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语文的根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uhan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语文是一棵参天大树,那么阅读就是它的根!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从来都是最重要的。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许多语文课堂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但有的时候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被漠视了。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没有时间读,没有方法读,没有兴趣读,没有好书读。
  首先,没有时间读。课堂上,有的老师为完成预设、展示素质等目的,任意压缩学生阅读的时间,甚至有时候在学生根本没有读完课文的情况下就开始进行提问、讨论、赏析等教学环节。毋庸质疑,在没有足够阅读时间的情况下,学生静不下心、沉不住气,怎么能进行有效的阅读呢?即便是刚刚进入角色,又会马上被老师的下一个环节拉了回来。这样的阅读完全是一种形式主义,不但无效而且有害!课后,很多老师没有制定并实施一个科学的语文作业计划,依然沿用“应试教育”时代的作业模式,给学生印发大量的课时练、周练、单元测试等试卷,大大加重了学生的不合理课业负担,这是严重背离《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精神的。如果学生每天课后都有着做不完的语文试卷,又哪里有时间去读书呢?如果没有足够的阅读时间作保障,那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关阅读教学的一切目标要求将只能成为一纸空文。
  其次,没有方法读。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厚积方能薄发。《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这一思想贯穿在各个学段之中:“积累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主要依靠阅读,语文界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教训也证明了这一点: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熟读为主比以讲析为中心的效果好。”因此,教师不能一味照搬教参,拼命讲解课文,而是应当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朗读、默读、精读、略读和浏览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慢慢积累语言,形成语感,体验情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教师对文章的讲析应当是精当的而不是冗长的,应当是启发式而不是灌输式,应当是因材施教、用教材教而不是照本宣科、教完教材。语文老师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讲解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扼杀。不少学生喜欢购买一本教材详解,用它在语文课上应付老师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退化了,文学思维僵化了,就再也不会读书了。这种不良现象在文言文教学中尤其突出。《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借助工具书,而是借助《××文言文全译》死记硬背。这不能不说是部分语文老师的失职、误导。
  再次,没有兴趣读。基于以上原因,学生疲于应付大量的语文作业,没有读书的时间,就没有读书的心境;苦于死记硬背教材解析,没有读书的快乐,就没有读书的欲望。与此同时,动漫、网络游戏、快餐文化泛滥,极大满足了学生课外生活的需求,他们哪里还有什么兴趣读书呢?作为语文老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去亲近母语,亲近名著,让他们喜欢书香,以书为友,让学生感受到:读书吧——为自己的生命奠基!
  最后,没有好书读。从学生自身来说,爱书、买书、藏书的学生不多,学生之间传阅的课外书中,充斥着许多质量不高甚至是不健康的出版物。从学校方面来说,图书室、阅览室使用情况普遍不好,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好书不是真的没有,而是被摆在了书架上!《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背诵诗文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5万字。”这对许多学生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阅读教学的现状警示我们:不论语文的内容有多广阔,不论语文和其他学科有着多少联系,语文课毕竟是语文课!阅读才是语文的根!语文课的其他所有目标都要靠这个根汲取语言艺术营养。否则,语文将成为无本之木,如何能孕育天下桃李?■
  
  参考文献:
  1.刘永康主编.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论快乐》选自钱锺书的第一本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锺书创作的基调是讽刺。社会、人生、心理、道德的病态,都逃不出他敏锐的观察力。”①钱锺书的这种讽刺有时近于刻薄,往往给人以尖刻、阴冷之感,甚至让人不寒而栗。《论快乐》虽然缺少了这种讽刺的锋芒,但不乏钱氏骨子里对改良人生,完善人性的思考。  何谓“快乐”,“快乐”有何特点,这是读者首先要关心的问题。钱锺书善于从许多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矛盾和悖论,转
期刊
何其芳先生的《秋天》一诗,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新增的篇目,对它的解读一般是说它以“秋”为主轴,可分解为在秋天中发生的一些并列的场景:伐木工人在叮叮的伐木声中挥洒汗水,农民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心里乐开了花,捕鱼渔民迎着露水辛勤劳作,牧羊女在“秋天”的梦寐中追寻那诱人的笛声等。诗里似乎平行地展开三幅画面:农家秋景图、江面秋归图、原野思恋图。每节都按由远而近的顺序来写,末句收束描写的侧重点。前两节侧
期刊
席慕蓉,蒙古族女诗人。出身高贵,祖上为蒙古族王族。她十三岁开始写诗,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席慕蓉进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1981年,席慕蓉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在台湾出版,一纸风行,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引起文坛震动,造成“席慕蓉旋风”。后席慕蓉作品传入大陆,亦大受欢迎,席慕蓉旋风迅速席卷大江南北。这样的艺术和生活经历使席慕蓉的诗有一种别样的美感。
期刊
朱自清一代散文大师,其美文数量不多,精品却不少。正是这些精美的散文作品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简短的作品更能见作家的功力,更能见作家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赏读大家的作品,会让我们受益匪浅。下面,笔者就朱自清的散文《春》来浅谈一下作文的写法。    一、开篇入题,毫不拖沓    文章开篇最忌讳兜圈子,绕弯子。那是一种得不偿失,费力不讨好的做法,也是写作不得法的一种最为直接的表现。作为大家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把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到重要的高度,《语文课程标准》中专门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提了出来。几年来,我对小学语言综合性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打破了课内与课外、学科与学科、校内与校外、课本与生活的壁垒,改变了目前语文教学视野封闭、内容单一、效能低下的现状,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挖掘教材,狠抓拓展,感受博大
期刊
在《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8年第12期上发表的《项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人物》中,毕泗建老师对项伯在鸿门宴中的重要作用作了系统的梳理,但他把项伯当作项羽的部下来看待,并加以“内奸”恶谥,这却为我们所不敢苟同。  先看毕泗建老师对项伯、项羽叔侄身份的论述:  “项羽项伯侄叔二人出身于楚国旧贵族,反秦的历史风暴使项氏家族卷入了这场斗争。项羽在军营中的地位至高无上,可自立为‘西楚霸王’,但在家族中
期刊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题材:抒情主人公因为某件事辗转难眠,甚至夜不能寐,直至整夜失眠。这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应该值得我们思考。现结合高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其他相关诗歌,将其中主要的原因及表现陈列如下,以期对广大师生有所启迪。    一、壮志难酬,夜生悲愤    中国古代诗人多受儒家“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而积极入世,有的甚至怀揣“济苍生”、“安社稷”的宏大梦想步入仕途
期刊
伊万·马林诺卡斯基,1926年生,丹麦诗人,主要作品有《暂缓》等。  我第一眼就看到诗歌标题中“世界”两字,心想世界那么大,然而诗歌是那么短小,只有五行四句话,诗人能作什么交代呢?读罢全诗,我却思绪万千。诗中的第一、二句诗人平静地叙述了世界变迁的真相。那种代表古老传统文化的“教堂”、“古堡”已淹没在象征着现代商业和文明的“摩天大楼与工业烟囱”里,不再耀眼,少人问津甚至不能自拔。第三句是诗人对世界道
期刊
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认为:“课堂教学艺术从某种角度看,也正是提问的艺术。提问方式的巧妙与否,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可见问题与认识紧密联系,在语文教学中善于运用提问的艺术,就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阅读教学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引导学生作答。那么,如何精设巧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呢?下面谈谈
期刊
语文学习习惯,是经过长期教育和训练形成的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比较固定、能下意识、自动化动作水平的特殊倾向。习惯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学生拥有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便会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才能从“学会”到“会学”,才能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新课标明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