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些未解之谜都是假的

来源 :少男少女·校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zh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信许多小伙伴都看过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例如:世界未解之谜、中国未解之谜、消失的爱斯基摩村庄、伊拉克巴格达电池、百慕大恐怖传说、会移动棺材的墓穴等等。这些未解之谜总是非常恐怖,非常奇异,令我们很疑惑,又很兴奋。总是希望着,未来有一天,我们能够知道这些未解之谜的真相。
  不过,以下这些未解之谜,其实都是“编的”,亦或者是伪造的,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消失的爱斯基摩村庄
  一个人的消失也许是种偶然,那么一个拥有2000男女老少的村子的消失又如何解释呢?
  1930年11月,猎人乔·拉贝尔穿着雪鞋艰难前行,他正去往位于加拿大北部安吉库尼湖岸上的爱斯基摩村。拉贝尔对那个村子非常熟悉,那是一个兴旺的拥有2000村民的村庄,村民以捕鱼为生。然而当他到达时,那村子不见了。所有的草棚和石屋都不复存在,只剩下一堆焖火和一锅烹调好的食物。
  拉贝尔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人们便开始进行调查,其中发现了一些怪异的事情:假设那些村民是集体迁移,却没有留下任何脚印;村子里的狗都已饿死并被埋葬在一个12英尺高的雪堆下;村民的食物和存粮仍旧好好地待在谷仓中。
  最后一个让人们惊恐的发现便是:所有爱斯基摩人的祖坟都被挖空了,墓碑被垒成两个巨大的石冢。远处,地平线上闪烁着奇特的蓝色极光。
  这个“未解之谜”最早刊登在1959年发表的《陌生的科学》这本书里,并且进行了润色。甚至还配了一张照片——后来被证實这张照片摄于1909年,一点关系都没有。
  加拿大皇家骑警也特地辟过谣:安吉库尼湖所在的冰天雪地里根本不可能存在大部落。美国著名科学作家兼制片人、电视主持人布莱恩·邓宁在每周的《Skeptoid》节目中也专门辟过此事件的谣——虽然至今人们还把这个恶作剧当做未解之谜看。
  2.伊拉克巴格达电池
  1936年6月的一天,一群筑路工人正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城外修筑铁路,忽然发现了一块巨大的石板,上面刻有许多古代波斯文字。工人们感到非常惊奇。他们继续深挖,结果发现是一个巨大的石板砌成的古代坟墓。
  古墓惊动了伊位克博物馆的考古工作人员。他们立即赶到现场进行发掘。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工作,考古学家们找到了许多文物。尤其是打开石棺以后,发现了大量从公元前248年到公元前226年帕提亚王朝时代的器物。在这些古物中,他们发现了一些奇特的陶制器皿、锈蚀的铜管和铁棒。
  当时担任伊拉克博物馆馆长的德国考古学家威廉·卡维尼格这样描述:“陶制器皿类似花瓶,高15厘米,白色中夹杂一点淡黄色,边沿已经破碎。上端为口状,瓶里装满了沥青。沥青之中有一个铜管,直径2.6厘米,高9厘米,铜管顶端有一层沥青绝缘体。在铜管中又有一层沥青,并有一根锈迹斑斑的铁棒。铁棒高出沥青绝缘体一厘米,由一层灰色偏黄的物质覆盖着,看上去好像是一层铅。铁库的下端长出铜管的底座3厘米,使铁棒与铜管隔开。看上去好像是一组化学仪器。”
  经过鉴定,卡维尼格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在巴格达出土的陶制器皿,是一个古代化学电池。只要加上酸溶液或碱溶液,就可以发出电来。”
  卡维尼洛的论断震惊了考古学界。如果承认这是一个古代电池,那就意味着,早在公元前3世纪居住在这一地区的波斯人就已经开始使用电池了。这比公元1800年由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伏特发明的第一个电池早了2000多年。
  于是,许多考古学家纷纷从世界各地赶来,希望对这个古代电池进行仔细研究。但就在这时,卡维尼格和古代电池都不见了。人们四处寻觅,毫无结果。
  原来卡维尼治带着巴格达电池悄悄地返回到了德国。他用带来的陶制器皿、铁棒、沥青绝缘体和铜管组合成了10个电池。
  几个月后,卡维尼格在柏林公布了更为惊人的消息。他说:“古代人很可能是把这些电池串联起来,用以加强电力,制造这种电池的目的在于用电解法给塑像和饰物镀金。”
  有人指责卡维尼格是骗子、神经病。考古学界争论更是激烈。
  古代就有电池了?
  难道是外星人造的?或是史前文明?
