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谈及中国传统文化,必定绕不开儒、释、道。在这三种学说中,儒学在很长时期占据主导地位。自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以后,儒学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从儒学的基本精神(即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天人合一)出发,阐释“儒”的基本要义,进而比较“儒”的基本要义与语文教育之间的交集,再来反观当前语文教育中存在的某些不足,从而希望可以从“儒”的基本精神中获得智慧与启迪,从而更好地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为当代社会育人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文教育;儒家精神;教育启示
作为一名从教十四年的语文教师,笔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颇感兴趣。在课堂上,常提及一些课外的儒学知识作为课本知识的补充。渐渐发现学生对儒学这一“新”事物特别感兴趣,他们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也明显提高了。这引发了笔者对儒学基本精神与语文教育关系的思考与探索。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而谈及中国传统文化,必定绕不开儒、释、道。儒学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由孔子创立,之后在中国这个具有强大包容性的国度里生根、发芽、成长,它的精神内涵也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它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乃至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今天的大多数人而言,儒学离我们似乎并不遥远,但很多人对儒学精神的了解并不透彻。
故本文从儒学的基本精神出发,借此反观当前语文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而更好地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达成育人的目标。
一、“儒”的基本精神
儒家是一个阶层,儒教是一种信仰,儒学则是一种学说。儒学是一个哲学概念,是有关儒教的学问。“儒”的基本精神则可理解为儒教学问中的基本学问。概括地讲,“儒”的基本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厚德载物
所谓厚德载物,就是指君子应该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形容品德像大地一样容纳百川。正如孔子所说的金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强调人要有包容之心,有爱人之心,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概括起来就一个字:仁。可见儒家是关心人民疾苦的,强调常富于民,人要有尊严地活着。它强调以人为本,教会我们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自强不息
所谓自强不息,就是指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永不停止。相应地,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不可懒惰成性。如《大学》中所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如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儒家提倡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能经世济民(积极入世);学而优则仕(从政为官),能扬名立万,以显父母,建功立业,为天下苍生谋幸福。
(三)天人合一
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指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告诉我们,人与自然的对立中更有联系,联系是最本质的、内在的。“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
二、“儒”的基本精神与语文教育的交集
陈日亮在《我即语文》里说:“语文教育,从概念上讲,是指语文和教育的综合,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文学)。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的专业人才。”但这还远远不够。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学,其终极目的是指向生命终极。从精神层面上讲,语文教育应该承担育人的责任,如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感受以及心存同情和对生命的爱与关怀。
儒学与语文教育在教育对象、课程性质、教育方法、思维方式、教育目的、教育达成方面都有一定的交集。
(一)教育对象的交集
从教育对象看,儒学的宗旨是引导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可见,儒学的教育对象是人,重点是引导人积极进取,提升品行,推己及人,服务他人。而语文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借助语言文字作为载体传达各种信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受教育者更健康、健全地去体悟生命和生活的意义。可见,儒学与语文教育的对象都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人,并且这些教育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情感、可教化的生命个体。
(二)课程性质的交集
从课程性质看,儒学与语文学科都是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不同,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人,特别是关注人的情感和人的精神。简单地讲,两者都特别注重人内心世界的感受,关注人生和生命的意义,关注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所以这两者的教育注定是复杂的、开放的、灵动的、充满爱和智慧的。
(三)思维方式的交集
从思维方式来看,儒学强调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认为外部世界与人类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对立中更有联系,联系是本质的,内在的。认为天的本性与人的本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对天要心存敬畏。语文教育也要求注重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它教育人心存敬畏,心存慈悲。
(四)教育目的的交集
从教育目的来看,儒学的根本目的是教育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学。语文教育不但承载着提高人的文学文化修养,承担育人的责任,而且承载着教人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感受与同情以及对生命的爱与关怀。其终极目的是指向生命终极。所以两者是有相通之处的。
(五)教育达成的交集
从教育达成来看,儒学是要为天下苍生谋幸福。而语文教育是培养具有真、善、美品质和悲天悯人情怀的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儒学与语文教学有着交集,语文教学可從“儒”的基本精神中积极吸取能量,从而更好地发展。
三、“儒”的基本精神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儒”的基本精神之一是厚德载物。厚德载物告诉我们要有包容之心,有爱人之心,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强调以人为本。厚德载物启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关注点不应该只放在学生做对几道题,考了多少分上面,如果这样,显然是舍本逐末。教师应该有博大宽广的胸襟和高尚的精神境界,把重点放在育人的终极目标上,即培养学生的仁爱善良之心、宽容换位之心。这些优良的品质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的,把儒学中的经典智慧灵活地运用到我们的教育中来,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积极进取精神
“儒”的基本精神之二是自强不息。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启示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发奋图强,积极进取。启发学生要学会对自己负责,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积极向善的品质和对自己负责任的意识正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使命。“达则兼济天下”,更启示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功成名就后能经世济民,为人民服务,为天下苍生谋幸福。如果能做到这样,便是教育的一大成功。
(三)注重探索语文学科蕴含的人文情怀
“儒”的基本精神之三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告诉我们要按自然规律办事。语文教学也有其自然的规律,该精神启示语文教师教学中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短见。语文教育是一个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要能够从表象的语言文字中去发现,探索它们暗含的深层次的道理、真相、智慧、精神。因此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传递高尚的人文情怀和精神境界,引领语文教育走向广阔、高远的境界才是语文教育本质的规律,这远比教育方法要重要。
换句话讲,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内容比形式更有意义和价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自学为主、整合教材、题海战术、高效课堂、微课等新式教学模式固然重要,但还需要细心琢磨,找寻文本中的真智慧。重形式,更应注重内容,特别是要注重学生精神层面的培养。
