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过去的形而上变得更加“接地氣”,即重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者意识到如果语文教学脱离生活,犹如鱼脱离水,迟早会缺氧而亡。因此本文重点阐述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关键词】陶行知;小学语文教学;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策略
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形势正逐渐向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靠拢。而生活教育思想直接彰显出陶行知的教育核心理念,从本质上改变了理论脱离实际的传统教学模式。陶行知作为国内的教育先驱者,其生活理念思想直接影响到当前的小学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课堂走出来,深入生活。
一、文本联系现实,感知生活之美
陶行知曾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然而陶行知所提倡的生活教育却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欠缺部分。小学语文教材收录的多篇课文都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然而教师在教学时却常常忽略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只是单纯地讲解文本,很难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作用,用自己敏锐的感悟力来为文本和学生的生活搭建桥梁,激发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捕捉美的瞬间。
例如,教学《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文章选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主要讲述的是蟋蟀的洞穴特点以及修建过程。说起蟋蟀,每个人都不陌生,尤其是立秋时节,户外经常能听到它的叫声。然而正是因为蟋蟀太常见了,以至于学生从来没感觉到蟋蟀有什么特别之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意在上课前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模拟立秋的环境,模拟风声、雨声和树叶的沙沙声,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一个秋天的晚上,忘记自己在课堂上。接着,雨停了,教师特意将蟋蟀的叫声播放出来,让学生感受蟋蟀叫声的特点。然后教师让学生睁开眼睛,为学生播放和蟋蟀有关的小视频,让学生近距离观察蟋蟀。如果有条件的话,教师还可以将蟋蟀放在笼子里,让学生传阅观察。在观察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谈谈对蟋蟀的看法。有的学生说:“蟋蟀长得黑不溜秋的。”还有的说:“蟋蟀长得吓人。”此时教师可以在幻灯片里播放自己此前手绘的蟋蟀,让学生再次谈谈感受。学生看到动画版的蟋蟀,纷纷表示“好可爱啊”。“它的皮肤真漂亮,像燕尾服”。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为什么看到蟋蟀的真容,你们不喜欢,反而喜欢它的动画版呢?”学生陷入了思考中。此时教师继续启发学生,“其实蟋蟀也是很可爱的昆虫,只是你们从来没有认真观察过它们,只是因为它们是昆虫,所以本能的排斥。其实它们也是很美的,关键在于你能否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它的美。”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逐渐意识到生活并不缺乏美,即使是一只小小的昆虫,也有独特的美感。
以往教师教学《蟋蟀的住宅》一课时,总是着重于分析蟋蟀的房屋特点等等,却忽略了为学生实施生活教育。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美的,关键取决于如何看待。即使是毫不起眼的昆虫,如果换个角度看待,也是美好的存在。
二、注重生活实践,实践获得真知
陶行知对教育的态度是注重实践,他曾经提出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他本来的名字是“知行”,后来更是直接改为“行知”,从中可以清楚感觉到陶行知先生对实践的看重。所谓生活教育,其实强调的正是教学做相统一。所有的教学,都是为了最后的“做”。所有的“做”才能体现出教学的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鼓励学生进行生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正的知识。
例如,教学《爬天都峰》这篇课文,以往教师总是通过分析文中主人公和老爷爷攀爬天都峰的过程来引导学生感受不畏艰难、勇于挑战自我的情感。尽管采取这一教学模式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学生在学习之后,是否能够体会到文本情感却是一个未知数。之所以产生这一结果,原因在于学生并没有和作者类似的经历,所以无法感同身受。由于社会在发展,学生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节假日本该是学生放松自己的时候,但是家长怕学生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为学生报了很多兴趣班,而这些兴趣班多半是在周末上课,所以学生基本上没有自己的个人时间。像文章《爬天都峰》,写的正是爬山的经历,看似简单的出游活动,却是当前的小学生很难做到的事。生活经历的乏善可陈将学生的创造力剥夺了,学生的情感也变得更加贫乏。因此教师可以在周末的时候组织学生到附近爬山,鼓励学生用身体丈量世界。在爬山的过程中,学生会渐渐理解文本中所写的内容,比如书中写“我”一会儿攀着铁链上,接着又开始手脚并用攀爬,就像小猴子一样窜上蹿下。如果学生没有爬过山,根本无法想象爬山的具体过程,也不会明白为何爬一个山会成为两个不同年龄的人心中值得骄傲的事情。
纸上得到的永远不够全面,只有亲身躬行才能对事物的本质有所把握。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教育,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真理,而不是凭空想象。只有亲身去做,去体验,才能获取真知。
