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侯公子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en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侯磊上门,手中拎着一盒稻香村的点心匣子。我不禁莞尔,心想:“不知道是不是‘京八件儿’?”
  按北京人的老礼儿,串门提着点心匣子,是件拿得出手的事儿。当年北京物资紧缺的岁月,也没丢了拿点心匣子当礼送的传统。那时候装点心匣子也有讲儿,甭管买多少样点心,各种点心都得在最上面的浮头露一样儿。售货员装好点心后,用绳子一横二竖地捆好,上面还会打出提手,绑得漂亮,捆得结实。
  可这传统,当年没丢,现而今却愈发少见。上我家做客,拎着点心匣子的,侯磊是第一个。
  在这个时代,遇到一个肯按老规矩行事的人,我的思绪竟有一刹那“断片”了。
  两周前,侯磊打电话想要写我,吓我一跳。侯磊说,自从鲁迅文学院一别,又月余没见,我去你那儿聊聊。
  时近白露,天地清肃,京北秋色已生,书房窗外,可望见海拔两千多米的海坨山,山顶微有雪意,寒意渐起。我的心蓦地一热,竟想起张九龄的两句诗:“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在我眼中,侯磊是个痴人。一盒点心,似可窥一斑。
  我和侯磊是朋友。北京孩子的出身地大致有三处:一大院、二胡同儿、三郊区。我是郊区,侯磊是胡同儿,但他的相貌气质不类市井中人,乍睹温婉,少些桀骜,骨子里有清气。
  彼此虽同为北京市人,但作为城市,北京委实太大,他居城内,我处塞外,中隔绵延群山,八达岭长城横亘其间,相距八十多公里,平日亦不过网络飞鸽,尺素鸿音而已。
  每有新奇有趣的古籍,或者写旧人旧事之文,他必会从微信发来与我分享。风物掌故方面,我所知远不及他,只有击节赞叹而已。
  侯磊痴于古都风物,他说:“我们处于一个与前人断档的时代,任何东西都是看一眼少一眼,断了就再也续不上。”侯磊笔下的文字干净而温暖,如同北京的秋季,坦荡明亮,透着天淡云闲的雅致。中国人做文学,总想拔高到政治的高度,以他家族的历史,他太有资格谈政治,但他没有,他留恋的是褪去繁华的风韵,留恋的是根植于传统文化的“玩意儿”。
  从这点上说,他是有大智慧之人。犹记《南海十三郎》里两句对白:薛觉先说,我唱的都是大仁大义的曲;十三郎说,我写的都是有情有义的词。作为青年作家的侯磊,唱曲写文,庶几近之。
  未识侯磊之前,我先读其文。
  二
  2015年3月2日,评书大师袁阔成先生仙逝,网上有篇文章《袁阔成谢幕,评书尚待下回》,作者是侯磊。
  我之所以关注这篇文章,因我另一小嗜好是说评书,袁阔成先生的女公子袁田先生,是我评书门的代师(评书这行规矩,除了本师,还有“引保代”三位师父)。彼时我设了家书館,每周说一场书。当时纪念袁先生的文章甚嚣尘土,唯有这篇,一望之下,即知对北京评书的传承下过功夫。
  我赞赏作者对评书门户的熟悉,也记住了作者的名字。嗣后我陆续又读了些侯磊文字,竟忍不住惊喜了。他的文字,是民国文人专栏文字的余韵,是从前人笔记中生长出来的枝叶,显示出人与文化的亲和关系。侯磊的笔下,是我曾经经历过的历史和环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色彩斑斓的传统文化内涵的揭示。古老北京是侯磊的书写对象,但它的根须则植于文化的沃土。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这种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民族、心理……各个层面的文化内涵,是他文字里的形中之“神”、诗中之“韵”、物中之“魂”。
  2018年,我到鲁迅文学院进修,同学名单里有侯磊。其实这是我们头次见面,此前,虽然加过微信,但交流并不多。
  初次见面,我们俩仿佛有了聊不完的话。我们是作家,但我们都对中国古老传统的文字心生敬畏;他读书重史地人物掌故,我则把力气下在了明清笔记和武侠小说上;他唱昆曲,研习武术,我则说评书,练八卦掌;他的昆曲老师张卫东先生,我的评书师父马岐先生,二老不仅是故友,还有着点亲戚关系,侯磊还为我的师母马静宜写过口述自传;甚至,我们还被同一个人给“坑”过……不管怎么论,我们都算是世交,并且兴趣爱好都那么相近,冥冥中,岂非是缘法?
