按一般经验,在梁砼自重和施工荷载方面未经核算,以至于超过支撑系统的支撑能力,造成梁底模板及支撑的承载能力不够而出现下挠。
  2.2.2 防治措施。
  (1)梁侧模应根据梁的高度进行配制,若超过600mm,应加钢管围檩,上口则用圆钢插入模板上端小孔内。若梁高超过700mm,应在梁中加对穿螺栓,加强梁侧模刚度及强度。
  (2)支梁木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应考虑梁模板吸湿后横向膨胀的影响,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使木模在砼浇筑后不会嵌入柱内。
  (3)木模板梁侧模下口必须夹有条木,钉紧在支柱上,以保证砼浇筑过程中,侧模下口不会出现爆模的现象。
  (4)木模板夹木应与支撑顶部的横担木钉牢,梁底模板应按规范规定起拱。
  (5)梁模用木模时尽量不采用易变形的木材制作,并应在砼浇筑前用水充分润湿,但不得有积水。
  2.3 现象三。
  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梁、墙出现鼓凸、缩颈或翘曲现象。
  2.3.1 原因分析。
  (1)支撑及围檩间距过大,模板刚度差。
  (2)墙模板无对拉螺栓或螺栓间距过大,螺栓规格过小。
  (3)梁、柱模板卡具间距过大,或模板未夹紧,或对拉螺栓配备数量不足,以致局部模板无法承受砼振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导致局部爆模。
  (5)浇筑墙、柱时速度过快,一次浇灌高度过高,振捣过度。
  (6)采用木模板或胶合板模板施工,经验收合格后未及时浇筑砼,长期日晒雨淋而变形。
  2.3.2 防治措施。
  (1)浇筑砼时,要均匀对称下料,严格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砼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2)对跨度不小于4m 的现浇钢筋砼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3)采用木模板、胶合板模板施工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浇筑砼,防止木模板长期暴晒雨淋发生变形。
  2.4 现象四。
  模板接缝不严,导致漏浆,甚至蜂窝、孔洞、露筋。
  2.4.1 原因分析。
  (1)放样不认真或有误,模板配料马虎,拼装时接缝过大。
  (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木模干煸造成裂缝。   (3)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4)浇筑砼时,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
  (5)梁、柱交接部位尺寸错位,未达到设计要求。
  2.4.2 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2)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筑砼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
  (3)钢模板变形,特别是边框外变形,要及时修整平直。
  (4)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必要时缝间加双面胶纸。
  3. 钢筋工程通病
  现象。
  在绑扎或安装时,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过多;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梁底柱侧露筋。柱箍筋接头处未错开放置;焊接时出现表面烧伤、接头轴线偏移和弯折,接头结合不良、接头氧化、接头过烧缺陷、热影响区淬火脆裂以及接头区域有裂纹等现象。
  3.1 原因分析。
  (1)忽略了某些钢筋不允许采用绑扎接头和配置在同一截面中的接头,搭接面积比率过大。
  (2)保护层砂浆垫块的厚度,以及垫条间距不符合要求,振捣混凝土时,振动器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或引起绑扣松散,导致板面裂缝和梁底柱侧露筋。
  (3)焊接过程中未及时清渣,焊缝表面不光滑平整,弧坑未填满。
  (4)对焊完毕时,过早松开夹具;为加快接头冷却,错误地给钢筋接头浇水。
  (5)较长钢筋对接时未放置在台架上操作,半成品钢筋接头随意抛掷,导致接头轴线偏移和弯折。
  3.2 防治措施。
  (1)如分不清受拉或受压区,接头设置均应按受拉区的规定处理。
  (2)严格控制保护层砂浆厚度,调整好垫条之间的间距,避免裂缝及露筋。
  (3)对焊前要对钢筋和电极的泥污、铁锈进行清理;焊接时放置在台架上操作;焊接即将完毕时,不要过早松开夹具;更不能为了快速冷却而对钢筋接头浇水。
  (4)钢筋焊接半成品按规格型号分类,堆放整齐并设有遮盖,避免日晒雨淋;转运钢筋对焊半成品时,不能随意抛掷,以免钢筋变形。
  4. 混凝土工程通病
  4.1 现象一。
  工程中最常见的混凝土工程的通病之一是蜂窝麻面,即混凝土浇筑拆模后,出现局部酥松,麻点,形成粗糙的表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4.1.1 原因分析。
  (1)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者模板未封严,导致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从而使混凝土表面形成麻面。
  (2)浇筑混凝土前模板未浇水湿润,混凝土入模后水分被吸走,使混凝土失水过多,表面形成麻面。
  (3)振捣时间短,使得空气未排出,振捣器拔得太快,浆未沉下去,粘在模板上形成蜂窝麻面。
  4.1.2 防治措施。
  (1)浇筑时分层下料、振捣,不漏振和过振,防止空洞和胀模。
