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眼”看语文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672369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时代的要求。语文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彰显着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之美。因此,教师要用美的眼光解读教材,寻找教师专业的感觉;用美的眼光审视自己,提炼教师的专业生活;用美的眼光提升自己的教学品质,点亮教师的专业智慧。只有这样,教师的专业才会得到快速发展。
  [关键词]专业发展;解读教材;教学品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8-0025-02
  语文是母语文化的直接体现,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长河中智慧的结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透过语文的表层去发现它隐含着的美。发现、溶化了语文的美,使“美”在语文教师的内心升腾,这样“美“便成为语文教师的本质力量。因此,教师在自我的专业发展中要练就一双慧眼,挖掘语文的美,用“美眼”看语文。
  一、用美的眼光解读教材——寻找教师的专业之美
  钱梦龙老师曾说:“一个教师成熟的标志,就是自己能够独立解读教材。”解读教材能力是制约教师发展的最大瓶颈。教师有怎样的教材解读观就会有怎样的课堂教学。教师只有深入、全面地解读教材,才会生成精彩的课堂教学。
  教师要学会用美的眼光解读教材。每一篇文本都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工具,蕴含着作者的审美价值倾向,而作者又是借助一定的語言形式来表现自己的主观意志,因此,每一篇文章都是内在美和形式美的结合。教师在发现语言文字蕴含内在美的同时,还要去发现表现形式的美,实现美的双重发现。《爱如茉莉》一文主要表达这样的观点:真爱就似茉莉,洁白无瑕,默默地散发着幽香,它蕴藏在生活的点滴之中,是一句关爱的语言、一个细微的动作。文中在表现这种爱时,借助了细节描写,通过描写爸爸和妈妈之间细微的表现来呈现出什么是真爱。教师就要这样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解读,发现内容的人文之美和语言形式的韵律之美;同时,还要找出两种美的融合点,思考怎样用形式美来表达内容美,使美成为一个整体。
  教师要学会用美的眼光解读教材,去发现教材中美的元素。随着对美发现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素养就会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就会越来越丰富。
  二、用美的眼光审视自我——提炼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职业特点是用人格塑造人格,用心灵引领心灵,因此,不同个性特长的教师会影响学生不同的人生发展轨迹。教师受自我性格的限制,会展现出不同的风采:有热情奔放、情绪激昂的,有恬淡文静、婉约秀慧的,有温文尔雅、慎思紧密的,有活泼开朗、幽默风趣的。教师要用美的眼光来审视自我,发现自己的个性特长,挖掘自身的优点,把个性特长和优点融入教学之中,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用“我”之长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用“我”之长来昭示教育的感化之功,用“我”之长来建构最有效的课堂。
  教师要用美的眼光审视自我的个性特长。性格的不可改变性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正确地把握自己的性格特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长来设计课堂教学,把自我、教材、教学设计三者融为一体,用“自我”来彰显教材的本质力量。外向型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设置生动活泼的环节,用自己的热情奔放来感染学生,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内向型教师往往喜欢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情感的熏陶,他们的课堂教学显得缜密婉约。因此,教师要选择适合自身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用美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优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优点:有的教师喜欢唱歌跳舞,有的教师喜欢画画,有的教师喜欢朗读……教师要把自己的优点呈现在课堂教学中,用自己的优点来推进课堂教学。于永正老师在教学《燕子》一文时,即兴钢琴演奏。当悠扬的琴声从指缝中流淌时,春的气息已走进了学生的心田。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优点,把优点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实现以优促读、以优促悟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用美的眼光审视自我,发现自己的性格特点,挖掘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把自己的性格特点、优点、个性特长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同时,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养,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的专业化。
  三、用美的眼光提升教学品质——激发教师的专业智慧
  教师的教学品质包括语言特色、设计能力、驾驭能力和教学机智等方面。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教师教学素养的直接体现。教师教学品质的高低决定着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决定着学生自我发展的优劣。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品质,用美的因子膨化自己的教学品质,用高质量的教学品质来点亮自己的专业智慧。
  教师要用美的眼光提升自己的教学语言,使它变得诗意,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能够撞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驰骋在文本语言文字所营造的灵性空间中,与文本的语言融为一体。如,在《爱如茉莉》一文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现爱的语言。教师这样引导:“请用你的心灵和语言文字进行碰撞。哪些爱的语言令你的心为之一颤,请用笔标出来。”在学生品味完爱的语言之后,教师说:“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叮咛都是爱,爱就在这平凡的生活中。”教师的语言能规范学生的语言、引领学生的语言、内化学生的语言,这样使学生的语言也将变得充满诗意,具有浓浓的语文味。
  教师要用美的眼光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要在实践中提高。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历练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从学生的实际、文本的语言特点出发,对教学进行最优化的预设,不断实践、优化,使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得到提高。在《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文本的语言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出这样几个教学板块:感受天游峰的险、走进天游峰的扫路人、拓展延伸扫路人。在第二大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整体感受,再让学生分别从“形象” “争辩”两个环节感受扫路人,最后让学生在畅想中内化扫路人。几个板块使学生逐步地走进了老人,形象地感知了老人,深刻地内化了老人。老人成了一个符号占据了学生的心灵。教师最优化的设计,整堂课都飘荡着“美”的芳香,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也在“美”中得以提高。