  每见微信一亮:“林遥兄,在宿舍吗?”然后就见侯磊施施然走来,抱着笔记本电脑,向我展示他新搜罗到的旧书和老照片,以及一些奇奇怪怪、我闻所未闻的人和事。他对一些偏门书籍如数家珍,让我感叹他的博学。那一刻,他的眸子闪亮,可窥见他的兴奋,这些糅合了时间肌理的旧书,如同古老的技艺一样,有着沉淀下来的无言之美,或许这正是侯磊不断的追寻:“凡时间停留的地方,皆有故事。”
  三
  在北京强大的都市化进程中,原来北京城的面目愈发不清晰。现代都市人不论愿意与否,皆要厕身于林立高楼中时,唯有侯磊还住在北京城的胡同内,住在被他称作“破瓦寒窑”的祖宅中。
  清末民初,侯磊的曾祖父在北京城开着照相馆和酒楼。这个地方,在今天的中南海丰泽园的西边,离春藕斋不远。当年楼高二层,画栋雕梁。从某种意义上说,侯磊的曾祖父还是一个开创者,当年,中国没有拉丝棉花糖机,侯磊的曾祖父从日本引进来,中国才有了棉花糖。一百多年来,棉花糖始终没什么变化,简单的甜味,为无数北京的孩子带来了无数的欢乐。
  侯磊的母族则参与并经历了中国近代跌宕起伏的事件。侯磊的太姥爷朱行中是清末的进士兼翰林院庶吉士,做过民国实业部的佥事和直隶省实业厅厅长,讲一口流利的英文,以一笔桐城文章写矿业报告,新中国成立时,负责北方众多煤矿的接收工作,是能源部煤炭组的组长和顾问。姥姥、姥爷都是民国时的大学生,参加过学运,建国前入党,是职业革命家,族中也多与书香世家通婚……好吧,写到这儿,我不说,您也能想到侯磊家有着怎样的故事。
  侯磊坐在我的书房,陶炉上煮着普洱,我们啜着茶,聊着天。普洱是云南一位朋友所赠,自种自饮,年产不过千许茶饼。茶汤如琥珀,沉沉地,仿佛可以穿透历史的云烟。
  从这些家族历史来看,侯磊纵非名门,曾经亦算大户。   我戏称“痴人侯公子”。
  古今称谓,沿用无改而涵义殊少变化的不多,“公子”是其一。
  “公子”之名,最早见于《诗经》,有“振振公子”句。按高阳之说,“振振”有五解:盛大、仁爱、信义、群飞、得意。若结合公子的风格、行为、形态,诚为极妙的形容词。
  任性负气,独往独来,痴于事,极于情,恰是公子作风之一面。是以,我呼侯磊为公子。振振然有所表现,不辱家风,文采风流,算是真公子。
  至于其痴,则是他对传统文化和如烟往事的那份执着。
  四
  太过执着的人都太重情义。侯磊说:“2000年,我住的胡同被纵着劈了,北面拆光。整条胡同像是被推子剃了阴阳头。一夜间北京变成了噪音之都,仿佛脚下隐藏着巨鲸或涌动的熔岩,在任何一个喧闹处都会爆发。那噪音爆发在地面上,地表下,也在人的内心。我想变成一条垂耳狗或折耳兔,一出门就自动把耳朵闭起来。”
  侯磊的伤感,不仅是拆掉的土木砖石,更是与传统的那份巨大的割裂之痛。就像桌子上的点心匣子,纵然市面又再销售,可又有谁对它还有期待呢?“现在的女孩子,都不吃点心了,油重,还太甜。”侯磊笑着说。可我总觉得那笑是苦涩的。
  侯磊的硕士论文写的是民国的掌故学家瞿宣颖,对笔记掌故恋恋不舍。他翻看我收藏的一些港台文言笔记,突然抬头:“写这样文字的人没了!”
