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本课堂最早由生本教育创始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郭思乐提出。所谓生本课堂就是“依托生命的本能,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课堂”。其基本特点是“高效+健康+快乐”。其基本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那么,生本语文课堂的实践路径有哪些?
1.确立一个支柱:语文核心价值
华东师大郑桂华教授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概念——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她认为,在一篇课文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的情况下,教学设计不仅应该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更要抓住“语文核心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科学普及价值、社会生活认知价值、思想品德养成价值、生活能力指导价值等,一句话,尽量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挖掘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就是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开天辟地》为例,在教学设计时我思考如下。
(1)关注文本特点。从文体上说,这是一篇神话故事。神话故事的特点归结为:神奇的故事,超人的力量,大胆的想象,夸张的语言。因此,我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提出“通过想象朗读,反复品味语言,初步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魅力”的目标。这个目标,既包括价值观目标(感受盘古的创造与牺牲精神,激发对神话这一特殊文学样式的浓厚兴趣),又包括过程与方法目标(想象朗读,反复品味语言),教学重心准确指向“语文核心价值”。在实际课堂中,指导学生对盘古在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作万物时的内心进行丰富的想象,对对偶句进行反复朗读,并进行对偶练习,达成了教学目标,实现了文本蕴含的核心价值。
(2)关涉学习起点。生本语文,必须以学情为重点研究对象,学生已会了什么,哪些地方不会,兴趣点在哪儿,生成点在哪儿,这是教师备课时必须思考的问题。《开天辟地》是神话故事,内容比较简单,学生也早有所闻,那么,如何避开烦琐的内容讲解,让学生充分感受神话的美丽,进而在幼小心灵中播下一颗热爱神话的种子?这是我考虑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与孩子不仅在文本中反复品悟,更补充了《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哪吒闹海》等孩子喜闻乐见的神话故事,一起交流共享,孩子在故事交流中流露出对神话的喜爱之情,也锻炼了复述故事的能力。
(3)关乎编写基点。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编者的良苦用心。教师如果不考虑编写目的,就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训练资源。本单元三篇课文,一篇是中国古代神话,一篇是外国神话,还有一篇是印度寓言,体裁相近,特点相似。想象力训练、对改变自然创造自然的英雄的崇拜,就是一个重要训练目标。而“复述故事”这个要求,每篇课文后都有,更是必须抓住的训练项目。教师只有通过深入研究教材,才能契合编者意图。
(4)关照课标落点。课标是标杆,而课文则是达成标杆的载体。语文新课程理念是在对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总结之上,根据现代语文教学要求提出来的。它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突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学习的新要求。制订教学目标、开展教学过程,都要考虑课标要求的落实。
2.摆正一个位置:“首席指挥”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说:“课堂,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这是一种和谐的类似于交响乐团般的学习共同体。”这说明,教师只是交响乐团中的“首席指挥”,学生则是乐团中的不同的乐手。“首席”的职责,对应教师,有以下四点。
(1)出色的琴手。“首席”必须对乐曲理解得最深刻,演奏水平最高,能够引领其他乐手并通过自己的演奏,给其他乐手以启发、引导和带动。同样,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应该最深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来促进学生的思考。
(2)演奏引导者。“首席”除了担任独奏外,还应当在贯彻指挥意图中起主导作用。乐队首席同时也负责乐团的音准及调音。教师作为“首席”,应当从预习到课堂节奏、内容安排等方面起着引导作用,纠正课堂偏差,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进入课境。
(3)学习参与者。“首席”是乐队中的一员,参与整个演奏过程。这个过程中,“首席”与其他成员通力协作,共同演绎,成就华美乐章。对应教师也一样,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学习思考,成为学生思维火花的点燃者。教师不是置身事外的听众,也不能占据霸权地位,而应自始至终与学生平等。
“平等中的首席”,是对生本课堂中教师地位的生动描绘。教师只有摆正这个位置,生本语文才有了落脚点,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3.形成一种策略:以学定教
