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与体制弊端

来源 :现代工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a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二五”规划建议。新中国成立以来,前30年里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却走了很大一段弯路,几乎陷入“贫困陷阱”。后30年,修改了体制上的一些弊端,校正了方向,走上市场化经济发展的道路,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到目前,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但经济持续发展却又遇到了瓶颈。这瓶颈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体制弊端。
  
  依我的理解,党中央的“十二五”规划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今后的5年,是要改革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是展开政治改革的攻坚时期。当然,为了实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中央还提出了坚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科技进步和创新、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毫无疑问,这些表述和决策都是正确的,对此,也没有什么人会提出质疑。
  
  增长速度与发展方式
  制定发展规划,确定前进方向,对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肯定有着重大意义。中国经济能否保持稳定高速地发展,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民营经济由于受到体制在某些方面的遏阻而缓慢甚至停止发展,那么后果不只是民营企业家日子难过,而将是全国民生凋敝。这个话并非危言耸听。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规划终究是写在纸上的东西,不去实施或者基本上不能实施,就等于一纸空文。因此,规划的关键在于如何落实和实施。从我们民营经济的发展来说,大家熟悉的新旧“36条”,落实和实施得如何,也不必妄加评论了。许多经验表明,我们很多工作的目标往往很好,但我们的实施手段往往很差,有的甚至与目标相悖。这就出现了民间流传的那句顺口溜:规划规划,墙上挂挂!
  党中央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就是想实实在在地调整经济增长速度,从宏观上稳定经济发展。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当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实施结果都大大超过,就是受金融危机冲击的2009年,GDP增长率也达到8.7%。全国各个省市的经济增长率,又大大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这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做法,就是中国60多年来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也正因为如此才造成了经济结构的失衡。因此,现在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首先就要把过高的增长速度降下来。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过高的速度能否降下来?什么样的速度才是合理的?如何降到合理的区间?
  今后5年,也就是“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出口减少、城市化速度趋缓,房地产需求下降、劳动力增长减速,生产率增速下降,利率水平上升,经济增长潜力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合理的增长区间肯定不是现在的10%,也不是9%,我想肯定是在8%以下,甚至是6-7%。这样一来,发展方式如何转变,经济结构如何调整?要知道,我们这种由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中央治官、地方治民的统治方式,大干快上非常容易,一声令下,一拥而上,4万亿刺激经济就是证明。但要退、要下,却非常难。在现行体制框架内,几乎难以找到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没有内在约束的体制,而外在的约束也只有上级拿着的乌纱帽。
  既然没有内在的经济约束,而只有外在的行政约束,既然是快易慢难,那么,剩下的办法就是奖慢罚快。这显然是荒谬的。
  
  寻找三大突破口
  有人根据党中央全会精神,提出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有三大突破口:一曰改善民生,二曰城市化,三曰节能减排。不论怎么概括,这三个问题的确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和关键。
  先看改善民生。 在“十二五”规划中,我们把强国富民改成富民强国,这种次序上的颠倒和改变是正确的。因为,强国和富民没有必然的联系,强国不一定能够富民。此前我们走的是强国的路子,国强而民不富。但是用词上的颠倒容易,而观念和做法上的转变却不易。强国富民的路子具有很大的思维惯性、机制惯性和利益惯性,并且有政府的管理行为作保证。其转变不是发几个文件就能做到的。
  改善民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加居民收入,二是改善公共服务。全会提出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是正确的。但这是结果,关键在于办法。
  首先,劳动市场已经形成,劳动报酬既与劳动力的供求有关,也是劳资双方交易谈判的结果,政府能做的是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支持成立代表工人利益的工会组织,监督企业改善工厂的劳动条件,促进集体工资协商等。这几条做得怎么样呢?我们很多企业的工会并不代表工人利益,而是代表政府利益或者企业利益,而工人自发成立的工会组织,政府又不允许,因而处于非法状态。为什么不能让几个工人组织同时存在?很多工厂的劳动条件的确很差,我们那么多的政府官员,《资本论》中有很多工厂卫生员的报告,我们至今没有见过一件像样的报告,以至像富士康那样,居然一连十三跳,到现在我们也没有看到官方的一个调查和说明。如果不允许工人自发的工会组织成立,对这一切就不可寄予过多的希望。
  其次,国民收入再分配是政府可以操控的,这也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着手。近几年来,政府加大了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加了扶贫、救灾等的支出,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这是必要的,也是正确的,“十二五”还需加强。问题在于在没有监督和制衡的条件下,这些资金的使用效果如何?政府把这些资金层层下拨,层层扒皮,到了真正需要的底层,所剩无几,甚至有些捐款的用作也不知去向。为什么不可以试验一下两腿走路,既由政府机构来运用,也让民间机构来实施,让它们相互监督,相互竞争。从收入方面来看,前述税务局长还要提高宏观税负,政府还要分得更多,怎么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呢?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减少企业收入。在中央国有企业狂飙突进、大肆扩张、垄断强化的情况下,这有可能吗?
