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录取是考生与高校之间双向选择的结果。要想被中意院校录取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足够高的分数;二是足够准确的志愿书。
分数在高考中的地位,是每位高考参与者都认可的。但高考志愿的重要性也不能忽略。
高考志愿填报,简单来说,就是对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但专业千百、院校云云,万里挑一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何将专业、院校与考生的职业规划结合起来,真正让大学学习为考生的未来铺路,渐渐成为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问题。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项非常复杂且系统的工程。花区区几天时间想要研究透高考志愿是不现实的。高考志愿填报宜早做准备,这也验证了“高考考的是学生,志愿填报考的是家长”这句话。家长应与考生做好分工,在考生们全心复习、加紧冲刺的时间里,做足高考志愿填报的准备工作。那么又该从何入手呢?
可以说,搜集信息是志愿填报的第一步。中国有句古话叫“不知者无罪”,但在志愿填报的过程中,每个细节点都可能会导致考生落榜,也可能成为让考生被梦寐以求的学校录取的机会。因此,志愿填报需要搜集和整理的资料非常多,应趁早进行。并且对于志愿信息不光要搜集,还应进行筛选,抓住重点细节,明白哪些信息比较重要,保证所搜集的信息真实可靠。
在此,我们就对需要搜集的志愿信息进行一次梳理,看看科学填报志愿应了解哪些信息。
对于这类官方政策信息的发布,很多家长、考生只视其为一个流程,并未关注其中的具体内容。事实上,本年度、本省份的招生政策是院校招生的大框架,任何院校在该省(区、市)的招生工作都不能脱离这个框架进行。如果在志愿填报过程中,不能完全理解最新的招生政策,就会像无头苍蝇般找不到方向。
需要强调的是,高考政策虽全国基本一致,但高考录取和组织工作都是以省(区、市)为单位组织进行的,包括录取规则在内,各省(区、市)会存在一些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在招生政策中,必须要关注的信息有:录取批次的设置情况、各个批次的志愿设置方案、优先录取和照顾政策、专业限报情况等。
例如,在2012年12月,福建省发布的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改革新政策中有这样一条:本科提前批除第一志愿外实行按专业志愿平行投档模式。这一政策意味着:2013年起,福建省本科提前批第一志愿继续实行梯度志愿投档模式,其他志愿实行按专业志愿平行投档模式。
在这类信息搜集的过程中,对志愿填报不甚了解的家长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比较生疏的名词。如:平行志愿、顺序志愿、第二志愿、梯度志愿等。遇到这类名词时,家长们一定不能浅尝辄止,需要下些功夫弄明白。
熟悉网络的家长们,不妨借助互联网来了解这些报考常识。除了关注考生所在省份的高校招生网外,也可以通过一些高三家长博客圈这样的互动社区与其他已经对志愿填报有些了解的家长,或是志愿填报专家进行交流沟通,也可以收听高考讲座学习系统知识。
对网络比较陌生的家长们也可以通过相关书籍、杂志以及一些讲座来了解这类信息,还可以多看一些往年高考录取的经典案例。
在志愿填报的过程中,有的考生优先选专业。有的考生优先选院校,这两者各有好处。但无论是优先选哪个,都应该有目标范围,并且提前做好信息搜集工作。
目标院校、专业的信息搜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院校《招生章程》的解读。《招生章程》是院校招生的凭据,院校必须依据《招生章程》进行招生。在了解目标院校时,可以通过《招生章程》确认院校的办学类型和层次、调档规则、录取规则、对级差的设置、对加分政策的认可程度等。在《招生章程》中,还应注意院校分专业招生的说明,其中包括专业招生限制和专业加试等说明。
除《招生章程》之外,对目标院校、专业的信息搜集还应包括院校优势专业、专业的院校排名、院校和专业历史沿革等。要对院校和专业有系统的了解。这方面信息,家长们可以关注院校的官网,也可以通过一些权威书籍进行搜集整理。
此外,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院校往年录取分数线。院校往年录取分数是预估目标院校高考录取趋势的必备条件。只有掌握了院校录取分数每年的变化情况,才能科学判断考生有无被录取的可能。
在搜集院校往年录取分数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信息的发布机构。市面上的分数线信息资料非常多,所以家长在挑选此类信息的时候一定要关注数据的权威性问题,确切地说就是数据来源。只有权威的教育部门发布的数据才是家长、考生值得信任的信息。