总之,儒学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灵活运用儒学精神对语文教育是有很大启发的,对学生的终生发展也是有益的,值得语文教师研究、探索。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文教育;儒家精神;教育启示
作为一名从教十四年的语文教师,笔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颇感兴趣。在课堂上,常提及一些课外的儒学知识作为课本知识的补充。渐渐发现学生对儒学这一“新”事物特别感兴趣,他们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也明显提高了。这引发了笔者对儒学基本精神与语文教育关系的思考与探索。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而谈及中国传统文化,必定绕不开儒、释、道。儒学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由孔子创立,之后在中国这个具有强大包容性的国度里生根、发芽、成长,它的精神内涵也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它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乃至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今天的大多数人而言,儒学离我们似乎并不遥远,但很多人对儒学精神的了解并不透彻。
故本文从儒学的基本精神出发,借此反观当前语文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而更好地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达成育人的目标。
一、“儒”的基本精神
儒家是一个阶层,儒教是一种信仰,儒学则是一种学说。儒学是一个哲学概念,是有关儒教的学问。“儒”的基本精神则可理解为儒教学问中的基本学问。概括地讲,“儒”的基本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厚德载物
所谓厚德载物,就是指君子应该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形容品德像大地一样容纳百川。正如孔子所说的金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强调人要有包容之心,有爱人之心,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概括起来就一个字:仁。可见儒家是关心人民疾苦的,强调常富于民,人要有尊严地活着。它强调以人为本,教会我们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自强不息
所谓自强不息,就是指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永不停止。相应地,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不可懒惰成性。如《大学》中所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如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儒家提倡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能经世济民(积极入世);学而优则仕(从政为官),能扬名立万,以显父母,建功立业,为天下苍生谋幸福。
(三)天人合一
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指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告诉我们,人与自然的对立中更有联系,联系是最本质的、内在的。“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
二、“儒”的基本精神与语文教育的交集
陈日亮在《我即语文》里说:“语文教育,从概念上讲,是指语文和教育的综合,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文学)。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的专业人才。”但这还远远不够。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学,其终极目的是指向生命终极。从精神层面上讲,语文教育应该承担育人的责任,如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感受以及心存同情和对生命的爱与关怀。
儒学与语文教育在教育对象、课程性质、教育方法、思维方式、教育目的、教育达成方面都有一定的交集。
(一)教育对象的交集
从教育对象看,儒学的宗旨是引导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可见,儒学的教育对象是人,重点是引导人积极进取,提升品行,推己及人,服务他人。而语文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借助语言文字作为载体传达各种信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受教育者更健康、健全地去体悟生命和生活的意义。可见,儒学与语文教育的对象都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人,并且这些教育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情感、可教化的生命个体。
(二)课程性质的交集
从课程性质看,儒学与语文学科都是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不同,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人,特别是关注人的情感和人的精神。简单地讲,两者都特别注重人内心世界的感受,关注人生和生命的意义,关注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所以这两者的教育注定是复杂的、开放的、灵动的、充满爱和智慧的。
(三)思维方式的交集
从思维方式来看,儒学强调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认为外部世界与人类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对立中更有联系,联系是本质的,内在的。认为天的本性与人的本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对天要心存敬畏。语文教育也要求注重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它教育人心存敬畏,心存慈悲。
(四)教育目的的交集
从教育目的来看,儒学的根本目的是教育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学。语文教育不但承载着提高人的文学文化修养,承担育人的责任,而且承载着教人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感受与同情以及对生命的爱与关怀。其终极目的是指向生命终极。所以两者是有相通之处的。
(五)教育达成的交集
从教育达成来看,儒学是要为天下苍生谋幸福。而语文教育是培养具有真、善、美品质和悲天悯人情怀的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儒学与语文教学有着交集,语文教学可從“儒”的基本精神中积极吸取能量,从而更好地发展。
三、“儒”的基本精神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儒”的基本精神之一是厚德载物。厚德载物告诉我们要有包容之心,有爱人之心,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强调以人为本。厚德载物启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关注点不应该只放在学生做对几道题,考了多少分上面,如果这样,显然是舍本逐末。教师应该有博大宽广的胸襟和高尚的精神境界,把重点放在育人的终极目标上,即培养学生的仁爱善良之心、宽容换位之心。这些优良的品质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的,把儒学中的经典智慧灵活地运用到我们的教育中来,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积极进取精神
“儒”的基本精神之二是自强不息。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启示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发奋图强,积极进取。启发学生要学会对自己负责,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积极向善的品质和对自己负责任的意识正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使命。“达则兼济天下”,更启示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功成名就后能经世济民,为人民服务,为天下苍生谋幸福。如果能做到这样,便是教育的一大成功。
(三)注重探索语文学科蕴含的人文情怀
“儒”的基本精神之三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告诉我们要按自然规律办事。语文教学也有其自然的规律,该精神启示语文教师教学中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短见。语文教育是一个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要能够从表象的语言文字中去发现,探索它们暗含的深层次的道理、真相、智慧、精神。因此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传递高尚的人文情怀和精神境界,引领语文教育走向广阔、高远的境界才是语文教育本质的规律,这远比教育方法要重要。
换句话讲,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内容比形式更有意义和价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自学为主、整合教材、题海战术、高效课堂、微课等新式教学模式固然重要,但还需要细心琢磨,找寻文本中的真智慧。重形式,更应注重内容,特别是要注重学生精神层面的培养。
总之,儒学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灵活运用儒学精神对语文教育是有很大启发的,对学生的终生发展也是有益的,值得语文教师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