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无人机的发展和思考

来源 :较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z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1982年6月9日下午14点14分,叙利亚19个导弹连齐射,像当年一样,以色列飞机在火龙面前纷纷折腰。当叙利亚士兵兴致冲冲的赶往坠机地点的时候,却发现一架架无人机的残骸,几十分钟后,19个叙利亚导弹连就不复存在了。这次战斗的头号功臣就是以色列的“猛犬”无人机,它不但成功地发现了叙利亚的导弹阵地的方位,而且更以牺牲自我的方式(加装雷达反射器)引诱叙利亚雷达开机,从而使有人作战飞机在极短的时间内拔掉了这个叙利亚呕心沥血布置的导弹阵地。现在就让我们掀开无人机的神秘面纱,看看他们的庐山真面目。
  无人机是“无人驾驶空中飞行器”(UAV)或“遥控驾驶飞行器”(RPV)的简称,主要依靠无线电遥控或向其输入程序指令实现自主控制飞行,在军事上可用于空中侦察与监视、目标定位、诱饵、火力校射与战损评估,以及对地攻击、电子对抗、通信中继等。
  第一架遥控航模飞机于1909年在美国试飞;1917年,英国和德国也先后研制成功无人驾驶遥控飞机。此后,军用无人机主要用作靶机。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爆发后,军用无人机被美国三军广泛用于执行侦察任务。以色列在1973年和1982年的两次中东战争中多次使用无人机,特别是贝卡谷一战,通过军用无人机诱使叙利亚雷达开机,掩护有人机群突防,成功地摧毁了叙利亚大量的地空导弹基地。这一战例使世界各国看到了无人机的发展潜力,促使各国加快了其研制步伐。海湾战争后,无人机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各种类型、各种型号的无人机不断涌现。在90年代后的四次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美国及其盟国动用了各自先进的无人机系统,参战的无人机不仅数量、种类和型号多,而且贯穿战争的全过程。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国的“捕食者”无人机将侦察和打击第一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开辟了无人侦察机对地攻击的先河,改变了以往只能执行作战支援的角色。各国对无人机新的认识,促使其纷纷将无人机作为武器装备发展的重点,开始强调无人机网络化、侦打一体及无人机与有人机的联合作战。据专家预测,到2050年无人机将广泛应用于各国部队,并有取代有人驾驶飞机的趋势。无人机的广泛应用带动了其他无人作战平台的发展,无人坦克、无人车辆、无人潜艇等一系列无人装备纷纷出台,主战兵器无人化已成为武器装备发展的趋势。这将导致未来的作战理论、作战原则、作战样式及武装力量结构和军队编制体制发生重大变化。
  由于无人机的“无人”这一特点,使其在运用的时候默默无闻,不能像有人驾驶飞机那样,被外界大书特书。在一般人眼里,无人机可能就是一架遥控飞机,或是六七十年代我共和国空中卫士勇斗美帝“火蜂”的故事,或是电视新闻里南联盟军民在有铁十字军徽的无人机残骸旁欢庆的场面,除此之外,也许就是一些展览中的图片和数据的堆砌。
  
  而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战例来看:
  无人机直接用于战争始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军侵越战争。当时,越军猛烈的防空火力使美军飞机和驾驶员损失很大。据统计,1965年,平均13枚地空导弹击落1架军用飞机,采取干扰措施后,平均33-35枚导弹击落1架飞机。为此,美军首次使用改装后的“火蜂”无人侦察机和QH-50等系列无人直升机,共出动3400多架次,执行空中照相侦察和电子情报等任务,损失率为16%,这就意味着避免了550架有人驾驶飞机被击落,也少损失1000多名飞行员。最经典的无人机作战运用,是以色列人创造的。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沿苏伊士运河大量使用美制BQM-74C多用途无人机模拟作战机群,掩护战斗机超低空突防,成功地摧毁了埃及沿运河部署的地空导弹基地。在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军事行动中,以军先派遣“猛犬”无人机,从1500米高度进入贝卡谷地上空,诱使叙利亚地空导弹基地的雷达开机并发射大量地空导弹,为摧毁该基地创造了条件。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英、法、加拿大和以色列等国的无人机纷纷亮相战场。美军总共有6个“先锋”无人机连参战,执行了522架次飞行任务,为多国部队实时了解战场态势及评估空袭效果提供了重要依据,对干扰、压制伊拉克防空体系和通信系统等也发挥重要作用。 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国及北约盟国首先使用无人机充当开路先锋发动进攻。共使用“捕食者”、“猎人”、“先锋”等7种型号的无人机300多架,用于中低空侦察和长时间战场监视、电子对抗、战况评估、目标定位、收集气象资料、营救飞行员和散发传单等。
  


  和现在军用无人机最大的不同是,X45能搭载导弹,甚至自动选定攻击目标,准确执行战斗任务,而目前的无人飞机只能侦测情报,或者对准事先设定的目标,进行自我毁灭性攻击。X45翼展长10.3公尺、高度只有1.2公尺,没有尾翼,5月首度试飞时爬升到2250公尺高空,速度最高达到每小时360公里。它是通过计算机远程操控,根据预先设定的路线飞行,控制人员可以调整速度。五角大楼研发这款飞机主要用于战争之初压制敌人空防火力,减少人员伤亡。
  


  Aerosonde“Laima”是第一架横越北大西洋的无人驾驶飞机。1998年8月20日早上9点59分,“Laima”从“Bell Island”机场起飞,在从起飞车起飞以及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是手动控制的。之后,转入无人机的自动驾驶阶段。整个飞行途中“Laima”将保持1680的巡航高度,接近着陆点是降低至150米。21日12时15分,“Laima”和着陆地Benbecula的人员取得了联系,在12时44分转为地面人员的人工操纵,着陆时间比预定少了15分钟。在“Laima”的26小时45分钟,总计3270千米的飞行仅仅耗费1.5加仑的燃料!(此图为模拟图)
  


  SR-71“黑鸟”高空战略侦察机是当今最优秀的有人驾驶的高空侦察机。至今没有被击落的记录,是世界上惟一的两种能实现“双三”的侦察机(另一种是米格-25P)但是就续航时间上,SR-71是无机能及的,但是还是由于价格太高,使用过于烦琐,不能随时出动、阶段性漏油等缺点,在现代化高科技战争中,败给了无人驾驶侦察机。
  
