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袁教师专业成长的幸福之旅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u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教师在私下里或是在公开场合交流教科研的话题。“教科研,跟我有什么关系呀!”“教科研是专家们的事情,非我等能胜任而为之!”“不搞教科研,我照样把书教好!”“教科研,想说爱你不容易!”这些话语中透露着教师对教科研的无所谓和无奈,这也是教师真实的想法,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心声。听着这样的声音,我不禁心头一颤:没有教科研,“把课上好”不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吗?我还要追问一句:不深入教科研,即使能上好课,这样的课又能好到哪儿去呢?
  但凡搞教育的人都明白,教科研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化,教科研愈来愈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然而,受思想观念、工作压力和科研能力、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一些学校,教科研表面化、形式化的现象较为普遍。很多学校提出“科研兴校”是教科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研为教育赋予了一定含金量,教育要发展,科研必先行。多年的工作实践表明,只有从本校的实际出发,踏踏实实进行教科研,学校才能快速发展,教师才能踏上教科研之旅,感受到专业成长的幸福。
  因而,我们作为教师既需要埋头拉车,更需要抬头看路,一看国内外教育形势、知名教育专家的讲座和课堂,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跟上时代的脚步,用理念引领行动;二看身边的优秀教育者是怎样行动的,身边的同事是如何搞科研、抓教学的,用行动来指导行动。想要提高教学质量,要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必须投身于教科研,以自身的刻苦钻研换取学生的轻松学习,同时走上专业成长的幸福之旅。结合学校平时教科研工作的一些实际做法,要催生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让每一名教师走上教科研的幸福之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观念,强意识,“自觉行为”渗透教科研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要真正让教师感受到教科研既是生存的需要,又是发展的需要和享受幸福生活的需要。要使每一位教师认识到教科研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长期不懈的研究活动是每个教师必须履行的职责,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自身素质的必由之路,是成为一名学生喜欢、家长信赖、学校放心的幸福教师的首要条件。同时让教师明白从事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改进教育实践,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在工作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质。我校经常通过全体教师会向教师宣传参加教科研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同时分层次召开会议,让每一位教师树立“科研兴校”“科研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科研是提高自身幸福指数”的意识,不断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投身于教科研的热情,努力使教科研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二、搭台子,铺路子,“一名两校”带动教科研
  要全面推进学校教科研的工作,提升学校教科研的质量,关键在于人,在于学校的教师群体思想和业务素质。而面对时代的要求,我们教师群体中原有的问题和缺陷也逐步地暴露出来。所有这些,都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我们学校把教科研的首要任务放到了努力构建自主学习型组织,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与科研能力上。为此,我们构建了“一名两校”模式。所谓一名即是以名师工作室为龙头,带动教师进行教科研;两校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青年教师成长学校”和“骨干教师发展学校”。通过两校的带动,让每一位教师将教科研工作常态化、正常化、生活化。这两所学校活动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交叉渗透的。
  1.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推动教科研工作向纵深发展
