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时代仍需宏大历史叙述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e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了解许倬云先生大历史观之前,他在大陆比较出名的作品,是《西周史》和《汉代农业:早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形成》。2006年,香港、北京、台北同时推出他的《万古江河》,一时洛阳纸贵,许的历史研究,第一次走进知识大众。
  用许自己的话说,“我的《万古江河》,想表达的是历史也是河流……就是用流体力学的观点来看问题。”香港2009年,北京201 0年,许的一部重要演讲集《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出版,主要观点是,历史上的中国,从不是一个近现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系统,不断扩展的秩序,周边很多“他者”,是通过与叫做“中国”的政治一文化体对比中,来定义自己的。
  这个演讲集中,许有一句没说出的话,就是,这个今天面目不确定的政治一文化体,是否到了通过“他者”来定义自己的时候了?换句话说,没有对他者的认知,我者不可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1998年,许在匹茨堡大学荣休。一帮朋友经常聚会于许府,谈天说地,徜徉历史河流,今天我们读到的《大国霸业的兴废》,就诞生于许与朋友的谈说中。不了解此作内容时,读者尽可想象那时那地的谈说,是一件令人多么惬意的事情。但我想告诉读者,这部篇幅不大的作品,有多么厚重,多么沉重,其中的几个篇章,比如对国民政府抗战建国的叙述,无法不使人联想到“风萧萧兮易水寒”,“慷慨悲歌”这样的画面。以消耗中华民族数以百万计精英将士,数以千万民众生命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长河的转捩点,可至今产生不出史诗般的作品。我想象得到,许讲故事到此,在许府厅堂,在听讲的诸位心里,回荡着怎样的气息。这段宏大的故事中,穿插诸多细节,使读者知道,原来许亦是“世家子弟”,父亲伯翔公许凤藻为国军高级将领,诸般事迹融入历史的大河之中,使得两厢面貌,顿时鲜活起来,可感可触,也使得读者理解齐邦嫒的堪称伟大的《巨流河》,有了另一只把手。
  《大国霸业的兴废》,是华人学者鲜见的历史哲学之作。此前看到的,是近年在香港、台湾、大陆讲学的金观涛《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和修订版《兴盛与危机》(与刘青峰合著)。人类20世纪的悲剧,使知识人对宏大历史叙述,有了一种本能的反感与拒斥,大陆学者尤甚,所谓学术凸显。思想淡出。对此看得明白,并指出其弊端的。华人学者中,还有余英时和李泽厚。尽管如此。三十余年来,出世作品寥寥无几。无疑。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在《探索》一书的结尾,金写道,“二十世纪曾被理想的太阳照耀过。而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讲,现在人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思想黑夜。”对人类历史的哲学叙述,是黑夜中知识人仍坚韧前行的努力。也正在此意义上。许倬云的新著,尤显重要,格外重要。
  本书讲述了历史上所有重要霸权国兴盛与衰败,以及它们之间横向和纵向比较故事。纵横几万里,上下几千年。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关于中国勿充当霸权国的警告,以及当今霸权国美国面临的霸权新局面:历史上霸权国从未遇到过的情况,即全球化带来的分工以及全球物流系统整合,使得产品生产超乎以往的云集一地,向全世界提供消费产品。我以为,许的疑问处,正是后来者的出发地。这也是许作对黑夜中人类的另一贡献。
其他文献
在美国,有一个特别的机构叫“国家补充与替代医学中心(NCCAM)”,它专门对一些“神秘”疗法进行研究。  这个机构的推动者叫汤姆·哈金,他自1985年起至今一直连任参议员,此前还当过十年的众议员。在美国民主党和政坛也不乏影响力。1992年,他还参加过总统候选人的党内竞选。  他曾经过敏,后来吃了一些蜂花粉,再后来过敏好了。于是,他认定是蜂花粉“治好”了他的过敏,大力宣扬蜂花粉的神效。1991年,他
期刊