  无人机的发展现状
  
  对于无人机的定义,目前可以诠释为是用动力推进的无人驾驶自动航空飞行器。它可以从陆地、空中和舰船上发射或利用空气动力起飞,能够自主飞行或遥控操作,可一次性使用或重复使用,可携带致命或非致命的任务载荷。无人机飞行器、飞行控制站、信息处理系统共同构成无人机系统。有的无人机系统带有发射和回收、维修平台的地面运输工具。
  由于无人机种类繁多、功能齐全、各异,可按多种方法进行分类。如,按用途可分为无人侦察机、电子战无人机、无人作战飞机和多用途无人机等;按航程可分为近程、中程和远程无人机;按使命可分为战略、战役和战术无人机;按大小可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无人机;按结构可分为固定翼无人机、旋翼无人机、无人直升机和垂直起降无人机等。我们通常将无人机分为长航时无人机、短程和近程无人机、微型无人机和无人作战飞机。美军将“工作在中空和高空,携带多任务载荷,可根据需要对所有任务区域提供支援,续航时间超过24小时”的无人机划归为长航时无人机。还有一些专家认为,飞行时间大于十几个小时就可称为长航时无人机。一般来讲,长航时无人机可分为高空型和中空型两种,前者飞行高度通常在18000米以上,续航时间大于24小时;后者飞行高度一般为数千米,续航时间大于12小时。短程和近程无人机是世界各国军队中装备最多的一种类型,它具有成本低、体积小、操作简单可靠,具有较强战场适应能力等特点,短程无人机的作战半径在150-350千米范围,近程无人机的作战半径通常为几十千米,主要装备师以下部队。美国将各个方向的最大尺寸不超过15厘米的飞行器称为微型无人机。其他国家对微型无人机的尺寸没有定义,一般将能手持发射的便携式无人机称为微型无人机。无人作战飞机包括无人战斗机、无人轰炸机和无人攻击机,无人攻击机又分为一次性使用和可重复使用的无人机。无人作战飞机主要用于发现、识别和摧毁地面固定和移动目标,用火力压制敌防空系统,与空中目标实施空中格斗,以及超高空攻击,执行战场遮断、战区导弹防御等。
  近年来,无人机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从无人机的用途来看,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其用途从单一侦察,扩大到诱饵、反辐射、电子压制、目标校射、战场毁伤评估、通信中继、侦察/攻击、作战等多种用途,并有成为未来主战兵器的趋势。从实战应用来看,其使用机率越来越大。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使用了200多架无人机;科索沃战争中使用了7种类型近300架;伊拉克战争中,仅美军就使用了10种以上的无人机,使用频率是阿富汗战争的三倍。从数量规模来看,各国无人机的机型已有150余种,有30多个国家从事无人机的研制与生产,51个国家的军队装备了无人机。美军成立了3支无人机中队,并且,今后陆军目标部队的“未来作战系统”中载人系统和无人空地系统的比例为8∶10,无人系统超过有人系统。从资金投入来看,无人机被列入各国优先发展计划,其研制和采购经费非但没有削减,反而不断增加。1990-1999年10年间,美国防部对无人机的投入约为30多亿美元,而2002-2007年的无人机预算已达到7l亿美元。美军特遣部队无人机计划副主任杜克·韦兹林顿宣布,美军无人机的研制投资在2001-2002年间增加了两倍,2002-2005年间再增加两倍,2002-2007年间将增加三倍。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在2003年对无人机所作的预测中认为,美国国防部在未来10年,仅购买无人机的费用就将花费100亿美元以上,这将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在无人机上花费总额的三倍多。另外,2003年世界无人机的年消费额已经达到12.25亿美元。
  从具体国家的情况来看,美国是最早研制无人机的国家之一,无论在研制水平、技术成熟程度,还是在装备的规模、数量、种类和实战经验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已建立起高、中、低空,远、中、近程,大、中、小型,战略、战术侦察,通信中继、电子对抗、攻击作战等各层面、各性能梯次搭配的作战网络体系。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无人机多达75种,1329架以上,正在研制的达数十种,它们在性能上具有飞行距离远、高度高,续航时间长,通信传输速率快,机载设备及飞行、控制技术先进,隐身性能强等特点。可以说,美国无人机的发展代表着世界无人机最先进的发展水平,引领着世界无人机发展的潮流。
  以色列在无人机的发展上仅次于美国。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无人机有17种型号之多,300余架,先后研制了6种型号的长航时无人机,年生产量达93架。以色列具有研制、生产和实际应用无人机的丰富经验,是无人机技术和成机最大的输出国之一。世界许多国家在发展无人机时都曾借鉴以色列的成功经验,并从以色列引进技术或联合研制,或进口其无人机。近几年,以色列研制出一系列专为小型部队设计的无人机,如“眼见”、“眼观察”、“云雀”和“海鸥”等。此类无人机的共同特点是携带方便,可采用多种方式发射,自主飞行,可携带电视和红外系统,具有实时信号传输能力。