  我校现在承担课题的主持人,全部是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以省特级教师马式先和市学科带头人陈刚为领头人,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培养优秀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培养学科骨干教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加强了“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并把它作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重点。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名师工作室”的相关制度,结合县教育局名师工作室管理先后出台了名师工作室的活动方案、名师工作室发展规划、名师工作室管理条例、名师工作室奖励方案等制度,从不同的层面规范名师的教育教学、教科研行为。同时,学校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将“名师工作室”的工作落到实处:一是通过每周一次的“名师新课堂”“相约周末”、两周一次的“名师大讲堂”、每月一次的“我的读书故事”、每学期的名师“同课异构”和名师亮实绩赛成果等活动,发挥名师优势,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学校通过名师开门纳徒、教师与名师同上一节课、同议一节课、与名师一起网上教研、一起读书学习、一起反思问题,实现名师的专业引领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三是拓展评价体系,通过“寻找身边的名师”“国际学校十大名师”“十佳最有影响力的科研论文”等的评选,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通过“骨干教师发展学校”与“青年教师成长学校”,带领全校教师走进教科研
  (1)让骨干教师在“发展学校”中高唱凯歌。有一支得力的教科研队伍是落实教科研任务,促进教科研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我校通过各种形式来提高骨干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学校领导积极创造条件组织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科研学习班的系统学习,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参加省市较高层次的大型课题的研究或学术研讨活动。学校还大胆放手让他们在校内开展教科研组织、指导、管理工作,使之成为学校教科研的龙头。骨干教师带头选择课题,开展研究,并邀请部分教师共同参与,既能带动周围同事起到示范作用,又能增强所有参与实验教师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教育的创新,创新的教育,特别需要有一支群体科研队伍。学校经常给骨干教师“搭台子”“铺路子”“压担子”,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不断促进骨干教师释放出自身巨大的能量。通过每年一度的骨干教师“同课异构”活动彰显他们的教学智慧,发挥他们的示范辐射效能。组织他们开展的“磨课磨文”活动将教科研活动推向深入,使每一位骨干教师的视野更开阔,理念更前卫,思想更深刻,人生更有内涵。   (2)让青年教师在“成长学校”中快速提升。青年教师充满活力,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如果一所学校能很好地调动青年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让更多的青年教师投身于教科研中来,那么这所学校一定具有不可限量的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青年教师蓬勃的活力为学校教科研的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学校教科研走上更为广阔的、灵动的道路。青年教师要想尽快成长,在教育的天空中羽翼丰满,必须静下心来参加教科研,去除浮躁与蒙蔽,与书为友,与科研做伴。为了让我校的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我们为青年教师量身定做了青年教师的发展规划,给他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深知,青年教师身上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要让其释放出来必须调动他们的内驱力,激发他们的热情与激情。为此,我们对青年教师重在基本功的训练,打好扎实的基础,不让他们成为空中楼阁。学期初,我校专门为青年教师制定了教育教学、科研发展计划,对每一位青年教师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求每位青年教师每月至少阅读一本教育教学方面的名著,阅读教育教学方面的报刊不少于1万字,并写好读书笔记和读书随笔;每月上一节汇报课,写好教后反思;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写一篇教学论文;定期进行基本功的训练。同时,学校还为每一位青年教师结拜了一位骨干教师或名师为师傅,负责指导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要求每位青年教师三年内必须成为校级及以上的骨干教师。这些成功的做法已经看到初步的效果,在县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上,我校派出的所有参赛的教师均获得一等奖。
  花开总有溢香时,在扬州市校长高峰论坛上,我校马式先校长作的《催生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幸福指数》的演讲得到所有评委的一致认可,并被推荐参加全省交流。学校开展教科研的主体是教师群体,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研究中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人和创造者,而当教师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时,这所学校才能充满活力,不断发展。也就是说,科学的教育行政决策,只有依靠有科研意识和能力的教师群体才能得以贯彻实施,只有让教师在教科研的道路上体验到快乐,他们才能踏上教科研的幸福之旅。
  三、重行动,抓细节,“六大举措”做实教科研