三、再现语文情境,深化文本解读
如果仔细研究过小学语文教材,人们会发现这些课文其实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选取的生活现象是学生常常看到却经常“视而不见”的。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这种教学情境需要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陶行知先生曾经对生活与教育做出过精彩的描述,他认为生活和教育的关系是生活决定教育。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却是教育决定生活,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教师营造生活化的场景,就是从生活中取材,引导学生从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入手,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例如,教学《在柏林》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在柏林》改编为一幕情景剧,让学生在特殊的情境中感受老妇人失去三个孩子的痛苦、后备役老兵对妻子无限的牵挂以及特殊时代背景中战争的残酷。这篇课文虽然精悍短小,但是内涵却格外丰富。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最大的难度在于学生并没有真的经历过战争,所以对于文章中的情感把握不够深刻,也没有办法体会作者的深刻思想。因此教师鼓励学生以情景剧的形式来呈现这篇小说,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会产生更多认知。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和战争有关的影视剧或者纪录片,让学生通过观看战争的景象来体会老妇人的丧子悲痛,感受生活在战争包围中的人们朝不保夕的生活现状,感受人们对自由和平的向往之情。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这篇小说进行续写,想象最后老人踏上战争征途的过程中会想到些什么、车厢里的人们又有什么样的感受等等。总之,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对文本有了更为深入的解读。 教学情境是学生窥见语文世界的窗口,正如案例中所讲解的课文《在柏林》,虽然课文中的战争离今天的孩子有很大距离,但是教师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营造和战争相关的情境,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
四、关注课后延伸,培养阅读习惯
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语文侧重于日常积累。因此,如果想将语文这门学科学得扎实,就不能只是依赖于课堂教学,必须重视课后的延伸与扩展。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就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将文本进行扩展,引导学生掌握更多课外知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发掘文本,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和文本相关的作品,或者在上课前要求学生查询和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争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学《月迹》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孩子们寻月踪迹的过程,体现出童趣的味道。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写作顺序,品位寻月过程中的童心和童趣,让学生明白童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从文本内涵来说,本文并不难理解,但是教师真正需要做的却是引导学生从课内扩展到课外, 学习更多知识。既然本文写的是月亮,而月亮自古就是所有人心中的情结,是人世间最美好事物的象征,那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观看和月亮有关的天文视频,或者阅读和月亮相关的文学作品,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李白或者苏轼的诗词,让学生感受古诗诵月与其他文体的区别。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和月亮相关的绘画作品,或者为学生播放和月亮有关的优美音乐,比如《月光爱人》《明月几时有》《明月心》,让学生通过音乐形式感受月亮的魅力。总之,教师需要将眼光放长远,对现有的课堂教学进行扩展,以便于学生更加沉浸于课堂学习中。
课堂不是学习语文唯一的地方,教师也不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师要做的是打破这些学生的依赖思想,从生活中发现语文的魅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学习语文,扩展自身的知识范围。
总之,根据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可知,早期的小学语文教学确实不尽如人意,因为存在诸多问题。语文的学习不能彻底脱离现实,而是需要積极探索更有利于教学的实践方法。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将生活化的场景引入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世界的精彩,赋予语文教学更多魅力,将生活教育思想真正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赵彩芸.开展活力教学,绽放语文精彩[J].学周刊,2019(27):119.
[2]刘海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思考[J].中华少年,2019(26):16.