  教师要用美的眼光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调控能力。学生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他们的生活经历不同、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因此课堂教学就会出现不合节拍的声音,就会出现许多预设外的生成。面对这些声音和生成,教师要调整自己的教学程序,进行二次预设。因此,教师要提升二次预设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得到合理的调控。在《山谷中的谜底》一文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用一根树枝演示雪松反弹的过程。谁知在弯曲树枝的过程中,树枝一下断了。面对这预设外的生成,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程序,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树枝?”这样,让学生认识到杂树的树枝正面抗争的失败和毁灭。面对意外的生成,教师如能及时调整教学程序,就会收获意外的精彩。这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动态生成调控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能力、设计能力以及调控能力是专业智慧的展现。教师教学品质提升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智慧不断增长的过程。
  总之,只要用美的眼光解读教材、审视自我、提升教学品质,教师就能寻找到专业的感觉,获得专业的发展,提升自己的专业智慧,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摘 要]微博是一种新型的写作方式,短小精悍,但不失精彩。通过微博的读写、经典文学作品的仿写,以及师生的“调侃”和活动作文课的协同,作文教学妙趣横生,令许多个性鲜明的真实表达不断涌现。  [关键词]微博 经典 童趣 个性表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0-072  施耐庵的《水浒传》第四回写道:“酒中贤圣得人传,人负邦家因酒覆
[摘 要] “文眼”可以成为语文课堂的“课眼”,并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使教学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教学《桂花雨》一课,教师可通过复活“文眼”语言,再现“文眼”意境,拓展“文眼”诗意等手段,引导学生突破难点,理解课文内涵。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课眼 文眼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73  “诗眼”“文眼
写文章如同下棋,布局好即占得先机,成功了一半。作文中,谋篇布局同样重要,精巧新颖的布局,奠定了整篇文章的基调、格局,使人读来拍案叫绝。但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生受文化底蕴、思维逻辑等方面的影响,谋篇布局能力不强,作文往往遵守着起因、经过、结果的老三段布局,平淡如水。怎样才能使小学生作文也具有跌宕起伏的布局、引人入胜的情节呢?  一、悬念迭生,引人入胜变结构  每个人都喜欢看一波三折的故事,越是扣人心弦
[摘 要]一年级是小学生课堂学习生活的开端,但小学生却不太适应小学课堂生活。为了做好小幼课堂教学衔接,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注重结合儿童生活,以便让课堂演绎生活精彩,具体策略如下:联系生活情境,渗透方法指导;设计多样活动,激发参与兴趣;拓展生活思维,培养学习习惯。  [关键词]统编教材;生活情境;多样活动;生活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
[摘 要]阅读教学需要引领学生围绕着文本的语言经历体验感知、深入联系和实践运用的过程,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内在的认知潜能,让学生在深度开垦中唤醒他们的言语意识,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发展。提出链接生活,借助原始经验深入理解,借助丰富资源补充印证,借助统整把握强化认识,借助实践练笔读写统一等教学策略。  [关键词]链接生活;多维拓展;强化联系;模仿创作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目前,本该充满感情与活力的语文课堂被一味地寻找答案所取代,显得机械、枯燥。这样,使学生的语感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感知、理解、赏析语言,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感;语境;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9-0013-02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单篇教学的效益终究有限,需要借助整合的视角关注文本教学价值点。教师应该准确揣摩教材编者的意图,明晰编者在同一册教材中编选同一个诗人不同作品的真正用意,从而树立以整体关照的视角和统整联系的方式展开教学的意识,为学生构建一个以诗人为核心主题的教学内容,实现对教学资源、课程内容的开发,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出紧扣节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文本探究策略,以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发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北京夜景的美,激发学生的热爱之情。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学习新课  (过渡语)孩子们,昨天老师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让你们晚饭后去游玩我们中宁政府大楼前的人民广场,你们都看到了些什么?(人很多、很热闹,五颜六色的彩灯非常亮)是啊!一到晚上,我们的首都北京也亮了起来,下面老师和你们再到夜晚的北京去游赏
[摘 要]特级教师姜树华老师执教的《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体现了说理文教学的内在规律。在课堂上,姜老师通过聚焦语言、突显朗读、引导思考和渗透学法等途径,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掌握了文本的结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文体特点;阅读策略;言意共长;朗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8-0013-01  特级教师姜树华老
[摘 要]神话故事是文化的源头,也是学生语文能力生长的重要资源。把握好神话类文本的教学,就能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文化熏陶。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提炼,梳理故事情节;通过想象,感知人物形象;通过练笔,对照不同版本;通过拓展,丰富阅读积累。  [关键词]中年级;神话;文本;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