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视角下婚姻里的爱情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rylos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众水不能熄灭,大水也不能淹没,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财宝换取爱情,就被藐视。首先,本文从人性,生理角度论述什么是真爱,真爱是不断建立的一个过程。其次,从方法论上,如何智慧地处理爱情中各种问题,引出双方在爱情中建立品格的重要性。最后,从道德感染的视角论述在爱情中必须使独立个体得到成长。爱情本身是一个塑造人完美品格的环境之一。从而达到两个独立个体的和弦。
  [关键词]真爱;爱情;品格;道德感染
  
  一、爱的阶梯
  
  真爱不同喜欢,也不同于迷恋。喜欢和迷恋是单向的,单向的情感基于自我中心;喜欢和迷恋是有选择性的,有条件的。选择的只是吸引你的东西,并且以你的美貌、才华、钱财等等为条件。喜欢和迷恋是欣赏对方的优点,但不一定接纳对方的缺点;喜欢和迷恋不是真爱,真爱是基于情感,加以理智、意识的巩固,不仅仅是感性也是理性的。真爱是以对方需要为前提的,是无条件为对方付出。同时真爱需要时间的酝酿。真爱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需要行动的实践。
  
  1、性爱(eros)
  在希腊文中,爱有四个层次,分别表示不同的爱,第一种是性爱(eros),原意指“想”“缺乏”“思念的渴望”。指本能的感性冲动和浪漫情怀。也指恋人之间可遇不可求的渴望,这种爱是客体对主体的爱,是主体渴望得到客体的爱,不是给予,付出的爱。eros的爱会牺牲别人来满足自己的享乐。好色的(erotic)这个词来自eros,可以看出,通常这种爱是肉体的爱,是眼目的爱,是情欲的爱。这种爱基于外貌,身材,家庭条件,学历等等。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华生都支持爱情的原动力是情欲,性爱。是这种爱给个体有动力再去认识,去了解这个人的兴趣。但是这种爱是短暂的,脆弱的。人的皮肤会松弛,身材会走形,富人会变穷,eros的爱往往会因为客体的改变而弱不禁风。柏拉图在《会饮篇》中对爱(eros)的讨论,他说:“应该学会把心灵美看得比形体美更为珍贵,如果遇见一个美丽的心灵,纵然他在形体上不美,也会爱上他,并且珍视这种爱情。”
  
  2、亲情(storge)
  这种爱包括晚辈对长辈的尊敬,长辈对晚辈的抚爱,弟兄姐妹的照顾。这种爱是基于血缘的爱,在中国的爱的关系中,这种爱是执着,无私的,父母对于子女的爱超过任何一种人世界的爱,“血浓于水”表达了这种爱,但是这种爱很可能是单方面的,通常父母对于子女的爱远超过子女对于父母的爱。甚至一个很小的孩子并不能深刻感受到父母的爱,而只是一种对父母的依恋。这种爱的缺陷在于父母的无私的爱最终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父母的对子女的本能天性会有这种倾向。父母对子女的爱目的是为了最终有一天子女能自食其力。但是很多父母没有做好隐退的工作,却带来了很多的烦恼。
  
  3、情爱(philia)
  指在精神领域里的情爱和友爱。其中的特点是平等,亲密与美德。这种爱是相互的。是理性的,互相尊重的。其中(philosophy)爱智慧就是这种爱。对智慧的追求,爱慕,仰望。
  
