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方法微探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jialaog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政治意识、政治能力及政治素质。有效的教学策略会带来高效的课堂,如挖掘教材情感素材;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创设联系生活的教学情境;活用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笔者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方式进行了相关探索,以期让政治回归生活、使理论得到实践。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
  一、挖掘教材的情感素材。说自己的故事。促使学生产生共鸣
  对于初中生来说,道德与法治学习是枯燥乏味的,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教师要想切实改变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固有看法,就要积极探究教育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另外,教师要营造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如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青春的邀约》时,因为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与思想都在悄悄发生变化,伴随着身体发育,他们的认知能力得到了发展,情感世界也变得丰富了,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困惑。笔者针对这一现状,想出了一个办法,给学生写了一封信,向他们分享自己的故事,题目是“我的青春故事”,告诉学生笔者青春时期的烦恼与梦想,让学生给笔者回信。结果笔者收到了几十封回信。信件的内容情感真挚,故事丰富。每封信都代表着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有思想、有烦恼、有渴望、有不满、有愤怒、有悲观、有欢喜,在信件中可以看到学生丰富而真实的内心世界。
  学生之所以敞开心扉与教师交流,是因为教师先把他们当作好朋友,向他们先说自己的故事,诉说自己的烦恼,学生一下子就把教师当成朋友来交流。这样一来教师的课堂已成功了一半。抓住这个契机,笔者向学生提出问题:“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烦恼?你是用什么方法进行自我调节的?”此时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教师渐渐地退到幕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在自主交流中找到答案,进而自我调节青春的困惑。
  二、开展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集体中成长,完善自我
  学习过集体生活是我们青春成长的必经之路。在集体中,我们学会接纳、理解和包容;学会在不同中寻找共同,经历成长;学会互相帮助,创造更好的共同生活;找出“团结的集体”的共性。
  如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这一课,梁启超说:“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一个人无法单独生存,一个个“我”构成了若干个“我们”。“我”与“我们”休戚相关,集体是“我们”的重要形态。我们正在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人生时光。在这一课,笔者提出要多开展集体活动,比如篮球比赛、运动会,并且让学生思考在这个“团结的集体”中感受到怎样的力量;自己为这个集体做过什么。说出来与同学分享。学生纷纷展开讨论,争先恐后地说自己为班级做过的事情,笔者见学生兴致勃勃,于是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分享自己在集体中成长的故事。
  “前进组”的小明说,他在运动会上参加800米的接力赛,赢得了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感到无比的自豪。“自奋组”的小恒说,他的小组在篮球比赛中上半场以12:20的比分输给了对手,但是他后来与队员们总结教训,步步为营,在后半场他们反败为胜。比赛结果出来时队友们激动得欢呼起来,他们无比兴奋,无比骄傲,深深地体会到自己为集体献上一份力带来的成功感和自豪感。
  通过开展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学生在集体中经历了成长,虽然在活动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只要积极去面对就会获胜。无论是自己还是团队,都会有突破。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思想,也磨炼了学生的意志。
  三、以生活为切入点。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
  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理性精神和法治意识的重要手段。
  如在讲授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时,笔者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是公平正义?怎样理解公平正义的价值?如何维护公平正义?提到‘公平正义’,你会联想到哪些词语?请同学们围绕这个话题,分小组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踊跃发言,表达自己对以上概念的理解,在发言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看法。这个过程中无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学生对公共生活相对较为陌生,导致中学生普遍缺乏公共活动的意识。对此,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培养现代公民的重要平台,应有意识地将公共参与意识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学中,积极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体验的机会,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如此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进而强化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心。例如,“民主管理”的相关内容的教学,教师可让学生走访自身居住小区周边的居委会或村委会,了解居民自治和村民自治的实施途径及其发展进程,进而增强自身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
  四、活用鲜活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构建课堂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情景体验教学法最基础的使用方式是在课堂中构建教学情景,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融人情景,激發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在构建课堂教学情景时,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准确构建,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有效地掌握课堂学习的重点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时,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建立模拟法庭,安排学生扮演法官、原告以及被告。在安排角色后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引入相关的法律案例,通过学生对案例的扮演,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初中生由于生活经历有限,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受到限制,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场景,使学生将教材内容进行合理转换,引导学生全面理解知识的深刻含义。
  其次,运用自主探究情境,培养合作学习精神。在初中教学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被动学习的能力,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根据学生现有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故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合作交流,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看法。例如,在进行青春期的烦恼教学时,教师可以按照不记名的方式引导学生将烦恼写在纸上,对“烦恼”进行随机抽取。然后将“烦恼”在课堂上进行公布,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得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因此,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与他人积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率。