  这个陶器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但是挖掘记录没有很好保存,其历史范围的描述很不可靠。按照类型学分析,此种风格的陶器是萨珊王朝 (224-640年)时期的, 因此很有可能比所声称的时代要晚很多。年代上,它不属于考古学的“史前”时期,称为史前古物,是明显的造谣。功能上,它可以产生微弱的电流,与古巴格达人的宗教体验有关,低电压的感觉被认为是一种与神的交流,因此这个东西不是主要作为电能来使用。
  有的科学家认为这种微弱的电流是用来对患者进行电疗的,当然,真要是按照卡维尼治的做法,也不是不可以用来进金银小器物的电镀。至于这个电池的电压,还不如一个水果电池。
  3.百慕大三角之谜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涉险经历百慕大三角的人物,是世界上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
  公元1502年,哥伦布率领的远洋船队第四次远航美洲。船队在靠近百慕大时,海面上突然刮起狂风,船只好像航行在峡谷之间,几乎看不见天日。有丰富航海经验的哥伦布急令船队掉转航向,向佛罗里达海岸靠去,以避开这股凶猛的暴风。
  令哥伦布感到惊奇的是,此时船上所有的导航仪器全部失灵,舵手和水手们晕头转向,无法辨清方向。他们还算运气好,船队最终歪歪扭扭地从波峰浪谷间摆脱了危险。事后检查,船上的磁罗盘的指针方向已从正北方往西北偏离了36°。
  心有余悸的哥伦布在写给国王的信中记述了这次危险的经历。信中,哥伦布如此描述这次惊心动魄的航海历险:“当时,浪涛翻卷,一连八九天,我的两只眼睛看不见太阳和星辰……我这辈子看见过各种风暴,但是却从来没有遇到过时间这么长、这么狂烈的风暴!”
  由于哥伦布的经历至少还属于那些尚可解释的遭遇,因此在当时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   关于船只和海员在百慕大三角连人带船神秘失踪的事件,最早的记载是在1840年。
  当时,一艘由法国起航的船只“罗莎里”号,运载大批香水和葡萄酒,行驶到古巴附近后失去联络。数星期后,海军在百慕大三角海域内发现了“罗莎里”号,船只没有任何的损坏痕迹,船上空无一人,所有船员如同人间蒸发了一样。但是货舱里的货物均完整无缺,而且水果仍很新鲜。
  可是,为什么船上的水手都失踪了,没有人能够解答,船上唯一幸存的生物就是一只饿得半死的金丝雀。到底船上发生了什么?没有人知道。
  从此之后,类似的失踪事件在百慕大三角频频发生,成为最恐怖的“自然现象”之一,因为据说很少有船只和飞机在经过这段路线时,能够逃脱百慕大的“魔爪”。
  真相:这是一个典型的科学骗局,它的起因只是二战中几个美国飞行员在此海域失事。但由于百慕大地处航运的关键部位,为了吸引更多的旅游者,百慕大政府不仅没有尝试去澄清这个显然不存在的“死亡三角”,反而大肆渲染,甚至绘声绘色地将其印入旅行手册中。
  直到1980年,美、澳科学考察队联合发表声明,声明中称,百慕大没有任何超越自然的地方,甚至事故率比其他海域还要低 。也就是说,这个“骗局”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百慕大三角旅游。
  4.会移动棺材的墓穴(巴巴多斯的棺材)
  18世纪末,瓦尔朗有一个富裕的庄园主托马斯·蔡斯,他在巴巴多斯岛上建了一座岩石墓穴,被称为蔡斯墓穴。墓穴用非常坚固的珊瑚石垒成,再用水泥加固,门口用大理石封住,平时都用大锁紧紧地锁住。
  1807年7月,托马西娜·戈达德夫人被第一个安葬于此。一年以后,2岁的女孩玛丽·安娜·蔡斯被安葬在这里。1812年7月6日,玛丽的姐姐多丽丝也被安葬在这里。
  同年年底,道貌岸然的庄园主托马斯·蔡斯先生,这个被所有人讨厌的家伙也躺进了这个墓穴。按照当地巴巴多斯的习俗,富有的人使用笨重的铅封结构的棺材,这种棺材需要6到8个壮汉才能移动。托马斯先生的棺材更是沉重,至少要十几个小伙子才可以移动。
  到这时,这个陵墓看起来十分正常。所有的棺材都有序整齐地躺在陵墓内。
  巴巴多斯棺材第一次移动是在四年以后,1816年9月25日,只有11个月大的萨缪尔·阿莫斯又要被葬入这个陵墓。当陵墓唯一的入口,那块沉重大理石墓门被打开时,陵墓中一片狼藉,原本横放的玛丽小棺材被底朝上扔到一个小角落里。戈达德夫人的棺材被翻转了90度。那个最重的托马斯的铅棺材也被移动了好几米远,并且翻转了90度。陵墓入口在被打开前完好无损。
  托马斯先生的铅封棺材重达半吨,是怎么移动的呢?