  4、圣爱(agape)
  这种爱在希腊文中是神的爱,是无条件的爱。也是爱中层次最高的。这种爱是给予的爱,把自己奉献牺牲的爱,甚至说这种爱是属于神的爱。《圣经》中讲到“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我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这种耶稣的爱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他所爱的百姓,不是为了得到自己的益处,而是仅仅因为爱人,所以牺牲在十字架上。这种爱完全是为了别人的益处。这种爱被称为神的爱。同时这种爱不是盲目的,而是完完全全地了解对方的缺点,但是却无条件的接纳对方而不要求任何回报。另一方面这种爱是智慧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孩子的溺爱。这种爱会让你成长,让你想带着尊敬的心仰望这种爱,让你在这种爱里不是束缚,不是放纵,而是自由的。
  从爱的四个阶梯中,底层的性爱到最后的圣爱,是一个升华的过程。尽管心理学家们认为性爱是爱情的基础,心理学家华生曾经说因为没有性爱所以与妻子分离。但是许多的哲学家认为纯粹的爱是从性爱中提炼到心灵的沟通,彼此的欣赏,互相的包容,直到最后无条件的爱。无论贫穷,疾病,患难等等一切都共同承担,一同经历。肉体的爱是脆弱的,在历经漫长的人生,只有圣爱经得起考验,也只有不断地渴望成为无条件的爱,爱情才会保鲜。用康德的观点,爱就是为了爱本身,是最后的目的,也是义务。原来两个陌生的个体,却组合在一起成为最亲密的人,成为一体,彼此互相依靠,互相扶持,是一个和谐的身体,爱对方如同爱自己,接纳对方的优缺点,如同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一样。爱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没有教科书的课,是一种用心灵和诚实一生去体会和探索的学问。如果说(eros)是爱情的萌芽,那么(Dhilia)情爱是爱情的的花朵,(agape)圣爱是爱情的果实。
  
  二、爱情中的品格建立
  
  1、真心与行动的结合
  真诚的心是一切行动的前提,也只有真诚的心才能打动人的心灵,孟子说:“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虚假的感情是短暂的,在时间的流逝中最终都会被另一方看透,而走向灭亡,虚假的情感也结不出真爱的果实,因为一切的果效皆由心发出。如纪伯伦所说:“如果你们默然地烘烤面包,你们烤出的苦面包只能让人半饱。如果你们不情愿地榨葡萄汁,你们的不情愿就会在葡萄酒中掺杂一滴毒液。”。纪伯伦用诗一般的语言讲出了爱情里真诚的心的重要性。只有真诚的心才会不计较代价尽心去付出,上帝曾经告诫以色列人,你要尽心,尽力,尽性,爱耶和华你的神。这是最大的诫命。在爱的里面没有统一的标准,而是要尽心去爱,为爱人用心准备一顿晚餐,而并不一定要满汉全席。陪爱人晚餐后的散步,而并不一定要周游世界。在爱情里,每个人的物质能力是不一样的,但重要的是看对方的尽心程度。一个工资只有两千元的爱人愿意把一千元花在你身上,与一个工资有一万元把两千元花在你身上。从量上看是后者比前者付出更多的爱,但从比例上,前者付出的是全部工资的一半,而后者付出的是全部工资的五分之一。爱情中只有用心去衡量对方的爱有多重。同时真爱需要结合行动,真心是行动的内在动力,行动是真心的外在表现,两者需要完美的结合。从逻辑上来说,首先要有真诚的心,它为在外的行动提供了动力,其次才有一系列爱的行动。“爱”不仅是一个名词,形容词,也是一个动词,有了行动的“爱情感才活泼,才有更新。若没有行动,真心就会缺少勇气,仿佛没有支点。在外界的压力和挫折中就会渐渐消失。没有行动的真心也是一个个体单向的爱,外在的行动是联络两个个体的情感交流的表达形式之一,是一个个体真实体会另一个体真爱的表现形式。真心引发出来的行动同时也让付出真心的个体更加确认自己的爱。
  
