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时代体育精神的传播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xue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闭幕式上高度评价北京奥运会的成功:“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北京奥运会,开辟了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发展的新纪元,是中国乃至世界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北京奥运会闭幕之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后奥运时代”。
  后奥运时代体育事业的三个特点
  淡化金牌意识,强化全民健身。东道主中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把竞技体育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后奥运时代的体育事业思维理应从竞技体育向全民健身转变。这种转变体现为:“完全以国家利益为中心,以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利益为重点,以竞技体育为主体,以金牌战略为核心的体育管理体制,应当向大众健康为中心、健康保健、疾病预防为重点的方向进行战略转移。”①实际上,我们已经在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上看到了这种可喜的转变,人们关注这届亚运会时已经开始淡化金牌数量、奖牌数量,转而更加关注体育赛事的魅力、运动员的精神乃至赛事背后的林林总总。竞技体育开始向全民健身转变。群众体育曾被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称之为中国体育“最大的短板”,而今这一“最大的短板”正在一点点变“长”。令人欣慰的是,《全民健身条例》于2009年10月起实施,为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以人为本的思想融入体育事业。2010年初,有体育官员批评周洋在获得冬奥会冠军后的感言说得不到位,其原话是:“感谢你爹你妈没问题,首先还是要感谢国家。要把国家放在前面,别光说感谢父母就完了。”这段讲话传到网上后,瞬间引来网民的一片口诛笔伐。民众开始关注奖牌背后的人,关注运动员作为普通人的生活。实际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理应指引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就应该关注人的健康和成长。今天的体育事业应该直面中国现代人的健康危机。
  重视体育精神的影响。什么是体育精神,这一问题在学界还没有定论。“更高、更快、更强”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归根结底是竞技体育的精神,不能算作体育精神。笔者认为,体育精神就是“健康向上”的精神。在后奥运时代,我们应该十分珍视体育精神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以精神带动行动,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开展。
  当前体育精神传播应走出的三个误区
  媒体应走出过度关注竞技体育的误区。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将我国的体育事业分为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规定“社会体育活动应当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遵循因地制宜和科学文明的原则。”“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并将体育课列为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科目。”“国家促进竞技体育发展,鼓励运动员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在体育竞赛中创造优异成绩,为国家争得荣誉。”②然而我国的各种传播媒体都只注重竞技体育的传播,而忽视了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的传播,从而大大降低了体育精神传播的全面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北京奥运会闭幕之后,国人对竞技体育陷入了“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冷淡时期,也就是说一般的竞技体育赛事很难再引起人们的兴奋度。国人开始关注体育能为自己的健康带来什么、能为自己的生活改变什么,所以媒体应该尽早走出过度关注竞技体育的误区,把目光对准体育事业的三个部分。例如,一些媒体开始尝试增加社会体育新闻的报道量,类似于“运动”、“休闲”、“健康”等新闻板块开始出现③,这些报道受到了受众的热烈欢迎。
  媒体应走出体育新闻媚俗的误区。有些媒体把体育新闻娱乐化当做媚俗化,体育新闻越来越关注运动员的私生活,这是一种不好的倾向,是竞技体育的另一种转向。体育新闻娱乐化本来无可厚非,这种报道方法可以丰富体育报道的内容,使体育新闻变得活泼、生动、有吸引力。但是有些媒体受经济利益驱使,过分追求眼球效应,把体育事业当做娱乐新闻进行过度炒作,甚至为了迎合部分受众的口味,将体育新闻进行媚俗处理。这一问题在对待中国足球时显得尤为突出。近年来,媒体对中国足球的批评很少见到富有建设意义的专业理性分析,而是过多地深陷对中国足球的过度嘲讽、过度调侃甚至过度谩骂之中,这种于事无补的媚俗行为不符合体育精神,对中国足球事业也不见得怎么有利,但是随着媒体的推波助澜却有愈演愈烈之势。
  媒体应走出注重即时新闻轻视全程传播的误区。现代的传媒技术十分发达,体育赛事进行即时报道称为常态。人们普遍看到的是正在进行的体育新闻,这应该是传媒技术的胜利。但从传播体育精神出发,这种报道不但形成了“成者英雄败者寇”的传播误区,而且不利于以“健康向上”为核心的体育精神的挖掘,媒体普遍少了讲述体育“背后的故事”的冲动。成功者有成功者的故事,失败者有失败者的故事,这些故事链接起来就是体育精神的魅力所在,更何况,积极参与体育过程的人们本没有成功与失败的区别。体育精神往往在体育细节中闪现,媒体要在体育全过程中做足体育精神传播的文章。
  做好体育精神传播的三个建议