  俄罗斯在无人机领域拥有较强的技术基础,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研制出了性能先进的“鹰”-l、“鹰”-2高空远程无人侦察机。目前,俄军投入使用的无人机有7种型号,共122架,有4种型号的长航时无人机正在研制中,能与第五代有人驾驶歼击机协同作战的无人战斗机概念也已出台,制定了《2010年前及更长时期内研制各种统一标准无人机的全面目标规划》。俄罗斯无人机的突出特点是:小型战术无人机的研制进展较快,除已装备部队和多次投入实战使用的“蜜蜂”-1T无人机外,又研制出十几种小型无人机;通用性强,大多是海、陆、空三军通用型;为了既保持技术优势又节省经费,采取多研制、少生产、少装备的方法;但资金短缺、管理机构不健全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将严重制约俄军无人机的发展。
  西欧各国无人机的发展虽落后于美、以两国,但近年来正在加快其发展步伐,以扭转长期以来只有少数中、小型无人侦察机列装的落后局面。特别是法国,目前已拥有无人机17种,投入使用的305架,已研制出4种长航时无人机,1种无人战斗机,正在研制的微型无人机达5种以上,并制定出采购和装备微型机的近期方案。此外,在未来6年中还将拔款15亿欧元开发和装备陆军SDTI多任务、多用途战术无人机系统和空军的中高空长航时战略无人机。德国于60年代中期就开始研制垂直起降无人机,并且是世界上最先从事反辐射无人机研制的国家,目前拥有无人机5种,共94架。英国投入使用的无人机有11种,191架。但英国的无人机与美、以等无人机发展较快的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尚无自己的长航时无人机、微型或便携式无人机和无人作战飞机。他们使用的“不死鸟”无人侦察机在伊拉克战争实践中暴露出通信传输能力和耐高温能力差等弱点。意大利的无人机主要是“米拉奇”系列,投入使用的有52架。其他国家,如瑞士、荷兰、比利时、奥地利、捷克、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希腊、葡萄牙、西班牙、芬兰也都拥有自行研制的无人机。欧洲国家还在加紧合作,联合研制无人机并努力提高无人机的互操作性。
  亚洲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也热衷于发展无人机,日本、印度、韩国、新加坡、巴基斯坦、马来西亚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都已研制出自己的无人机。其中日本正在研制能够连续36小时对地面目标进行监测,飞行高度可达20000米以上的长航时无人侦察机。飞行高度将达数千米,速度接近1马赫,具有实时传输能力的多功能空中发射型小型无人机及小型旋翼无人机、微型直升机也在研制中。除自行研制外,日本还计划于2006年开始购买美国的“火力侦察兵”无人机,并有可能为其加装武器。中国台湾地区的空军已经装备以色列的“搜索者”长航时无人机,正在研制的“中翔”3号无人机计划2006年前投入使用,主要用于战场侦察、传送情报及导弹的早期预警。台湾军方认为:无人机是台湾侦察大陆情况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台湾“国防部”最近向台湾“立委会”提交的报告披露:无人机的开发已经成为未来5年台军武器装备建设的头等大事。为此,台湾正积极从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采购远程长航时无人侦察机和舰载无人机。在购买“捕食者”无人机计划遭拒绝后,台“国防部”决定耗资5亿元新台币研制和生产40余架类似以色列的“哈比”型(HARPY)无人攻击机,装备陆军三个电子战营。(相关新闻:以色列媒体日前报道称,美国要求以色列扣留一批由中国交给以色列准备进行系统升级的哈比无人飞机。报道说,这批哈比无人飞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以色列出售给中国的,这次运回以色列是为了对武器系统进行升级。以色列左右为难,据报道说,美国要求以色列扣留这批中国拥有的哈比无人飞机使以色列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以色列要么不理会美方的要求,要么拒绝将这批先进武器系统交还给中国,可后一举动将引发以色列与北京的一场外交危机。)
  印度从80年代起开始研制无人机,由于工业基础差,研制出的两种无人机存在侦察距离短,自身防卫能力差,适应山地和恶劣气象能力弱等缺陷,难以满足印度军方的需求。因此,印度装备本国无人机的计划一再被推迟,不得不从以色列大量购买无人机,购买的“搜索者”和“苍鹭”无人机数量达上百架之多,“搜索者”主要部署在印度的扎蒙和克什米尔地区,“苍鹭”无人机主要部署在克拉拉省考齐—印度南方海军司令部所在地。印度目前已与以色列基本达成全面引进“苍鹭”无人机生产线的协议,并准备将这些无人机主要部署在克什米尔地区。韩国是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发展无人机的,目前已有较强的无人机研发能力,并具有一支技术熟练的航空航天与信息技术队伍。韩国于2002年10月公布了无人机发展计划,准备到2012年获得无人机市场中5%的关键份额,成为世界前10个无人机技术供应国之一,并积极发展中高空和高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师级的战术无人机、团级的近程战术无人机、海军的垂直起降无人机,以及新的诱饵无人机。新加坡空军装备了42架以色列“搜索者”和若干架“蓝色地平线”长航时无人机,并在2004年亚洲航展上展出了自己的垂直起降无人机和多任务自主无人机。
  