  2、自由与责任
  康德的伦理思想里面,如果人不是在自由状态,就不可判断行为是否符合道德,那么,如果不是在自 由的状态下,也不可以判断是否是真爱。首先,真爱产生之前个体都应当处于自由状态,即个体是甘心乐意的情况下,并不是父母的强迫,或者是物质的压力促使不得不爱,其次,当真爱产生后,更需要自由,两个人成为一体并非束缚对方,而是在彼此都自由的情况下达到一体的和谐。纪伯伦在婚姻篇里说过:“廊柱分立,才能撑起庙宇。”讲的就是双方的独立,给予对方自由才能撑起整个爱情的房屋。人的本性反应出每个人总是试图用各种手段,言语来改变对方使其符合自己的价值观,生活方式。而事实上,在这种想法中,人便会有许多控制对方,辖制对方甚至不尊重对方的行为出现。“想改变对方,是很大的试探,辖制人、唠叨、责怪,或是一味顺从,都无法叫配偶成长;控制只会激起对方的消极反应,他一心一意只想脱离你改变他的企图,甚至以牙还牙,好让你知道他的感受。”嘲想改变爱人是冒险的行为,也是一种可怕的行为,当一个个体感到受辖制的时候,自由变会不翼而飞,辖制的结果是奴役,此时真爱就饱受威胁,爱情中应当容许另一方做一个自由独立的有所分别得个体。也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下两个个体才能一同成长,互相包容,互相接纳,遇到不和谐的时候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变自己塑造出完美的品格。
  在爱情中,自由是辖制与放纵之间的中道,在亚里士多德里,中道是善的,自由本身是好的,是善的,但是若是滥用自由只会导致最后的迷茫,圣经中引申出神学讲到上帝造人赋予人自由意志,区别于其他动物和植物,显得比其他类别要高贵。但人因为滥用自由意志最后堕落。在辖制和放纵之间,自由是善的,但从另一个角度,自由只是一个状态,一个价值中性的善,单纯的善。如果没有很好的把握,会走向恶。自由在道德单元里具有单纯性,价值中性的特点。单纯性指基本含义的简单性和确定性。价值中性指因为没有进入一定的价值系统,没有受到一定的价值目标的制约,所以,其自身的价值尚处于不确定状态。例如勇敢这个道德单元具有价值中性的特点。在当今社会对杀人表现出勇敢,那是恶。同样在爱情中,凭借自由为借口为成为放纵一方个人的情感。这便是自由的滥用。所以在爱情中,自由要结合责任。
  责任是双向的,一方面是一方对另一方的责任,另一方面是要求另一方为自己负责。一个成熟有责任感的个体不仅要求自己有责任感,同时要求对方也有责任感。在爱情产生之前,两者都必须是成熟独立的个体。而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刚结婚的青年以个人为中心的现象,缺乏对另一方的责任感,总是选择逃避来面对问题,没有意识到需要自己来面对负担,这是个体很不成熟的表现,责任感在生活的细节中表现为对另一方的身体的关心,情感的重视,以及考虑到自己的言行是否会影响到另一方等等表现,特别指出的是对另一方的忽略往往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冷暴力很形象深刻的描绘了忽略这种缺少责任感的现象。另一方面,同时要求对方为自己负责。一个成熟完整的个体,不仅为自己负责,也会要求他所爱的人这么做。爱情是一个很容易滋生情感依赖的温床。若只是一方一味的负责,另一方渐渐地便会把对方的负责变为利索当然,最后变成单向的责任。如同亲情(storge)中父母单向的付出对孩子造成的溺爱。
  
