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名著导读”

来源 :当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著导读”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的重要栏目,具有与“阅读鉴赏”等三部分内容同等重要的地位。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名著阅读即为本。设计这一栏目,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接触人类精神高端,享受高峰体验,“以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引导他们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达到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目的”,为学生奠定自己的精神地基。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忽视乃至放弃“名著导读”,听任学生盲目阅读不加指导;或导不得法,以讲代讀,错把课外自读当作讲读;或不切实际,贪多求广,费时较多而招致抱怨。更有甚者,不去引导学生接触人类精神高端,享受高峰体验,而混同于必修课本的学习,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语言能力的训练。“名著导读”必须解决如何导、导什么的问题,更要解决阅读的监控和效果的保证问题。
  一、“名著导读”该如何导,导什么
  毫无疑问,激发高层次阅读兴趣,把学生带入名著世界,让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是“名著导读”的首要任务。“名著导读”重在“导”,导得巧妙,导得吻合学生心理,导得时机恰当,导得学生爱读、会读、视阅读名著为最高精神享受,应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
  1. 学生推介会。五册语文必修每册介绍两部名著,中外各占一部,共计10部。这还达不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之要求。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发挥创造性和积极性,根据学生实际以及个人特长自主选择。我们可以也应该让学生参与选择,最简便实用的办法是开学生推介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了解来向其他同学推介名著,在相互推介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确定所要阅读的名著。这样做,不仅能激发阅读兴趣、激活思维情感,而且最能保证学生的介绍权、推荐权、选择权,更吻合学生实际。
  2. 教师由课文扩展的自然导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采用比较阅读或联系拓展的方法,丰富课堂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扩展到名著,把学生带进名著世界。
  3.“百家讲坛”等电视、电影及网络媒体的利用。电视热播的名著变体——于丹《〈论语〉心得》、四大名著电视剧等,网络关于某些名著的热门话题等等,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我们结合媒体热点,紧扣学生心理导入名著能最大限度地激趣,引申、促进对名著的理解和体验。
  4.“导”的时机把握。什么时候“导”是非常重要的,把握不好时机,往往让学生感觉没时间读、没兴趣读、读而难入、读而无果。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国庆节前,“五一”放假前,寒暑假前等时间导读,时机最好,如能恰逢课文的自然进度导入,或各种媒体相关内容的热播,那将是最佳时机。在上述时间段,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预览名著,制定阅读计划。对于较短小的名著,能粗读一遍;对大部头,能较为从容地观其大略。只有建立在大体了解、把握的基础上的阅读,才能深入理解,充分体验。
  选择好导的时机后,关键在于怎么导了。导阅读的方法,导笔记的方法,导阅读过程的自我管理法,导名著的背景等是主要内容。教材中每部书前的“导读”,教师宜作适当补充。关于阅读方法,我们可以采用开交流会的形式让大家相互交流、激活。教师主要补充、指导学生如何自我管理、监控,如何写思考性、研究性文章,或提供相关信息,解答阅读策略的困惑。教师的导读还应包括对“思考与探究”的引申和点拨。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善于结合不同学生的阅读实际,适时交流、导读,逼近学生思维的盲区,促进深层次思考。
  二、名著阅读的过程管理及效果的监控
  要达到理想的效果,阅读过程中科学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必不可少。同时,也要给学生相对宽松的阅读空间以促进个性化、原生态的解读。教师要善于在两者之间找好平衡点,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的方法,学会自我管理,享受高峰体验,为终身奠基。
  1. 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和自我反馈表。计划包括每周大约读多少页码,要摘录多少内容,要随时写下感受、体会等,特别要注意捕捉思维火花。反馈表要细化,包括每天的计划是否完成或提前,原因是什么,收获是否达到预期等。阅读计划宜粗放,留有余地,做到读有所获。
  2. 阶段性交流总结。经常进行阅读成果交流课和汇报课,以此推动、监控阅读过程,引导阅读的进一步开展。要求随时和同学、老师、父母交流,善于交流,乐于分享阅读体验和享受。
  3. 以评价促阅读。这里的评价主要是过程性评价,指在上述两点的基础上作的阅读进展情况的评价。评价的主体主要是学生、老师和家长,评价的要点是阅读的态度、进度和收获。我们也可精选名著中的经典片段,设计好问题,将其引入试卷,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
  4. 开展多种语文实践活动,推动阅读的深入,巩固阅读的成果。我们可以开通网上交流平台,让大家随时随地地自由交流方法、体验、感悟以及教训等。开展征文比赛,畅谈阅读收获;学生自编名著导读,分享成功体验;持之以恒地开展诸如“名著与名人的成长”等研究性学习活动,加深阅读的理解和应用。
  三、名著阅读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实践中我们发现,名著阅读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方能有效、高效地进行。一是个性化、自由化阅读与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关系。只有保证相对自由的阅读空间、氛围,才更有可能使学生真正接触人类精神高端,更从容自由地阅读感悟,更深入独立地思考。但如若把握不好“度”,可能导致走马观花、粗枝大叶地阅读,不仅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思考习惯,反而形成自由随意、马虎了事的不良习惯。二是阅读快与慢、多与少、深与浅的关系。在名著阅读的起始阶段,阅读进度要慢,阅读内容要少,重在形成习惯、摸索方法、激活思维、体味内核。在阅读两三部之后,可加快进度,推进纵深,涵咏品味,探究思考。遵循先慢后快,先少后多,先浅后深的原则。三是与其他学科学习的关系。自读名著既要保证必要的时间,又不能影响到其他各科的学习。最好能争得班主任、政治、历史、外语等文科老师的配合,使得他们既能统筹学生课余时间,又能适时从不同视角联系、点评名著,给学生更多层面的启发和思考,从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形成多元解读、思维碰撞的合力。
