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初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h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01
  当前实施新课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应更新思维,革新教学手段,构建全新课堂,把语文作为一门学科作为一门艺术课来上,本人一直在思索并努力探索创新。现将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但愿能给同行一些裨益。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
  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教育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要上一堂语文课难,要上好一堂语文课更难。经历备课转折一关的时候,所要做好的工序多而繁,就像上面文章所说,要设计好精而简的导语,设计好严而松的课堂环境,还需要语文教师具备充沛地激情,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将课堂教学落于实处。语文课虽然难,但是也有收获成果的乐趣。虽难但也能感受教学的快乐。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标准中又说: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要完成这一任务,光靠课内是不行的,必须借助课外阅读来完成。
  三、寻求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点,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要有效地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必须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为此,教师需要经常结合阅读教学,了解学生阅读动向。
  一次,新的语文书发下后,学生新奇,从头到尾把它读了一遍。有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衣袋里塞满了虫子?”我翻开苏教版语文书第九册,看到了《塞满昆虫的衣袋》一文,眼前一亮。原来课外阅读兴趣的根源就在这里。于是,我让学生寻找科学家研究科学的故事来阅读,跟学生一起,在网上观看科学家研究科学录像和影片。这样,科学家热爱科学的精神,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领悟了。
  四、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课外阅读要讲究最佳机会。这一最佳机会,因学生、教师、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一句话,教师要根据教学意境来确定课外阅读的最佳机会。这个意境的一般表象是:学生阅读兴趣应处于高潮、亢奋的时机。每天早晨,我一到学校,就去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天,我偶尔听到两位学生在争论谁学的古诗多。一个说:“我会背于谦写的《石灰吟》!”另一个说:“我会背王冕写的《墨梅》!”一个又说:“我会背王维写的《鹿柴》!”另一个又说:“我会背李白写的《早发白帝城》!我豁然开朗:原来,读书兴趣的源泉就在这里——听和看。于是,我赶忙从学校的阅览室里,借来了十多本《古诗集》,发给学生轮流去读。在几个礼拜中,全班学生都把十来本《古诗集》看完了。正在此时,我在班级里举行了一次诗歌朗诵会。结果,同学们争着朗诵,多的能朗诵三十几首古诗,还有声有色。趁此机会,我向全班学生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从现在开始,同学们可以每周一次,去阅览室借书看。一时间,班上读书之气蔚然成风。
  五、教给课外阅读的一些方法,追求阅读效益
  课外阅读也要掌握方法。掌握了方法,就会解决“会学”的问题。通过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我摸索出了几种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1、编写提纲法。主要给文章勾出提要,列出提纲。2、卡片摘录法。即在阅读时,把文章的要点或重点句、段摘录在卡片上。3、符号代替法。即根据自己的读书习惯,设计多种符号,在文中圈、点、勾、画。4、批语注释法。即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上批注的文字。5、索引法。即用编索引的方法来读书,记下文章篇名、作者、报刊的名称期数、页码,需要时翻索引。6、剪贴法。即把好的文章、片断剪下来,贴在剪贴本上。这几种方法均以学生“动手、动脉、动口”的实际阅读训练为主。
  总之,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其意义、作用是非同寻常的。课外阅读“天地广阔”,这必将是提高语文素质的又一新篇章。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评定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马铃薯粉中溴氰菊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方法]建立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马铃薯粉中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试验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分量来源的分析,计算各不确定度分量并合成出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试样中溴氰菊酯含量为0.70 mg/kg,标准要求保留小数点后2位,所以马铃薯粉中溴氰菊酯含量不确定度为(0.70±0.12) mg/kg,包含因子
樱桃的丰产栽培技术是提升樱桃种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性因素,本文从樱桃种植的不同技术阶段出发,针对樱桃种植技术的前期栽培特征和后期病虫害防治技术,对樱桃丰产栽培的
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在持续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反思传统生产中的环境问题、探寻新的环境保护路径成为举国关注的重要话题。生态
(一)观察老板每个老板都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和工作风格,当伙计的必须熟知了解自己老板的脾性。才能更好地适应。
“一热众芳凋”,木槿在盛夏“独当春”;上班路上,总与盛开着鲜艳花朵的木槿相见;下班了,木槿花也一如我,一身的疲惫;木槿花开,一树常数十朵至上百朵,花期从仲夏一直开到秋末冬初。虽朝
【摘 要】生态化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的出发点是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幸福发展。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态化,就是指在自然、和谐、民主的环境中,让学生富有个性地、自主地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社会之间多层次的互动,使学生不断开发潜能、开启智慧、创造自我,取得语文素养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 教学 生态化 构建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目的]研究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粕中茶皂素的快速检测应用。[方法]在确定了装样厚度的基础上,利用115个茶粕样品结合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了茶粕中茶皂素含量的分析模型,为验证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通过提高課堂教学效率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和发展。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或高效,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语文学习策略;课堂教学活动;认知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01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课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奥妙的探究,更好地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全面提升数学素养。课堂问题设计浅要具有趣味性,激发学生思维;要具有现实性,提升实践能力;要具有发展性,提高探究水平。教师要通过优化问题设计,在课堂主阵地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智慧的舞台,让学生进一步领略数学的奇妙与魅力,从而全面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 课
【摘 要】教研组作为学校进行日常教学工作的最前沿团队,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工作是每所学校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主要讨论小学数学教研组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分析,希望能对小学数学教研组的建设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教研组建设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43 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053-01  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