  全球鹰无人驾驶侦察机机头特写,它机头鼓出的部位装有大量电子设备,可以进行勘测地形、战术侦察等任务,是美国现阶段的主力无人机,在多次战争中表现优异
  


  Tu-143无人机(VR-3,Reis 国内译为“航程”)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1970年首飞。是前苏军主力机种。至1989年共生产950多架,曾出口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叙利亚等国。Tu-143无人机实为短程战术侦察机却被译为“航程”。
  


  Tu-143的后序型号Tu-300无人机
  
  无人机迅速发展的原因
  
  近年来,无人机的飞速发展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无人机的飞速发展是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的需要
  信息化战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控制信息权成为交战双方争夺的焦点,是取得胜利的关键。而无人机是夺取信息权的有利工具,可实时获取和传递战场信息,并可深入敌目标区域内获取低功率信息情报,同时具有机动灵活、不受人的体力及辐射等条件限制等特点。特别是目前的无人机,种类齐全,可为各级部队和人员提供各种层面的情报信息,微型无人机还可深入敌心脏窃取其核心机密。可以说,有了无人机,战场上各种信息的获取就有了更可靠、及时的保障,战场决策变得更加快捷、作战指挥更加有力,作战效益成倍提高。伊拉克战争期间美英联军的作战信息中有1/3是依靠无人机获得的。
  信息化战争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特别强调联合作战及各种作战平台的无缝隙连接。而无人机在这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在联合作战中,无人机与各军兵种力量配合,除可为其提供各种情报外,还可用多种手段支援其作战:如无人电子战飞机可对敌方实施近距离的电子干扰,或诱使敌方暴露目标,施放干扰箔条,成为电子战中的重要力量;无人作战飞机可作为前锋执行防空压制任务;无人机还可执行战斗求援、战场管理、战区导弹防御、导航、反雷、心理战、反摧眠、气象探测等多种任务。与地面和海上力量配合,可为地面及海上兵器指示目标和实施火力校射,增大和延伸其射程,提高打击精度,缩短攻击目标时间。与空中力量配合,可在有人机前方飞行,起到掩护有人机作战的作用,并在有人机的指挥、控制下完成各种任务。与天军力量配合,可作为卫星和高空侦察飞行器的重要补充,能够获取比卫星更加详细、清晰的图像,使用起来更加便利。在各种作战平台的无缝隙连接上,作为机载通信节点,无人机能将各种作战平台更好地连接在一起,增强其通信能力及连通性。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其作为网络中心战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军已把无人机纳入“战场数字化”系统和C4ISR系统中的“情报侦察分系统”;美陆军的“未来作战系统”中无人机的数量将达到6600架之多,并与有人机、地面车辆、炮兵等连为一体,通过高速通信系统,形成一个现代化的作战网络;海军提出的“雷达项目计划”将无人机、无人潜航器等纳入远征传感器栅格,形成一个传感器系统大网络;全球攻击特遣部队研制的飞行任务战斗管理系统(MBMS,Mission Battle Management System)把包括无人机在内的陆地、海上和空中的所有平台集合在一起,无人机将配合有人机完成战斗任务,协调各种力量对敌领土纵深实施打击。
  信息化战争的第三个突出特点是强调非接触和零伤亡。高技术信息化战争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的比重越来越大,核、生、化武器并存,杀伤力增大,参战人员将面临巨大风险。无人机能够代替有人机执行最危险的任务,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伤亡。因此,无人机便成为实现非接触、零伤亡作战思想的最佳选择。此外,无人机因不必考虑人体生理条件的限制,在设计时可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优势,如因不必考虑飞行过载压力、自然或机械条件变化给人带来的不适等,可大胆使用各种隐身技术,配置强幅射设备,增加续航时间等,使其能够完成各种从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二)无人机的飞速发展是技术进步的产物
  技术进步是无人机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条件。用无人机代替有人机执行各种任务的想法由来已久,但受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限制,无人机未能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中,美军曾使用无人机执行侦察任务,虽然侦察到许多重要情报,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无人机飞行速度慢,隐身性能低,回收困难,其损失率远远高于有人机,因此,战后无人机在美军并未得到快速发展。如今,随着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光电探测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精确制导技术、数据链技术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无人机在数量、种类、功能上迅速增加,任务领域不断扩展,各种作战方案纷纷出台。
  21世纪在各种高新技术的推动下,无人机将得到更快的发展。正在开发的生物智能技术,将使无人机具有“生物变体机体”、“形状记忆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纳米技术和微型电机技术的发展,将使微型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大量使用成为可能,并将带动其他无人作战平台一起成为武器装备中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三)价格优势是无人机飞速发展的又一动因
  经济可承受性是无人机能够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得以广泛使用的又一重要原因。无人机从研制、采购、使用费用到训练、维护及保障费用都比有人驾驶飞机低得多。据统计,无人机的研制费用比有人驾驶飞机低几倍,甚至是几十倍。如世界最先进的“全球鹰”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研制费用为3.707亿美元,而有人驾驶侦察机SR-71的研制费为9.15亿美元。采购费用也大大低于有人驾驶飞机,X-45A的采购价格是一般战机的1/3。而且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地面操作员可控制越来越多的无人机,地面站所需数量减少,因此,其采购价格还会大幅度降低。无人机使用费用的节省体现在:在相同使用期内无人机执行任务时间超过有人驾驶飞机,而且还可通过修改软件等方法降低事故率。培训、维护和保障费用的节省体现在:操作员的大部分训练可通过模拟器完成;无人机平时入库存放;一名操作员可控制多架无人机,减少了编制人员规模;无人机起降简单,对起降场地的要求不像有人驾驶飞机那样严格。国外分析认为,使用无人作战飞机比使用有人作战飞机节省55%-84%的保障费用。另外,运用无人机还有另外一个优点,可以省去昂贵的飞行员培养费用,要知道飞行员的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两个人学会开飞机就可以的。
  无人机的价格优势不仅特别适合经济不发达国家的需要,而且能够缓解军事强国发展高新技术武器与国家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提高武器装备的效费比,符合武器装备经济有效的发展原则。因此发展既经济又先进的无人机系统成为各国的优先发展目标。
  


  美国技术人员正在维护一架小型的无人机,此无人机主要是为航空领域探索而设计制造的。它就是首次横渡大西洋的Aerosonde“Laima”。
  


  “全球鹰”无人机项目采用的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采购方式,即"螺旋式发展",这种新方式将“全球鹰”的最初性能更快地融合到飞机中。目前的“全球鹰”采购策略强调六个“螺旋式发展”阶段和10次批量生产。现在正处于“螺旋式发展”第二阶段,该阶段目标是改进机身的结构和动力系统,为下一阶段加装更大的传感做准备。“螺旋式发展”第三个阶段和第四阶段将集成其他的能力,例如多平台雷达技术嵌入项目、信号信息传感器和改进的通信功能。“螺旋式发展”第五阶段和第六阶段将融入更多的能力和提高可靠性,同时也给未来技术的嵌入提供机会。
  
  无人机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无人机已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但无人机在各国军事力量中的比例还很小。以无人机发展最快、数量最多的美国为例:2000年的无人机路线图中指出,无人机占整个军用飞机总数的0.6%另外,无人机还几乎仅限于作战支援,其中主要用于侦察,无人机的使用领域有待进一步扩展,真正用于空中格斗的无人机的出现还需时日。这是由于目前无人机在以下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固然是对我今后发展无人机所必然面对的,也是我们应对无人机挑战的思路。
  
  1.在无人机的低成本与技术要求之间缺乏合理折中
  因过于追求低成本,而降低了对无人机技术性能的要求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对系统的冗余备份考虑不够,使用非用于飞行环境的组件,平台的承受过载过大,降低对隐身性能和飞行速度的要求,并且基本上都没有安装对抗系统等,影响了无人机的可靠性和生存能力,使无人机易受敌人防空系统和飞机的攻击,事故率较高。海湾战争中,美军共损失19架“先锋”无人机;科索沃战争中共损失27架,其中2l架被击毁,6架是因技术问题所致。阿富汗战争中,美军仅“捕食者”无人机就损失了3架。目前,无人机的事故率是有人驾驶飞机的10-100倍。据美国空军安全中心统计,“捕食者”的A级事故万时率比有人驾驶飞机高出30倍。因此,需要进一步权衡技术性能与成本之间的利弊,提高无人机的可靠性和生存能力。
  
