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乔治是谁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工艺史上,有一位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人物,就是泉友耳熟能详的意大利籍雕亥删币路易·乔治(Luig Giorgj)。藏家若搜得有其签字之品皆如获至宝,但谈到其人其事时,恐怕不少人是一片空白了。
  蛛丝马迹
  有关这位来自米兰、才华洋溢的艺术家乔治,最早公开记载见于上海出版的英文版《Journal of the North-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亚洲文会北华分会年刊)中的《Coins of the Republicof China》 -文,此文由任职上海意大利总领事馆参赞罗斯(Giuseppe Ros)于1917年撰写。这篇有关民国时期钱币的论文数次提及乔治作品与许多得自雕刻师本人的资讯,譬如宣统三年(1911年)版大清银币由其担纲,及乔治来自意大利制作章牌历史悠久的强生厂(Samuel Johnson,今称JOHNSON SRL),此为其来历的惟一线索。
  2013年,笔者自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的北洋政府时代外交部档案得知:乔治是由清廷出使意大利的大臣,代表造币总厂于1910年9月24日(宣统二年八月二十一日)在罗马签署《造币厂聘订意大利雕刻师合同》。合同附有前雇主费德理科·强生( Federico Johnson)的推荐电文,表示他“工作认真、行为端庄”。合同中指定他使用英语传授技艺,“每月支薪1300法郎”,即薪资以法郎计价,按当时汇率折算约合鹰洋570元。乔治在1910年11月上任,据外交部1919年7月、8月间与财政部公函往来记载:“义人Giorgi君在造币厂任雕刻师九年”及财政部回函“义人Giorgi氏请留用事请无庸置议”云云,可确定乔治在1919年离职,计在华任职九年。外交部的档案揭开这段泉界无从得知的经过。
  乔治在造币总厂任职期间,有所谓“翻译从中播弄,逢雕祖模时,必藉端要胁需索”之说。由合同知乔治可说英语,翻译从中玩弄说法有待商榷。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7月爆发,随着战事胶着延宕,法郎开始贬值,1916年乔治月俸以鹰洋计约432元,等于减薪四分之一;汇率波动剧烈,至1919年时均价换算鹰洋仅合216元,跌落至合同签署时的三成五左右。1916年(民国五年)适筹备发行贰分、一分及五厘新铜币,以及贰角、一角银币改版,推测乔治于此时索取补贴,由于认知不同双方自此产生龃龉,未能宾主尽兴,乃至最后竟不欢而散。另有“三年再满,即辞义技师,革翻译,义公使受其托,来请再续聘,未之允。”之记载,此由前述北洋外交部文献证明未续聘及乔治请使馆说项之事属实。
  有关乔治生平其他资料,在《币章雕刻师人名辞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Medallists”,Leonard Forrer,1904年)及1965年出版《十九世纪以来意大利钱币雕刻师》(“Italian Coin Engravers Since 1800”)两书中,均无资历吻合之人。因此推测乔治在其本国名气不大,故未被收录在内。后经驻华意大利使馆介绍,至天津造币厂担任雕刻师而扬名异域。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GIORGI签字版。龙面左边八点钟位置有“GIORGI”签字,早年经著名泉家张璜流入台湾,后由台北鸿禧美术馆珍藏20余年,于2010年秋委托北京诚轩拍卖,为当时拍卖的一大亮点,成交价达448万元。经送PCGS进行专业养护后,其被评鉴为SP61,这枚龙银中的珍宝于2019年6月将再次于诚轩上拍。