[3]林晓静.回归语文本身,突出小学语文教学的“语文味”[J].中华少年,2019(26):57.
【关键词】陶行知;小学语文教学;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策略
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形势正逐渐向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靠拢。而生活教育思想直接彰显出陶行知的教育核心理念,从本质上改变了理论脱离实际的传统教学模式。陶行知作为国内的教育先驱者,其生活理念思想直接影响到当前的小学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课堂走出来,深入生活。
一、文本联系现实,感知生活之美
陶行知曾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然而陶行知所提倡的生活教育却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欠缺部分。小学语文教材收录的多篇课文都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然而教师在教学时却常常忽略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只是单纯地讲解文本,很难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作用,用自己敏锐的感悟力来为文本和学生的生活搭建桥梁,激发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捕捉美的瞬间。
例如,教学《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文章选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主要讲述的是蟋蟀的洞穴特点以及修建过程。说起蟋蟀,每个人都不陌生,尤其是立秋时节,户外经常能听到它的叫声。然而正是因为蟋蟀太常见了,以至于学生从来没感觉到蟋蟀有什么特别之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意在上课前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模拟立秋的环境,模拟风声、雨声和树叶的沙沙声,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一个秋天的晚上,忘记自己在课堂上。接着,雨停了,教师特意将蟋蟀的叫声播放出来,让学生感受蟋蟀叫声的特点。然后教师让学生睁开眼睛,为学生播放和蟋蟀有关的小视频,让学生近距离观察蟋蟀。如果有条件的话,教师还可以将蟋蟀放在笼子里,让学生传阅观察。在观察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谈谈对蟋蟀的看法。有的学生说:“蟋蟀长得黑不溜秋的。”还有的说:“蟋蟀长得吓人。”此时教师可以在幻灯片里播放自己此前手绘的蟋蟀,让学生再次谈谈感受。学生看到动画版的蟋蟀,纷纷表示“好可爱啊”。“它的皮肤真漂亮,像燕尾服”。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为什么看到蟋蟀的真容,你们不喜欢,反而喜欢它的动画版呢?”学生陷入了思考中。此时教师继续启发学生,“其实蟋蟀也是很可爱的昆虫,只是你们从来没有认真观察过它们,只是因为它们是昆虫,所以本能的排斥。其实它们也是很美的,关键在于你能否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它的美。”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逐渐意识到生活并不缺乏美,即使是一只小小的昆虫,也有独特的美感。
以往教师教学《蟋蟀的住宅》一课时,总是着重于分析蟋蟀的房屋特点等等,却忽略了为学生实施生活教育。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美的,关键取决于如何看待。即使是毫不起眼的昆虫,如果换个角度看待,也是美好的存在。
二、注重生活实践,实践获得真知
陶行知对教育的态度是注重实践,他曾经提出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他本来的名字是“知行”,后来更是直接改为“行知”,从中可以清楚感觉到陶行知先生对实践的看重。所谓生活教育,其实强调的正是教学做相统一。所有的教学,都是为了最后的“做”。所有的“做”才能体现出教学的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鼓励学生进行生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正的知识。
例如,教学《爬天都峰》这篇课文,以往教师总是通过分析文中主人公和老爷爷攀爬天都峰的过程来引导学生感受不畏艰难、勇于挑战自我的情感。尽管采取这一教学模式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学生在学习之后,是否能够体会到文本情感却是一个未知数。之所以产生这一结果,原因在于学生并没有和作者类似的经历,所以无法感同身受。由于社会在发展,学生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节假日本该是学生放松自己的时候,但是家长怕学生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为学生报了很多兴趣班,而这些兴趣班多半是在周末上课,所以学生基本上没有自己的个人时间。像文章《爬天都峰》,写的正是爬山的经历,看似简单的出游活动,却是当前的小学生很难做到的事。生活经历的乏善可陈将学生的创造力剥夺了,学生的情感也变得更加贫乏。因此教师可以在周末的时候组织学生到附近爬山,鼓励学生用身体丈量世界。在爬山的过程中,学生会渐渐理解文本中所写的内容,比如书中写“我”一会儿攀着铁链上,接着又开始手脚并用攀爬,就像小猴子一样窜上蹿下。如果学生没有爬过山,根本无法想象爬山的具体过程,也不会明白为何爬一个山会成为两个不同年龄的人心中值得骄傲的事情。
纸上得到的永远不够全面,只有亲身躬行才能对事物的本质有所把握。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教育,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真理,而不是凭空想象。只有亲身去做,去体验,才能获取真知。
三、再现语文情境,深化文本解读