  是啊,写这些书的人没了,以后也不会再有人承袭这一脉的文体,就像这点心匣子,我不知是否还有人会拎着上门。
  我拜师时,曾請张卫东先生观礼,怹[1]当天不在城里,回了一封信:“说书祖师爷是孔子,与读书的祖师爷相同,因此四方人士尊称说书者为‘先生’,而不是贱业艺人行列。”我接信后,反复思忖,只想到了“述而不作”四个字。
  传统的文脉内敛而无为,今天的我们,关心的多是自己的前景,急吼吼地想把自己的祈求抛售出来。侯磊随张先生学曲习礼,传承的是夫子正道,两只冷眼,一片热心。读侯磊的小说和文章,除了亲切的北京方言,更可以感受到从老舍到邓友梅一脉相承的余韵。
  侯磊笔下的人物都是北京人,但“北京人”与“北京居民”之间却不能完全划等号,它有着不同于单纯户籍的特殊意义。对“老北京”来说,最重要的是生活和思维方式,要和这份独特的北京文化传统相契合。
  谈市井,聊饮馔,说江湖,话评书,一部《声色野记》,是侯磊眼中的文化暮色;从胡同儿里的叫卖,到家门口的澡堂,从他幼时浪荡的地坛,再到他心中的“瓦尔登湖”什刹海,一部《北京烟树》,又是侯磊为这个时代所唱的一曲离歌。
  侯磊曾经说过一件事。一个冬日,小时候的他,从南锣鼓巷的巷头跑到巷尾,只有他一个孩子在玩儿,渴了就挨门挨户地找水喝,感觉就像是这个世界的“王”。
  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孩子长大了,南锣鼓巷也不再是南锣鼓巷,风吹过,衣袂飘拂,他孤身一人,行走在夕阳巷陌中,去寻觅残存的历史遗迹。
  我写过一首五律,赠给侯磊,尾联是“痴人侯公子,吹袂向海涯”。我们还没老,只是时代不是曾经的时代了。“田园将芜,胡不归”,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成为妥协的大多数的时候,痴人侯磊,还在用他的文字寻找着他心中的北京,在这一刻,人间哭笑又岂寻常呢!
  注释:
  [1] 怹,北京方言,“他”的敬称。
  (责任编辑:丁小宁)
其他文献
懒惰的人们习惯把难以讨论的问题划归到抽象的言辞之下,实际上抽象不是终点,它会再次萌生它的具体、纵深、细微、枝节和逻辑。王苏辛的《在平原》跟模仿世界、与生活平行走动的写实作品相比,选择了一条艰涩的道路去接近“灵”的部分。这样的作品是反常态小说的。滞重的时间流,拒绝滑动的线条,没有什么特意被对焦的人事,王苏辛祛除了很多年轻作家惯常依恃的男女故事、家庭关系、社会冲突、自我情绪,她所操持的只是师生二人的谈
期刊
谢志强是一个待在江南一直写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人,他身上似乎缺少水分,枯瘦干涸,像沙漠里的胡杨。我想这大概也是因为写沙漠写得久了,江南的湿润也浸不透他沙漠里长成的那一把干骨头。  作家是“往后看”的人,他用江南的后半生审视他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前半生,生怕遗漏了一丝细节。他像守财奴一样守着那些记忆,那是他严冬里取暖的火,是他酷暑里降温的冰,是他百变的财宝。  他的小说写着写着就回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不是回
期刊
一  从哥廷根上车的时间已接近黄昏时分。尼采想了想,还是决定去餐车吃点东西。从一等车厢去餐车,没有几步路,过一个联结口就到了。  尼采坐下来,朝车窗外看了看。列车正蜿蜒爬上一个大坡,夕阳透过青黑色的森林,把余晖洒在广袤的丘陵上。两座一高一低的大丘陵间,深色而冰冷的涧水藏得很低。一个服务员大娘走过来,很不耐烦地要他快点决定吃什么。他也没看菜单,直接要了点啤酒,几根纽伦堡的炸肠子,还有一点土豆泥。斜对