  (2)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S。 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
  4.2 现象二。
  板面出现干缩裂缝,干缩裂缝出现的时间多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
  4.2.1 原因分析。
  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从而导致变形不同而产生。 其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 ,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 这种裂缝最易引起钢筋的锈蚀,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是一种较大的质量隐患。
  4.2.2 防治措施。
  (1)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浇灌完的混凝土要及时养护,防止干缩,冬季施工期间要及时覆盖养护,防止冷缩裂缝产生。
  (2)大体积现浇混凝土施工应合理设计浇筑方案,避免出现裂缝。
  (3)控制好混凝土配合比及坍落度。
  4.3 现象三。
  混凝土构件局部钢筋外露,无混凝土保护层。
  4.3.1 原因分析。
  露筋也是在混凝土工程中容易遇见的问题,露筋会对主体的结构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未控制好,垫块不牢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而外露。
  (2)木模板未浇水湿润,浇筑混凝土后,模板吸水导致脱模早,在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3)在震捣混凝土时,混凝土工人控制不到位,振捣器撞击钢筋,钢筋发生移位,而造成露筋。
  4.3.2 防治措施。
  (1)在浇筑混凝土前的验收阶段,一定要查看钢筋的垫块是否垫好,马凳筋的高度要符合设计规定。
  (2)一定要提前用水湿润模板,在用水湿润模板的同时也能清理模板上的灰尘以及一些细小颗粒。
  (3)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捣钢筋,但是在钢筋的密集处可采用特殊方法处理;使用振捣棒时,一定要等混凝土中的气泡完全排出后才能移动。
  4.4 现象四。
  混凝土出现烂根、夹渣现象,烂根是因为振捣棒过高而致使底部振捣不充足,造成漏震。
  4.4.1 原因分析。
  夹渣是在焊接钢筋后未及时进行清理而导致底部出现大量的焊渣,还有一个原因是进行了全面的清理,而忽视了还粘结在钢筋的焊渣,在装模的过程中由于触碰到钢筋而致使钢筋上粘结的焊渣脱落下来而造成的夹渣。
  4.4.2 防治措施。
  (1)在装墙柱模板前,仔细全面的清理钢筋的焊渣,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同时也能达到对混凝土一定的养护。   (2)在振捣混凝土时一定要将振捣充实,要保证处在根部的混凝土也能得到充分的振捣。
  4.5 现象五。
  混凝土在吊模的拆除时容易出现缺棱掉角的现象。
  4.5.1 原因分析。
  一般吊模是采用木方吊模,这样稍不注意就容易在拆模过程中出现掉角。
  4.5.2 防治措施。
  (1)吊模时采用方形钢进行吊模,并在方形钢上作出两个把手,在拆模时直接上提把手就能在不损坏混凝土的基础上拆除。
  (2)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会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能拆除。
  5. 砌筑工程通病
  5.1 砌筑工程的多数通病,通常是:
  (1)砌筑工人赶工,使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
  (2)砌筑前,未按要求提前浇水;
  (3)管理人员要求不严,监督力度不够 ,未把好质量关。
  5.2 现象一。
  水平灰缝不饱满,出现竖缝脱空、瞎缝、水平灰缝不饱满砖与砂浆粘结力低,使得砌体 强度低,整体性差,抗震能力削弱。
  防治措施:
  (1)砖一定要提前浇水,含水率宜为10% ~15% (即砖的上下左右的渗水达到5公分)。
  (2)合理控制工作面,尽量避免两人同时砌筑短墙,造成两人同时砌交界处瞎缝,丁字墙交接处不留直槎。
  (3)砂浆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配制,并且用料级配好、计量准确、搅拌均匀;砌体砌筑采用“三一”砌筑法(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
  (4)严禁使用过夜的砂浆来进行砌筑。
  5.3 现象二。
  留槎错误拉结筋少放、漏放、伸出长度不足,任意留直槎成阴槎,构造柱马牙槎不标准,使墙体接槎明显,接槎筋少放漏放,使墙体整体性抗震性降低。
  防治措施。
  (1)构造柱马牙槎留置先退后进,按照图纸以及规范要求放拉结钢筋,砌筑前事先按使用部位,分别加工钢筋堆放在操作层附近。
  (2)严格控制留槎数量转角及纵横墙交叉处不留直槎,非承墙严禁留阴槎。
  5.4 现象三。
  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使得砌体顶部出现裂缝,并且对梁底产生一个负弯矩,造成严重的影响,反而延后工期。
  防治措施。
  (1)砌体顶部成∠45至∠60度角斜砌,且斜砌顶砖采用两排相反的砖。
  (2)一般在砌筑顶砖时,要等两个星期才能开始砌筑,这样最为保险。
  以上是我在施工质量管理方面的一些浅谈,我认为只要有决心从各个方面了解工程质量隐患,在每个环节上做好防控,严格把好每一关,那么在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上会有不小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张洪.建筑施工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1,23(10).
