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行经“上海油画雕塑院学术交流与发展暨2012上海雕塑计划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fen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1月29日上午,由上海油画雕塑院主办的“行进·行经——上海油画雕塑院学术交流与发展暨2012上海雕塑计划——生活维度研讨会”在沪举行。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李向阳、常务副院长肖谷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北京、广州、重庆、杭州及上海本地的艺术家、评论家、策展人和媒体记者近50人共聚一堂,结合正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举行的“2012上海雕塑计划——生活维度”展,就雕塑边界、雕塑的公共性、雕塑语言的当代性以及上海油画雕塑院的学术方向和社会功能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研讨会正式开始前,肖谷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油雕院主办“2012上海雕塑计划——生活维度展”的初衷,同时,也向大家表达了油雕院策划此次研讨会的期望。接着,李向阳发表讲话,他坦述了上海油画雕塑院目前的生存现状,既有作为国家主力军的自豪感,但面对多元的艺术生态,相对混乱的局面态势,也不乏迷惘与困惑。他表示,无论是举办展览还是召开学术研讨会,目的都是希望与外界形成互动,与社会各界进行对话和交流,实现开放办院的宗旨。他认为,2012年油雕院在这方面加大了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新气象。最后,他诚挚地希望与会者能对油雕院今后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29日上午的研讨会,由著名策展人黄笃以及油雕院雕塑创作室主任陈妍音主持。黄笃先向大家阐述了此次“2012上海雕塑计划——生活维度展”的策展理念和主题设置,这无疑为接下去与会者就“雕塑的边界和雕塑语言的当代性”这两个议题的积极展开,作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首先发言的是油雕院的艺术家张新,她对自己的参展作品作了一个诠释,并认为自己的作品是对展览主题的一个延伸。
  接下去,来自四川美术学院青年批评家何桂彦作了发言,他认为关于“雕塑的边界”这个话题主要发生在西方上世纪50年代晚期和整个60年代,到70年代之后,西方的艺术界和雕塑界不对雕塑的概念再作讨论。他同时认为,雕塑无论是在材料、形式,还是艺术观念上的转化,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并且雕塑和装置边界是模糊的,对此他从内在学理和艺术史发展两个角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之后,他谈到雕塑和装置的边界问题其实是一个老问题,但恰恰是这些老问题,我们没有真正的把它理解清楚,比如什么是当代艺术,什么是雕塑艺术,好像都熟悉了,但是背后这些小的细节还是要讨论。这些小问题,它背后其实能从一个侧面反应当代雕塑是怎样在形式、媒介、创作等方面一步一步拓展开来的。他对此次展览作了评价,他认为这个展览在中国当代雕塑这样的一个话语当中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重新用一种新的方式理解过去雕塑艺术的本质。他觉得如果此展能将宋冬邀请过来,会把这个问题阐述得更清晰,因为宋东的“物尽其用”特别反应这种生活化和中国的思维,他不仅打破过去西方人60年代所认为的媒介的悟性,同时把这种媒介的悟性和中国人的生活观念解释得非常好。
  黄笃对何桂彦的发言作出了回应,他说宋冬做得很好,为什么没有选他是因为他想找一些非常纯净、干净的作品,他不想把展览变得非常庞杂或是混乱,选刘建华的两件瓷器,就是想在繁杂中体现出这种理论。
  接着,活跃在上海当代艺术界的意大利策展人乐大豆一边播放图片,一边作了发言。他认为很多我们在上世纪90年代讨论的问题,现在年轻的艺术家已经不再关心和在乎。雕塑这个概念可以延伸得很大,比如今年上海双年展利用南京东路、外滩和中山公园三个地方,变成一个平台,很多艺术家都可以参加一些活动,这些地方就变成了一个很大的雕塑平台,这种雕塑的意义是,有一个立体的存在。他看到上海很多好的艺术家,但当他们做一个公共艺术作品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设计师身份。艺术变成了设计,但是艺术的内容和设计的内容实在是不一样的,他觉得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怎么把握这样的一个社会,一个系统,把艺术家的想法准确地表达出来,他认为这个问题应该比较值得考虑。另外,他建议,上海在雕塑方面可以尝试利用一些天然的雕塑,把艺术的气氛变成一种临时性的东西,比如在上海的公园就可以这样发展,人到这种环境里面相对容易接受外在事物,因为有非常强的艺术气氛。
