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51321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我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在进行综合练习时,常常搞不清是用原来的植树棵数加1(即两端都栽),还是减1(即两端都不栽),或是即不加1也不减1(即一端栽一端不栽或封闭图形)。主要是学生割裂了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师只帮学生找到了三个规律,学生不但记忆负担重,而且容易混淆。能否引导学生找到规律背后统一的数学思想方法,并用这些方法指导教学呢?
  其实植树问题的建模过程并不复杂,只需要通过画线段图或动手操作就能得出最基本的模型。但是要让学生不拘泥于模型的套用,就得在建立数学模型的时候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其所蕴藏的数学思想。
  植 树问题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很多,比如:
  一、创设浅显易懂的生活原型,让学生走进生活
  课本上的例1一上来给的数就比较大,学生难以想象出全种完后会出现棵数与间隔数不对应的情况。另外,解题过程中还出现了专门解决植树问题的术语,如果一上课就抛出例1,大多数学生会用100÷5=20来算就以为做完了。因此,可以在上例1前让学生先用简单数来试出植树问题的规律。例如:让学生尝试这样一道题,有9棵树排成一行,每相邻的两棵树之间放一盆花,头和尾都放花,一共可以放多少盆花?我先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索。许多学生画图和数数得出10盆。(图中的“|”代表树,“0”代表花):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这时, 教师追问,假如不让同学们数,你们还有其它的方法解决这道题吗?假如有500棵树排成一行,还是这样摆花盆,一共可以放多少盆花?同学们还这样画和数吗?
  我有意识设置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另辟蹊径,进行数学思考,寻找花与树之间的数量关系。这时,学生就会发现有规律,从头开始,一盆花对着一棵树,一盆花对着一棵树……最后剩一盆花,没有树和它对,所以花的盆数比树的棵树多1,列式为9+1=10(盆)。然后,再来解决例1的问题,学生就能水到渠成。学生已开始借助形象进行抽象思考,发现了树的棵数与花盆之间的关系。
  二、植树问题类型的延伸与应用
  植树问题蕴含的数学思想极多,但设计时本着追根索源的目的,那就要退到其最本质的东西,植树问题的本质就是对应问题,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来解决,这样的教学定位才适合学生发展,突出“一一对应”的思想,只要明确了“间隔数”与“所种树的棵数”这两者的关系,再以此为基础并通过适当变化就可以应对各种变化了的情况。能使学生从根本上去理解加1减1,也能使相当部分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对植树问题的原因理解得更透彻。
  要引导学生用分析、比较、综合、猜想、验证、概括等思维方法自主构建数学模型。如建立“棵数=间隔数+1”的模型后,可让学生完成类似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模型的理解,促进模型的内化。得出两端都栽树的模型“植树棵数=间隔数+1”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探索“只栽一端”和“两端都不栽”时的植树模型。植树问题的模型是一类相关问题的扩展,它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而不只是简单的针对植树而言。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建模的意义,我选取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而又相近于植树问题模型的练习,数学学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服务的。在得到规律之后,可以放手让学生寻找生活中这样规律的其他事例时。如做早操时的排队的事件,教室里的座位的事件,操场插彩旗的事件,街道两旁的路灯、走楼梯、锯木断等等,都含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它们都可以利用植树问题的模型来解决它,甚至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然后去解决,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很多问题可以用已学到的数学模型去识别、解释和应用。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三、注重模式的建构及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既是数学知识的精髓,又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并不是将其从外部注入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之中。因为数学思想方法是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联系在一起的,教学中不一定需要点明所应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而是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体验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防止贴标签式的渗透,以及生搬硬套的应用。在“植树问题”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在数学学习及研究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其“模式的建构”比“植树问题三种情况的区分”更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比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但数学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需要有一个不断渗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用数学思想“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探索过程中,不断的反思、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感悟,直到最后变成自己的能力。
  由此想到,教学有三重境界:一是教知识;二是教方法;三是叫思想。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比以往更加重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蕴含,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也应该及时地对数学数学方法进行提炼、归纳和概括,应该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思想方法逐步深入人心,最终内化为学生的数学素养。
其他文献
身为一线教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看到学生的进步。近年来,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让我最欣慰的是学生真正“动”起来了——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耳倾听,动嘴交流,动手记录。讨论时认真负责,发言时积极踊跃。看着学生高涨的学习状态,参与着充满活力与创造的教学活动,我信心倍增,干劲十足,无数的教学灵感如火花般迸发。然而幸福之余,冷静思考后我又发现了另一种怪现象——课堂成了几个学生最多十几个人的天下,一大部分学生
期刊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将英语国家的文化自然地过渡到英语教学中,把英语国家的文化与语言学习、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的交际能力,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丰富了语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认识到语言有其
期刊
为了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对本校七年级40名学生、八年级118名学生进行了数学初中数学学习方法及习惯的调查。调查方式是随机调查,共发出问卷158份,收回问卷158份。现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及分析。调查统计结果再结合本人多年来与在学习上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交流的经验,发现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上存在着以下问题:  1、学习习惯不好;  2、不善于思考;  3、做题书写不规范;  4、教师对学
期刊
一、教学目的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  在英语游戏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的原则,游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初一学生活泼好动,利用游戏无意注意的特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化难为易,减轻学生负担。  (二)创造民主、和谐、活泼的教学环境  游戏教学中教师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生动的游戏活动,和学生共同参加活动,参
期刊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写作的过程中,时时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让学生无形中得到美的熏陶。当然,德育教育并不是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之外另加一项内容,而是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情感教育,渗透于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之中,融入到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加强德育教育,不能采用简单的说教,而是应该精心选择阅读、表达的内容,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语文能
期刊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常常受到种种冷遇,有不少学生认为思想品德学科是开卷考试,考试的时候抄抄书即可,所以平时不自觉预习、上课不愿听讲、认真思考问题,课后不认真写作业,不及时复习。初中很多学生都承认对思想品德课没有兴趣、不喜欢听思想品德课,以致一些学生在上思想品德课时不是打瞌睡,就是做其他学科的作业,从而导致思想品德课的成绩低。但作为思品老师又不能放松这门课,因为中学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
期刊
朗读是阅读的一种方式,是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要朗读好课文,必须对文章的内容有所感悟,有所理解,进而把课文的内容、语言化为自己的理解、感悟,化为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心理活动。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朗读呢?我认为,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力求做到读有变化,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一、引读式的朗读  引读,就是教师用引语领着学生读,或者教师读上半句,学生接着读下半句。这样的引读方式能形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提供了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辟阐明了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行动指南,是指导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新时期,幼儿园党建工作应该立足社会大背景,结合园情,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抓住发展的
期刊
一、数学语言的特点  1.数学语言具有通用性  数学语言与一般语言相比,它具有无民族性、无区域性。数学语言是人类语言的组成部分,它与一般语言是相通的,一般语言掌握得如何,直接会影响数学语言的学习。不同地区一般语言的差别可以很大,全世界因为地区之不同、民族之不同而有二、三千种语言,但数学语言没有地区性、民族性。全世界的数学语言只有一种。这种语言符号,全世界的中学生大学生们都认识,同一种书写、同一个含
期刊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到了小学孩子便从客观生存信息“放肆环境”转换到客观生存信息的“相对约束环境”之中,由于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学习内容的变化,教学方法的变化,使许多小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的现象。很多孩子进入小学后,开始兴致挺高,可几天下来就会发现,孩子总是丢三落四,不是把铅笔盒丢在家里,就是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