  2.自动化或智能化程度低
  目前无人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不高,主要体现在:大部分无人机还不具备自主起飞、降落及全自主飞行控制能力。任务转换能力有限;目前的无人机一般只能执行预定任务,中途更改计划的能力十分有限,缺乏应付突发事件和对突然出现的目标作出反应的能力,还不能将人和机器的计划、推理和决策综合集成在一起。在这一点上不能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大部分无人机还不能做到灵活地自动规避目标,防撞措施不完善;自检和自我排除故障的能力低。目前的无人机基本没有安装自检系统,也不具备自我修复、自我排除故障及做出瞬时调整的能力,通常只能返回基地维修,易发生摔机事故;目前的无人机还不能识别敌我,识别真假目标的能力也十分有限;武器投放控制能力还有待提高。简而言之,要达到人脑那种仿真水平,还要走得很远很远。
  
  3.通信技术有待完善
  目前的无人机缺乏在没有卫星等基础设施情况下的联网工作能力。大多数无人机都采用GPS导航,数据也依靠卫星进行传输,一旦失去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像“捕食者”和“全球鹰”这样先进的无人机也将成为无用之物,只是一只断线的风筝;数据链是无人机最脆弱的一环。数据链通信容易被干扰或操纵,常因距离远、卫星位置不好、相互干扰而丢失远距离链接;通信带宽不够,无法容纳同时控制多架无人机。
  
  4.需进一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无人机不间断的侦察,提供的信息太多、信息量太大,令人难以快速理解,需要开发能将大量数据汇总成一幅一看便能理解并按其行动的简单图像。
  
  5.无人机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
  在实战中,无人机结冰问题严重,结冰的高度比预计的要低,在海拔3050-4270米的高度上10-15分钟后就会使飞机受损,严重影响无人机及其探测装置的性能,冬天或高空环境中飞行时问题更突出。大型无人机可装备除冰系统,而小型无人机安装除冰系统就会增加全机重量,降低性能。战术和微型无人机无法在大风天操作,大大影响了作战能力的发挥。科索沃战争期间,由于天气的影响,仅美军的“猎人”一种无人机中就有15架次提前返回,13架次延期,44架次取消,1架严重受损。
  
  6.无人机缺少备份的机械系统
  无人机不像有人驾驶飞机那样拥有多种备份的机械系统,一旦发生机械故障(比如,一旦发动机停车),无人机没有可备用的系统。据调查,2002财年坠毁的5架“捕食者”中,有2架是因为机械故障造成的。
  
  7.缺少适合海军军舰上使用的无人机
  由于军舰甲板空间小、电子设备众多、信号密集,无人机的起飞和回收较为困难。目前各国海军军舰上还无理想的无人机机型列装。以往在直升机和垂直起降飞机的基础上开发海上无人机的努力或多或少都不成功。小型直升机达不到理想的航程;固定翼无人机回收困难;垂直起降无人机既复杂又不可靠。
  
  8.无人机空中加油问题
  利用加油机给无人机加油要冒很大风险,与加油机连接和给多架飞机加油的技术还存在问题。
  在使用无人机上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机组人员不足,通常,一个操作员只能控制一架无人机,这就造成机组人员不足,要想充分发挥无人机的优势,提高其利用率和可用性,就必须使一个操作员能够控制多架无人机;操作员经验不足,操作员平时训练不够,又缺乏实战经验,有些操作员甚至没有驾驶有人驾驶飞机的经验或缺乏必要的飞行技巧,不熟悉飞行环境(无线电呼叫、气象预估、时间和距离的判断、备选方案等),因此,实战中难免操作失误。据美军调查,2002财年坠毁的5架“捕食者”中,有2架是因为操作员人为差错造成的。操作员无法全面掌握无人机的态势,操作员目前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机上情况,特别是无法看到无人机上的故障情况,如,哪一环节出现问题,看不到烟雾,感觉不到振动,闻不到异味等;在飞行器着陆阶段,地面控制站的操作员了解空中情况的能力十分有限,不能全面了解无人机的飞行状态,因此他们操控无人机着陆的难度大,事故率高;卫星可用性不确定,卫星通信中所需的转发器并不能总是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使用,而且租借费用昂贵(平均每个转发器每年需要500万美元),使用时还会出现拥挤等问题。
  联合作战能力较低,主要表现在无人机不能很好地与其他无人机、有人驾驶飞机协调配合,它们之间大部分还不能直接进行数据传输,通用性、互操作性差。
  需加强后勤保障,从无人机在近年来局部战争中的应用实践看,后勤保障不足是今后实战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如,美空军规定,无人机在部署时携带30天后勤保障设备,到达战区3周后可得到维护组件。但实际情况是,无人机到达科索沃后的一个月内飞行次数比过去2年都多,致使备件消耗殆尽,得不到及时更换。
  总之,无人机在军事需求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得到迅速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无人机的发展带动了其他无人平台的发展,无人坦克、无人车辆、无人潜艇等一系列无人装备不断涌现。21世纪,无人机将得到更快、更大的发展,无人兵器的数量将成倍增加,它将成为未来海战或空战的主要作战力量之一。美国海军水面作战部主任乌尔里克海军少将及副主任马克·爱德华兹海军少将在他们发表的题为《下一次海上革命》的文章中指出:“几年以后,舰艇将发射和控制一系列的能携带传感器和武器,在水面、水下和陆上航行的无人航行器。无人航行器是推动21世纪海上革命的引擎”;“我们要为实现联通化、模块化和无人化而努力”。曾在海湾战争中制定美军空中打击计划的沃登将军断言,到2025年,美军90%的侦察机将是无人机。美国总统布什于2001年12月11日在南卡罗莱纳州查尔斯顿堡军校的讲话中说:现在“军队需要更多的无人机。我们正在进入这样一个时代:各种无人系统将在太空、陆地、空中和海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无人作战系统的发展将导致部队编制体制、作战样式、作战理论发生相应变化,甚至导致军事上更加深刻的变革。
  


  美国官员认为,"全球鹰"无人机是"持久自由"行动的图像信息处理器。其高空长航时的性能对于作战而言至关重要。从服役开始,"全球鹰"无人机的表现就让部队十分满意;它在"持久自由"行动中的使用非常成功。"全球鹰"无人机的突出表现证明其作为一种高空、长航时的侦察和监视平台的价值。
  


