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艺”的结合升华艺术的“审美精神”

来源 :中国文艺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xi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艺术教育改革的呼声一浪高于一浪时,往往陷入一种盲区:艺术教育改革目标定位忽视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审美教育”,盲目跟随理工科的模式。而“审美教育”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需“文”与“艺”结合:一是唤醒审美意识、营造审美意境;二是升华审美气韵、审美精神。
  【关键词】文艺结合;审美教育;审美意境;审美精神
  职场需要什么样的能力?这已是让众多求职者和职场上屡受挫折的人共同面对的一个困惑!在21世纪这一信息时代,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知识爆炸,没有人可以通过一段时期的学习就掌握一生所需要的所有知识与技能,“跳槽”行为在当今社会职场中几乎成为普遍现象。变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特点。90年代后,艺术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综合性大学几乎都开设了艺术院校,什么才是艺术类“专业能力之外的能力”呢?过去“文艺”是不可分的一个专门术语,但现在没有“文”,只有“艺”。“艺术类”专业,向来被认为是“吃青春饭”的行当,难道只是“会唱”、“会跳”、“会画”、“会演”就行了吗?在信息时代,知识、技能日新月异,社会更需要“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艺术类”院校又该如何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呢?随着全球性的教育改革浪潮的到来,中国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的问题。
  一、“文艺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陷入了“盲区”
  在改革的浪潮一波又一波袭来之际,中国的艺术改革又陷入种种盲区:19世纪正是西方工业革命取得大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请进“德先生”“赛先生”。20世纪初由美国实用主义者、教育家杜威所倡导的实用主义教育流行于美欧国家,在实用主义教育制度下“文艺”被硬生生切断,“文”成为“艺”的工具,就像是一本产品说明书;1920年由美国海伦·帕克赫斯特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市道尔顿中学所创立的道尔顿制:打破学科的系统性,所学的东西切割成零碎、断裂的;或效仿理工科的项目推进法:为完成一项目而有目的地教学;随着引进苏联的艺术教育体系,各类专业越分越细,各种艺术学科由于各自技巧的差异性被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相互间毫无联系的专业,艺术本身的综合性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专业艺术院校:舞蹈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电影学院、戏剧学院……
  凡此种种,总之,要全盘否定中国传统的艺术教育理念,才不失为改革?!在这种唯技术浪潮的推动下,中国艺术教育选择了以技术训练见长的西方学院派写实主义而抛弃了以人文方式培养艺术人才的传统模式(中国古典艺术的琴、棋、书、画;诗、书、画、印;词、歌、赋等综合艺术培养模式)……专业化越来越来强,而综合性越来越差,技术越来越好,人文素养越来越低,这种重技术轻人文的思想不仅体现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而且体现在艺术高考当中。艺术考生的高考文化课分数线比普通考生分数线低1/2或1/3以下,起点本身就很低,再加上大学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的问题,一批又一批生产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又将重技术轻人文的思想贯彻到底;如此恶性循环,那长期以往,怎么培养出大师或艺术人才呢?种种现代艺术教育的理念恰恰是忽视了“文艺教育”的本质特征———审美性。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对生活、对艺术的一种敏感能力和分辨能力,审美教育的缺席,审美能力的缺乏,都是必须正视的现象。
  二、审美教育成为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
  全球化与中国的发展,越来越挑战中国的艺术教育。全球化与中国的发展对艺术教育的影响体现在艺术教育不再仅仅是艺术技法的教育,而是艺术能力的教育、艺术思维的教育、由艺术思维导致的综合想象力及创造力的教育,更是审美鉴赏能力、创造能力为最高目标的审美教育。艺术教育的终极目的不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具有综合高雅文化艺术素养的文明人、文化人。
  “艺”是一种审美追求,是超越物质和现实层面的尚美精神;“文”在这不仅指抒情性的“文学”,它更是指更大、更丰富内涵的“文化”。而审美教育是以“文”为“艺”的审美意境的背景和底色,“艺”是在“文”的审美意境中开出的一朵奇葩,“文”与“艺”结合升华一种艺术审美精神。
  审美教育是“审美意识”的启发;“审美意境”的营造;“审美精神”的升华的三位一体不可或缺的教育。
  (一)“文”与“艺”的融合唤醒审美意识、营造“审美意境”
  审美教育,首先要唤起美的联想,美的意识。品读经典美文,在细细品味美的文字、沉浸在美的意境中,唤醒美的记忆。
  王实甫的《西厢记》一段:“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把《长亭送别》演绎得如此凄美,妙笔下如诗如画的意境,如述如泣的离情,读来有一种心神交会的动容!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被吴贻弓拍成一部散散淡淡的散文风格电影,弘一大师李叔同的经典词作成为这部电影的点睛之笔:“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雅致凄切的旋律与空旷苍凉的意境完美融合,在幽美的文字之内,幽幽咽咽的声音之外,构成离情的永恒绝唱。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方文山的谱写的一首《东风破》,周杰伦配上幽幽古曲的演唱,韵味古朴,清幽,有着古代文学“空灵,淡远”的审美趣味。方文山成就了周杰伦,周杰伦也唱响了方文山!……细细咀嚼这些美的作品,沉浸在美的意境中,沉睡的美的记忆被慢慢唤醒,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令人回味无穷的审美快感!