  3、彼此委身与完全接纳
  爱情中向对方委身的意思是即使环境再艰难,你仍然留守在对方身边。委身是谦卑的一种表现,一个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不会向对方委身。而爱情本身就是一种反自私的结构,爱情中的任何问题不再是独立个体的一方面问题,而是任何行动都要考虑对另一方造成的影响,在爱情中,委身必须是互相的。爱情中彼此委身是婚姻的一种保障。让对方知道无论环境多么艰难,你都不离开他,这个保障让对方在爱情中有足够的安全感,能让对方体会到在这份感情中有浓厚的归属感,仿佛给一个流浪的孤儿一个温暖的家,这种内心的保障和安慰是撑起爱情框架的基础。相反,如果没有彼此的委身,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就会想到离开或者逃避而不是认真地去解决问题。有委身的爱不是“假如式”的爱,并不是和对方说,假如你做到什么状况,我就委身于你。委身的爱也不是“将来式”的爱。爱的不是期待中的另一半,而应该爱的是此时此刻进行时的另一方。
  在婚姻中,彼此委身是完全接纳的升华,完全接纳是彼此委身的基础。只有完全接纳对方才能甘心委身于对方,爱情中本身就是两个有差异的个体,爱情也是因为两性的差异才引发的情感。这种差异的本身促使了爱情的绚丽多彩。矛盾的产生正是因为两者的不同,而实际上,爱情本身就是因为不同而产生的。完全的接纳对方的不同,不仅仅接纳你欣赏的优点也要接纳他的缺点。简单的说,完全的接纳就是爱他如同爱自己。
  
  三、爱情中的道德感染
  
  “道德感染是社会互动中的道德交流和深层次的精神渗透,是在无说教,无压力的情境中互动而在双方心理上滋生的道德认同。”爱情中道德感染的进行并不在于说教,也不在于逻辑,而是基于两个个体在直观,表象,内在的情感。这种道德感染不以感染为目的,但是在情感交流,生活相处中有了感染的效果。以及形成对人生观,价值观等等的影响。爱情中的相互感染能促进人不断地去发现自己的缺点,爱情是一个促进人发现自身问题,不断塑造完美品格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能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以及与生俱来的恶的本性。但事实上,很多人总是不从自己的角度反省,而总是指责对方的过错,以至于碰到问题总高抬自己轻视对方。圣经说“总不要看不见自己眼中的梁木,而指责弟兄眼中的刺”意思是说自己心中巨大的过错看不到,却总是无法容忍别人细小的过错。
  健康的爱情总是引导人更好的从自身出发思考问题,看到自己的不对。在爱情这个环境中,如同一坡泥土,不断地被陶造变成一个精致的艺术品。爱情中的人,也总是在双方的矛盾中不断地发现自己的问题,直到最后塑造出完美的品格,另一方面,健康的爱情也总是引导双方独立反省,而不是依赖其中一个个体的单独反省。爱情始终是相互的,并非只要一个人完全的付出就能维持,就能保鲜。一个内心健康的人都是在成长的人,以致更加接近善的本质,爱情是唯有用爱心和智慧不断去学习的一门功课。爱情中的道德感染如声乐中的和弦,和弦是乐理上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定音程关系的一组声音。将三个和三个以上的音,按三度叠置的关系,在纵向上加以结合,就成为和弦。两个人的和弦并不是走向一样,而是有不同但彼此和弦,如琴键中的低音谱和高音谱的完美和弦,由于不同却演绎出天籁之音。爱情是一首美妙的和弦,因为不同的音的组合才能演奏出动听的音乐。爱情中的男女因为身体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情感的处理不同等等组合成一首动听的音乐。
  