  如果你了解“全球鹰”出生的历史,你对“全球鹰”是摔出来的这句话或许就不会感到全是幽默。美国诺-格公司于1994年启动“全球鹰”研制计划。首架原型机于1998年2月完成首次飞行。可“全球鹰”出世头几年情况很是不妙,坠毁接二连三,一直灾难相伴。1999年3月,第二架“全球鹰”原型机由于接受错误信号坠毁。当年底,第三架原型机在强迫落地时重残。2001年12月,参加阿富汗战争的第五架原型机坠落损坏。2002年7月,又一架原型机在阿富汗失事。要知道此时美国总共才造出7架原型机。
  
  对我陆军无人机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我陆军无人机的发展应采用综合集成的思维方法
  目前,我陆军无人机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我们应吸取外军无人机发展初期对综合集成重视不够的教训,从一开始就用综合集成的思维方法,将无人机的发展放到整个军事大系统中考虑,将无人机的通用性和互操作性摆上重要位置,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确定统一标准,特别是与联合作战密切相关的通信和系统接口标准等,确定优先发展项目。建立统一的无人机管理机制,加大对无人机的整体监管力度。在无人机的研制上,注重采用模块化和开放式结构设计,集中力量做好支撑综合集成的关键技术和统一设备的开发,如通用数据链路、通用地面站、统一的指挥、控制系统等。在无人机的验收上,不仅要看无人机系统是否达到使用标准,还要看是否达到通用标准。在无人机的采购上,注重能否与现有装备通用、配套。在无人机的使用上,注重做好无人机联合作战的战术应用研究和与各种作战平台结合使用的方法。
  
  (二)将小型无人机作为我陆军的发展重点
  随着越来越多的小型无人机在战场上投入使用,它的使用价值已得到充分体现。无论是俄罗斯的“蜜蜂”,还是美军的“银狐”、“渡鸦”、“指针”、“影子”、“龙眼”小型无人机都受到地面作战使用单位的高度评价,并积极要求增加装备数量。小型无人机成本低,操作简单,容易掌握,隐身性强,技术也已成熟,可在较短时间内大量装备部队并投入使用,快速提升部队的信息化作战能力。因此,我们应将小型无人机作为陆军近期装备的重点。俄罗斯军队从前曾装备了战略、战役、战术各种级别的无人机系统,但在经济条件受到限制的今天,他们选择的也是优先装备小型无人机。
  
  (三)将微型和长航时无人机作为我陆军的发展方向
  我军无人机的发展处在初级阶段,微型和长航时无人机技术还不够成熟,但它们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当无人机形成远、中、近,大、中、小、微梯次配置的网络系统时,可提供从整体到个别,从全面到细微的全方位战场情报信息,全面拓宽各级指挥员的战场视野,发挥出远远超出单一类型无人机的作用。因此,微型和长航时无人机应作为我陆军今后的发展方向。长航时无人机技术在美国、以色列等国已达到较高水平,美国的“微星”微型无人机也已在阿富汗战场上使用。我们可以采用借鉴、引用、自行研究等多种方法,分阶段、分目标,一步步达到装备使用目的,缩小在无人机上与军事强国之间的差距。
  


  正在翱翔于蓝天的“全球鹰”
  


  正在准备夜间执行任务的“全球鹰”,对于“全球鹰”来说,夜间已经不是障碍,而是它的保护色,凭借自身优良的科技含量和娇小的机体,它可以在夜间自由的穿梭敌领空,搜集情报
  
  顺应21世纪新军事变革,打造中国的新一代无人机
  
  我国的无人机的发展,目前最迫切解决的是:
  
  (一)侦、打一体化
  目前,随着各国防御系统的不断完善和精确制导武器的广泛应用,使用有人驾驶飞机进行作战的危险大大增加。我们将面临的作战环境迫切需要一种无需人直接参战的空中作战兵器,侦、打一体化的无人作战飞机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出现并发展起来的。而且无人作战飞机能够以作战任务为中心设计,无需考虑人的因素,因而飞机在速度、高度、航程和隐身性、机动性上都可以有很大突破,更利于作战。美国使用“捕食者”无人机发射“海尔法”导弹首创侦察与对地攻击合二为一的成功战例,使我们应该看到了无人作战飞机应用的可行性和广阔前景。应该从下面几个途径来描述:
  (1)增加攻击系统,实现现有无人侦察机的侦、打一体化功能。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力度最大。目前,美军正在为MQ-9A“捕食者”B无人机加装多种武器。如,准备为每架无人机安装6枚最新型500磅的GBU-38“联合直接攻击弹药”,使其不仅可以攻击单个点状目标,而且可对较大面积的多个目标实施攻击。这一方案在伊拉克战争中进行了部分试验。该机还准备装备其他各种500磅重量的弹药,如GBU-105集束炸弹及空空导弹等,届时“捕食者”B将具备空战格斗的能力。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准备为无人机加装高功率微波武器,该公司副总裁于2002年宣称,将高功率武器与无人机进行综合的技术已经可行,并能作为国防部先进概念技术演示项目的候选;美国海军准备将每艘两栖作战舰船上均装备一套武装型“火力侦察兵”系统,为此正加紧为其安装70毫米火箭发射器,使其能够发射低成本成像制导火箭(Low-Cost Guided lmaging Roket)、先进精确杀伤武器系统(Advanced Precision Kill Weapon System)和AGM-114“海尔法”导弹以及“蝰蛇打击”反坦克导弹等;美陆军曾为“影子”200无人机安装25毫米火炮,为“猎人”和“火蜂”无人机安装智能反装甲子弹药(BAT),并于2002年成功地进行了投掷试验;无人机作战试验室已采用轻型MA-4B炸弹架将29千克重的BLU-108智能反装甲子弹药综合到“哨兵”无人机上,计划于2004年6月或7月份进行实弹投放;金属风暴有限公司准备将金属风暴武器技术与“蜻蜓”DP-4X型无人直升机相集成,使“蜻蜓”具备小规模打击能力,为地面部队和护卫队完成道路清理和对付机动便携式武器等任务提供昼夜支援,计划于2004年第二季度进行实弹射击试验。此外,美军还计划在无人机上安装大气层截击导弹、中程空对空导弹、高速火箭导弹或者“不死鸟”空对空导弹等。
  (2)改造有人驾驶飞机,使其具备侦察、打击双重功能。将有人驾驶飞机改装成无人机除能节约制造成本,提高废品利用率外,还具有风险较低,能够迅速研制并部署的优点。目前,我国空军有很多虽然过时了,但还有很多飞行时数的军用飞机,可以考虑在这方面做些尝试:用歼-6改装成简易的无人作战飞机,携带高速反辐射导弹和空空导弹,可执行压制敌防空火力、空战和反导等任务;甚至本身作为一个制导炸弹攻击地方战略目标。
  