  (二)“文”与“艺”结合升华为一种“审美气韵”、“审美精神
  琴、棋、书、画;诗、书、画、印;词、歌、赋自古就是同根同源不可分的。如果只是“会唱”、“会跳”、“会画”、“会演”,那不是回到把“艺术”当成“技术”的远古时代吗?“艺”被抛掷于一片荒芜之地,没有“文”作为底蕴的“艺”,将很快枯竭致死。
  试问演《红楼梦》的人却读不懂《红楼梦》或不去读它,如何演出“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一个林妹妹”?   张爱玲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的很多,看了电视剧《倾城之恋》,很是失望,编剧把张爱玲的独特的“苍凉美”全抹没了,那已经不是“张氏”风格!没有让人扼腕叹息的“苍凉的手势”,也就没了令人回味无穷的“审美意蕴”!把一个天才作家的作品毁了!
  舞蹈《雀之灵》中,杨丽萍仿佛化作为一只翩翩起舞的“孔雀”,化作一个精灵,散发着跃动和张扬的生命,孔雀时而轻梳羽翼,时而随风而舞,时而伫立溪边……杨丽萍把孔雀的神韵,把一个蓝色的梦,一个纯净而神秘的世界表现的丝丝入扣!而《云南印象》中她的学生只有纯熟的舞蹈动作,却是没有“魂”的孔雀!
  马远、夏圭的画,多取寥寥一角、微微一隅,几枝枯木、一拳顽石、数杆青竹、一弯瘦水、几抹远山,画面大部分是空白或远水平野,只一角有一点点画,令人看来辽阔无垠而心旷神怡,在画幅上的大片空白,简率中透清旷,韵味悠远,形成独特的“残山剩水”之审美情趣,这种审美是“诗意的追求”。心中无诗的画家,能画出充满诗意的山水吗?诗情画意中,“画意”是心中隐藏的“诗情”点拨出来的。
  中国传统美学用“气”来说明美的本原,“气韵”范畴,孕育于哲学中重视“气”和音乐中讲究“韵”的汉代,成熟于各门类艺术推崇生动表现事物气韵之美的魏晋南北朝。“气韵生动”已经成为中国画创作的总原则,相当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特色。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审美趣味、审美意蕴,也无法提升一种审美气韵、审美精神。“文”不再是“艺”的工具、“道具”、“花瓶”,而是构成“艺术美”的一部分,没有“文”只有“艺”,犹如没有“魂”,没有“神韵”,缺少艺术的“审美气韵”、“审美精神”。
  中国古代艺术家往往多才多艺,或诗书画印;或琴棋书画;或诗歌舞。这些艺术家的才气表现在人身上,熏陶出一种独特的“美的气质”;而表现在作品中则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气韵”、“审美精神”。
  著名台湾散文家三毛说过:“女孩子读大学是为了培养气质”,文艺青年身上应该有一股书卷气、一种灵气!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腹中诗书形成一种内涵,而这种内涵外化为一种气质,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尽露无遗。漂亮的女孩很多,但只能沦为“花瓶”,漂亮是可以随着岁月而流逝,美丽则永远伴随着你,任凭沧桑岁月的打磨!外交界的名媛章含之,白发苍苍依然那么优雅、从容,这种气质美女有永远的魅力。
  苏轼说过:“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序文与他的书法珠联璧合,他的《兰亭集序》以“飘若游云,矫苔惊蛇”的独特气韵而成为“天下行书第一”。吴道子作画、张旭作书、裴旻舞剑的“三绝”说———书画舞的会通,三绝成一圣艺,成就那飞动的心灵。被称为水墨山水画的南宗之祖的王维的《雪溪图》形成中国画一种独特的“雪意茫茫寒欲逼”的“荒寒境界”,文人墨客喜欢“岁寒三友”:“梅、竹、松”,同样“盖欲假此以寄其岁寒明洁之意耳”。表现在作品中独特的“审美气韵”、“审美精神”都是艺术家身上独特气质的外化。
  中国艺术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没有以发展的眼光改革传统的艺术教育,使艺术教育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和进步。艺术类院校如何营造绿色生态环境,走出一条良性循环的适合“艺术类”院校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艺术教育不同于理工科,如果高职高专的教改取向搞一刀切,无异于盲人摸象,文艺类高职应遵循自己的规律特点,审美教育才是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简介]彭维芬,女,48岁,籍贯:广东连山。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惊悚悬疑电影《沉默的羔羊》1991年上映,勇夺五项奥斯卡奖。影片情节设计不拘泥于传统恐怖片框架,找到恐怖、悬疑与侦探的最佳结合点,影片应用悬疑手法与心理分析,通过角色的非正常心理特征反应试图寻找出美国社会恐怖犯罪的根源。本文对影片的情节安排合理紧凑、围绕中心、突出主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情节安排;特点分析  一、影片介绍  (一)内容简介  见习特工克莱瑞丝所在城市发生一系列针对年轻
期刊
【摘要】《点石斋画报》是我国近代第一份时事画报,它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当时的历史事件和新闻奇事,描绘内容丰富、涉猎题材广泛,是一份贯通中西、雅俗共赏、以描绘当时社会现状为主导的画报。本文旨在站在晚清时期中西碰撞与融合的历史背景,结合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发展和西方绘画技法的传入与发展,探究《点石斋画报》的中西合璧、交融的绘画技法特点。  【关键词】《点石斋画报》;中西结合绘画技法  一、《点石斋画报》
