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丹: 为什么定制艺术品渐热?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bin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定制艺术品在古代很普遍。中国古代由个人或机构专门定制烧造的瓷器,称为定烧器。从唐代贡瓷至宋代及其后的官窑,皇家定烧的御用瓷器不断,代表着历代瓷器制作的最高水准。相比作为流通商品的普通民窑器物,定烧器通常带有定制者的主观意愿和审美情趣,特别是达官显贵、豪商巨贾、名流高士的定制,因为显示着其独特品位和身份而不落俗套,也成为历代瓷器的珍品。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几乎所有艺术品或艺术工程都是定制。定制者包括教会、修会、行会、政府等,也包括家族或个人,定制除了对原料、尺寸、价格、交货时间有严格规定,对艺术题材、内容、风格等也有严格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艺术品的面貌。


  近两年,定制艺术品在国内市场渐热。较早被报道的提供艺术品定制服务的中介机构,是艺宴商城和原色艺术网,前者推出了紫砂、瓷器、书画定制,网站的全部合作艺术家均可提供定制服务,后者的业务涵盖了高端艺术收藏品定制、高端会所与居室装饰品定制、高端商务艺术礼品定制、个性化创意礼品定制。在2014年的温州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书画艺术展区推出私人定制,市民用手机选择艺术家、提出个性要求,即可买到独一无二的艺术品。2015年4月上海玉恒堂推出的大师玉雕定制中心,聚集了一批老辈玉雕大家、当代玉雕大师及新生代玉雕名家,买家可根据个人审美诉求定制。定制艺术品与国人生活越走越近。
  艺术品定制特别有利于满足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个性消费最初是有钱、有闲阶层的专属,但随着人们消费需求日趋差异化、多样化、个性化、情绪化,当代社会进入了注重自我情感的感性消费时代,正如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里指出的:“不会再有大规模生产,不会再有大众消费,不会再有大众娱乐,取而代之的将是具体到每个人的个性化生产、创造和消费。”最个性化的消费品非艺术品莫属。艺术品消费由审美判断主导,而审美判断既依据人类的普遍审美意识,也依赖于个体的经验活动。个人的气质、禀赋、阅历、教养、职业等因素决定了其审美个性,个人眼光、情趣、兴趣、爱好、心境的变化也会使其审美判断经常发生变异,所以,定制艺术品最易于满足求新、求异的审美心理,最易于帮助人们在消费中张扬个性。
  国内的消费定制,正好适应从共性消费向个性消费的变迁。改革开放之前,居民的收入标准低下且较为平均,消费者消费能力偏低、从众心理强,形成了模仿型的排浪式消费。由市场经济拉动消费后,国人的购买力和消费欲逐渐释放,特别是在收入拉开层次之后形成了消费的多层特征,个性化消费逐渐成为消费的新风向。进入新世纪后,消费模式愈发向多元化发展,定制在奢侈品消费领域频繁亮相,人们通过定制不同款式、色彩、材质、品质、功能的服饰等消费品,以满足差异性需求。在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经济新常态下的消费趋势做出了判断: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个性化消费势必成为消费领域的新常态。
  定制使艺术品市场具有更多消费属性。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过:“照天性说,人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定制让消费者参与艺术品创作,好的定制艺术品是消费者和艺术家审美判断的高度协调。在非定制的艺术品市场中,消费者只能迎合艺术家的审美情趣,定制则使消费者变得主动。定制艺术品带有消费者的强烈个性,消费者完全可以因为喜欢而购买,这与艺术品投资必须猜测别人的喜好完全不同,这也是个性化艺术品消费的市场潜力所在。当然,高端定制代表着奢华和高价,不论在欧美还是在国内,定制高水平艺术品都非普通人所能及,定制热必然需要渐进的过程。
其他文献
每当拍卖场上出现“天价艺术品”,总有两样东西如影随形:现场即时爆发的掌声和随后而至的大众的嘲笑声。前不久中国藏家花10亿买下的莫迪里阿尼的《裸女》、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出了4.5亿的汤伯利的“黑板涂鸦”,也照例引来大众与媒体的一片质疑与嘲笑——一个变形的女人、几根乱涂的线条,价值怎么能数以亿计?当然,对于已经丰收的卖家、藏家和拍卖行来说,这些杂音无非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一件天价艺术