  人们没有找到答案。人们将棺木重新摆好,并且加强了陵墓的守卫,期望这种事不要再发生。
  六个星期后,小萨缪尔的父亲萨缪尔·布鲁斯特在奴隶起义中被杀死,其灵柩也要被安葬在陵墓中。随着大理石墓门缓慢地移开,棺材又一次动了!陵墓里乱七八糟,像是被龙卷风袭击过。戈达德夫人的木棺已经变成了碎木条。人们把它捆成一捆,放在墓室的墙边。
  教区的托马斯·奥德森教区长和另外三个人将墓室彻底搜查了一遍。四周没有裂缝,更没有暗道,地面也相当干燥。人们开始有点恐慌,但是还是有大批的人对此非常好奇,他们甚至希望下次的葬礼能够早点举行。
  1819年7月17日,蔡斯家庭成员特马西亚·克拉克夫人去世,陵墓再次打开。除了戈达德夫人碎成木条的棺材仍像三年前那样斜靠在墙边外,其余的棺材又一次被移得凌乱不堪。
  戈达德夫人不稳定的棺材木条没有移动,这更加令人费解。所有的棺材和墓室又被彻查一遍,仍然没有任何线索。那些棺材又被放回原位。人们在地面上洒上一层厚厚的白色沙子,以便能留下什么东西的脚印或痕迹。沉重的墓门又被水泥封死,而且在水泥上加盖了封印。
  人们对此事越来越好奇,他们等不及下次葬礼。1820年4月18日,为了解开棺材移动之谜,立刻再次打开陵墓。
  消息很快传开,地方长官和一些尊贵的客人也来观看。封印没有被动过。水泥被敲开后,大理石墓门仍然难以移动,原因是托马斯先生的铅封棺材以一个很陡的角度顶在了门上。
  更奇怪的是,除了戈达德夫人的碎木棺材没有移动外,其他的棺材再次移动。可是沙子上没有丝毫棺材拖动的迹象,也没有入侵者的脚印、地下水的痕迹。陵墓也没有裂痕和石头的松动。
  棺木被移动了四次,让蔡斯家族成员个个骇然,于是便把墓穴内所有的棺材全部搬移出,这里便成了一座充满传奇的空墓。如今,这空墓穴依然存在,成了巴巴多斯岛上一个有名的场所。
  但棺木为何会移动,到现在仍旧是一个谜。
  苏格兰诗人、民俗学家安德鲁·朗格最先对该故事进行了考察,他在1907年12月发表于《民间传说学会志》上的文章中列举了该故事的来源——19世纪的基督堂区教区长托马斯·H·奥迪森所讲述的轶闻。
  朗格列举了奥迪森叙述的几个不同版本。在查阅了巴巴多斯岛的相关文档求证后他得出结论,除了一个声称在1820年4月开启墓门时在场的叫做内森·卢卡斯的人的一份“未出版的第一手记述”外,不管是基督堂区的埋葬记录还是在当时的巴巴多斯的报纸上,都找不到任何证据说明这些事情发生过。
  美国作家杰罗姆·克拉克的研究则进一步认为,托马斯·H·奥迪森在讲述时的细节“前后矛盾”,沒有两个版本是完全相同的。
  但是无论如何,大部分流传的故事最后都追溯到了奥迪森教区长的口述。
  科学怀疑论者乔·尼克尔则认为这是与共济会有关的骗局。该故事中的“神秘的墓穴”这一元素,常见于共济会的寓言。在古老的传说中,“神秘的墓穴”代表着死亡,也是唯一能够获得神圣的真理的地方。他认为蔡斯墓地中埋葬着的至少有两人是共济会成员,并且在1943年的时候,同样的“棺材移动”的故事也“发生”在巴巴多斯的另一个含有共济会成员的家族墓穴里。乔·尼克尔认为该故事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其他文献
1.森林王国  在美丽的海边有一个森林王国,森林王国背靠大山,远远眺望,峰峦起伏,绿树成荫,风景如画。森林里生长着各种灵花妙草,古木森然,枝连着枝,叶叠着叶。丛林枝头挂满各类野果,鲜嫩的菌菇遍布林间,潺潺流水,清澈见底,成群结队的鱼虾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走进郁郁苍苍的森林王国,一股清新的空气立刻迎面扑来,新鲜的空气中散发着树木的清香,参杂着些许花草菌菇特有的鲜甜味,置身其中,令人陶醉。这里是
期刊
对外国文学动态保持密切关注并及时移译,是早期新诗寻找外部参照、注入开放性活力的重要文化实践。通过日本转译的新浪漫主义诗学观念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象征主义和颓废主义诗歌的发生,拓宽了现代新诗的感知传达维度,但是移入中国缺乏自觉的创作消化吸收,相关诗学主张主要停留在观念转译的层次,没有形成相应的文学创作潮流。外国诗学理论肩负着社会发展和艺术完善的双重期待下被引进,必须经由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在地化过程,才能通过传统审美范式的转化而吸收,否则就会陷入“旅行的困境”。