生本课堂与师本课堂最大的区别,是以什么来决定教学。以完成教学任务作为目的,那是典型的师本课堂。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为目的,那就是生本课堂。
(1)课前自学——把握学习难度。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生本语文必须要求学生课前自学。相信学生不是零起点,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对课文的生字新词、文本内容甚至思想内涵会有一定的认识理解。教师根据学生自学的程度来设计教学过程,这样,学生学习的难点,正是教师教学的起点,学习效果必然有效。
(2)话题建构——提升学习效度。“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现代汉语词典》)阅读是与文本、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教师根据文本与学情,精心设计“阅读话题”。实践证明,只要教师牢牢抓住了文本的“中心意图”,建构贴近学生的阅读心理的话题,就有可能收到“以一驭万”“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因此,话题的效度,直接决定着阅读教学中对话的效度,直接制约或影响着阅读教学的质量。
(3)分层合作——设置学习梯度。指向“教学任务”的师本课堂,考虑的是如何快速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指向学生为本的课堂,必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那么,采取分层合作教学就是满足个体差异学生最好的办法。这里的“分层”,并非把学生分为两个层次,而是预设话题时,设置梯度性问题。布置练习时,设置梯度性练习,这样,既能保证优秀学生“吃得饱”,也能让后进学生“有得吃”,不至于丧失学习兴趣。生本课堂不但重視个体表达,而且重视群体间的交流,是既包含个体学习又包含团队学习的课堂。
(4)精讲多练——落实学习的量度。以前形容教师的职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生本课堂,倡导的则是“授人以鱼,不如带至渔场,让孩子们自己捕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然决定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生本课堂要求教师精讲多练,把大量的时间让于学生“自己捕鱼”。对于语文来说,就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大量参与听、说、读、写、思的训练。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实现生本教学的语文课堂,学习是相对高效的。学生思维相对深刻,理解力、表达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均远超师本课堂的学生。更重要的是,生本课堂中,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为孩子以后的深造插上腾飞的翅膀,为孩子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湖滨实验学校语文教师。
那么,生本语文课堂的实践路径有哪些?
1.确立一个支柱:语文核心价值
华东师大郑桂华教授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概念——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她认为,在一篇课文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的情况下,教学设计不仅应该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更要抓住“语文核心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科学普及价值、社会生活认知价值、思想品德养成价值、生活能力指导价值等,一句话,尽量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挖掘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就是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开天辟地》为例,在教学设计时我思考如下。
(1)关注文本特点。从文体上说,这是一篇神话故事。神话故事的特点归结为:神奇的故事,超人的力量,大胆的想象,夸张的语言。因此,我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提出“通过想象朗读,反复品味语言,初步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魅力”的目标。这个目标,既包括价值观目标(感受盘古的创造与牺牲精神,激发对神话这一特殊文学样式的浓厚兴趣),又包括过程与方法目标(想象朗读,反复品味语言),教学重心准确指向“语文核心价值”。在实际课堂中,指导学生对盘古在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作万物时的内心进行丰富的想象,对对偶句进行反复朗读,并进行对偶练习,达成了教学目标,实现了文本蕴含的核心价值。
(2)关涉学习起点。生本语文,必须以学情为重点研究对象,学生已会了什么,哪些地方不会,兴趣点在哪儿,生成点在哪儿,这是教师备课时必须思考的问题。《开天辟地》是神话故事,内容比较简单,学生也早有所闻,那么,如何避开烦琐的内容讲解,让学生充分感受神话的美丽,进而在幼小心灵中播下一颗热爱神话的种子?这是我考虑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与孩子不仅在文本中反复品悟,更补充了《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哪吒闹海》等孩子喜闻乐见的神话故事,一起交流共享,孩子在故事交流中流露出对神话的喜爱之情,也锻炼了复述故事的能力。