  教科研工作离不开教育教学,离不开教师、学生,因此,我们要把教科研的目光锁定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要让教师专业得到发展,让学生能够快乐地成长。为了打造我校静校教研的特色,提高教科研的实效,努力实现教科研为提升教育质量服务,我校结合自身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一切为教师考虑,一切为教师负责,重点打造了特色教研活动。我们深知,行动决定品位,细节决定成败,只有将教科研做实,才能真正为教师幸福成长增添筹码。
  1.集众人智慧的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校本研修的主要方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种有效策略,尤其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在进行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智慧的形成,集体备课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我校开展了别具一格的静校教研活动,每周二下午放学后是雷打不动的集体备课时间。在学期初,各备课组就制定了备课组计划,每次集体备课都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定主备人。集体备课时先由主备人进行教材解读,接着进行教学思路的讲述,然后再由备课组集体研讨,就教法、学法,教案实施的可行性进行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再由主备人进行二次备课,将共案分发给同组的教师,再由每位教师根据班级及个人实际再进行个性化的备课,最后进行课堂实施。集体备课将集体的智慧融入教学中,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增进了教师研读教材的深度与广度。
  2.别具风格的同课异构
  当前教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就是进行同课异构的研究,通过活动,让教师形成比学赶超、取长补短的研究态度。“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同课异构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在执教前,我们先对执教者的教案进行审核,一定要是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教法,然后再进行课堂实践。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求执教的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理念去进行实践,并进行实践的反思,总结得失,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艺。通过同课异构的活动,不仅使教师提升了教育教学的理念,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真正达到教研的目的。
  3.别样风采的微型课堂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大教师对课堂教学研究的力度,我校特在静校教研期间开展了微型课堂的研究活动。每次活动前先确定一个主讲人,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制作成PPT,然后面对学科组进行试上课,在上课的过程中,听课的教师可以随时打断教者的话语,并在打断处提出相应的问题或见解,由上课者在模拟课堂结束后进行整理,到真正的课堂上去实施。微型课堂调动了广大教师观课研课的激情,活跃教研的氛围,提高了教研的效果,受到了广大教师的一致好评。
  4.匠心独运的热点话题辩论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有争议的现象,为了能让教师将这些现象辩个清楚,论个明白,我校特开展了热点话题辩论的活动。辩论分正反两方,双方所持相反的观点,每方就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要有理有据。辩论时由主持人宣布辩论的话题,接着由双方的主辩进行己方观点的阐述,再进行自由辩论时间,然后由各方派一名选手进行总结发言,重申己方的观点,最后由主持人进行总结。专题辩论不仅提高了教师言语表达的能力,更是教师思维与智慧的激情碰撞,把平时在读书中学到的理论运用到了实战中,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化的成长。
  5.实实在在的磨课与磨文
  磨课与磨文是我校新开设的一个静校教研项目。磨课是将某一位教师准备展示的课进行琢磨打造,使之完美。磨课时组织一个团队,这个团队中既有老教师,也有年轻教师,主体是骨干教师。让老教师从经验方面谈细节,青年教师从活力方面谈氛围,骨干教师从过程方面谈方法与技巧。磨课的过程中,既有整体的构思,亦有精彩片段的打磨。磨文是将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或随笔在活动中进行展示,事先将文章印发给各位参与的教师,然后就全篇文章进行琢磨,从选题、文章的内容、论点、论据方面进行解读,肯定优点,提出改进的措施,然后将修改过的文章寄出去参加论文评比或发表。通过这一活动,广大教师提高了专业成长的速度,也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养。
  6.独树一帜的教师读书段位考核
  为了进一步激发全校教师读书的兴趣,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高教师的审美修养和文化素养,打造学习型教师群体,我校特制定了教师读书段位考核细则。教师读书段位考核为全县首创。段位考核分为十段,每段都对阅读量、读书笔记、读书随笔、教科研成果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此项活动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一致好评,为全县教师的读书活动作了一次全新的引领,推动了全县教师的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教科研的确是一片广阔的天地,走近他,不容易,需要时间、需要奉献、需要精神和意志,教科研来不得浮躁和急功近利。“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是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朱永新教授提出的。费尔巴哈说:“人的第一责任是使自己幸福。你自己幸福,你也就能使别人幸福。幸福的人,但愿在自己周围只看到幸福的人。”我想,只要我们愿意、乐意参与教科研,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就若雨后春笋一样节节攀升,我们的教育生命质量就会大幅提升。行走在教科研的幸福之路上,幸福着自己的人生,同时也幸福着学生的人生。