  调动人们参与体育的热情。人民日报提出了“后奥运”公共管理应遵循“更民主、更绿色、更人本”的理念,我们认为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体育精神的传播,以这一理念调动人们参与体育事业的热情。先说民主,以前人们普遍认为体育只是少部分人的事情,是体育官员的事情,是体育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事情,普通民众对体育没有发言权。体育实现从竞技体育向全民健身的战略转移以后,就应该以民主的姿态重视普通民众对体育发出的声音,这些声音靠谁来发出呢?还是要依靠大众传媒。只有尊重了民众对体育的话语权,才能让大家真正意识到自己也是体育事业的一分子,逐渐形成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再说绿色,体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而且越来越重要的一个部分,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必须倡导绿色体育。绿色体育的内涵是:体育的无公害、纯洁、公正、科学、进步和发展,达到体育为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为社会的文明、和谐、发展、和平而设想、创造并使之产生积极成果。④最后说说人本,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就是为了惠及全体中国人,对于这一诉求,媒体应该进行强烈的呼吁,因为就体育资源配置来说,还存在着城乡之间不均衡、地区之间不均衡、行业之间不均衡等问题。可以说,让一切人享受体育事业发展的成果是时代给予媒体的传播吁求责任。
  以法律保障体育精神传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一是科学性。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是有纪律要求的,科学传播体育精神,除了遵守宣传纪律外,还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条例》的要求进行传播。二是有效性。这里以阳光体育运动为例进行说明。阳光体育运动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开展的一项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其目的是使体育运动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形成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但在以往的体育传播中,“健身”与“增强人民体质”被频繁强调,但是却不重视对体育娱乐性体验的宣传,反而渲染运动的艰苦,把体育运动与艰苦奋斗联系起来,使体育运动失去了应有的魅力,也削弱了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⑤这样的传播效果就不是很好。大众传媒有必要深入研究体育传播规律和受众的接受需求,提升体育精神传播效果。
  注重体育传播采编人员的培养。体育是一门科学,进行体育传播的采编人员既要通晓传播学的知识,还应该通晓体育学的知识,他们属于具有体育专业知识的传播人员,对这支队伍的培养工作不是轻松的。目前的大部分媒体是由一般的新闻采编人员来做体育内容的传播,在这个媒体时代势必影响了体育精神的传播效果。有关高校可以在新闻传播学下设体育传播方向或者在体育学下设体育传播方向进行体育传播专门人才的培养,为后奥运时代体育精神的有效传播提供人才支撑。
  注 释:
  ①叶新钢、张雪飞、徐汉朋:《后奥运时代大众体育生活化健身趋势研究》,《辽宁体育科技》,2009(4)。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http://www.sport.gov.cn/n16/n1092/n16819/312031.html.2008-05-07.
  ③廖慧平:《后奥运时代体育新闻拓展的新方向》,《青年记者》,2010(1)。
  ④布特:《绿色体育新解》,《体育学刊》,2009(3)。
  ⑤尹宝成:《大众传媒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共生效应》,《新闻爱好者》,2009(8)。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体育部)
  编校:郑 艳
其他文献
本文报告10年间观察的各种抗心律失常药对 PSVT 复律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显示,异搏定及心律平复律成功率最高,其次为氟卡胺、新福林、胺碘酮及 ATP,而普鲁卡因酰胺、心得安、
我一口气跑到了五楼,当我刚想把钥匙插进锁芯时,忽然发现奶奶家的钥匙和我看到过的钥匙有所不同.一般的钥匙都有不同形状的“尾巴”,可是奶奶家的钥匙“头”和“尾巴”却是一
期刊
随着改革开放在我国一步一步的进行,不断地发展,也在一步一步推动着各个企业在公司内部的改革,特别是都在加强建设企业的干部队伍.企业政工干部队伍,是一个企业的主干,它也在
通过对CAN总线技术、工业以太网技术、嵌入式Web Sever技术的分析,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矿用嵌入式Web通信网关的设计.该设计对其它工控领域也有借鉴作用.
近年来,以媒体发展(特别是新媒体发展)与社会变迁为主题的学术会议和研究成果逐渐多了起来,在新媒体对人类社会产生愈益深刻影响的情况下,这种探索是十分必要的。 In recent
摘要:集体记忆中的知识分子媒介形象是道义的化身,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道德失范行为引发了其媒介形象的道德危机。唯有通过整个社会的集体反思,重建道德体系、重申人文法则,才能推动社会道德与信仰的良性回归,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转型时期 知识分子媒介形象 道德危机    近年来,不断有身居高位的学术精英被媒介爆出各种丑闻,论著剽窃、履历造假等,知识分子成为社会良知的拷问对象,知识分子媒介形象面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开展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
期刊
以王楼煤矿埋深-1 000 m的27304上顺槽为工程背景,探讨了深部煤巷锚杆支护合理预紧力的确定.采用ANSYS进行了不同预紧力下的顶板离层数值模拟,确定了锚杆合理的预紧力,并通过
国外舆论(Public Opinion)研究出现于17世纪的西欧(霍布斯[英]《利维坦》,1961),而对网络公共意见的探讨则始于上世纪90年代。其研究一般不直接涉及网络舆论话题,只从信息工具和网络技术层面来解析国家或政府所面临的网络安全困境及应对措施,方法以实证研究居多。对中国内陆网络舆情的观察屈指可数,并且囿于学者所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研究结论不一定能被认同、借鉴与采用。  国内舆论研究发端
大卫·阿什德在考察媒介活动时提出了“传播范式”的概念,媒介在制作和传递信息时对经验和信息的选择、组织和展现是通过特定的模式、状态和形式来进行的,这就是他所说的传播范式。一种逻辑一旦成为我们在处理老问题、适应新行为以及预料特定的后果的首要方式时,它就不再仅仅是限制性的,而成了结构性的。  基础性传播  人际传播在农村依然是一种基础性的传播,这意味着村庄内部的人员流动依然频繁,然而小城镇建设的进行有可