期刊
近几年来,因为政体的失灵,在世界各地发生越来越多对当权者不满而发起的抗争,如阿拉伯之春、占领华尔街运动等,无论立场对错与否,艺术家们都以自己的方式介入其中,并创造了许多代表性的对象,作为活动的精神标志。  英国的街头艺术组合Brandalism也在去年年末发动了世界各地的设计师与艺术团体,共占领了英国城市中近600处广告牌,他们征集到了各式各样的作品,有的拿大品牌开涮,有的调侃世界各地领导人,有的
期刊
最近几年,我参加了雕塑界一些重要的学术活动,收获很多。今天早上看到本届双年展,觉得是2015年中国雕塑界的一次盛会,参展作品也基本能呈现近年来雕塑界的创作面貌。2013年“大同雕塑双年展”引进了策展人制度,在今年的双年展中能得以延续,说明了雕塑双年展在不断进步,在制度、范式等方面不断在向前推进。今年几个展览板块的设计也很用心,在吕品昌先生策划的当代陶艺,唐尧先生负责的展览单元中,我们能看到一些非常
期刊
北京雾霾一起,艺术家又开始用视觉来抗议了。这也是近年来艺术家和批评家开始从本体论叫嚣到介入社会话题的一种转变,但我看来看去,有关雾霾话题的好作品都不是艺术家在做,我很早就说过了,艺术向艺术家挑战,网络向美术馆挑战,其实是公共生活中的任何行为和视觉呈现都在挑战美术馆里的艺术作品,它们提供了我们拆除美术馆的封闭白盒子的理念的实际证明。  据网上《北京一男子用100天收集雾霾,灰尘制成板砖》的专题报道:
期刊
教育部公布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留美学生已达40余万,占全美外国学生的30%。在愈演愈烈的留美趋势下,每个家长都希望即将美国留学的孩子能进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等这样的美国顶级大学。  在美国名校入学申请中,除了常规的成绩、特长以及英语能力之外,招生官更看重SAT考试成绩、国外生活的经历、美国教师推荐信、社交能力等等。如果学生曾参加过国际交换项目、冬令营或者夏令营,或曾在海外长期居住过,
期刊
《咖啡简史》的作者威廉·哈里森·尤克思在书中写道:就在第一代咖啡客的有生之年,许多咖啡馆纷纷开业,且赢得一定声誉。18世纪早期一位旅行者的记载,使我们得以窥见咖啡馆理念在维也纳的迅速发展。这位旅行者写道:“维也纳到处都是咖啡馆,文人学士和忙于报纸的人们很喜欢在咖啡馆碰头,阅读报纸、讨论报上的内容。有些咖啡馆名声超过其他咖啡馆,因为聚集在这些咖啡馆的‘报纸医生们’(原注: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名称)对许
期刊
那天,我本来预备花三个小时查阅资料,花一个小时罗列采访问题,所以我告诉易介中博士的助理Ying,我今晚给你采访提纲。结果,整整过了两天,我才拿出提纲。网络上有易介中在各地演讲的许多语录,实在太有意思,开始读之后根本停不下来。他有许多打破常规认知的观点极为特别,引人深思。例如谈到“人们对建筑空间、城市空间的‘口味’越来越重”,他说:“我有一个幻想,中国政府应该做一件事情:花一笔全世界都觉得冤的钱财,
期刊
12月,是韩国艺术家姜亨九的“中国月”,他的两大个展《肖像无界》与《灵魂》分别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和北京芳草地展览馆陆续展出。也许对于国内来说,这个名字还有点陌生,但在艺术圈内,他早就以独创的肖像画而闻名亚洲。  相比艺术家本人,他所创作的人物形象似乎更令人熟悉:玛丽莲·梦露、奥黛丽·赫本、文森特·威廉·梵高、安迪·沃霍尔、萨尔瓦多·达利……这些享誉全球的知名人物在姜亨九的手中重新焕发出生命力,那鲜活
期刊
尘封了整整40年,这些胶片曾经被陈传兴锁在抽屉里。大学时他就有了自己的暗房,还在家尝试调感光液、做相纸,做中途曝光等各种实验,大三就举办了第一次个人影像展《芦洲浮生图》。可是直到今年,40年后,才在他的个展“未有烛而后至”上重见天日。  1975年,还是台北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系三年级学生的陈传兴,父亲去世了,那一年,他23岁。悲痛之中,他来到观音山的乱葬岗,那些充满死亡气息的场景映入他的眼帘,也许这
期刊
《北京爱上西雅图》中文佳佳的一句台词:北京二环厕所能换西雅图别墅,将誉有“翡翠之城”的西雅图带入了国人的海外置业视野。习近平访美时很多地方邀请习近平到访,但最后中方首站却选择了西雅图。聚焦众多目光的西雅图到底有多大魅力呢?  “翡翠之城”宜居住宜投资  常年被青山绿水环绕被誉为“翡翠之城”的西雅图坐落在美国西北部太平洋沿岸,是该地区商业、文化和高科技中心,贯穿太平洋及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主要旅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