  (作者单位:江苏宝应县开发区国际学校)
其他文献
———张树伟撰文指出:有网民反映“昆明市财经商贸学校某班班主任大清早在操场上罚跪全班同学”,并贴出几张学生低头跪在地上的图片。事后,学校回应,为了对该班学生进行警示、提醒、扭转班风,班主任对部分纪律散漫的学生采取“做10个俯卧撑的方式”处理。  罚跪还是俯卧撑,或者二者兼有?这显然不是同种性质的问题,也涉及教育的底线。如果不去学校实际调查,我们显然很难凭学生或学校的说辞抑或网上的照片就断定事情的真
金秋的老君山,秋兰飘香,红绿相间;枫林如火,硕果累累。  漫步在山城栾川,你不难发现一所现代化小学巍然矗立在西南一角,它南依伊尹公园,北临伊河灵水,建筑错落有致,环境幽雅洁净,功能先进,设备齐全。近3000余名天真无邪的孩子在这里快乐地生活着、学习着、进步着、成长着……  这就是栾川县第一实验小学。  走近学校大门,“人文立校、精细治校、科研兴校、特色办校”的校训映入眼帘,彰显着实验一小教书育人科
片断一:源于生活,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生:王赛军。  师:你们怎么知道我是王赛军的呢?  生:屏幕上写的(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王赛军)。  师:除了我,还有很多人叫王赛军这个名字。如果在百度上输入“王赛军”三个字,搜索一下,我们一共可以找到1万多条信息。老师从中挑选了几条,你们能从我给的几条信息中确定,哪一个不是我,哪一个可能是我吗?  出示:  1.某公司
坚持“人文立校、主体发展、整体推进的一体化教育”是六中办学理念的核心。创建全市领航、全省一流、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优质初中是六中人不懈的追求。  学校目前有教学班级48个,学生近2600人,教职工159人,其中高级职称40人。自2000年恢复办学以来,蚌埠六中始终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为载体,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作风优良、业务精深的教师队伍。现拥有省优秀教
虚荣一词通常含有贬义,其实,虚荣有时对于中学生来说,却是一种非常真切美好的心理活动,老师们是不可随意说破的。  听一位朋友说起他小时候被老师说破虚荣的事,觉得很有意思,也很受启发。一次,家里没人,他将爸爸的一条破皮带勒在小棉袄外面,又将一根扫帚把插在腰里,摆了个丁字步,两手叉腰,抬起头挺胸膛,对着墙上的一块破镜子,学做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一个亮相动作。语文老师从后窗路过,无意间看到他这副
在秦岭南麓的山区小县城宁陕县长安河畔矗立着一所“省级示范小学”,它就是宁陕县宁陕小学。  “白云山下,长安河边,绿树成荫,花卉争艳。莘莘学子共读共研,济济一堂,时闻管弦,发扬时代文化,培育桑梓英彦。爱国爱家建设宁陕,唯我宁小任重道远,愿我师生努力向前。”这首创作于1943年,题为《努力向前》的宁陕小学校歌生动地再现一个山区学校的面貌和精神追求。校歌历久弥新,紧跟时代步伐,催促着莘莘学子和代代宁小人
江苏省教育厅在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召开2014年江苏省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研讨会暨江苏省免费幼儿师范男生培养工作汇报会,展示江苏省免费幼儿师范男生阶段性培养成果,以进—步推动优质幼儿师资培养工作。  2010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试点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男生培养工作,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人社厅、财政厅共同印发了《江苏省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办法的通知》,鼓励优秀男性
江苏省江阴市长山中心小学本着“以人为本,以爱育爱,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理念,采用“知行合一”德育模式,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丰富的“孝美”文化资源,积极开展了“牵手《弟子规》与‘孝美’同行”的教育活动,引领全体师生和家长懂得感恩,向善向美,修身修德。如今,一股“孝美”新风正吹拂涤荡着师生和家长的心灵,“孝美”教育逐渐成为学校的靓丽名片。  一、课堂明理:孝美教育的播种机  为扎实推进践行
她,如一株幽幽兰花,淡雅清幽,清心似水;而每一次面对困境,她却又如傲雪红梅,坚强乐观,微笑绽放,让人心生敬佩。她就是年仅42岁却已在杏坛辛勤耕耘二十四载,用满腔真情不断谱写教育幸福华章的唐山市安各庄小学校长李爱君。  唐山市安各庄小学,地处开平区最西北端,交通闭塞,教育教学设施严重落后,生源差,教师想走不愿来,称得上是开平区最偏远、最落后的一所农村小学。  李校长的到来犹如一阵春风,一下子给这所学
——王石川在《京华时报》上撰文指出:高考加分瘦身固然可喜,却不宜乐观。即便将加分项目精减到了少数几项,在畸形的利益驱动下,一些人仍会上下其手,打加分的主意,比如造假。对此,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谁加分,因何加分,应该在高考前公之于众,让学生以及全社会监督。此外,一些地方削减加分项目还不够彻底,仍有瘦身的巨大空间。高考加分瘦身,是高考公平的一小步,能够为教育公平加分。通过严格的制度设计,遏制考试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