  再次,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行政手段是有限的,还需要利用市场机制。在汇率扭曲的情况下,我们眼睁睁看着大量财富向国外转移,而换回来的是一大堆绿纸片(美元)。而由于外汇储备的大量积累,中国也陷入了“美元陷阱”,成为美国人的“人质”,也只能看着外汇资产的白白损失。在利率扭曲的情况下,一方面负利率实际上是对老百性的剥夺,另一方面低成本的资金大量注入大型企业,特别是垄断国企。这与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是背道而驰的。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最后,讨论一下公共服务的问题。大家都在讲公共服务均等化。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怎么均等化?应当肯定,在这方面的确有一些前进,减免学杂费,让一部分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正规学校,部分城市社会保障能够转移和接续。但是,这方面的差距实在太大,在城乡分割、城市内部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原住民和新进入者分割的情况下,实行的还是差别化,而非均等化。到现在连个户籍制度都取消不了,进城农民工的保障性住房问题居然不在政府保障性住房的需求之列。因此,与其高喊均等化,不如实实在在地做几件事情。
  再看城市化。中国城市化的速度的确不慢,去年的城市化率达到了46.6%,中国城市的市容市貌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中国的城市化是一个半拉子城市化,据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现有城市化率统计口径包括了1.45亿在城市生活6个月以上但没有享受到和城市居民等同公共福利和政治权利待遇的农民工,也包括约1.4亿在镇区生活但从事农业的农业户籍人口,这些并没有转变身份的人口约占城镇总人口的一半。于是产生了留守儿童、打工者子弟学校、新的夫妻两地分居、多人租屋、春运高潮之类社会问题。不仅如此,我们的城市化发展也是失衡的,城市面积的扩展速度快于城市人口的增加,而城市人口的增加又快于城市生活的提升。从2000-2008年,城市人口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城市建成区的面积则以6.7%的速度扩大,而城市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仍然保留着某些计划经济时代的特色,单调、呆滞、缺乏创新。城市群和城市带等城市形态的问题固然重要,但问题是解决上述城市化的扭曲问题更为迫切。
  我们议论这些问题,包括还有减排和低碳、科技和创新等等攸关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无不都有解决的方案和对策,但是在解决过程中常常难以贯彻到底。其根本原因,大家都已经发现,而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都已经公开说了,这就是体制的弊端和不完善。温总理多次指出,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经济改革的成果都会最终丧失。 这是振聋发聩的声音,也是解决中国经济是否能持续发展的根本办法。
其他文献
报纸上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广播里讲:“饭后走路多,肠胃赛刀剁。”这个专家说:“菠菜炒豆腐,搭配最合理。”那个专家讲:“菠菜炒豆腐,千万不能吃。”张三说:“晨起锻炼身体好。”李四讲:“晚上锻炼才有益”……  我们面对众说纷纭,乃至自相矛盾的养生说法,到底怎样分辨孰是孰非,听哪一种才算正确?    面对“悖论”要讲辩证法  首先要肯定:自相矛盾的养生说法,说明社会文明进步了,关心健康的人多
期刊
在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红利消失的双重压力下,养老已成为我国一个日趋严峻的民生问题。民政部在江苏无锡举行了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此间表示,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以市场为导向,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尤其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民营经济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中来。  我国养老服务存在的缺陷  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农村留守老人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