Babel(巴别)一词近年甚火。  美国帅哥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电影借塔名,新生代女作家卡罗琳·帕克丝特牵塔犬,法国学者迪迪埃·法兰克福(Didier Francfort)述塔音……此塔出处,《圣经·创世纪》第11章,创世初始的人类,心有信仰,相亲相爱,并说着同一种语言。渐而贪嗔痴,变得骄傲,欲修一座通往天堂的高塔,以证明自身无所不能。上帝得知后,震怒人性背叛并分化了语言。从此,人类相互间无法聆听与
期刊
味蕾是有感情的,这是我用很多年才搞明白的一个道理。  原来以为有些人天生比较固执,这是性格所致,其实不然,固执中也有相当成分的感情比例。  比如我,执着于用手写字,柴米油盐,生活备忘,姜葱蒜苗,人生感悟等等,从来都是以血肉之躯筑起文字的长城。我最佩服的人里就有双手飞快在键盘上起舞的那群人。也奇怪,一旦用手敲键盘,我就会忘掉要写的内容,词不成句,篇不成章,尽是些支离破碎。一开始我以为自己跟不上趟,爱
期刊
1807年,这位英国人冒着极大风险入华传教,并留下了这个强盛帝国在巨变前夜的斑驳记载——  其中很多被后人视为天朝崩溃的诱因。  1807年1月,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从伦敦启程,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旅途。转道纽约时,一位美国商人带着一丝嘲讽问他:“您真的相信,您能改变伟大的中华帝国的偶像崇拜吗?”那位虔诚的基督徒答道:“不,先生,是上帝要这样。”  事实证明,那个古老的东方帝国,是个上帝都会挠头的地方。马
期刊
又到全国“两会”召开的时间,每次“两会”都有诸多热点,而民生问题则是这些年来的永恒热点,税的问题,不只关系民生议题,还涉及到诸多方面,最近愈发引人瞩目。  罕有国家像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三十多年来保持了年均百分之九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民众在享受高增长带来的益处之时,也开始越来越感受到另外两种“高增长”之痛:一为通货膨胀高增长之痛,另外则是高税负增长之痛。  美国《福布斯》杂志2009年推出“税
期刊
鲁达打死了郑屠,成了我们心中的英雄,却也成了官府的逃犯,他东逃西奔,急急忙忙。《水浒》甚至带着调侃来写他的逃亡:“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用另外的三个“不择”来衬托鲁达的“慌不择路”,煞是好笑。鲁达每一次倒霉,引起我们的,都不是至少主要不是同情,而是好笑。这不仅是他的强大足以使我们感觉到笑他不会对他造成伤害;更主要的是,他是放得下一切的人,他放下了,我们也就放下了,他对他的得失不
期刊
不低的设备费用  前两天,财务又买回来一个稅控机。说,我公司转为一般纳稅人之后,需要重新有一个针对一般纳稅人的稅控机,针对国稅的。白色的盒子,巴掌大点,1780块。  财务把购买清单拿给我看,金稅卡1188元,稅控IC卡79元,读卡器149元,开票系统服务费370元。  之前针对国稅的一个小规模稅控机,也就这么大个盒子,被淘汰了。当然,稅务部门也没有回收,好好的,浪费了。  见过稅控机的人,猜它的
期刊
“我记不清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纳税的。”李荣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纳税人,是在2006年1月,她发现自己的工资单上多出了代扣个人所得税一项。  那一年,刚好是个人所得税工薪费用减除标准从800元调整到1600元的时间。李荣那时的工资还是已经超出起征点很多。    蒙眼的纳税人  李荣1982年参加工作,作为食品发酶行业普通科员,一个月的工资四十二块五,加奖金不到两百块。  按照1980年9月,全国人
期刊
吴英非法集资案在最高法院死刑复核期间引发新一轮舆论关注,连新华社等都介入报道和讨论,绝对不是一件偶然的事,反映的也不仅仅是社会各界对涉案时才26岁的年轻女子生死命运的关注,更是反映了人们对我国转型时期我们司法理念和刑事政策的忧虑。  “刑事优先”、“重刑威慑”在我国依然很有“市场”。当某些有危害的经济行为出现后,不少人习惯性地优先想到动用刑事手段,甚至主张适用重刑、死刑,似乎这样才能实现正义。这种
期刊
英国有个侠盗罗宾汉,几乎成为英国人最值得炫耀的反对皇权势力的代表。但当英国人看到中国施大爷笔下的一百单八将,只好自叹弗如。不过,怎么说。罗大侠与宋黑子手下一干人马都是一个性质。尽管好莱坞拼命掘地三尺,美国人就海选不出一位印第安的领军明星,向来,在这个造星造神的世界童话工厂里,抵御外辱的片子总是病快快的,稍能振奋人心的,美国人倒成了抵御外太空侮辱的正义战士。  最近,在大陆影院上映的两部片子,恰好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