  (二)综合集成化
  目前,武器装备构成越来越复杂,高技术局部战争已成为系统与系统的对抗,成为五维一体化的联合作战。无人机仅靠任何一种单一侦察、监视和攻击系统,都无法在现代战争中发挥其应有的战斗力,必须充分发挥各种功能、各种层次无人机的优势,并与其他作战系统联结成一个能够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协同作战的有机整体,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整体作战效果。综合集成不仅包括传统的性能提高、作战要素更新等纵向集成,更重要的是以信息、网络为纽带,将各种作战平台无缝隙地连接在一起的横向集成。从前外军在无人机系统的发展上大多缺乏“综合集成”观念,没有将无人机这一分系统放到整个军事大系统中考虑,无人机由各军兵种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定标准,独立研制,忽视了无人机系统的联通性和互操作性,造成无人机之间及无人机与其他武器装备系统之间不兼容,使用的传感器和数据链等不相匹配,无人机的地面控制站互不配套。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中,以美军为首的联军都派出了各自的无人机参战,但他们的无人机与无人机、无人机与有人驾驶飞机之间基本上无法协同作战,甚至美军各军兵种无人机之间的通信也很困难,地面站经常无法与在空中飞行的各种无人机联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无人机作战效能的发挥。近年来,各国越来越意识到无人机系统综合集成的重要性,因此,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其综合集成能力。
  从顶层设计上加强综合集成,这就要求我们打破军兵种界线,从整体上规划、管理无人机系统的发展;制定统一标准,研制统一系统,提高无人机系统的通用化水平,要想实现无人机与其他作战平台的综合集成,首先需要解决无人机与其他武器装备之间的通用性和互联性问题。为无人机制定统一标准,使用统一的通信、指挥和控制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加强无人机系统本身的综合集成,无人机本身就是一个系统的集成,它需要将飞行器、各种传感器、武器、发射与回收装置、通信系统、指挥与控制系统及操作员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目前,无人机系统正朝着以侦察发射平台为基础,以导弹攻击拦截为作战手段,以卫星实时通信传输为信息保障,以智能控制指挥为核心的机、弹、星、人综合集成武器系统发展。为此,应该采用模块化和开放式结构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后,可以根据任务需要随时更换相应的机载设备,实现一机多用和即插即用,使用灵活、携带方便。开放式结构设计允许无人机系统随时可以接受新的子系统和新技术,满足不断变化的多种作战任务需求。
  


  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新型无人飞机,AW-4“鲨鱼II”便是其中的一种。
  它的巡航速度:100公里/小时、实用升限:4000米、最大续航时间:4小时、活动半径:15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55公斤。(中国aw-4”鲨鱼II”无人机)
  
  无人机技术发展变革
  
  研制一体化综合传感器,无人机的传感器主要有合成孔径雷达、激光测距仪、光学摄像机、红外摄像机及热成像仪。各种传感器有其特点,但也存在各自的弱点,如可见光照相机需要太阳做光源,只能在晴朗无云的白天工作;合成孔径雷达几何畸变较大,判读比较困难;热成像仪不易分辨出物体的外形特征;而激光测距仪,其作用距离受天气和战场条件(硝烟、尘埃等)影响比较大,且不能全天候使用。为使无人机系统能够适应各种战场环境、完成各种任务,应该加紧研制由各种传感器组合而成的一体化传感器。
  加强无人机系统与其他作战平台的综合集成,为适应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的需要,我们在无人机的发展上应该强调“横向技术一体化”,即:用信息技术的联通性和融合性,将无人机与分布在陆、海、空、天的各种侦察探测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打击武器系统与作战力量、保障力量无缝隙地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远远高出单个系统的合力。为此,外军正在积极探讨无人机与无人机、无人机与有人驾驶飞机及其他系统混合编队,实施联合作战的最佳战术、方法。
  在作战方法上使用梯次配置的无人机网络作战,就是将各种层次、级别和用途的无人机梯次搭配,组合使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一个;高效的无人机网络。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将“全球鹰”无人机部署在高空层,实施大范围的战场监视;将“捕食者”、“先锋”、“猎人”、“影子”200无人机部署在中空层,“捕食者”长航时无人机负责一般性侦察、监视任务及重点搜索、跟踪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等,其他短程无人机负责海军、海军陆战队和陆军的战术侦察任务;将“龙眼”、“指针”等小型无人机部署在低空层,负责为旅级以下部队以及特种作战部队提供战术情报,形成一个为己方提供战略、战术各种层面侦察情报,能执行各种任务的无人机网络。无人机的综合应用大大提高了侦察的效能,使战场更加单向透明。
  实施以上无人机的变革,关键在于技术水平的提高。需要研制出与之相适应的各种配套系统和解决相关的技术难题。先进、可靠的通信技术是实现联合作战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传输链路要求隐蔽、畅通、准确、可靠、实时快速、宽带宽、通用性强、抗干扰能力强、要有冗余度并能融入C4SR大网络系统之中。信息处理系统要求能将多种数据与信息融合,具有大容量及并行快速处理能力。
  我们可以看出,在近年来几场高科技战争中,无人机投入的比例越来越重,1982年的贝卡谷地之战、1990年的海湾战争、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再到21世纪第一场战争——伊拉克战争,无人机在军中的表现已经开始从配角转向主角,像X45这样的攻击无人机的出现,彻底打破了无人机只能用于侦察、充当诱饵等非直接战斗的说法。随着各国对无人机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无人机定会在未来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Yak-61 无人机(Pchela-1T)雅克夫列夫设计局研制。它是Yak-60无人机的后继机,20世纪80年代研制。Yak-61/Yak-60均为“蜜蜂”系列小型遥控无人驾驶飞机。“蜜蜂”无人机是俄罗斯第一架可以重复使用的战场监视无人侦察机,机载侦察设备包括白天使用的变焦电视摄像机或全天时监视的红外摄像机以及干扰设备。车臣战争期间俄军曾成功使用了“蜜蜂”无人机。
  


