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科在学生受教育的每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多个学科的教学相关联,是教学中的基础性课程。语文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较强的语文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更有助于实现学生学科素养的综合发展。高中语文作为与当下现实社会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重要科目,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转变上,教师都需要捕捉新高考的动向,并不断针对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高考 高中语文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之中的基础性学科,这一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比较明显,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生需要结合个人已有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进行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了解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技巧和要求,从而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听说读写能力。为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来讲,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同时,在教育体制改革中,语文学科地位和重要性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新高考背景下当前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受重视程度不足
非连续性文本作为-种主要的文本形式,随着时代发展而产生并体现出不同的规律,这种文本类型是与连续文本形式所对应的其他文本,例如表格或图表等信息。在2015年的高考考试大纲当中,这一部分的内容开始出现,而在2017版的补充语文课程标准当中也提到了实用类文本学习的内容,包括一些比较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我们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可以看到考核对实用类文本的考查要求变得更高,因时代发展而诞生的特殊文本形式开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非连续性文本在形式上比较特殊,因此学生在语文课上和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此类文本的表达,如何掌握这一方面的信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但是在新高考政策之下,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并不突出非连续性文本也没有得到广泛重视,无论是教材内部还是生活当中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比较松散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比较松散。且语文课程标准当中也没有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和学习内容,使得教学缺乏指向性。
(二)教学目标较为混乱
教学目标对课堂走向的作用非常明确,它是评判课程能否成功的主要依据。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在教学理念的引导之下,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内容推进,精确定位课程目标的具體内容,然后在这一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实际上在课程内容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原有的目标实现过程将非常复杂。但有些教师就会把文章的侧重点放在文体特点和写作方法的研究方面,从而明确一篇 此类文章应该如何去教。新高考政策出现之后,语文考试的内容将发生转变,对于学生语言运用的考核比例将逐渐增加,教学目标的确定,对于改善考核计划而言也具有关键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与考核的脱节
教学与考核的脱节主要是针对2004年高中语文教材和2017年的高考语文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之间存在的矛盾而提出,且原有的课程标准和2017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之间,同样存在一系列矛盾。例如在新的考试大纲当中,对于新闻传记和报告科普类文章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且近几年的高考题当中也体现了这一观点。然而在原有的高中教材当中很多内容和时代已经完全脱节,无法满足新的课程标准当中对于语文能力的考核要求。所以在某些学习环境内部,学习内容和考核内容出现了明显脱节现象。出现此类现况的主要原因是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且考试内容和学习内容并不挂钩,此类矛盾应该在后续的工作实践中得到重点解决。
二、高中语文教学的改变策略
(一)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更新教学理念
由于教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所以也无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并未对教材当中的内容引起重视。新时代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更新语文教学理念,利用高效的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学生予以一定的鼓励,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一些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文章,就会对文章中出现的时间、地点、人物进行分析,从而有效提升阅读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将会运用到新高考当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合作探究教学法,将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产生思维火花,因此也能够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
(三)整合教学资源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因为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会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并未采用教学技巧去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因此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未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也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新高考语文科目中出现了一部分实践运用题,让学生根据所给的情境进行实践操作后回答。为了迎合新高考的改革,教师应当整合语文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在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基础上和语文知识达成一定的情感共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高考背景之下,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学科老师需要理解和尊重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核心。
参考文献
[1]崔戈,杨晓利.论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改革[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20):16-17.
[2]柯文岛.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J].学苑教育,2019(17):45.
[3]王鑫.新课程新高考对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新要求[J].语文天地,2019(22):5-6.
关键词:新高考 高中语文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之中的基础性学科,这一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比较明显,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生需要结合个人已有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进行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了解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技巧和要求,从而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听说读写能力。为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来讲,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同时,在教育体制改革中,语文学科地位和重要性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新高考背景下当前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受重视程度不足
非连续性文本作为-种主要的文本形式,随着时代发展而产生并体现出不同的规律,这种文本类型是与连续文本形式所对应的其他文本,例如表格或图表等信息。在2015年的高考考试大纲当中,这一部分的内容开始出现,而在2017版的补充语文课程标准当中也提到了实用类文本学习的内容,包括一些比较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我们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可以看到考核对实用类文本的考查要求变得更高,因时代发展而诞生的特殊文本形式开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非连续性文本在形式上比较特殊,因此学生在语文课上和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此类文本的表达,如何掌握这一方面的信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但是在新高考政策之下,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并不突出非连续性文本也没有得到广泛重视,无论是教材内部还是生活当中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比较松散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比较松散。且语文课程标准当中也没有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和学习内容,使得教学缺乏指向性。
(二)教学目标较为混乱
教学目标对课堂走向的作用非常明确,它是评判课程能否成功的主要依据。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在教学理念的引导之下,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内容推进,精确定位课程目标的具體内容,然后在这一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实际上在课程内容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原有的目标实现过程将非常复杂。但有些教师就会把文章的侧重点放在文体特点和写作方法的研究方面,从而明确一篇 此类文章应该如何去教。新高考政策出现之后,语文考试的内容将发生转变,对于学生语言运用的考核比例将逐渐增加,教学目标的确定,对于改善考核计划而言也具有关键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与考核的脱节
教学与考核的脱节主要是针对2004年高中语文教材和2017年的高考语文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之间存在的矛盾而提出,且原有的课程标准和2017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之间,同样存在一系列矛盾。例如在新的考试大纲当中,对于新闻传记和报告科普类文章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且近几年的高考题当中也体现了这一观点。然而在原有的高中教材当中很多内容和时代已经完全脱节,无法满足新的课程标准当中对于语文能力的考核要求。所以在某些学习环境内部,学习内容和考核内容出现了明显脱节现象。出现此类现况的主要原因是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且考试内容和学习内容并不挂钩,此类矛盾应该在后续的工作实践中得到重点解决。
二、高中语文教学的改变策略
(一)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更新教学理念
由于教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所以也无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并未对教材当中的内容引起重视。新时代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更新语文教学理念,利用高效的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学生予以一定的鼓励,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一些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文章,就会对文章中出现的时间、地点、人物进行分析,从而有效提升阅读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将会运用到新高考当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合作探究教学法,将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产生思维火花,因此也能够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
(三)整合教学资源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因为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会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并未采用教学技巧去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因此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未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也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新高考语文科目中出现了一部分实践运用题,让学生根据所给的情境进行实践操作后回答。为了迎合新高考的改革,教师应当整合语文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在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基础上和语文知识达成一定的情感共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高考背景之下,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学科老师需要理解和尊重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核心。
参考文献
[1]崔戈,杨晓利.论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改革[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20):16-17.
[2]柯文岛.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J].学苑教育,2019(17):45.
[3]王鑫.新课程新高考对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新要求[J].语文天地,2019(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