  学生学习的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教师通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记忆。例如教师在进行“法治”教学时,可以将生活中发生的问题引入课堂教学。如在购物时买到虚假的商品;网络购物时发生快递邮寄破损、丢失的问题;在走路时与他人发生摩擦;等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法律知识,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学生通过课堂情景体验教学,能够有效掌握课堂知识,从而在生活中进行合理运用。
  利用有趣、有效的教学策略,贯彻落实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让政治回归生活,使理论得到实践。这样不仅丰富了道德与法治课教育教学内容,使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体现核心素养的内涵,让每一节课都能体现核心素养的作用,还能使学生轻松地归纳出核心素养的脉络,做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学到真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教育方式创新化、教育活动有效化、教育载体生活化……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有志青年。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是拓展知识格局、丰富生活经历、提高人生境界的重要渠道。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快乐读书吧”将课内外阅读有效地结合,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教师可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入手,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快乐读书吧”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对之后的语文学习有很大
摘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传统的语文学习的方法。朗读自古以来作为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其对于文字素养的养成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文章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出发,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强化朗读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并从教学实际出发提出了几点引导和提升小学生朗读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农村小学;朗读能力;教学策略  朗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在语文课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是一个难点。学生在口语交际时经常表现为:要么无话可说,要么言之无物、言之无序、言之无理,更不用说言之有色了。在口语交际中引入思维导图,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网络化的知识体系,有效解决学生口语交际中无话可说等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思维导图  一、口语交际教学现状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语文课堂
摘要:当前,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命题由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变革,中考命题由单纯注重学科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考查转向学科知识、学科语言、学科思维并重的考查,这既是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效的复习课课堂必然是以发展学生思维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充分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课堂。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基于思维发展的辨析题专题复习课”为例,以思维素养作为课堂的切入
摘 要:阅读圈(Reading Circle)是近年来盛行的一种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阅读圈是以由学生自主阅读、自主讨论与分享为主的阅读活动。阅读圈模式能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阅读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以一节故事阅读课教学为例,主要从角色分工、自主阅读、合作探究、阅读分享和总结延伸等方面来阐述阅读圈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故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摘 要:在面积单位教学中,认识公顷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学生在作业中出现概念不清楚、公顷表象没建立、公顷与平方千米关系没有建立等问题。笔者根据教学实践,通过不断研究检测,提出以建构“模型”,打破“模型”,再建“模型”为主线,提升学生概括抽象能力,提高学生直觉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合情推理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面积单位;“模型”建构  《认识公顷》是面积单位教学中的难题,公顷是测量土地的常用面积,
摘 要:混合四则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一个核心点。文章就小学数学混合四则运算的概念作为切入,针对性提出现阶段小学数学混合四则运算的弊端和问题,并从解题步骤、解题规律和加强检查三个维度解读了混合四则运算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小学数学的混合四则运算教学提供浅薄的意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混合四则运算;教学策略;教学创新  掌握小学数学混合四则运算是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
【摘 要】阅读是从文字中获得意义的思维过程,阅读在本质上是一种智力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并且,于近几年的中考命题来看,阅读绝对是重头戏。但现阶段很多学生会不耐烦于做阅读题,甚至慌于做阅读题,阅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文章对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提高阅读兴趣,进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究,以期为目前初中阅读教学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
【摘 要】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就要借助范文指导学生仿写;利用文本,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把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积累、写作运用结合起来,不拘形式进行读写渗透,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写作兴趣;教学策略;读写结合  新一轮课程改革确定了“大语文”的理念,其理念强调综合效应,要求听说读写协同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在语文素养的培养中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能促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提高课改的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文章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就教材作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策略、学生作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策略、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策略三个方面阐述初中语文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程资源;教学策略  一、教材作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策略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