其他文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句名言深刻鲜明地道出了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它对学生当前进行的学习活动有着准备、推动作用,对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发展学生个性起着促进作用。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说到:“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  诚然,传
期刊
摘 要: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是民族兴旺发达的灵魂。提高全民族整体创新意识和能力,就要从学生抓起。创新是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学生是思想最活跃、参与意识最强、最富想象力的群体。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有创造性人才,是学校教育的目标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从培养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为学生
期刊
社会课是培养学生国家思想和民族意识的有效科目,社会课的任务是传递公民的知能,“使学生透过教育的途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将来成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运用情感进行教学在社会课这个特定的范围内主要是指社会课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有助于教学活动的积极的情感。  一、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自己的情感  教
期刊
一、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成了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这要求课堂教学的中心应逐步转移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切实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偏离了预设,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二、教学活动主要问题  1
期刊
摘 要: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也只见
期刊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遍及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它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互联网上信息资源丰富,知识面广,但是不可避免地也包含着一些弊端:网上虚拟婚姻、网恋、聊天、色情和游戏等等。这些对中学生不利的因素会给学生带来严重危害。现在对上网感兴趣的中学生越来越多,这引起了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和担忧。面对上述令人焦虑的问题,我们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是禁止学生上网、让他们远离网络,还是正确加以
期刊
摘 要:教学改革是目前人们关注的热点,针对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现状,思考教学模式、教学层次及教学实践等方面的可行性改革措施。纵观我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中学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或者学生高分低能现象仍然存在,学生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技能作了一些探索,本文仅就如何改革初中计算机教学,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认识。  
期刊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基本理念,是指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同时又为学生留下更大的思考空间。新课程实施12年以来。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教育理念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着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课程所阐释的基本理念,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鼓励算法多样化是尊重学生的表现,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培养学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在这些年的听音想象作文教学研究中,我们惊喜的发现,利用信息技术优势进行听音想象作文教学能很好地体现这一新课标要求。信息技术为听音想象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比单纯使用录音带配合听音想象作文教学更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效性。在教学中,学生能根据教师提供的音、画资源,通过自己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行大胆的想象,展
期刊
摘 要:幼儿期是幼儿想象力迅速发展的时期。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征,他们的知识经验有限,且以形象、具体的思维为主.,喜欢把自己的想法渗进内容中,表现自己的想法。因此,在幼儿绘画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想象力的培养极其重要。  关键词:幼儿 绘画活动 想象力 培养  幼儿看世界的眼光和成人是不同的,他们常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生命、感情和意志。他们尚未进行大量的知识学习,不会因为追求“最佳答案”、“精确思维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