  无人靶机主要是用来检验航空武器系统性能的一种空中靶标,被人形象地称为“空中磨刀石”。此图为我国自行研制的根据报废的歼-5改装的“靶5乙”靶机。歼-5是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亚音速喷气战斗机,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该机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和空战,也具有一定的攻击能力。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击落过不少敌机,很好的捍卫了祖国的制空权。
其他文献
作为一个西方人来说,算不上高大,但在笔挺的西装下却掩饰不住其强壮的身体,寸头发型干净利落,金丝眼镜后面一双慧眼咄咄逼人,微黑的面孔偶尔也会露出一丝天真的微笑。酷爱飙车、跳舞,深爱妻子,眷恋家庭,是标准的新好男人。幽默风趣,有时也不免有那么一点点儿抠,曾把儿子带到一位本田车经销商那里,教他讨价还价的艺术,花了3个小时,先后同5名推销员和3位经理砍价。这就是美国第一位黑人战区总指挥、第一位黑人四星上将
期刊
前言:    温家宝总理的南亚之行,被外界评为亚洲两个巨人的握手。与此同时,它也再次把我们的目光引向了南亚次大陆,摆在中印两国面前的共同问题都是如何面对实现各自民族复兴的重任。挑战与机遇,携手与竞争必将成为中印两国未来关系的主旋律。本文将以新的视角,通过中印两国历史、文化、政治等领域,为您诠释中印两国关系的未来。    龙象古今之变:    20世纪80年代初,时任印度总理的英迪拉·甘地夫人曾对英
期刊
江丙坤登陆、连战登陆、宋楚瑜登陆……无疑,这是一个中国台湾各政党不断登陆的时代,亦是中国台湾海峡两岸培植和酝酿良性氛围不可多得的时代。风生水起的“登陆时代”里,两岸盈盈一水间的“和”风在掀起一角“春暖花开”的同时,台湾岛内那池政治生态亦渐被吹皱,波澜漾起。未来的憧憬或悬念,或许正孕育在当下每一个细节以及各方对细节的把握上。    风生水起的“登陆时代”    2005年5月6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登
期刊
序言    在吴宇森导演的电影《风语者》中,我们看到了美军中的印第安战士,忠诚而勇猛地履行着士兵的职责,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而他们的先祖却在距他们1个世纪以前,同样的为美利坚——这个后来的祖国,贡献着智慧、勇敢和生命。而那又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哪?  北美大陆最早的主人,是以彪悍善战而著称的各个印第安部落。居住在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阿帕奇族则是他们中的精英。在19世纪后半期,白人外来户带来
期刊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一些军事评论家就开始提出“谁将是二十一世纪初的经典战斗机”的命题,在2005年即将来临时,我们看到各国的主力战斗机还是上个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前的经典战斗机。于是一个专门针对各国正在研制的战斗机的命题又提出来了,“谁将是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年代的经典战斗机”,而这回,着重于评价战斗机在国际市场占有率的预测。  这次评价不包括印度HAL的LCA战斗机,因为该型战斗机不可能进入全球市场(笔
期刊
——郑和之后的晚明帝国与世界    1524年至1527年,葡萄牙人在双屿港上建造了千余座房屋,设立了市政厅、教堂、医院、慈善堂,居民3000余人,其中葡萄牙人1200人,其余1800余人为各国的天主教徒。由于中国的海禁,当时的远东贸易主要以走私为主, 双屿港自然成为了中国海盗与西方殖民者的贸易乐土。他们主要的贸易对象是日本,据说每年在这里的交易额达到了300万葡萄牙元以上,其中绝大部分的贸易是以
期刊
朝鲜半岛历来是大国利益交会和纷争之处,被形象的称为“鲸鱼群中的一只虾米”。从古代历史角度,历史学家喜欢把朝鲜半岛称作是夹在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战略缓冲,日本人则把朝鲜半岛视为登陆中国的最便捷的跳板,后来的美国人则把朝鲜半岛视作“冷战”包围圈的东线的主要阵地之一。在冷战已经结束十多年后,朝鲜半岛的冷战特征、对抗体系仍然难以马上消解,但明显已经开始式微。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国家,韩国正在试图借着国力
期刊
1855年2月7日,当时的沙皇俄国同日本签署了《俄日友好条约》,同时,双方还以和平的方式划定了两国的边界。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和日本的交战,直到150年后的今天,俄日两国一直没有签订和平条约。由于俄日两国之间关于北方四岛的领土问题,两国的政治关系一直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并因此影响到了经贸关系。俄日两国关系目前的这种非敌非友的状态,归根结底是两国之间的相互信任问题。这给两国政治和经贸的发展都
期刊
二战期间,麦克阿瑟将军针对日军实施反攻的首个目标是保尔内。保尔内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岛(新几内亚岛),是日军位于太平洋上的一个前沿基地。作为西南太平洋的最高军事长官,麦克阿瑟将军希望美军能够迅速而且不付出大的代价就可以夺取保尔内。毕竟,西南太平洋战区情报头子查尔斯·威洛比准将已经在行动前向麦克阿瑟打包票说“没有任何迹象显示日军试图对盟军的行动作出猛烈的抵抗”。  此时已经溃不成军的日军只是在位于保尔
期刊
欧罗巴的重装甲神话之  帝国斜阳(下)    诺曼底地区的浴血搏杀还历历在目,侥幸逃过一劫的第503重装甲营的将士们灰头土脸地撤回(不客气地说是逃回)德国本土之后便马上被调至该营的“诞生地”——帕德尔伯恩。补充和重建工作很快便陆续展开,从第500重装甲营(主要用于补充及训练)抽调来的作战人员在短短数日之内便悉数抵达。其中也不乏久经沙场的“老手”东线的“王牌”坦克手, 瓦格纳少尉刚报到便被任命为第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