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融合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0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何为综合课程
  清华附中秦汉学校综合课程是以“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或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为取向的一类课程,其意在整合学科或领域知识内容,强调各学科或领域间横向联系,希望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不同学科或领域的知识贯穿起来,了解彼此之间的关联,建立起融合一致的关系,并综合运用以解决问题。通过综合课程将学生、社会和知识结合起来(如图),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二、综合课程的目的
  1.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基。
  2.提升教师素养。对于我们老师而言,通过对综合课程的研究,增强了老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观念,提升了教师自身课程建设、开发的能力,提高了老师的综合能力。
  三、“亲近渭水”综合课程的实践
  1.选题。该课程依据我校实际情况,社会资源及社会热点、焦点来确定。清华附中秦汉学校崛起于渭水之滨、咸阳帝都、依缘汉家陵阙五陵塬,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供我校学生学习和开展探究实践活动。因此,我校以渭河为主题,运用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跨四个年级,由10多位老师参与指导“亲近渭水”综合课程。
  2.组建开发团队。学校根据选题的综合情况,邀请适合的本校教师和校外专家组成综合课程开发团队。本校老师在校外专家的指导下负责具体开发和实施,学生参与整个研究过程。
  3.设计方案。根据研究对象涉及的学科或方向,各开发小组成员自己先独立设计本学科的方案,然后一起讨论方案的整合,形成课程的总体方案,确定课程开发方向和研究内容。各学科经过讨论,初步拟定研究课题。
  4.课程实施。各小组根据总体方案的规划和要求,同时推进或分组推进落实课程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根据课程计划及内容进行适当调整。目前综合课程授课主要有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实践课等多种形式。
  5.课程完善。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或访谈,了解学生对课程的体验以及改进的意见,通过开发团队的自我反思和交流以及专家的再评估,重新对课题进行修正,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机制。
  四、综合课程研究方法
  1.文献检索法:主要依赖于网络、图书馆、检索软件等,如语文组利用检索系统整理出了《全唐诗》中关于渭水流域的诗篇。
  2.实践考察法:带领学生走出去,到渭河、汉帝陵、周边村落等进行考察、访问、记录、采集样本等取得第一手数据资料。
  3.理论指导法:系统学习所做课题的基本理论知识来指导课题探究。
  4.实验法:利用学校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将理论和实验结合起来进行课题探究。
  5.多学科综合法:这也是综合课程的基本方法,如在探究开发和保护汉帝陵时需要结合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知识。
  五、综合课程的评价方式
  我校综合课程的开展出发点是“以学生为主、师生双向發展”,因而其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和“对老师的评价”两个方面。
  对学生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注重动态的过程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教师评价:注重评价学生在整个课程中整体能力的提升和经验的增长。
  2.过程评价:同组同学互评或学生根据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感受、体会、收获进行自我评价;同时指导教师可以拟定一个过程评价表,体现出哪些环节需要提升哪些能力,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进行互评或自评。
  3.成果评价:包括阶段性的实验或调查数据分析报告、个人感想心得体会、相关资料的系统整合、具有创见的论文、实践获取的图片影像及标本资料等。
  对老师的评价主要体现在综合课程开发过程中老师的顶层规划、过程设计、实践质量等方面。
  综合课程属于校本课程的一个类型,是对国家课程的延伸和补充。综合课程的开发对老师的能力和学生的素质要求都相对较高。我校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综合课程从无到有,在学校的支持和综合课程组各位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一年多的尝试,克服了诸多困难,积累了诸多经验,对综合课程有了基本的认识,初步建立起了我校综合课程的框架,完善了综合课程的管理、开发机制。
  作者单位清华附中秦汉学校
其他文献
以梦为马 风云教坛  弹指一挥间,三十多年后,张军产依然清楚地记得他人生第一位导师——谢松寿老师的音容笑貌,记得他带领学子们读英语的情景,记得他带领学子们游西安的快乐之旅,记得华阴中考前10名中他所带的班就占了7个。谢松寿老师是张军产初中时的班主任,时刻影响着他、教导着他,因此张军产立志要当一名多才多艺的老师。  18岁,张军产从陕西省大荔师范学校毕业,任教于陕西省华阴县桃下鎮小学、中学,成为三尺
期刊
“可爱的生灵”是北师大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个主题单元,这个单元有《小虾》《松鼠》《带刺的朋友》等优秀的范文。这些文章所写的小动物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有的学生虽然没有亲自饲养过,但是他们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会经常看到并接触这些小动物。这些文章都是学生学写小动物很好的范文,是一把很好的拐杖,借力拐杖,就能提升学生的习作素养。  一、借力生活的拐杖,为习作奠定现实的认知基础  生活是一切习作的源泉
期刊
病毒传播问题是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社2014版九年级上册第21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之后进行教学的。在七、八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对数学建模思想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本节课学习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主要是让学生体会一元二次方程也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传播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会列一元二次方
期刊
晨间活动时,一位老师跟我说:“快看,那边的单杠!”我一看,心头一紧。幼儿园的草地上有高低不同的单杠,有一个矮一点,适合小班孩子弹跳、悬吊;另一个稍高,可供中大班孩子悬吊。离高一点的单杠不远处有一只小石猪,以前怎么没发现?危险吗?会影响孩子们玩单杠吗?  孩子们在玩什么呢?我们远远地看着。只见一个小女孩站上了小石猪,面向单杠,突然,她飞身向前一个鱼跃,双手抓住了单杠,悬吊了一段时间,她松手落地。又一
期刊
很多一线教师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英语教学中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成学生的主动建构,增强了英语课堂的有效性。下面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实例谈一下。  一、提出有趣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建构  趣味性强的问题可以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好奇心,从而形成探索學习的动力。教师可以参照小学生们关心的问题,利用生动形象的语句,以
期刊
“跑”是田径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跑的教学,通常的界定都是“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的,这样的界定强调了课程目标达成的重要性,对初中体育中“跑”的教学达成目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一味地强调“发展需要”而忽视“学生实际”,则容易让学生陷入机械的训练当中。当学生感觉不到体育的兴趣与意义时,很难说就是课程目标的全面达成。基于这一思考,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中要确定好“学生实际”与“
期刊
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阅读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而英语写作训练相对较少,制约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增加英语写作训练的频次是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必要条件,也是帮助学生解决写作难题、训练英语思维的有效手段。微写作短小灵活,穿插于英语阅读活动中,可以将英语阅读与写作训练完美整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写作,在写作中阅读,实现英语读写能力的共同提升。  一、阅读之始设计话题,借助微写作导入阅读  结合
期刊
【案例背景】  杜威提出,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做中学”,他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儿童用自己的思想去做实验。在小学数学中的“做中学”就是让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构建数学知识。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做中学”中使做与思有机结合呢?  以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4页例3,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教学为例。这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数量之间进行比较的问题,要用到两条线段才能清楚地反映出它们的关系。解决
期刊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音乐游戏的灵活运用,以音乐游戏为桨,扬起更好体验音乐的“快乐之帆”,让学生在音乐游戏中感受音符的涓涓流动、旋律的跌宕起伏、节奏的快慢变化,从而爱上音乐,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  一、巧用音乐游戏导入新课,点燃音乐学习激情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用音乐游戏导入新课,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点燃学生学习音乐的激情。在小学音乐新课导
期刊
音乐源于生活,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音乐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立足教学实际,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唤起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表现以及创作欲望,让学生徜徉音乐之海,沐浴生活之风,从而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一、创设生活情境,真诚对话,唤起学生音乐热情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紧扣教学内容,精心创设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