如果仔细研究过小学语文教材,人们会发现这些课文其实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选取的生活现象是学生常常看到却经常“视而不见”的。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这种教学情境需要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陶行知先生曾经对生活与教育做出过精彩的描述,他认为生活和教育的关系是生活决定教育。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却是教育决定生活,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教师营造生活化的场景,就是从生活中取材,引导学生从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入手,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例如,教学《在柏林》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在柏林》改编为一幕情景剧,让学生在特殊的情境中感受老妇人失去三个孩子的痛苦、后备役老兵对妻子无限的牵挂以及特殊时代背景中战争的残酷。这篇课文虽然精悍短小,但是内涵却格外丰富。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最大的难度在于学生并没有真的经历过战争,所以对于文章中的情感把握不够深刻,也没有办法体会作者的深刻思想。因此教师鼓励学生以情景剧的形式来呈现这篇小说,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会产生更多认知。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和战争有关的影视剧或者纪录片,让学生通过观看战争的景象来体会老妇人的丧子悲痛,感受生活在战争包围中的人们朝不保夕的生活现状,感受人们对自由和平的向往之情。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这篇小说进行续写,想象最后老人踏上战争征途的过程中会想到些什么、车厢里的人们又有什么样的感受等等。总之,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对文本有了更为深入的解读。 教学情境是学生窥见语文世界的窗口,正如案例中所讲解的课文《在柏林》,虽然课文中的战争离今天的孩子有很大距离,但是教师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营造和战争相关的情境,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
四、关注课后延伸,培养阅读习惯
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语文侧重于日常积累。因此,如果想将语文这门学科学得扎实,就不能只是依赖于课堂教学,必须重视课后的延伸与扩展。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就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将文本进行扩展,引导学生掌握更多课外知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发掘文本,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和文本相关的作品,或者在上课前要求学生查询和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争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学《月迹》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孩子们寻月踪迹的过程,体现出童趣的味道。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写作顺序,品位寻月过程中的童心和童趣,让学生明白童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从文本内涵来说,本文并不难理解,但是教师真正需要做的却是引导学生从课内扩展到课外, 学习更多知识。既然本文写的是月亮,而月亮自古就是所有人心中的情结,是人世间最美好事物的象征,那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观看和月亮有关的天文视频,或者阅读和月亮相关的文学作品,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李白或者苏轼的诗词,让学生感受古诗诵月与其他文体的区别。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和月亮相关的绘画作品,或者为学生播放和月亮有关的优美音乐,比如《月光爱人》《明月几时有》《明月心》,让学生通过音乐形式感受月亮的魅力。总之,教师需要将眼光放长远,对现有的课堂教学进行扩展,以便于学生更加沉浸于课堂学习中。
课堂不是学习语文唯一的地方,教师也不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师要做的是打破这些学生的依赖思想,从生活中发现语文的魅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学习语文,扩展自身的知识范围。
总之,根据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可知,早期的小学语文教学确实不尽如人意,因为存在诸多问题。语文的学习不能彻底脱离现实,而是需要積极探索更有利于教学的实践方法。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将生活化的场景引入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世界的精彩,赋予语文教学更多魅力,将生活教育思想真正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赵彩芸.开展活力教学,绽放语文精彩[J].学周刊,2019(27):119.
[2]刘海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思考[J].中华少年,2019(26):16.
[3]林晓静.回归语文本身,突出小学语文教学的“语文味”[J].中华少年,2019(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