  [2] 刘伟杰 建筑施工质量通病分析与防治措施[J].科技风,2009,17(06).
  [3] 沈新红,邵中利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问题研究[J].科技创,2012,24(07).
  [4] 曹庆刚 小议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J]. 建筑专刊. 建筑科学.2013.24.
其他文献
【摘 要】提高工程质量,是众多的建筑施工企业不懈的追求目标,也是扩大建筑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信誉的根本途径。文章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措施,以期能够对广大工程施工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优化措施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measures to optimize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期刊
【摘 要】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简称SMA)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骨料骨架间隙而组成的沥青混合料。较常规AC型混合料而言,施工过程中对于级配和油石波动较为敏感,施工质量难以把控,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施工经验,从施工准备阶段,混合料拌合、摊铺、碾压阶段的质量控制问题以及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有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和因素进行了论述。 
期刊
【摘 要】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在绿化建设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讨论了园林树木的施肥除草管理注意事项。  【关键词】园林树木;施肥;除草;注意事项  Fertilizing trees garden weeding management considerations  Shen Chun-fu  (Zhejiang Jiangheng Chuan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
期刊
【摘 要】经济的不断增长带动了铁路运输事业的迅速繁荣,在公路工程中,大跨度、特大跨度的桥梁工程越来越多。而在这些大桥、特大桥基础施工项目中,钻孔灌注桩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桥梁基础工程中,由于钻孔灌注桩多数为水下施工,其施工过程很难进行全面观察,隐蔽性较强,成桩后的检测工作也较为困难,因此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都至关重要。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泥浆; 质量控制  Bored cons
期刊
【摘 要】县(区)以下水利主管部门组织建设的工程多以小型为主,工程质量管理常常不被重视,参与建设的各方资质较低或根本无资质。而全面质量管理包括纵、横两个方面,“纵”即自始至终,“横”即全面覆盖,不能因小而不为。县(区)级水利部门因处特殊位置,兼有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多种职能,需参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适合自身情况的质量保证体系。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建议  Discussi
期刊
【摘 要】建筑工程管理一般包括进度管理、现场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文章根据多年的建筑工程管理经验,对建筑工程进度管理,现场管理和质量管理进行了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进度管理;现场管理;质量管理  O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Liu An-qing  (Yantai Jinhai Construction Engineer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针对施工工艺中的关键环节,提炼了施工要点或注意事项,并相应地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希望为相关施工人员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桥梁;深水桩基础;钻孔灌注桩  Brid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of bored pile foundation deep water  Ge Quan-jie 
期刊
【摘 要】做好高速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利用先进、合理,且高水平的施工技术来实施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可有效保障公路的整体施工质量,完善公路性能,达到延长公路工程使用寿命的目的。现通过对路基施工特点、施工质量要求以及施工技术应用的论述,得出路基施工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即施工前期准备、路面排水以及路基防护。只有提高了路基施工技术水平,控制好了路基施工质量,才能从根本上做好高速公路路基的质量建设
期刊
【摘 要】本文客观分析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现状,剖析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管理对策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建设工程;安全;管理  How to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Li Chun-zheng  (China Energy Construction Group building four Sh
期刊
【摘 要】我国在工程造价管理上,是以定额管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套造价管理体系。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正处于繁荣阶段,工程项目的规模日益扩大,技术和施工水平不断提高,只有加强内部管理水平,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控制。  【关键词】基建项目;工程;造价控制  On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cost control measures  Zhou Qi-yin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