期刊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是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汇融的重要地区,遗留下丰富的文化遗存。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创了新疆文物考古事业的新局面。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积极配合国家和新疆基本建设,展开了一系列抢救发掘和考古调查,在文物考古科研前沿、考古难点和空白课题、涉外文物考古、中外考古交流与合作、文物科技保护与科技考古合作、考古资料的整理和边疆
期刊
【摘要】水彩画作为一个画种在中国已走过了百余年的历史,在今后的发展中也遇到了自己的难题。艺术与时代是不可分割的。社会前进的浪潮冲击着一切艺术领域,新的时代也要有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形式与情感是水彩画创作中的重要手段,对水彩画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在西方水彩画的起源,以及在中国的发展中,写生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我们应该发挥其传统,更多的通过情感来发展水彩的绘画语言,巩固水彩画创作。使水
期刊
【摘要】许多播音员主持人在语言风格形成的这一过程中极易走入误区,那么如何成为受群众欢迎,又能准确传递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做好党、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作用的播音员主持人?播音创作基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播音创作;语言风格;主持人  一名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是其职业生涯中重要的一步,用自己独特的有声语言去和观众交流,让观众在无意识间被吸引,并潜移默化的传播正确
期刊
【摘要】新闻播音员作为党和政府的“传声筒”“代言人”,播音质量尤其是情感的把握直接影响着传播的效果。电视新闻播音员必须要心中有物,灵活自如地运用情感表达才能够真正贴近受众。  【关键词】电视新闻播音;情感;说新闻;民生新闻;态度;分寸感  “电视新闻播音,指的是电视播音员(又称新闻节目主持人)在电视屏幕上面对观众直接传播新闻———即我们常说的所谓口播,或在电视画面背后运用声音传播新闻———即所谓的
期刊
【摘要】桂东地区位于广西东部,地处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从而导致了其本土文化呈现出一定的包容性,中原文化、客家文化、岭南文化以及西方文化在此交融。从桂东地区电影艺术的创作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多重文化不可避免地催生出了一系列类型电影,如此之多的类型片出现在一个地域面积并不算大的地区,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认真的研究。  【关键词】多元文化;类型电影;客家历史;骑楼文化  桂
期刊
【摘要】“采编播一体化”是播音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实践作用尤为明显。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谈到这个概念时总是理解为“会不会”的技术问题,而没有深入探讨培养媒体人“如何做”的技巧问题,后者需要校园教育之外长期的文化知识积累和社会实践经验。另外,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冲击下,当今传统媒体的“采编播一体化”也出现了新形式和特征,其一,“全媒体化”;其二,由“采编播”合一变为“采编播
期刊
【摘要】“意境”的出现是中国美学史上的一大发展,成为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核心概念。“意境”是艺术追求的更高层次,优秀的作品都蕴含着深刻的意境,对于意境的追求,也成为了文学作品的最高境界。同样,播音作为一门艺术,也应时时刻刻不忘“意境美”,在播音创作中融入“意境”的范畴,是对播音主持艺术更高层次的追求。  【关键词】播音创作;意境美;营造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
期刊
【摘要】从《蒂芬妮的早餐》甚至更早,“小妞电影”的类型化之路已经历时近百年,作为一种新兴电影类型而逐渐被观众接受。本文通对小妞电影类型化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归纳和分析,浅析小妞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与票房的关系。  【关键词】女性形象;票房;原始模型;多元化  一、“小妞电影”的兴起  随着一些提着“小妞电影”标签的国产影片的卖座,小妞电影这个甚至不被国内电影理论界完全认可的概念走进我们的视线。追根溯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