第二,注意搜集含金量高的分数线信息。家长在搜集信息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一点,除了搜集往年的学校录取分数线之外,分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更是核心的数据信息,这个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在报考专业过程中的风险。
第三,一些更加具体的录取数据。这个就包括分专业录取的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甚至每一个被录取考生的详细分数情况等,如果这些数据也能搜集到,那就再好不过了。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了解院校、专业这些信息肯定是不够的。考生自我的定位也非常重要。对高考成绩有个预估范围,才能锁定目标院校的范围;对兴趣、特长的定位才能帮助考生选择专业。因为高考招生是根据省份进行的。但考生通常都只知道自己在学校的排名,或是某一区的排名。这种情况下,建议考生了解所在院校往年的升学情况。根据往年的升学情况预估在省排名中的大致位置。
另外,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为考生选择目标院校与专业时,不能忽视考生的意愿。否则不利于考生今后的学习,甚至会对未来的工作产生影响。有家长可能会问,孩子对专业什么都不了解,高考期间更是专注复习,没有时间沟通了解怎么办?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聪明的家长懂得察言观色”。对于考生的兴趣、特长,家长可以通过他的日常表现来判断。例如,考生是动手能力强,还是爱动脑爱钻研?
考生对专业不甚了解,但对于具体化的职业是有概念的。甚至,家长可以通过考生对父母、对父母朋友的职业态度来判断他的专业爱好。在考生不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时,家长应引导考生找到方向。必要时,可以借助专业选择测评这样的测评工具帮助考生定位自己。
在搜学网高三家长俱乐部进行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的家长在孩子读高一时就开始研究志愿填报,但一遇实际问题仍然手足无措;有些家长则在志愿填报的过程中成了这方面的专家。所以,虽然志愿填报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但只要找准了资料,用对了方法,很快就能找到其中的窍门,科学填报志愿。
分数在高考中的地位,是每位高考参与者都认可的。但高考志愿的重要性也不能忽略。
高考志愿填报,简单来说,就是对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但专业千百、院校云云,万里挑一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何将专业、院校与考生的职业规划结合起来,真正让大学学习为考生的未来铺路,渐渐成为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问题。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项非常复杂且系统的工程。花区区几天时间想要研究透高考志愿是不现实的。高考志愿填报宜早做准备,这也验证了“高考考的是学生,志愿填报考的是家长”这句话。家长应与考生做好分工,在考生们全心复习、加紧冲刺的时间里,做足高考志愿填报的准备工作。那么又该从何入手呢?
可以说,搜集信息是志愿填报的第一步。中国有句古话叫“不知者无罪”,但在志愿填报的过程中,每个细节点都可能会导致考生落榜,也可能成为让考生被梦寐以求的学校录取的机会。因此,志愿填报需要搜集和整理的资料非常多,应趁早进行。并且对于志愿信息不光要搜集,还应进行筛选,抓住重点细节,明白哪些信息比较重要,保证所搜集的信息真实可靠。
在此,我们就对需要搜集的志愿信息进行一次梳理,看看科学填报志愿应了解哪些信息。
对于这类官方政策信息的发布,很多家长、考生只视其为一个流程,并未关注其中的具体内容。事实上,本年度、本省份的招生政策是院校招生的大框架,任何院校在该省(区、市)的招生工作都不能脱离这个框架进行。如果在志愿填报过程中,不能完全理解最新的招生政策,就会像无头苍蝇般找不到方向。
需要强调的是,高考政策虽全国基本一致,但高考录取和组织工作都是以省(区、市)为单位组织进行的,包括录取规则在内,各省(区、市)会存在一些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在招生政策中,必须要关注的信息有:录取批次的设置情况、各个批次的志愿设置方案、优先录取和照顾政策、专业限报情况等。
例如,在2012年12月,福建省发布的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改革新政策中有这样一条:本科提前批除第一志愿外实行按专业志愿平行投档模式。这一政策意味着:2013年起,福建省本科提前批第一志愿继续实行梯度志愿投档模式,其他志愿实行按专业志愿平行投档模式。
