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阅读感悟。如何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有所感悟呢?我们应让学生在充分自主的阅读中、在语言文字的品味中、在已有经验的激活中、在教学媒体的展示中感悟。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感悟
“阅读教学必须抛弃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训练,重视学生的阅读感悟”已被广大教师接受和认同。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诸多“感悟”的误区,导致阅读质量低效。那么何以让感悟“悟”得更加精彩?
1充分自主的阅读中感悟
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初读课文仅几分钟,有的甚至还没读完一遍课文,老师就匆匆打断他们的阅读,要求学生们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于是,学生常常支支吾吾,不知所措,或找出课文中的几个句子,读一读,应付了事;或胡乱说上几句跟课文不着边际的话搪塞过去。究其原因,在于他们缺乏阅读和思考的时间、空间,不充分地阅读,感悟从何而来呢?因此,阅读教学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只有通过自主阅读、反复阅读,不断揣摩、推敲和品味语言文字,这样,他们才会对课文有深刻的、独特的感悟。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切不可以教师的讲解、分析或者少数几个优秀学生的感悟来达到所谓的自读自悟。例如,我在教学《九寨沟》一文时,先让学生大声朗读一到两遍,再让学生默读,提出相应的阅读要求,让学生在静思默想中品味课文。之后当再次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悟时,学生就会有感而发,有的说:“九寨沟是个神奇的地方,我一定要实现游览九寨沟的心愿。”还有的学生说,“五彩池五彩缤纷,犹如蓝宝石一般晶莹剔透,真是让人神往的好地方。”
2语言文字的品味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既要“注重情感体验”,又要重视“有较丰富的语言文字积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然而,现在有许多教师对感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感悟就是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情感的感受与领悟。于是,课堂上教师常常不惜耗费大量时间,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探究人物心理,体会作者情感,惟独忽视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其实词句与段落篇章是血肉不可分的,课文是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的和谐统一体。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越丰富,对思想内容的体会就越深入。以《小镇的早晨》为例,当教者让学生概括出小镇早晨的恬静、热闹、紧张三个特点后,老师启发:“哪些词写出了小镇早晨的恬静?课文中又运用了什么手法把小镇早晨的恬静写得那样生动形象的?”带着这些问题,学生的思想灵动了,他们有得说,有得感悟。有的学生不仅把课文读得很美,还说出了为什么能把这些文字读得这么美的。一位学生说:“读了‘半月形桥洞'、‘小船从桥洞中悄悄摇过'等字句。我仿佛看到了江南小镇的人们划着小船,迎着朝阳,沐浴着晨露在如同半月形的桥洞下悄然而过……”显然,学生已经从课文的文字中体悟到小镇的美,正所谓“情动而辞发”,没有在语言文字中的细细品味,学生们是难以动情的。
3已有经验的激活中感悟
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吸收各类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必须调动已有的经验积累才能理解作品的内容,进而领悟其中蕴涵的思想与情感。这里所谓的经验包括相关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价值取向等,他们都处在读者的潜意识层。在阅读过程中,当文本激活了这些潜伏的经验时,读者就会对文章有所感悟。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经验背景,联系已有经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槐乡五月》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作者以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槐花的飘香,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基于学生的知识储备,我没有满地开花,而是就课文中能激活学生已有经验词句段落进行分析,以片段引发全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比如,“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和“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是槐花,手上拿的还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地往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香喷喷的,可真有口福呢。”因为语句生动有趣,又与学生亲身体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们都觉得有话可说了。
4教学媒体的演示中感悟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其特有的优势走进课堂,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魅力。它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弥补学生感知经验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共鸣。如,再以《小镇的早晨》为例,教师先用饱含深情的谈话,把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小镇展现在学生面前:“同学们,请看:(音乐起)小桥、流水、人家,这是江南所特有的景色,让不少人羡慕不已、向往心仪!漫步走来,静坐于小桥流水人家中,绵长的情调,幽远的诗韵,不经意间浮上心头。(音乐停)同学们,看到这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的小镇,你想说什么呢?”老师言简意赅的引述、图文并茂的画面让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导入、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给学生直接接触文字、阅读课文、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学生在接触文本之前,先有视觉上的美感,然后借助媒体画面和音乐背景,展示丰富联想、感悟。学生的感触会更深、美得更真,使学生对美有了向往和追求,所以我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感悟美重要途径,可使语言美、情境美、心灵美融为一体。
人们常说:生活有多大,语文的内涵就有多大。只要我们努力挖掘文本资源,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精彩纷呈,永远闪烁着生命的光彩。
收稿日期:2007-04-16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感悟
“阅读教学必须抛弃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训练,重视学生的阅读感悟”已被广大教师接受和认同。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诸多“感悟”的误区,导致阅读质量低效。那么何以让感悟“悟”得更加精彩?