期刊
入冬的天空是一张被树枝分割的线形图  几片褐色的叶子吸纳着日光  寒冷加深孤獨永不被缓解  你的手纹从凌乱到渐渐清晰  二十年过去了  你没有过得更好  你疲惫的时候更美  那个新鲜灵动的念头一闪就消失了  你对自己挺失望的  空洞的眼神偶遇一只黄鼠狼伸直尾巴穿身而过  在灌木丛中发出悉悉索索的声响  你羡慕它  它似乎总是对这个世界有话可说  无需辩驳地存在着
期刊
月光浩荡  天空浩大,器皿被虚无隔离  月色贴着月色,星星挨着星星  她走下星空,擦拭人间浮尘  光亮里透出河流、山川与湖泊  桂花和迷迭香同时开了  月光将很快淹没这些痕迹  我趴在阳台上仰望  除了银白,还是银白  无论怎么看,她都不像一個局外人  最黑暗的地方仍有光华  在张家桐  ——兼致谷净  桥也许是它不可少的部分  清瘦的桥身上  龙凤呈祥、鱼戏莲叶  陌生者相继闯进稻田  土地长出
期刊
主持人按:  这一栏目,从2016年的“艺术与科学”、2017年的“艺术与新知识”,到今年更名为“艺术与后人类”,希望从艺术与科学、新知识、人工智能等视角更深地进入对人类当下乃至未来处境的考察,讨论我们将经历什么样的故事、面对什么样的叙事。  2018年12月3日,正是上海最后一抹秋光的时刻,老法租界深处的梧桐树还挂着蔚为可观的黄叶,而在这里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正举行由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
期刊
伴随一场雨  我的体温渐渐凉了下来  那是蛇的温度  或者只是根像蛇的绳子  在一场雨过后  变得更像蛇变得更冷更沉  是这样的  这些下雨的日子  我不得不压低嗓音  等待雨或急或慢地走過我的房子  可是房子还是房子  那些在房顶发霉的木头  丝毫没有改变位置  只是在这场雨过后  又慢慢风干了
期刊
1 苏萌  苏萌听电话那一头的孟桥安缓缓地说:“‘是我把你爸害死的。’我妈那天跟我说的。”她想起婆婆死的时候的样子:紧闭着嘴,仰面躺着,像睡着了似的,脸上有种踏实和安稳。  自乔英知道自己生病以后,她脸上常有天真、迷惑、困扰、厌烦、不安,很少平静。在她最后的平静里,她的呼吸越来越沉重又越来越微弱,听着小安在呼唤她,指尖上小安的温暖渐渐散去。  那天,苏萌临近半夜才从医院回家,她跟小安的儿子小土豆本
期刊
一  那次,帕蒂古丽一个笑容,重新启动了我的童年视角。童年时,我看人,时常看出被看的人像某个动物。后来,我想,每一个人某种程度上对应着一种动物。  我念小学的时候,一些同学的乳名也很贱,比如狗蛋(帕蒂古丽的儿子,乳名竟然叫猫旦)。男生之间,起绰号多用动物,比如猴子、老虎、狼娃子、黑狗子。也有给女生起绰号:黄豆芽。但是男生多为动物,往往还会做出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去强化自己的绰号,而且,乐此不疲。初中、
期刊
榜单首先是一群人的趣味,其次是一群人的权力,最终成为人情纠缠的现实生活。榜单的出台都会有一个正确而舒缓的缘由。只有天真的榜单制作者,才会一开始就想着抢夺话语权的阵地。一份榜单的敌人,不是另一份榜单,而是别的新物种。  趣味是安全的导向,也是堂而皇之标榜优秀作品的理由。趣味可以被狭隘地理解为好恶,也可以被宽泛地理解为彰显一种文学价值。一个榜单是否得人心,取决于评审者、评审方式、评审对象等多种客观和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