编前语:  长篇儿童小说《东江谣》是东莞文联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创作签约项目之一,并于2019年被列入广东新世纪出版社重点出版选题,2020年入选广东省委宣传部“粤港澳大湾区原创儿童文学”项目。现节选部分章节,以《船儿悠悠》为题刊发。  1  阳光透过缝隙,揉搓成一条条长长的细线,一股脑儿地钻进来,钻进来。霎时,屋内亮了,暖了,成千上万个细小颗粒在光束中上下翻飞,打着旋儿。又是一个明晃晃的清晨,小
期刊
根据美国哲学家盖蒂尔对于柏拉图哲学的解读,在西方哲学史上,“知识”主要是被定义为“得到证成的真信念”的。这也可以被称为关于“知识”的“证—真—信”标准。但盖蒂尔却认为这样的标准无法准确定义“知识”的本质。他的反驳方式是:我们不妨构建出一些特别的场景,以使得目标信念符合关于“知识”的“证—真—信”标准——但我们的直觉却又会使得我们发现:这些信念并不是真正的知识。笔者则认为盖蒂尔的论证的基本预设就错了,因为他所给出的那些案例所涉及的“目标信念”其实都不符合“证—真—信”标准
长期以来,西方的“民主”被人们视为榜样,但近些年来却引起了人们的质疑,因为它显露出许多弊端,如在其国内导致分裂和混乱,在国际上也留下干涉别国内政的恶名。本文就是想以批判的态度来思考,以使大家对之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对它的盲目崇拜中解放出来。从而以客观和科学的态度思考“民主”问题,并正确地构建我国的民主法治国家。首先比较系统、简要地介绍西方国家近现代“民主”的主要观念和现实,然后揭露了其理论中深层次存在的许多缺陷。如在其人性论基础上,是以人的个性、自然性而不是以社会性、道义性作为思考的出发点,因
书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我们恰如嫩绿的小草,茁壮成长着;书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我们恰如活泼的鱼儿,快乐成长着;书是一阵凉爽的秋风,我们恰如金黄的稻谷,随风摇摆着。  在《古都“食”空大冒险》这本书的带领下,我跟着主人公宝仔一起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周末。这是一部穿越小说,讲述了贪吃贪玩的小吃货宝仔与自己的宠物话痨猫在睡梦中意外穿越到了宋朝汴梁,品尝到了宋朝美味可口的美食,看到了古色古香的建筑,并结识了大名鼎鼎
期刊
人民至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制度规定.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根本生态利益和美好生活需要的最普惠民生福祉,人民性是其内在政治立场规定,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小雪、大雪节气悄然而然地过去了,不曾激起任何的波澜。杭州山区虽然也零零星星地下了些雪,但人们好像还不急于添衣,寒潮似乎也不急于来临。  然而,天终究渐渐地变了。  小雪之前,一身单衣,倒不觉得很冷,若是急忙赶路,或许还觉得稍热。可刹那间,往日的阳光被愁云封锁,凄清的风盖住了往日的生机。凝霜欲滴,红叶如衣,似秋冬交界时的徘徊和迷茫。  若是按照节气看,秋天早已经过去了。可江南的秋天,还一直保持着它的
期刊
最勤奋的朗读者  要数夏天的蝉  它对夏天的每一件事物  都充滿新奇和热爱  金黄的稻谷在风的鼓动下  集体舞蹈,蝉儿的朗读很卖力  一遍又一遍  声音会传得很远  豆荚渐渐鼓胀,籽粒饱满  蝉儿又为它朗读  不惜从早晨到傍晚  桑树结满了桑葚  蒲公英开出了灯笼花  池塘里荷叶撑起了  把把绿伞  蝉儿都会看见  这些都会成为它朗读的题材  因此,一个夏天  蝉儿的朗读声,从未间断  它朗读了东
期刊
幼时的我经常指着客厅正面墙壁上悬挂着的那幅书法作品问爸爸:“这幅书法作品是不是很值钱?”爸爸总是笑而不语。  六岁起,我跟随绘画老师“大象姐姐”学画画。大象姐姐的教学方法有些特别,她总是带着我们到野外写生。在她的引领下,我踏遍校园的每个角落,也画遍校园的万千之美,我的绘画作品也在各种赛事中屡屡获奖 。  有一个夏天,大象姐姐又带领我们外出写生。由于害怕被蚊虫叮咬,我们几位学员都穿着长袖长裤“出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