1充分自主的阅读中感悟
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初读课文仅几分钟,有的甚至还没读完一遍课文,老师就匆匆打断他们的阅读,要求学生们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于是,学生常常支支吾吾,不知所措,或找出课文中的几个句子,读一读,应付了事;或胡乱说上几句跟课文不着边际的话搪塞过去。究其原因,在于他们缺乏阅读和思考的时间、空间,不充分地阅读,感悟从何而来呢?因此,阅读教学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只有通过自主阅读、反复阅读,不断揣摩、推敲和品味语言文字,这样,他们才会对课文有深刻的、独特的感悟。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切不可以教师的讲解、分析或者少数几个优秀学生的感悟来达到所谓的自读自悟。例如,我在教学《九寨沟》一文时,先让学生大声朗读一到两遍,再让学生默读,提出相应的阅读要求,让学生在静思默想中品味课文。之后当再次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悟时,学生就会有感而发,有的说:“九寨沟是个神奇的地方,我一定要实现游览九寨沟的心愿。”还有的学生说,“五彩池五彩缤纷,犹如蓝宝石一般晶莹剔透,真是让人神往的好地方。”
2语言文字的品味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既要“注重情感体验”,又要重视“有较丰富的语言文字积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然而,现在有许多教师对感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感悟就是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情感的感受与领悟。于是,课堂上教师常常不惜耗费大量时间,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探究人物心理,体会作者情感,惟独忽视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其实词句与段落篇章是血肉不可分的,课文是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的和谐统一体。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越丰富,对思想内容的体会就越深入。以《小镇的早晨》为例,当教者让学生概括出小镇早晨的恬静、热闹、紧张三个特点后,老师启发:“哪些词写出了小镇早晨的恬静?课文中又运用了什么手法把小镇早晨的恬静写得那样生动形象的?”带着这些问题,学生的思想灵动了,他们有得说,有得感悟。有的学生不仅把课文读得很美,还说出了为什么能把这些文字读得这么美的。一位学生说:“读了‘半月形桥洞'、‘小船从桥洞中悄悄摇过'等字句。我仿佛看到了江南小镇的人们划着小船,迎着朝阳,沐浴着晨露在如同半月形的桥洞下悄然而过……”显然,学生已经从课文的文字中体悟到小镇的美,正所谓“情动而辞发”,没有在语言文字中的细细品味,学生们是难以动情的。
3已有经验的激活中感悟
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吸收各类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必须调动已有的经验积累才能理解作品的内容,进而领悟其中蕴涵的思想与情感。这里所谓的经验包括相关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价值取向等,他们都处在读者的潜意识层。在阅读过程中,当文本激活了这些潜伏的经验时,读者就会对文章有所感悟。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经验背景,联系已有经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槐乡五月》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作者以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槐花的飘香,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基于学生的知识储备,我没有满地开花,而是就课文中能激活学生已有经验词句段落进行分析,以片段引发全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比如,“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和“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是槐花,手上拿的还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地往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香喷喷的,可真有口福呢。”因为语句生动有趣,又与学生亲身体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们都觉得有话可说了。
4教学媒体的演示中感悟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其特有的优势走进课堂,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魅力。它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弥补学生感知经验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共鸣。如,再以《小镇的早晨》为例,教师先用饱含深情的谈话,把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小镇展现在学生面前:“同学们,请看:(音乐起)小桥、流水、人家,这是江南所特有的景色,让不少人羡慕不已、向往心仪!漫步走来,静坐于小桥流水人家中,绵长的情调,幽远的诗韵,不经意间浮上心头。(音乐停)同学们,看到这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的小镇,你想说什么呢?”老师言简意赅的引述、图文并茂的画面让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导入、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给学生直接接触文字、阅读课文、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学生在接触文本之前,先有视觉上的美感,然后借助媒体画面和音乐背景,展示丰富联想、感悟。学生的感触会更深、美得更真,使学生对美有了向往和追求,所以我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感悟美重要途径,可使语言美、情境美、心灵美融为一体。
人们常说:生活有多大,语文的内涵就有多大。只要我们努力挖掘文本资源,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精彩纷呈,永远闪烁着生命的光彩。
收稿日期:2007-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