  参考文献:
  [1]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53
  [2]孟子,孟子[M],呼和浩特:远方出:,2006,103
  [3]卡里·纪伯伦,纪伯伦的诗[M],林志豪,杜静斐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5,36
  [4]卡里·纪伯伦,纪伯伦的诗[M],林志豪,杜静斐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5,24
  [5]亨利·克劳德,约翰·汤森德,为婚姻立界限[M],董文芳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54
  [6]吕耀怀道德单元[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4
  [7]亨利·克劳德,约翰·汤森德,为婚姻立界限[M],董文芳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79
  [8]吕耀怀道德单元[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14
其他文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参与,并积极努力践行,作为全国人民的组成部分——农民工,当然亦是参与者、构建者。农民工亦好,干部、党员、学生、市民亦好。不光是参与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大家的素质问题,没有高素质的民众,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万事先替自己打算,吃不得半点苦和亏,谈不上一点奉献精神,这是无法去谈论构建和谐社会的,而民众(包括农民工)素质的提高,需要文化的不断陶冶,固提出
期刊
[摘要]自唐伊始,具有《诗经》遗风的客家山歌,是中国民歌体裁中山歌类的一种。它继承了《诗经》传统风格,并兼有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风范,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如今,客家山歌虽仍在客家地区得以流传并结合流行因素取得一定发展,但由于存在语言局限、吸引力不够等障碍,客家山歌面临着发展的瓶颈。本文具体分析客家山歌发展的障碍,从而找到发展方向即在传统基础上勇于创新,使客家山歌焕发应有的艺术魅力。此外,笔者特别
期刊
[摘要]幸福的真谛在于人们能否在工作与生活中体验到开心和快乐。做个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不光为了教育事业,更是为了教师个体实现人生的幸福。教师对人生幸福的追求是教育职业赋予的神圣使命,是当好一名教师的必然要求。幸福的教师,能够创造并享受到教育工作的幸福,懂得享受课堂、享受学生,在努力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完善的同时,善待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享受生活的幸福。幸福的教师,在享受生活,享受工作的同时,更
期刊
近年来,关于宋代女性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宋代公主作为宋代皇室成员是宋代女性中身份特殊的一个群体。她们地位尊贵、经济优裕,拥有一般女性所不具备的种种优越条件,但也有许多专属皇族的“身不由己”。  《宋史》所载公主有九十位:太祖同母妹:秦国大长公主;太祖姊:陈国长公主;太祖六女:申国、成国、永国公主,魏国、鲁国、陈国大长公主;太宗七女:滕国公主,徐国、分5国、扬国、雍国、卫国、荆国大长公主;真宗二女:惠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现状,笔者尝试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指导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模式。主要通过设置教学情境、倡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建构主义;应用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作为高职学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是一门实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老师的传授为主,形成“文体概念——文体特征——作用类型——写作格式”的固定模式,既不能调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中,必须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广开思路和言路,同时又善于引导,因材施教,即时点拨,并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尽力解放学生的思想,促使学生显示出各种不同的思路和发展水平,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情况因材施教。  [关键词]启发;引导;点拨;目材施教    启发式教学并不是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是指符合学生认识活动规律的教学过程。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讲解、谈话、讨论、复习等,都可以成为启发
期刊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诗人与作家的创作是通过其作品“在空中建筑城堡”,从而使其被现实抑制的欲望得到一种“替代性满足”。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1939)是经典的弗洛伊德主义诗人,贯穿他一生的是铭心刻骨的爱欲与激情,以及这种情欲找不到归宿而最终转化为高贵、典丽、神秘的诗歌和戏剧。他的文学成就中,剧本的比重显然不及诗歌。本文以其诗歌为例,论其体现在诗歌中的“替代性满足”。    一、诗人创
期刊
[摘要]针对人们在体育教学规律、原则、方法及组织形式上的认知普遍存在着矛盾,本文运用互补原理对体育教学进行再认识。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学;教学;训练    在体育教学研究的历史上人们经常将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分割开来看待,比如对教学目的的探讨,“体质”与“知识”非此即彼,又比如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竞技”与“教育”也是拼得个你死我活,即便有人想用“中庸”之道来缓和这此冲突,也难免陷入了唯心论,这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旅游英语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旅游英语的教学特点,对现有旅游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旅游英语;英语教学;高职院校    一、引言    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至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地。入境游的迅速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
期刊
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一件事物,一门功课,你对它有兴趣,就会去注意它、关心它、研究它,从而很好地掌握它;反之,如果不感兴趣,就会对它默然置之。我们语文教师经常感到苦恼的一件事,恰恰就是许多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这是为什么呢?要是不把这个原因弄清楚,不采取措施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语文提高教学的质量将是一句空话。    一、抓两头,树典型,调动学生外部学习动因。    重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