  罕见龙银
  乔治应聘担任天津造币总厂总雕刻师,到职后随即进行宣统三年版大清银币的筹备,而次年逢武昌起义国体变更,故所设计及雕刻的钱币以民国发行的为主。吾人对他在前清钱币方面的涉入所知甚少,此中的原因是罗斯这篇文章只论及民国时期的钱币,雕刻宣三银币之事仅一笔带过。加上Giorgi签字版龙银极其罕见,故多数藏友不知道它的存在。
  龙银中有乔治签字的只有宣统三年版大清银币一种,这是大清王朝的末代币。泉谱首见于耿爱德1954年出版的《中国币图说汇考》(lllustrated Catalog of ChineseCoins),异常珍稀,此应系乔治是在初镂原模时援西洋惯例注明雕刻师姓氏,但国情不合作罢,签字版遂为留存自用。
  宣三签字版极其罕见,较为人知的是附图台北鸿禧美术馆珍藏的这一枚,据悉是早年经旅港著名泉家—原香港钱币研究会会长张璜,先落入台湾陈姓藏家再转由台北鸿禧美术馆珍藏20余年,于2010年释出。意大利外交官罗斯1946年退休,私立海南大学1947年成立后担任昆虫学及拉丁语教授,1948年6月病逝于大学附设的海南医院。罗斯收藏的珍稀錢币颇多,惟明细及流向不明,判断应由其再婚之华籍妻小在罗斯逝后移居香港期间售出。笔者个人猜测,多数应落入也是币商的张璜箧中,此为最可能的源头。直到2011年德国拍卖再现一枚之前都以为是孤品、或许为乔治归国时之私人藏品。百年来海内外目前仅确知两枚,珍稀程度可想而知。
  乔治设计及雕刻的民国签字币计有:1.共和纪念银币;2.共和纪念十文铜币;3.民国三年袁世凯七分脸;4.民国三年袁世凯侧面像;5.民国五年一分及五厘铜币;6.洪宪纪元拾圆金币等,另有奖牌数种。
  由于国人对钱币钤雕刻师名这1000年的西洋传统并不了解,闻北洋政府财政部初见币样上有技师名在袁像下而大哗,谓传之后世,必误认币中之人为乔治,令其去除。至今中国钱币上始终无雕刻师之名,故有签名者皆为珍品,宣三龙银签字版尤为此中瑰宝。
其他文献
黄金,因其历久弥新、令人炫目的魅力,干百年来受到人们的追崇,既是装饰圣品,也是财富象征,在中国不仅广受欢迎,并且早已以饰品的形式融人民间生活之中,形成特有的金饰文化。  但金饰的种类繁多,款式新旧、铸工好坏、重量大小、成色高低各有不同,分属不同的消费形态,满足装饰、实用、炫耀、保值等需求。长久以来,客户依据其性别、身份、财力、动机等,各取所需。  小资女的佳选  民国以前,待嫁闺女筹备嫁妆,必须在
期刊
120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可谓石破天惊,改写了中国历史,也为汉字书法艺术开辟了新的路径。目前发现的带字甲骨有15万片,但甲骨上的书辞数量远远不如用刀契刻的刻辞。如何解读甲骨上的书辞?本刊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孙亚冰女士撰文,为您揭开书辞的秘密。  《尚书·多士》云:“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说明3000年前的商代已经有典册记录商人的历史了,典册上的文字是用毛笔书写而成的,当时用
期刊
乾隆为它题诗五首,六十年间进贡800余件,并将其布置在宫廷各个书房桌案之上,珍之重之,感叹“相较不如伊”;并非五大名窑之属,却令宫廷内外争相把玩,四海五洲一路畅销,成为欧洲人眼中浪漫的代名词……  想知道它是什么?且去故宫看看吧,一片葱葱郁郁的“梅子林”就藏在东六宫深处,那里有全世界都为之沉醉的青色倩影——龙泉青瓷。  倩影——龙泉青瓷。2019年7月15日,“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展览在
期刊