期刊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关键阶段,在这个关键阶段,如何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是摆在政府和国人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按照观念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养老的模式也在发生变迁,而如何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面对我国“未富先老”与社会保障体系仍然滞后的矛盾,“以房养老”的话题又被重新提及,这个在西方国家非常流行的养老模式在中国难免有些“磕磕碰碰”。    什么
期刊
在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红利消失的双重压力下,养老已成为我国一个日趋严峻的民生问题。民政部在江苏无锡举行了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此间表示,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以市场为导向,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养老服务事业中来。    我国养老服务存在的缺陷  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农村留守老人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庭
期刊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快,现行养老体系的问题日益突出。  一方面是社会养老设施供给水平较低,只有不到5%的老人愿意选择在福利院、敬老院养老。然而就是这一水平,目前还在不少中国一线大城市都无法达成。可以说,养老供需的矛盾还在持续,也越发突出。  另一方面是有调查报告指出:目前一线城市的养老机构在经营上最多能达到微利,可随着日益上涨的物价指数,一旦缺少相关政策上的扶持。加大经营成本的现状是不可更改的,如
期刊
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钟伟讲:养老需要1000万元。这句话曾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从各个角度解读一时成为“显学”。然而恰如一块石头仍进池塘,瞬间激起层层涟漪,不久池塘还是恢复平静,水面一潭死水。假如我们能够从“1000万元养老”的讨论,注意到现在的养老制度设计,存在先天的缺陷和可能导致的危险,真也不辜负了钟教授“一声炮响”。    有趣的数据  钟教授的预测是以25年后可能的通货膨胀为前题的,那只
期刊
据报道,无锡市民政局组织了一场全市养老机构建设的项目推荐会。这场盛大会议吸引了国内外一批企业的光临,并且当场就有6家民营企业率先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总投资额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7亿元。这种以推介会的方式来吸引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是少有的,而如此大规模的推介,更算是头一遭了。      对此当地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政府牵头,搭好平台,请社会民营力量参与,主要是为了方便民间资本进入养
期刊
“重视自己身体发出的呼救信号!” 这是当代美国养生大师杰格瑞教授首创的经典警语。人体是一个非常奇妙的精致组织,具有敏锐的健康信息发送系统。累得腿迈不动,就是呼唤你要立刻休息;颈背僵硬疼痛,就是告诉你要呵护颈椎或腰背了。当你的心脏发生故障时,左边的手臂会发出酸、麻、痛的信息;当你的肝脏病变时,小腿不时出现抽筋现象——这都是一种特殊的呼救信号!  许多人忽视或者不重视自己身体发出的呼救信号,累、疼、痒
期刊
新春伊始,展望全球,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格局依然动荡,犹如重病的人,希望一朝康复,谈何容易!世界经济多变的外部环境,对处在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意味着什么?提供了哪些发展的机会?中国经济又要面临怎样的挑战?我们采集了多位国内外知名经济学家的观点,通过对全球金融形势的纵横透视,为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把脉”和出谋划策。  美联储再印钞,资本流向新兴市场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最近,
期刊
从过去几年的实践来看, 很多民营企业尝试从外面聘请职业经理人, 结果没有多久,老板和经理总是发生矛盾,有的还闹得不可开交。因此,社会上对民营企业聘用职业经理人是否可行产生了怀疑,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双方各有各的道理。中国民营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关系,难道真的是难以和谐吗?我们认真来分析一些情况,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了。    现象之一: 民营企业家十分敬业, 每天工作很长时间, 但总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