在这类信息搜集的过程中,对志愿填报不甚了解的家长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比较生疏的名词。如:平行志愿、顺序志愿、第二志愿、梯度志愿等。遇到这类名词时,家长们一定不能浅尝辄止,需要下些功夫弄明白。
熟悉网络的家长们,不妨借助互联网来了解这些报考常识。除了关注考生所在省份的高校招生网外,也可以通过一些高三家长博客圈这样的互动社区与其他已经对志愿填报有些了解的家长,或是志愿填报专家进行交流沟通,也可以收听高考讲座学习系统知识。
对网络比较陌生的家长们也可以通过相关书籍、杂志以及一些讲座来了解这类信息,还可以多看一些往年高考录取的经典案例。
在志愿填报的过程中,有的考生优先选专业。有的考生优先选院校,这两者各有好处。但无论是优先选哪个,都应该有目标范围,并且提前做好信息搜集工作。
目标院校、专业的信息搜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院校《招生章程》的解读。《招生章程》是院校招生的凭据,院校必须依据《招生章程》进行招生。在了解目标院校时,可以通过《招生章程》确认院校的办学类型和层次、调档规则、录取规则、对级差的设置、对加分政策的认可程度等。在《招生章程》中,还应注意院校分专业招生的说明,其中包括专业招生限制和专业加试等说明。
除《招生章程》之外,对目标院校、专业的信息搜集还应包括院校优势专业、专业的院校排名、院校和专业历史沿革等。要对院校和专业有系统的了解。这方面信息,家长们可以关注院校的官网,也可以通过一些权威书籍进行搜集整理。
此外,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院校往年录取分数线。院校往年录取分数是预估目标院校高考录取趋势的必备条件。只有掌握了院校录取分数每年的变化情况,才能科学判断考生有无被录取的可能。
在搜集院校往年录取分数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信息的发布机构。市面上的分数线信息资料非常多,所以家长在挑选此类信息的时候一定要关注数据的权威性问题,确切地说就是数据来源。只有权威的教育部门发布的数据才是家长、考生值得信任的信息。
第二,注意搜集含金量高的分数线信息。家长在搜集信息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一点,除了搜集往年的学校录取分数线之外,分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更是核心的数据信息,这个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在报考专业过程中的风险。
第三,一些更加具体的录取数据。这个就包括分专业录取的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甚至每一个被录取考生的详细分数情况等,如果这些数据也能搜集到,那就再好不过了。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了解院校、专业这些信息肯定是不够的。考生自我的定位也非常重要。对高考成绩有个预估范围,才能锁定目标院校的范围;对兴趣、特长的定位才能帮助考生选择专业。因为高考招生是根据省份进行的。但考生通常都只知道自己在学校的排名,或是某一区的排名。这种情况下,建议考生了解所在院校往年的升学情况。根据往年的升学情况预估在省排名中的大致位置。
另外,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为考生选择目标院校与专业时,不能忽视考生的意愿。否则不利于考生今后的学习,甚至会对未来的工作产生影响。有家长可能会问,孩子对专业什么都不了解,高考期间更是专注复习,没有时间沟通了解怎么办?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聪明的家长懂得察言观色”。对于考生的兴趣、特长,家长可以通过他的日常表现来判断。例如,考生是动手能力强,还是爱动脑爱钻研?
考生对专业不甚了解,但对于具体化的职业是有概念的。甚至,家长可以通过考生对父母、对父母朋友的职业态度来判断他的专业爱好。在考生不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时,家长应引导考生找到方向。必要时,可以借助专业选择测评这样的测评工具帮助考生定位自己。
在搜学网高三家长俱乐部进行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的家长在孩子读高一时就开始研究志愿填报,但一遇实际问题仍然手足无措;有些家长则在志愿填报的过程中成了这方面的专家。所以,虽然志愿填报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但只要找准了资料,用对了方法,很快就能找到其中的窍门,科学填报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