《毕卓盗酒》是一把超大规格的书画成扇。其尺寸为41.5厘米×75厘米,香妃竹骨,十八方,书法与绘画均出自白石老人之笔。  “毕卓盗酒”故事出自《晋书·毕卓传》。说的是东晋太兴(318年至321年)年闾,一天,吏部郎毕卓因为酒醉,夜至官舍附近的酒坊盗饮被主人所缚。因为是晚上,酒坊主人没有看清盗饮者何人,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才知道被缚的是毕吏部,于是连赔不是,当即松绑。毕卓却没有在意,还邀请主人一起在
期刊
“百家姓”干百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姓氏百科手册,它不仅是一本蒙学读物,更是中国老百姓心中寻根意识的最朴素呈现。中华文明在公元前1000年前的商周时期就已经深深埋下姓氏文化的基因,经过漫长的岁月演变,直到今天形成了枝繁叶茂的各大姓氏族裔。  不久前,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的“问祖寻根:姓氏文化主题展”上,通过展示国家图书馆深藏千年的甲骨遗存,湖北随州、河南襄阳和南阳出土的商周时期青铜器铭文以及历
期刊
600余年来,昆曲历经了兴盛、衰落和复兴,传承不绝,始终与发源地苏州维系物质和精神的紧密关联。吴地文人学者传扬昆曲的清雅风尚,精巧秀丽的苏州园林成为婉转细腻的昆腔不可或缺的演绎场所和景觀依托,以“精细雅洁”的苏绣技艺闻名全国的苏州,也历来是戏衣制造业的中心。  19世纪晚期 大红缎团龙蟒  蚕丝缎面 袖通长200厘米身长120厘米  蟒衣是明代皇帝对有功之臣的“赐服”。式样为右衽交领,衣袖至胸口绣
期刊
黄敬那张在电车上的照片,已成为研究“—二·九”运动的重要史料。这张照片实际上是1935年12月16日在北京前门外的电车上拍摄的,拍照者为斯诺,即后来到延安采访毛泽东、写出《西行漫记》的那位美国记者。那天,黄敬是游行的总指挥,我父亲王林骑着僧帽牌的自行车在前面探路,始终保持着和黄敬的联系。  现在流传的照片都来源于网络,很不清晰,我估计都是从《“—二·九”回忆录》(1961年中国青年出版社)上翻拍下
期刊
千百年来,莲以其美丽的花形、芬芳的气质,不染纤尘的品德深受世人喜爱。因此,古人在生活中也喜欢以莲纹装饰日常用器。在古代瓷器的装饰纹理中,就有大量以莲花为装饰题材的器物出现。  暗刻生姿  东晋晚期,瓷器上开始出现简单的莲瓣纹。至唐时,莲纹装饰逐渐进入成熟阶段。而真正令其走向世俗化道路的,则是宋代。这时期,文人雅土多好托物言志,莲纹作为一种品格的象征,被陶瓷工匠们刻画进单色素雅的瓷器上。  宋代花乌
期刊
一件和田玉籽料作品《内链双瓶》,其胎壁之薄达到了极限,最绝的是,连接连体瓶盖的一条长达75节的活链,是从两个瓶胎内部掏出的……看着它,业内专家们都是啧啧赞叹。它代表了扬州玉器厂建厂至今最為高超的工艺水准,被视为扬州玉器厂的“镇厂之宝”。  一套名为《论语》的和田玉牌,出自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庞然之手。其所用的整料重达32公斤,切出来的玉牌颜色莹润度、均匀度高度统一,其构图衔接借鉴了古代书画的手卷,完美
期刊
苏州评弹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广为流传,深受喜爱。该剧种名家众多,唱腔流派繁花似锦,其中由徐丽仙创立的“丽调”可谓独树一帜。  1928年,徐丽仙生于江苏省吴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当她还是吃奶婴儿的时候,父母养不活她,忍痛把她卖给评弹界一个恶霸做养女。她七岁学艺、九岁登台,从小过着颠沛流离的卖唱生活,备尝艰辛,其后来的唱腔中也有一种悲哀消沉的色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丽仙的命运被改变了。她25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