  之后,《美术》杂志的副主编、青年批评家盛葳作了发言,他首先对展览的主题“生活维度”作了自己的解读,他认为这个主题实际上是强调了一个生活化和日常化的问题,在艺术史当中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从达达主义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对此他以2010年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主题叫审美的泛化和审美的回归,以及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名字叫“生活的奇迹”来加以补充说明。他认为本次展览有一部分作品比较接近于雕塑,但是另外一部分不是,比较强调的是后现代主义色彩。随后,他主要就媒介的变化和雕塑的边界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策展人、青年批评家段君也在会上作了发言,他就雕塑语言的当代性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主要以展览中的作品为例,对语言的当代性作了详细的阐述。他认为如果从历史上看的话,其实很多的时代作品都有当时的当代性,当代性应该是反映出时代的一个特质。那么什么样的语言跟我们今天的这个时代有关系?在他看来,当代性的语言是具有怀疑性的,怀疑体现在雕塑上就是,雕塑的语言不再是确定的一个完整的语言,而是处在一个犹豫的过程中,处在一个无法确定下来的,让语言成为一种叫做动荡的语言,所谓的语言学的专项语用学,语言运用当中的这样一个概念。其实语用学不是说雕塑失去了这样一种自主性,而是随着场域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了更加自主的一种性质。
  紧随其后发言的是策展人、青年批评家夏彦国,他认为雕塑的边界是一个伪命题,因为雕塑的边界是从形式上来分析,而实际上它的形式已经打破了,现在我们更关注内容的多样性,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他认为这个雕塑展里重要的是精神的内涵,形式已经不重要了。雕塑只是一个媒介或是一个生活性的语言或者传达方式。随后,他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传统艺术、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三者的不同,强调当代艺术中艺术家个体的自我感受更重要,并且当代艺术没有线性时间的概念,没有一个特征秩序。但是与中国的当下的现实,不管社会现实还是精神现实,有一个关联性。   接着,《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作了发言,他首先对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觉得这样一个场馆,非常适合做一些学术性的展览。同时,对此次学术交流活动也作了肯定,因为在他印象中,上海在这方面一直比较自我,这次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起了一个好头。他认为油雕院这样一个学术机构在当下的艺术发展中应该起到更重要的作用。随后,他对此次雕塑展作了评价,对主办这样的学术性展览畅谈了自己的看法。
  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美术批评家傅军结合此次雕塑展览,就雕塑的边界问题表明了自己看法。她认为,雕塑的边界问题在西方可能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已经解决,但在中国依然存在着讨论的必要性,因为中国有着与西方不同的艺术史发展谱系。西方有着100年的现代主义传统,但中国的现代主义发展是不充分、未完成的。在她看来,现代主义这个阶段的“断档”或“缺课”是导致目前中国当代艺术混乱无序等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也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文化现实。
  上海当代艺术馆筹建办副主任、美术批评家李旭对傅军的发言作了呼应。他认为,因为我们少了一个阶段就是现代主义阶段,所以现在很多的展览和研讨会,当我们在讨论当代艺术的时候还是不可避免地老是回顾现代艺术。因为没有经历这样一个阶段,使得我们很多的理论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当代的语境中,我们却还在讨论前现代的事情,这样的问题在欧美不存在。他觉得这样的探讨非常有价值,因为前现代主义的基础没有打好,所以我们不应该这么快就跳过去。
  上半场的最后,来自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策展人、雕塑家单增作了发言。他结合教育史发展的一个背景,就现代性的缺失,以及艺术语言的探索和纯化问题,畅谈了自己的看法。他提醒同行们,对热闹的表面现象,如后现代、当代艺术、商业和市场等都要保持足够的清醒。
  下午的研讨会,由来自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美术批评家李晓峰和上海油画雕塑院雕塑创作室副主任杨冬白主持。
  首先发言的是上海当代艺术馆筹建办副主任、美术批评家李旭。他先是对展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然后结合自己五年半时间在张江举办的三届公共艺术节,重点就雕塑的公共性谈了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他希望,油雕院作为一个专业机构,应该充分地把握在公共空间发言的话语权,同时一定要介入前期的公共规划,那样的话,会减少很多的遗憾。
