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情感教育”手段 搞好高中语文教学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cdxlx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师应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并探索了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方法。按照我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中应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的环节。
  1. 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是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重要前提
  陶行知先生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我们要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特别是对“差生”和违反纪律的学生,教师不要用歧视的眼光看待他们,要善于诱导,用爱心去感化他们。有些老师在每次语文测试或作文之后进行讲评,对成绩低下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指名道姓加以批评,甚至冷朝热讽,说他们拖了全班的后腿。这种做法导致学生的极大反感,他们认为这是老师故意让他们在同学面前丢脸。所以,有些“差生”就对语文课越来越失去信心,最后甚至放弃语文科。我在指导语文“差生”时,采用个别指导的方法,避免在全班同学面前公开点名批评他们而让他们感到丢脸。我找他们面对面座谈,先表扬和鼓励他们的闪光点(再差的学生也有闪光点,比如书写工整、态度认真、不抄袭别人作业等等),然后委婉指出不足之处,如能改正这些不足之处那就更好。这样,学生很乐意地接受老师的指导。
  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关爱学生增进师生间的感情,让他们乐意接受知识,化被动为主动,最后取得成功的例子有很多。可见,关心爱护学生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关键,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说的:“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2. 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氛围的创设
  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得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地学习。而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他特定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影响下的特定情感的表达。因此,在学生正要接触作品时,教师就抓住本教材的情感个性,巧设导语,引带入境。导语的设计要从情感出发,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击情,才能扣击心灵。那充满感情的语调、表情、心境,以及结合课文所做的提示性的语言、动作,会创设一种学习情境,会激活学生思维,会让学生产生期待。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作者。如阅读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一开始就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事物,给学生描绘出一幅深秋晚景图,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一个天涯沦落人为何漂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那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学生自己去想象,这就自然把学生引向文章的情感世界,他们会兴味盎然地带着自己头脑中的那副图画,自觉地有创造性地进入审美的天地。
  3. 在语文教学中要读出情感信息
  “三分诗,七分读”是我国古代就有的说法。也就是说情感教育应寓于朗读训练中。朗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过程,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加里宁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人象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住一切细微的事情。”试想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能不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情感,能不产生销魂摄魄的效果吗?文章的多种风格,就决定了多种风格的朗读。朗读的语调、声音或高亢或沉缓;或激越或悲伤。它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声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的闯进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如,刘禹锡的《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读来生动传神,化静为动,音韵皆美;朱自清的《背影》中,朴实的语言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与深沉的父子之爱;。要使学生在读时读得真、悟的深,语文教师在课前还有一件重要事情要做,那就是广采博览,深刻透彻的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并把这一信息传达给学生。
  4. 要出情入理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深刻阐明情感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因此在学生的情感得到一定的激发时要顺势引人课文深层次的学习中。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主思维的动力,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此时教学的重点落到学生对作品意境如何理解和让学生如何介入并创新思辨的层面上。教师或以解词析句为手段,或以剖析结构为依据,或以时空范围为线索……都要披文入情,出情入理。抓住情感与情理的联系,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丰富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从深刻领会作品创造的艺术意境,完成由情入理,寻文悟道的思维迁移。从而激起一种热烈的积极的审美愿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比如设计《茶花赋》教学时,“醉了”就是传神之笔,为了讲透这个“醉”,就可用“前呼后拥”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情感意境中:前是身在异乡的思念之情,却因“画不成”而总难释怀,而回国的机会让他久藏心头的情感一下喷涌而出,就象喝了葡萄酒一样感到甜美、欣喜、兴奋和陶醉。在这种情感意境的想象中,学生自然能体会作者的深情。再比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忧”“乐”情;《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悲”“恨”情;《黄鹤楼》中崔灏的思乡情;《我的老师》魏巍的师生情;《战争小插曲》中作者的手足情等等,都是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中表现出来的“文感”“象感”“意感”“情感”来领悟起深刻的哲理。这样不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例如教完《故乡》一文后,针对作者文后抒情,我布置一道题目:中年以后的“水生”和“宏儿”,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的“情”,反衬封建社会的“恶”,起到了“课”尽而“情”未了的效果。让学生在愉悦中提高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高中化学新课标的理念是“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理念、“课程整合”的理念、“教学民主”的理念。这一系列的要求,对我们教师在教学实施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期待。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以人为本,树立正
期刊
当今,我们正处于高科技时代,新的科学技术层出不穷,新的知识迅猛发展,新的信息与日俱增。要使我们的知识赶上时代的要求,要使我们的认知结构能适应新的变化,就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优化认知结构。为此,时代赋予我们教师一项神圣的职责,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自我学习,自我汲取知识,对老化了的知识及时更新换代的能力。  本文从高中物理教学方面,谈几点关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见解。  1. 学习方法问题是能力培
期刊
【摘 要】班主任是一个特殊的人生角色,是教育教学之链的一个关键环节。现在很多学校实行住宿制,班主任既是老师又是家长,其双重角色使得班主任工作也就更困难、责任更大。  【关键词】班主任;爱心    做好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下面就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与各位同仁切磋。  1. 与时俱进、创新班级管理理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思想的不断涌入,社会生活环境也出现了
期刊
Once a fox and a partridge with seven chicks were friends. One day, when the partridge left her nest to search for food, the fox ate one chick. When the partridge returned, she guessed what had happen
期刊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
期刊
【摘 要】谈起政治课,人们便把它与枯燥无味联系在一起。不少学生认为,该课内容空洞,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不少教政治课的老师也总觉得信心不足,感到政治课难教。其实,在政治课教学中努力探究语言、运用语言,使政治课兴趣盎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在政治课教学中,要想让教学发挥出最大效益,就需要教师从语言技巧上下下工夫,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下边我根据几年来政治教学实践,谈谈这
期刊
现代文阅读,越来越关注文章阅读与大家生活实际的结合,这不但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有所体现,更体现在开放性试题的分数比例逐年增高。  “探究体验”类试题限制条件比较少,很少存在答题障碍,这就为我们的答问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在回答问题时最好不要天马行空;“探究体验”类试题有的从全篇的主题入手,有的从某个句段生发开来,目的是触发我们的思考,便于我们将文章与自己的生活·情感或思想联系起来,使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
期刊
“教育是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是人与精神契合,人与人交往的双方对话”。人类不可能在沉默中生存,学生也不可能默默地被动接收外界强加的知识,课堂应该是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因此,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1. 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中师生信息交流的有效度与师生双方态度和情绪相关,在良好的气氛、情绪和心境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高,感受性
期刊
【摘 要】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迫在眉睫。如何有效地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在对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的。多年来,我在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坚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物理知识传授;思想教育渗透    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志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结合教材进行辩证唯物
期刊
【摘 要】国民素质的提高,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将主要依赖于教育。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基础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以考试为主要手段,以升学为主要教育目的,造成学生高分低能,严重脱离生活、生产实践,缺乏创造性。基础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阶段。中小学教师肩负着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任,要在本学科的教学中改革新教法,把创造性人才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化学教学;教法改革;创造性人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