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学教学改革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we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该说,数学新课程给初中数学教育带来的可喜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虽然广大教师对新教材在部分数学内容的取舍和章节的衔接等方面存有质疑,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我们从起初的“教师不会教,学生不会学,家长不理解”,逐渐变成肯定新课改,接受新课改,融入新课改,并涌现了一批把握新课改机遇的优秀教师,带动了数学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
  根据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了解,我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对我们在新课改形势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简要分析如下。
  一、课改的重点是教师,课改的核心在课堂,课改暴露问题最多的也在课堂。在教改的氛围下,许多教师都已经有意识地把新课程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观念缺乏更新
  现象:你实施你的新课改,我走我的老路子,即使在举行公开课、教研室视导、督导听课时套上新课改的外衣,也仅是走走过场,而平时的课堂教学则又恢复了老样子。这一现象仍存在于个别教师身上,主要集中在乡镇中学。
  分析:这一部分教师有的是眼高手低,不愿意接受新课改,不相信新课改,也没有在新课改中尝到甜头;有的是怀疑自己的能力,对自身信心不足,说到家是害怕新课改,不敢尝试;也有的是感觉自己平时的教学水平就很高,成绩不错,安于现状,不愿意改变自己;还有的是放不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仍然高高在上,与新课改的要求背道而驰;当然也不排除个别教师由于个人能力问题,驾驭不了新课改要求下的课堂教学。他们完全远离新课改,所以无论是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式,仍然沿袭自己过去的那一套,讲课满堂灌,练习满天飞。
  2、内容流于形式
  现象:为活动而活动,为讨论而讨论,为情景而情景,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忽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听他们的“课改”课,就像39码鞋子套在42码的脚上,感觉特别的别扭。
  分析:一是对新课改的理解有偏差,以为只要这样就是新课改了,忽视了实质。二是接触新课改时间短,仍处于磨合、模仿阶段。三是个人能力有限,害怕驾驭不了“活”课堂,只好退而求其次了。这样的课改课堂没有实在的内容,谈不上实效,更别提学生能力的提高了。
  3、课堂追求“热闹”
  现象:有的教师上课表面看起来教学手段多样,课堂气氛活跃异常,学生表现的愉悦、快乐,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整节课热闹异常,气氛活跃,可是学生一节课上下来,讨论的就是那么几个同学,发言的更只是班级的佼佼者,其它同学成了旁观者,看起来积极配合教师与其它同学,其实一节课上完了,还不知道学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分析: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与数学学科的特性不符;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其实,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的愉快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刻意追求的。
  二、同是一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有不同的上法,同样的内容每一位教师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这就是教师对课程的开发、整合能力的不同。
  1、加强培训
  通过学习要使教师充分认识自己在数学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按“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的理念,给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不同志趣和发展方向给予具体指导,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有机整合,使学生的基础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相信学生,相信他们的创造力,把课堂的空间交给学生,把课堂上时间还给学生。
  2、加强教研
  教研是新课改的根本出路,尤其是多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灵活、方便的校本教研既节约时间、经费又能达到不错的效果。将“四个一”的新课程教学管理办法(即教师每周至少做一次教后记录、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案例,向备课组提供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研讨课;)作为一个制度扎实有效开展下去。当然参加校外的教学观摩、课改讲座、教学咨询指导等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
  “砍柴不误磨刀工”,“付出终有回报”,在教研上舍得花时间必将极大的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各校教学质量。
  3、加强义务学习
  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知识,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要积极探索适合本校、本班初中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方式,时刻保持研究和创新的态度,以渊博的学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来影响学生,引导学生。
  4、加强自我反思
  有效方法是撰写、分析数学教学反思。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反思下列问题:这节课是否如我希望的?上课时改变了计划中的哪些内容,为什么改变?是否有另外的教学活动或教学方法更成功,为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教师就可以判断自己是否成功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总之,“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行。”只要我们能不断更新观念、改变思想,探索新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的思维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我县的数学课程改革一定会取得成功,我县的基础教育事业必将取得进步!
其他文献
一、激发诱导作文兴趣  根据学生好奇、好动,直观的心理特点,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方面,教师首先要方法新,把学生兴趣集中在欢乐情景中、玩耍中、游戏活动中、直观中,还可以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诱导学生的作文兴趣,最常用的方法有:  1.根据学生爱受表扬的特点,充分肯定学生优点,多给学生鼓励、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写作文前,有意带学生多参观、游玩,精心安排一些活动,在活动中让他们真正地感到
期刊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重视课堂教学,重视课本知识的传授,忽视社会实践、创造能力的培养,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则特别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教学方法上强调要大力加强“活动”课教学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教学要求中的“运用”层次,全部改为“活动”。强调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运用,在活动中感悟。这
期刊
【摘要】 如何让学生愉悦地出现在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就是信息技术课堂的魅力所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信息技术;魅力课堂;激情    信息技术课以它新奇、快捷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但学生“贪玩”的天性,使他们在课堂上往往“不务正业”,专注于玩游戏或沉迷于网络聊天等等,一节课下来,一无所获。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所有获呢?高
期刊
双赢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共同享受、共同发展的课堂,是师生情感和生命价值升华的过程。在构建思想品德双赢课堂教学中,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想方设法激发学习兴趣,让兴趣贯穿课堂始终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其实就是激活学生的情绪,使之精神振奋起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
期刊
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已如火如荼地开展了,我们对于新课程的认识也逐渐由最初的迷茫、无措而在实践中逐渐清晰、丰满起来。之所以要对小学品德教学进行新课程改革,无疑是因为多年来我们的品德教育工作虽然备受重视,各级教育部门也花了大力气,但是德育的实效性一直不太理想。因此,这一次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终极目标也就是加强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加强德育的实效性呢?作为一名一线教师,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中详细地阐述了音乐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即基础音乐教育 “育人”而不是“育才”,要求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帮助学生发现、欣赏、创造和表现美,从而大面积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每一位音乐教师来说,是难得机遇下的挑战。铜山县作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县,在音乐教育课改中做了多年的的探索和尝试后,总结得出:以“培训为支点,以科研促发展”是推进农村音乐教育勃
期刊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处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从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布鲁姆的“掌握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到我国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原则”,因此,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意识。   当今学生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
期刊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其主要的管理内容一是个体,二是集体。虽然集体是由个体组成的,但是,形成集体之后,身处其中的个体与集体之外的个体会有许多不同。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意思是说要改变一个人,首先得让他接受你,他接受你了,你的教诲他才可能听的进去,他才可能在你的影响下发生改变。青少年学生思想不成熟,情绪也不稳定,在理智与情感的较量中他们常常屈服于情感。所以,我认为对班级的管理应从对个体的管理
期刊
陶行知先生所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环,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其用处。”可见,师德是立教之本,正因为教师职业具有的特殊性和教师使命具有的特定性,所以时代与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水准高于其他行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是莘莘学子人生可靠的引路人。因此,教师以德立教以身示教,与时代同步,锻造不朽师魂。  一、爱岗敬
期刊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有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处理和调节,但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在班级管理中至关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个人道德品质和能力”。人格魅力即个人道德品质和能力对他人的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班主任有高尚人格作背景,不但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和欢迎,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思维活力,从而积极向学。同时还能在看似平淡的潜移默化中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