  肖谷对此作了积极的回应。他认为中国目前城市雕塑或是公共雕塑建设的体制不顺,因为全国雕塑委员会是建设部管的,这样一来文化部就不能参与。其实应该两个部合起来做这个事情,就会好一些。
  接着,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策展人、雕塑家单增就雕塑的公共性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目前的问题是在没有一个规范性的法规来约束政府、约束艺术家,我们雕塑家很多真实的意见和艺术上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应该传播出去,与政府作出一些直接的沟通。另外,他谈到我们整个社会缺少一种视觉的训练,缺少艺术教育。最后,他希望油雕院好好发挥专业机构和美术馆这两个平台的话语权,起一个引领和向心的作用。
  之后,上海油画雕塑院雕塑家何勇发言,他结合自己参与城市雕塑,以及在参与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谈了看法,他也认同体制不顺是很多问题的症结所在,比如不尊重艺术家。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雕塑家张克瑞接着发言,他觉得对一个概念下定义是对过去的一个交代,而艺术家探讨的更多是可能性,它指向的是没有存在的东西。为什么我们要被这些概念给框死,每个概念其实都是有弹性的。简单站队的方式是缺少一些思考的,我们应该面对具体的问题而讨论。我们不能把我们自己的问题硬套到西方的一个语境之中。我们每位艺术家都面临各自的问题,但如果我们在更大的环境中讨论中国艺术的问题,这样能更切合实际一些。最后,他对油雕院的学术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期望。
  范伟民又作了补充发言,他认为目前存在的问题不能全部归咎于体制,不能坐等政府主管部门来重视专家或专业机构,而是要把专家们组织起来向政府提交好的提案,油雕院要把话语权争取过来。
  对于范伟民的发言,何勇迅速作了回应,他认为呼吁、报告、提案、通过媒体传播,这些都是对的,但在实际的操作中,的确也走了程序,也设立专家委员会,大多数专家还表示不同意的情况下,一些不好的城市雕塑还是树立了起来。
  之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雕塑家翟庆喜作了发言。他认为,雕塑的当代性问题其实质是艺术的当代性问题,这个当代性跟时间性没有多大关系,主要是一种意识问题,一种提出问题和提出置疑的态度。
  接下去,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雕塑家李秀勤作了发言,她结合播放图片,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她的一些课题研究,以及一些作品创作的全过程,以此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如何从艺术生活化上超脱出来,在学术和艺术思想上达到另外一个境界。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家刘建华随后也作了发言,他认为艺术家更多关注的是自己艺术发展的一些线索,怎么把它做得更有意思,更完善。理论家和艺术家由于身份不同,出发的角度也就不一样,所以两者之间在考虑问题方面有一定的距离。他还指出,艺术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的敏感度,它的前瞻性,而这种东西一旦被接受了,被美术馆化了,被市场化了,再好的作品也就失去了它的锐度。
  接着,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周长江发言,他结合自己在油雕院20年的经历,谈了对油雕院在社会功能方面的认识。他认为油雕院如果做得好的话,能够弥补上海在美术方面没有专业大学的不足。现在油雕院应该从过去国家宣传机器的一部分向学术方向转化。在个体独立性越来越强的今天,每个艺术家必须有自己的学术方向,而油雕院应该在公共艺术领域要有话语权。
  寺上美术馆刘凤洲馆长紧接着讲了话,她主要介绍了她在美术馆创办、经营、展览、收藏等过程的收获和体会。她认为中国跟西方在艺术品收藏和认知方面有很大的差距,大家对国画还好一些,对油画和雕塑没有一个购买的习惯和欣赏的习惯。另外,社会比如酒店等各种场所,其实对艺术品有很大的需求,但是中国没有话语权很强的机构。
  之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雕塑家林国耀作了发言。他首先针对雕塑的边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广州美术学院,这个问题似乎已经解决,那就是多元共存。而对雕塑的公共性问题,他认为肯定跟体制和权利紧密相联。
  随后,华东师范大学评论家邵琦也作了发言,他主要对公共艺术这个概念谈了自己的看法。
  邵琦的话音刚落,何桂彦对下午大家的讨论作出了比较激烈的回应。他认为下午的研讨会完全是在不同的点上谈个人的感受,没有在一个有效的范围和框架当中去讨论,所以中国雕塑不是不应该没有批评,而是应该注重它的理论化建设。
  最后,策展人黄笃对研讨会作了总结,并对艺术家的解释和理论家的诠释两者之间的关系表明了立场,即两者都是独立的,有各自独立的价值。
其他文献