(3)关乎编写基点。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编者的良苦用心。教师如果不考虑编写目的,就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训练资源。本单元三篇课文,一篇是中国古代神话,一篇是外国神话,还有一篇是印度寓言,体裁相近,特点相似。想象力训练、对改变自然创造自然的英雄的崇拜,就是一个重要训练目标。而“复述故事”这个要求,每篇课文后都有,更是必须抓住的训练项目。教师只有通过深入研究教材,才能契合编者意图。
(4)关照课标落点。课标是标杆,而课文则是达成标杆的载体。语文新课程理念是在对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总结之上,根据现代语文教学要求提出来的。它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突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学习的新要求。制订教学目标、开展教学过程,都要考虑课标要求的落实。
2.摆正一个位置:“首席指挥”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说:“课堂,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这是一种和谐的类似于交响乐团般的学习共同体。”这说明,教师只是交响乐团中的“首席指挥”,学生则是乐团中的不同的乐手。“首席”的职责,对应教师,有以下四点。
(1)出色的琴手。“首席”必须对乐曲理解得最深刻,演奏水平最高,能够引领其他乐手并通过自己的演奏,给其他乐手以启发、引导和带动。同样,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应该最深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来促进学生的思考。
(2)演奏引导者。“首席”除了担任独奏外,还应当在贯彻指挥意图中起主导作用。乐队首席同时也负责乐团的音准及调音。教师作为“首席”,应当从预习到课堂节奏、内容安排等方面起着引导作用,纠正课堂偏差,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进入课境。
(3)学习参与者。“首席”是乐队中的一员,参与整个演奏过程。这个过程中,“首席”与其他成员通力协作,共同演绎,成就华美乐章。对应教师也一样,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学习思考,成为学生思维火花的点燃者。教师不是置身事外的听众,也不能占据霸权地位,而应自始至终与学生平等。
“平等中的首席”,是对生本课堂中教师地位的生动描绘。教师只有摆正这个位置,生本语文才有了落脚点,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3.形成一种策略:以学定教
生本课堂与师本课堂最大的区别,是以什么来决定教学。以完成教学任务作为目的,那是典型的师本课堂。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为目的,那就是生本课堂。
(1)课前自学——把握学习难度。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生本语文必须要求学生课前自学。相信学生不是零起点,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对课文的生字新词、文本内容甚至思想内涵会有一定的认识理解。教师根据学生自学的程度来设计教学过程,这样,学生学习的难点,正是教师教学的起点,学习效果必然有效。
(2)话题建构——提升学习效度。“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现代汉语词典》)阅读是与文本、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教师根据文本与学情,精心设计“阅读话题”。实践证明,只要教师牢牢抓住了文本的“中心意图”,建构贴近学生的阅读心理的话题,就有可能收到“以一驭万”“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因此,话题的效度,直接决定着阅读教学中对话的效度,直接制约或影响着阅读教学的质量。
(3)分层合作——设置学习梯度。指向“教学任务”的师本课堂,考虑的是如何快速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指向学生为本的课堂,必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那么,采取分层合作教学就是满足个体差异学生最好的办法。这里的“分层”,并非把学生分为两个层次,而是预设话题时,设置梯度性问题。布置练习时,设置梯度性练习,这样,既能保证优秀学生“吃得饱”,也能让后进学生“有得吃”,不至于丧失学习兴趣。生本课堂不但重視个体表达,而且重视群体间的交流,是既包含个体学习又包含团队学习的课堂。
(4)精讲多练——落实学习的量度。以前形容教师的职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生本课堂,倡导的则是“授人以鱼,不如带至渔场,让孩子们自己捕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然决定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生本课堂要求教师精讲多练,把大量的时间让于学生“自己捕鱼”。对于语文来说,就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大量参与听、说、读、写、思的训练。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实现生本教学的语文课堂,学习是相对高效的。学生思维相对深刻,理解力、表达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均远超师本课堂的学生。更重要的是,生本课堂中,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为孩子以后的深造插上腾飞的翅膀,为孩子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湖滨实验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