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中心奥沙利铂超敏反应的处理及转归真实世界研究

来源 :中国肿瘤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w1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输注奥沙利铂导致的超敏反应的临床特点、处理方式和临床转归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62例奥沙利铂超敏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国际通用标准分型为标准输液反应与严重过敏反应,分析其临床特征、超敏反应亚型、严重程度分级、处理方式及转归.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2.9±11.3)岁,男女比例1.07:1.59.7%(37/62)患者在输注奥沙利铂前使用了糖皮质激素预处理.发生超敏反应时奥沙利铂中位治疗为6(4~7.25)个周期,中位累积剂量456.9(263.5~651.0)mg/m2.30.6%(19/62)患者存在无奥沙利铂间隔期.41例(66.1%)患者诊断为标准输液反应,21例(33.9%)诊断为严重过敏反应.在处理方式上,所有患者均采取了暂停用药、更换输液器的处理,无患者使用肾上腺素;所有患者症状均缓解,无死亡病例.58.6%(17/29)需要继续进行治疗的2级标准输液反应患者进行了再次用药,其中70.6%(12/17)未再次出现超敏反应.结论:临床对奥沙利铂输注前预处理不足,严重过敏反应的肾上腺素的一线使用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大部分轻中度奥沙利铂超敏反应后续可再次安全用药.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以10周龄Wister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和探讨中药合剂对癫痫大鼠脑组织P53、巢蛋白、髓过氧化物酶、黄嘌呤氧化酶含量变化的影响及各指标的相互关系。 方法:10周
肿瘤切除术是绝大多数早中期实体肿瘤治疗的基础,肿瘤切除术后常伴随持续的疼痛.手术创伤和疼痛可引起炎症、下丘脑-垂体轴激活和交感系统过度反应发生.这些因素会影响肿瘤患
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DSRCT)为一种极罕见、高度恶性的软组织肉瘤.除偶然发现外,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DSRCT主要发生于腹盆腔,
前言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锥体外系变性疾病,病理特征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的变性缺失,导致多巴胺减少。既往认为小胶质细胞激活现象是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坏死的继发事件。最近研究表明慢性炎症反应介导的免疫损伤,尤其是小胶质细胞激活,在帕金森病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所产生的炎性细胞因子启动或加重了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损伤。为探讨
目的 将EBV潜伏膜蛋白编码基因LMP2A和EBV即刻早期基因BZLF1进行融合,构建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旨在同时发挥LMP2A诱导特异性CTL和BZLF1基因产物诱导潜伏期EBV进入
记者王秀庚、李晶晶、曹怀宇报道一对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同志陈英、金岚夫妇,工作之余节衣缩食、寓情艺事,致力收藏中国历代书画,在“十年浩劫”极其困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围手术期治疗基于循证医学的模式转变,目标是缩短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同时节约医疗成本.临床实践证明
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epatocellular receptor,Eph)及其配体ephrin,是最大受体酪氨酸激酶(RTK)家族,由于配体ephrin和Eph受体均结合在细
目的:以人髓系树突状细胞为靶细胞,研究登革病毒对人树突状细胞的感染性及产生细胞因子的变化和这些细胞因子对登革病毒感染人树突状细胞的影响,探讨树突状细胞在登革病毒感
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全球第一,降低肿瘤复发率和死亡率的研究进展迫在眉睫.其中发展较快,治疗效果较好的方式是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