长久以来,正是受到知识和思维的限制,人们认为太阳系之内除了地球,其他星球都没有生命,因为没有一个星球与地球相似。此外,对于外星智慧生命的认识,人们往往更倾向于相信它们是某种人形生物,就如同电影中描述的那般。  随着不断的探索,我们对地球以及其他星球有了更多的了解,外星球上的环境看似神秘诡奇,但是同样的环境竟然在地球上也能找到。而根据生物学家的观点,在相似的环境中能进化出相似的生物,比如海洋中进化出
公共空间艺术创作与医疗空间的结合,是当代艺术空间转向的必然趋势。医疗空间的功能属性决定了自身必然会成为视觉体验和交流的场所所在。  随着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医疗环境的逐步提升,医院文化建设,特别是视觉文化建设,日益成为医院建设重要议题之一;现代医院发展壮大越来越依靠自身文化作为推动力,适宜的行业文化和精湛的技术成为医院发展的灵魂与动力之源;同时,重视和加强医院文化不仅是卫生行业的自身需要,也是
大约60多年前,一名叫做詹姆斯·M·胡斯顿的美国海军飞行员在太平洋上执行任务时,飞机被日军炮火击中而坠毁;11年前,一名叫詹姆斯·雷宁格的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男孩降临到人世,然而这名男童的种种古怪行径让他的父母相信,他的“前生”很可能正是那名在太平洋战场上阵亡的美军二战飞行员。   詹姆斯的父母雷宁格夫妇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公民,但他们不得不相信他们的儿子詹姆斯很可能拥有“前世的记忆”!母亲安德丽
Exerting the Sculpture’s Memory Function is Benefit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Urban Sculpture   —Thinking to the Problem between Urban Sculpture and Culture Ecology     内容提要:城市雕塑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形象反映,表现的
在去年10月去往德克萨斯的路上,我期待着所看到的每个事物都是巨大的而且充实的,的确如我所愿,当地的牛排和啤酒杯果然都是超大的(它们都需要两只手来拿)。对我来说,一些固有的经验是十分正确的,当我站在Dallas(达拉斯)的Nasher雕塑中心的门前时,我感觉到就算是在那些窄小的空间中也能够容纳下无尽的欢乐。  最近开放的Renzo Piano-designed US$70millon complex
     
全北国立大学是韩国十大名校之一,位于全罗北道全州市。  全州市素有教育之都的美誉。这座城市在韩国定位为巨匠之乡,是文学、艺术和民歌的摇篮,所以全北大学的美术学院也是实力相当的艺术家培养基地。  金秋十月,红黄绿黛,层林尽染。我走进这所环荫簇抱的名校,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丁铉道接到采访通知后,早以恭候。恰好采访期间,迎来了雕塑系毕业作品展。  这个展览是四年大学生活即将结束的最后一次检阅,所以,可以看
在中国古代,尽管没有“流行病”这个名词,但其医学概念是存在的,这就是“疫”。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疫”为“民皆疾也”,即好多人都得病的意思。如果疾病大规模暴发,则称为“大疫”。伤寒、瘴气、传尸、疠风、虏疮等五大传染病,曾给古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伤寒,古代最普遍的传染病   对于流行病的现象,古人认识得很早。《周礼·天官》“疾医”条称:“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
2015年1月16日,由华东师范大学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与明圆当代美术馆举办的“‘当代’进行时——2015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暨学院教育与当代艺术论坛”在上海明圆当代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艺术总监和论坛主持为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主任韦天瑜,展览策展人和论坛学术主持为艺术批评家鲁虹担任,邀请了国内十几位知名批评家组成艺委会。  “2015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中,为能充分体现身在国内艺术学院工作的一些优秀当
自08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当代艺术便很快走向了低谷——创作乏力、市场低迷。于是有人把这一切归因于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艺术市场的资本断裂。实际上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自“八五”思潮以来,就一直潜藏着深层的危机。这不仅仅是创作本体上的个体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思维上存在着的三位一体的共谋:即从艺术家自身来看,存在创新求异之误区;从艺术评价来看,存在诠释解读之误区,从艺术市场来看,存在价值判断之误区。共谋的合力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